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翻译文言文

2018-04-14 09:39甘人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18年3期

甘人

文言文翻译主要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在考试中。一般以直译为主。如果没办法直译,再选择意译。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采用直译就可以应对了。

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第13题的第二小题:“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此题运用直译的方法就可以翻译出来,难度不大。参考答案是:“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文言文翻译一般是主观题。考生需要了解其评分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此题的评分参考标准。一般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词语分别提出要求,并各自赋予一定的分值。“全句大意”中往往包括对文言句式与文言虚词理解的要求。特别是对文言虚词理解的要求:“关键词语”一般侧重对关键文言实词理解的要求。这道题的两个句子在评分时。一般每句为五分。但也有因为两个句子的长短不同或关键词的数量悬殊,而赋予不同分值的。其中,译出全句大意在一个句子翻译中,所占的分值为一两分,译出关键词语所占的分值为三四分。

具体翻译时,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操作。

大胆尝试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大部分内容能够翻译出来,但难免会碰上“拦路虎”。此时,考生不要轻言放弃,尝试着翻译,或许会有意外收获。尝试翻译不是胡乱翻译,而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为了方便考生掌握。下面以2017年高考天津卷的“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为例进行解说。

联系语境。要求考生翻译的句子均出自阅读材料,而考生要完成翻译任务,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有了这个基础。考生可以先大胆地试着做一些翻译。以了解句子的大概内容。“淫读古文,甘闻异言”的语境是:“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这几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讲王充的精神品质,而不是其他内容。

揣摩“拦路虎”。“淫读古文”中的“淫”,考生都知道。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淫荡”一词中的“淫”不一样,但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稍加思索,马上会联系到“淫雨霏霏”中的“淫”。这里的“淫”应该是“很多”的意思。回到原句中,“淫读古文”就是“读了很多古文”。译文符合原文语境,语意也很顺畅。

补充省略成分

在尝试翻译的基础上。考生一定要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容易出现句意不清、文理不通的毛病。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

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要求翻译的句子:“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是谁“性严正”呢?通过阅读原文,可知是“谢弘微”。这就避免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调整句子语序

文言文的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的句子顺序大有不同,时常会出现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的倒装句。考生翻译时要调整好语序,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将日:‘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中的“何以使为”,就应该按“以何使为”来进行翻译。

关注特殊句式

除了省略句和倒装句外,还有其他的特殊句式,如被动句、判断句等,考生在翻译时也要引起关注。如2017年高考天津卷的“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就是典型的被动句。考生应该翻译为“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

注意活用现象

词語活用是文言文的主要特点之一。有些文言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临时改变其词性和用法,如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等。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必须清楚地将活用的词语翻译m来。

像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中的“常”,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是“常礼”的意思。

抓住关键词

在文言文翻译题中,关键词语有明确的赋分要求。考生在处理关键词语的时候,要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否则是要被扣分的。翻译关键词语常用的方法是对译。所谓对译,就是遵循古文今译的原则,结合所要翻译句子的语言环境,将古代汉语中的字、词按照语境中对应的现代汉语的意思翻译出来。能够对译的要尽量做到一一对译,不能一一对译的,考生要结合语言环境考虑该字、该词是否有通假、古今异义、活用等现象。

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中的“严正”,就是关键词语之一。考生可对译为“严肃正直”。

完成对译以后,考生还要串译。串译就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已经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词语,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串联起来。在串联时,考生一定要注意保持原语句的语气、表达方式,尽量使其文通意顺,畅达无阻。当串联受阻时,考生就要考虑该句中是否还存在其他文言现象,比如省略句、倒装句等。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答案梳理成顺畅的文字。

此外,考生还要关注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何、乃、之”等,但在高考试题中,有时候个别文言虚词会超出18个文言虚词的范围。碰到这种情况,考生不能慌张,而应该冷静面对。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技巧,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考生要答好文言文翻译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大量阅读经典文言文,在阅读实践中逐渐提高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跟踪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责任编校/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