物态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

2018-04-12 16:03关茗心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意境美文化价值

关茗心

摘 要: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精粹,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国画艺术中所表现的意境美是区别于其他艺术最大的特征,这也是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和浓缩。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的表现形式复杂繁多,是历代艺术家们不断积累和探索的结果,随着不同时代的交替更新,意境美的表现技法也会作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是精神境界和物态艺术性的完美融合,使观赏者走进国画所创设的独特情境中,并与艺术家进行心灵深处的情感对白。文章对国画艺术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其意境美的表现力和文化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画艺术;意境美;表现技法;文化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为了修饰衣帽服饰,在丝织品和布料上进行绘画,自此,帛画便出现在中国的画坛上,帛画是传统国画的前沿。帛画的造型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一直被历朝历代沿用着,为中国画的创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汉朝时期,西域文化开始流入中原,对中原地区的文化和艺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艺术上,传统国画开始融入宗教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文人墨客将文化作品、诗词歌赋与中国画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国画的发展,同时期,描绘风土人情的山水画及花鸟画也开始萌芽,工笔画开始登上中国艺术舞台。到了隋朝时期,具有宗教色彩的国画进入空前发展阶段,山水画和花鸟画也日趋成熟。在唐朝,中国的经济、文化和艺术都达到了巅峰阶段,中国画呈现出高度繁荣的状态。到了两宋阶段,中国的诗词的数量急速增长,并对国画产生了重要影响,艺术家们将诗词歌赋中的意境迁移到国画中,自此,后世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国画中的意境美。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表现了历朝历代对艺术的审美追求,也是民族精神的表现。

一、国画艺术的创作手法和特征

(一)国画艺术的创作手法

国画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按照创作技法可分为写实画和写意画,国画中的意境美主要通过写意画呈现出来。国画中的人物画通常借助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通过创设特定的意境突出主线和主要人物的所感所思,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进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国画艺术使用笔法与墨法的创作技法,使写实工笔画的细条更加细腻柔美,使写意画的意境更加深邃悠远,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中国画,在笔法的应用上,都十分细致,笔法在国画中起着重要的基干作用。笔法可细分为十八描,是为了打造出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立体结构,使观赏者能更加真实地聆听到艺术家灵魂深处的声音。写意画中表现意境美的方式往往采用虚实相生、以动制静、无中生有的创作技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模糊的、朦胧的美感。国画艺术在笔法和墨法上,更加注重笔墨的相辅相成,珠联璧合,讲究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使画中所设立的人物和物象更加生动形象,并融入了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展现个人风采。

(二)国画艺术的特征

国画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显著的区别,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体系。传统的国画最先只有墨色,因此色彩比较单一,但是也加强了中国画中意境美的艺术特征。国画不同于西方油画,对自然界的色系和光谱的反应不敏感,不过分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通过简单的临摹勾勒,表现出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使艺术品更具有意境。国画更注重作品本身的神韵,要求形神兼备,而不是单纯浅显地追求艺术作品的相似度,不要求完完整整还原物象的本来面貌。区别于西方画“以形写形”的特点,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把“神韵”放在首位,而不是单一的拼凑和组合,注重画面的整体框架和轮廓。因此,西方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注重的是观赏者的視觉体验,国画是一种精神艺术,注重的是观赏者的精神享受。

在艺术分类、艺术形式、构图、笔法、墨法和用色上,国画和西方可谓是千差万别。按照艺术形式进行分类,国画包括工笔画、写意画及形神兼具的国画。西方画在创作中,往往结合多种自然科学,要求艺术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比如在人物画上,运用黄金比例,使人物的比例看起来更加协调;在绘制三角形的时候,习惯结合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使三角形的规格更符合人类审美需求。中国画在创作时,表现得更加随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共同作用,使中国艺术家们更加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在构图时,将感性的思想和情绪通过笔尖传输到纸张上,表现出独特的意境美,也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透视是美术创作中惯用技法,在国画创作中,往往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不同于西方画中的定点透视。国画在创作时,更具有全局统筹性,不会固定一个区域作画,而是凭借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需求进行调整,因此,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灵动性和整体性。西方画在透视上,表现得更加生硬和刻板,具有明显的区域限制性。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采用散点透视法创作的,使观赏者能够从宏观的整体全局上欣赏到宋朝的繁荣和昌盛。

二、意境美在国画艺术中及首饰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一)国画艺术中意境美的表现

国画艺术中意境美主要通过作品中的“气韵”表现出来,“气韵”包括“气”和“韵”,“气”可以理解为精神,“韵”可以理解为神韵,“气”和“韵”虽然是看不见、摸不到和道不明的介质,但是却是真实存在的,“气韵”使艺术品更加生动传神,更富有意境美。中国画为了凸显作品中独特的意境,要求艺术家和观赏者能够心随所动,真正融入画中,忘却自我。在创作时,也要求艺术家能够达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境界,使国画展现出独特的意境之美。

