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ACS对LP—PLA2及hs—CRP的影响

2018-04-13 06:49冯培峰赖志斌邓明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辛伐他汀

冯培峰 赖志斌 邓明玉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120例ACS患者, 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 低剂量组患者另给予10 mg/d辛伐他汀治疗, 中剂量组患者给予20 mg/d辛伐他汀治疗, 高剂量组患者给予40 mg/d辛伐他汀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LP-PLA2、hs-CRP水平变化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1、2周后, 三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高剂量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中剂量组, 中剂量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 三组患者LP-PL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高剂量组患者LP-PLA2水平低于中剂量组, 中剂量组患者LP-PLA2水平低于低剂量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 三组患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高剂量组患者hs-CRP水平低于中剂量组, 中剂量组患者hs-CRP水平低于低剂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三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5%)与低剂量组(0)、中剂量组(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辛伐他汀治疗ACS可降低患者LP-PLA2及hs-CRP水平, 且实施40 mg/d高剂量治疗效果优于中、低剂量, 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

【关键词】 辛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脂;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敏C反应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simvastatin on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 and 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AC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into low dose group, medium dose group and high dose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basic treatment, and low dose group also treated with simvastatin by 10 mg/d, while medium dose group treated with simvastatin by 20 mg/d and high dose group treated with simvastatin by 40 mg/d. The changes of blood lipid, LP-PLA2, hs-CRP and medication safety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After 1 and 2 weeks of treatment, three groups had lower triglyceride,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higher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high dose group had lower triglyceride,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han medium dose group, and medium dose group had lower triglyceride,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Medium dose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comparing with high dose group and low dose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ree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P-PLA2 level (P>0.05). After 1 and 2 weeks of treatment, three groups had lower LP-PLA2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high dose group had lower LP-PLA2 level than medium dose group, and medium dose group had lower LP-PLA2 level than low dose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1 and

2 weeks of treatment, three groups had lower hs-CRP level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high dose group had lower hs-CRP level than medium dose group, and medium dose group had lower hs-CRP level than low dose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ree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comparing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 High dose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medication reactions (2.5%) comparing with low dose group (0) and medium dose group (0)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simvastatin in treating ACS can lower the LP-PLA2 and hs-CRP level, and high dose of 40 mg/d shows higher medication effect and safety than medium and low dose.

【Key words】 Simvastat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Lipid;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目前临床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类型, 也是冠心病的重要类型。目前临床研究显示,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ACS发生的病理基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 将引起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 进而诱发ACS发生, 并直接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状况[1, 2]。相关研究报道提出炎症反应在ACS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5]。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是血管特异性炎症标志物, 研究证实LP-PLA2在冠心病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血浆中的常见C反应蛋白, 目前hs-CRP在全身多种炎症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辛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 临床研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 但目前临床对于辛伐他汀对炎症反应的作用效果研究较少, 且对于ACS患者短期强化运用辛伐他汀的效果尚不明确。为此, 肇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将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ACS患者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10、20、

40 mg/d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 以了解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ACS患者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肇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 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各40例。纳入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制的《2001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中国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确诊为ACS患者[6];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本次研究过程;完成本次研究过程患者。排除标准:恶性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心肌疾病患者;中途停止研究患者;1周内使用抗原药物、调脂药物、抗氧化药物等相关影响检测结果药物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禁忌患者;意识、精神障碍患者[7]。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 给予患者抗凝药物、溶栓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等相关基础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调整用药剂量。对于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 需采取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辅助进行血压控制和血糖控制。低剂量组患者给予10 mg/d辛伐他汀片[江苏平光制药(焦作)有限公司]口服治疗, 1次/d, 睡前用药。中剂量组患者给予

20 mg/d辛伐他汀片口服治疗, 1次/d, 睡前用药。高剂量组患者给予40 mg/d辛伐他汀片口服治疗, 1次/d, 睡前用药。三组均持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P-PLA2、hs-CRP水平。均于患者治療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血液实施检查。采取5 ml血液, 常规抗凝, 3000 r/min离心分离, 10 min后取血清, 于2 h内完成检查。采取贝克曼库尔特AU480全自动生化仪及相关配套试剂盒实施检查, 采取氧化物酶比色法检测血脂水平, 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LP-PLA2水平, 采取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8, 9]。所有检测过程均由同一检测人员完成, 均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及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观察三组患者用药安全性, 通过患者肝功能(肝功能检查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实施, 通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评价)及用药不良反应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1、2周后,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高剂量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中剂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3、2.216、2.472,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6, P>0.05)。治疗2周后, 中剂量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6、2.186、2.154,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6, 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LP-PLA2水平比较 治疗1、2周后,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LP-PL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高剂量组患者LP-PLA2水平低于中剂量组, 中剂量组患者LP-PLA2水平低于低剂量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71、4.386, P<0.05)。见表2。

