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

2018-04-13 08:12刘艺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

刘艺

补课,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的经历。在补课中我们有喜也有悲。在我看来,补课的形式至少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补课,二是自发的补课。

职业的补课,就是勉强的,甚至是被自己的父母强行拖着去的。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说道:“职业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我想,职业的补课与这职业的读书并无二致吧?

自发的补课,那是出于自愿的,不勉强的,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且自愿地想去补差。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与其父王羲之享有“二王”的美名。然而,少时的他自视书法已很不错,一天,他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王羲之看,希望听到他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儿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显出了满意的表情,并随手在“大”字下加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王献之。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把写的字拿给母亲看,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三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叹了口气说:“我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献之明白那一点正是父亲写的,此后,更加主动刻苦地练字,终成著名的书法家。

补课应是出于自愿的。在我看来,这样的补课,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我想凡是出于自愿的补课,是真的能学到东西的,而且是真东西,因为这是带着深厚的兴趣或众多的疑惑去学习,强大的学习驱动力使人的每一次补课都有收获。长此以往,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当今社会,父母要求孩子补课的现象很严重 ,有的父母甚至强行地拖着孩子去补课,这样是万万不可取的。也许有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抱着课本顺从地跟着父母去了。但毕竟没有人会喜欢强迫。孩子带着这份被强迫的心情勉勉强强地学习,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会生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补课。只是,无论怎样,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做父母的应该理解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些父母会这样想:孩子是我的,我的话他必须听,我想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而且让他补课还不是为了他好?这种想法是万万不能要的。时间短,可能不会发现问题,但时间一长问题就随之产生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僵化。所以,面对孩子的学业,正确的方法那就是真诚与孩子进行沟通,一起分析学业上的不足,然后与孩子寻找最佳的改进措施。相信,只要家长肯与孩子沟通,孩子会更乐意接受你们的好建议。

【评点】

本文思路清晰、觀点鲜明、说理到位,且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首先,提出补课这一现象的两种形式,引发思考,激起读者兴趣。然后对两种形式分别进行阐述,并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联系社会现状,通过分析,揭示本质,阐明危害。最后提出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分析透辟,令人信服。

猜你喜欢
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
王羲之送字
王献之依缸习字
大书法家王羲之
王献之卒年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王献之练字
小小书法家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