国画艺术的意境,是国画家借助自然景物及环境表现出个人情感和思绪的艺术情境。国画艺术的意境能够加深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的认知,使观赏者与创作者之间建立情感纽带,使观赏者能真正走进画中的世界,被艺术家的情感所牵引并与之产生共振。一幅经久不衰的国画作品,除了要求艺术家具有极其精湛的画功之外,还要求作品本身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在国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诗词歌赋被大量迁移进去,逐渐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诗化特征,使其意境之美更加浓烈。

(二)意境美在首饰艺术中的表现

无论是首饰艺术,还是国画艺术,都有一个共性——美学艺术。首饰艺术大多数以三维立体的结构展现出来,具有装饰性作用。国画艺术的创作思维和物象逻辑也适用于首饰艺术中,即意境是体现首饰价值的重要媒介。首饰艺术是佩戴者和设计师内心最真实思想和理念的介质,外观设计不仅要美观大方,在艺术表现上还要求具有符合佩戴者个人气质的意境美。

首饰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意境博大精深。在远古时期,最早期的猿人就利用动物的骨骼及贝壳制作首饰,装扮自己,这一时期的首饰工艺简单,比较粗糙,只具有单纯的修饰作用。首饰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当代首饰艺术的简单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这是一种创作理念的简单,并不是创作工艺的简单。自改革开放之后,西方首饰文化对中国本土首饰艺术造成重大冲击,中国的首饰借鉴了大量西方首饰艺术的创作元素,使中国首饰艺术兼具中国传统的意境美和西方的现代结构美。

图1和图2是根据螺丝形态打造出的SCR项链和SCR耳钉,以纯银与玫瑰金为原材料,并镶嵌白色与蓝色锆石,设计风格既有西方的简易美又蕴含着东方神秘的感觉,可搭配各种风格的衣饰与场合。国内外各种小众到大众珠宝首饰品牌都开始了以工业风为主题的浪潮而孕育出来的时尚潮流,SCR项链和SCR耳钉的形态设计是来源于工业生产中最普通的螺丝。螺丝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固定材料,但是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生活中也必不可缺这种“小小的英雄”,以螺丝形态打造首饰寓意着人类本身也是平凡而伟大的“小小的英雄”。SCR系列首饰具有较高的自我认知感,是信心和信念的象征,并具有独特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提高了佩戴者的自信和自我认可度。

三、国画艺术中意境美的审美价值

(一)意境美的诗意性

国画艺术中意境美具有诗意性,讲究诗画结合,使诗融于画中,达到“画中有诗”境界。诗画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国画具有诗的意境和韵味,更富有文学性和诗意性。自古以来,历代诗人和文学家就将个人丰富的情感和遐思融入诗歌作品中,使诗歌更加丰满和充实。将诗歌作品中的抒情手法应用于国画艺术中,使国画艺术的音律和节奏更加协调押韵,进而创设出诗意性的意境。

(二)意境美的临界性

国画艺术中意境美具有临界性,不是明确的,是一种模糊的、朦胧的美感。意境美通常以虚实相生的技法表现出来,是道艺相契的产物。道家思想中的大象无形,在国画中即譯为“似是而非,不似之似”,是国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这种大象无形的美学思想使国画艺术产生了一种临界性的意境,使国画艺术具有一种朦胧美。

(三)意境美的真实性

国画艺术中意境美具有真实性,其意境都是结合创作者最真实的经历和人生感悟表现出来的。国画艺术家在追求意境美过程中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这一阶段,艺术家仍是苦苦思索着意境美的具体表现;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这一阶段,艺术家已经找到打造国画意境美的表现方法,并开始了孜孜不倦的创作旅程;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最后一个阶段,艺术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打造出具有意境美的作品。意境美的塑造讲究黑与白、虚与实、主体与客体以及动与静的完美融合,这是一种对立与统一的美感,是国画艺术家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积累所打造出来的,并非是没有任何理论依据胡乱绘制的。

四、结语

意境是国画艺术体系的灵魂与核心,汇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和精神,是艺术创作过程中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是对主体物象精华部分的萃取和提炼,并将精神情感融合进去国画意像,借助各种艺术的表现技法进行深加工,使情和景达到完美交融,进而升华了艺术境界。富有意境美的国画并不是对物象简单的排列组合,不是简单地临摹勾勒,而是需要艺术家渗透个人思想感情。只有将情感和精神融入国画的具体意像中,才能真正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高度,进而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国画中意境美。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意境美文化价值
珠宝设计中意境美的表现技巧探索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市场经济主体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