2. 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LP-PLA2水平比较 治疗1、2周后,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高剂量组患者hs-CRP水平低于中剂量组, 中剂量组患者hs-CRP水平低于低剂量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1、3.882, P<0.05)。见表3。

2. 4 三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 治疗2周后, 低剂量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6、0.669, P>0.05);中剂量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6、0.614, P>0.05);高剂量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0.548, P>0.05)。见表4。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 仅高剂量组治疗中1例(2.5%)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症状, 未实施特殊处理随用药时间延长自行消失;高剂量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1.013, P>0.05)。

3 讨论

ACS类型较多, 包括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三种类型。ACS发生过程较为复杂, 不稳定斑块形成及破裂是患者发病的病理基础[10, 11]。目前临床多种研究结果显示炎症反应过程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且炎症反应状况可评估患者病情, 评估疾病预后。如向满林等[12]的研究中, 不同ACS类型患者hs-CRP、白细胞介素(IL)-1β、LP-PLA2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可通过hs-CRP、IL-1β、LP-PLA2水平监测辅助ACS分型诊断及病情监测;在李明[13]的研究中, 不同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存在显著差异。冠状动脉内部脂质沉积、斑块形成后, 沉积脂质及斑块将导致机体氧化应激, 诱发机体炎症细胞浸润, 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增加, 加重冠状动脉损伤及斑块纤维分解过程, 最终引发斑块破裂, 导致血栓形成, 引发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引发多种心血管事件[14]。

因此, 目前临床治疗ACS时, 除进行降脂、溶栓、血管扩张等治疗外, 对患者炎症反应变化状况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LP-PLA2和hs-CRP均是炎症指标。LP-PLA2多用于血管炎症判定, 特异性高。LP-PLA2在血浆中主要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 并形成溶血卵磷脂、氧化游离脂肪酸, 而溶血卵磷脂和氧化游离脂肪酸属于强炎性介质, 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炎性因子产生, 加重血管内膜炎症反应, 诱发斑块形成、破裂。因此, LP-PLA2水平越高, 血管炎症反应越严重。hs-CRP由肝细胞合成, 在微生物侵入或机体组织损伤等炎症刺激时, hs-CRP水平将明显升高。目前, 临床报道也提出hs-CRP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状

况[10]。

辛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 具有良好降脂效果。临床报道显示采取辛伐他汀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显著效果[7]。目前临床对于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过程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次研究中实施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LP-PLA2、hs-CRP水平均较治療前明显改善, 说明实施辛伐他汀治疗不仅可发挥降脂效果, 还具有抗炎效果。此外, 研究结果显示, 随用药剂量增加, ACS患者降脂效果、LP-PLA2、hs-CRP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改善, 说明辛伐他汀的降脂效果和抗炎效果均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 采取40 mg/d剂量可获得显著效果。但研究涉及剂量分组较少, 尚未明确40 mg/d以上剂量时疗效是否仍具有剂量依赖性。未来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 本研究中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无差异,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说明实施40 mg/d及以下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安全性高, 因此也为ACS急性期强化运用辛伐他汀治疗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 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及抗炎效果, 对于ACS患者实施40 mg/d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安全性高, 临床实践可行性高。

参考文献

[1] 李荣, 区腾飞, 巫碧佳, 等. Lp-PLA2、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对病情的预测作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19):32-35.

[2] 孟祥雁, 康治臣. 血浆Lp-PLA2、HCY、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11):1916-1917.

[3] 梁雪. 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的影响探讨.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3):68-71.

[4] 紀道兵, 尚丽, 周心涛, 等.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预后的影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 14(7):631-634.

[5] 廖雪松.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 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 河北医药, 2016, 38(2):

215-217.

[6] 张海伶, 马春华, 马骁, 等.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以及心功能的影响. 医学综述, 2016, 22(23):4736-4739.

[7] 孙艳, 田玉龙.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河北医药, 2016, 38(20):3167-3168, 3172.

[8] 黄冬梅. 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 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28):67-69.

[9] 胡文辉, 阮丽仙, 程海涛, 等. hs-CRP、Lp-PLA2和DD在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研究.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15):

2180-2181, 2184.

[10] 王文丰, 孙历贤, 巨名飞, 等.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T2DM

患者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山东医药, 2016, 56(46):76-78.

[11] 李名亮.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5, 35(1):40-43.

[12] 向满林, 梁运来, 谢旭林, 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IL-1β和Lp-PLA2检测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师杂志, 2017, 19(1):66-68.

[13] 李明. 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评估价值. 重庆医学, 2015, 44(9):1215-1217, 1220.

[14] 方喜波, 马怀英, 李慧心, 等.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5, 24(1):65-68.

[收稿日期:2018-01-31]

猜你喜欢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一样吗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2、MMP—9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