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国内战争时期西北白卫军研究

2018-04-15 00:08周国长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爱沙尼亚西北

周国长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尤登尼奇领导的西北白卫军是诸支白卫军中军事力量较弱的一支。它的主要目标是配合南俄白卫军和西伯利亚白卫军的战略攻势,以临近彼得格勒的地缘优势消灭“革命之都”的苏维埃政权,进而为白卫军取得全国胜利奠定基础。但事与愿违,波罗的海地区复杂的国际格局以及追求民族独立的爱沙尼亚、芬兰等国家制约了西北白卫军的运动空间和战略后方。因此,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对于西北白卫军的研究,首推白卫军失败之后流亡西欧、北美和远东地区的参加者。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撰写回忆录,组织出版档案文献,对西北白卫军的起源、发展和失败的原因提出看法。*Пилкин В.К., В Белой борьб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Дневник 1918-1920, М.: Русский путь, 2005; Караев Г.Н., Разгром Юденича в 1919 году, М.: Воениздат, 1940; Кирдецов Г.Л., У воротъ Петрограда (1919-1920), Берлинъ: Русскiй книжный магазинъ“Москва” въ Берлинѣ и Нью-Йоркѣ, 1921; Гоштовт Г., Дневник кавалерийского офицера, Париж: Pascal, 1931 г; Авалов П.М., В борьбе с большевизмом.Глюкштадт, Гамбург, 1925; 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рлин, 1923; 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由于他们是事件的亲历者,其立场和观点需要审慎对待,对某些事件的记载也要甄别,用后世公布的档案及苏维埃政权的有关材料进行互证。苏联时期,历史学因受意识形态的影响,白卫军被视作是阶级敌人,其研究大受制约。苏联解体之后,随着大量档案资料的公布以及侨民文献在俄罗斯的出版,俄罗斯历史学界对白卫军的研究呈现繁盛的局面。因此,西北白卫军的研究也备受学界关注,成果迭出,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其一,利用新的档案资料从军事史的角度对西北白卫军的起源、斗争阶段以及与外国干涉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Смолин А.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1918-1920,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борьба, крушение, Дисс. ...докт. Ист. Наук., СПб., 1995; 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наука., 1995; Чапенко А.А.,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нти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Латаии в 1918-1919 гг., Мурманск: МГПУ, 2006; БАКЛАНОВА И.С.,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ая армия была разбита и уничтожена…благодаря политическому поражению, 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журнал, 2013, No.6; КОЧЕГАРОВ С.А., ТАРТУ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 1920 Г. И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КЛИО, 2014, No.1.其二,从政治史的角度出发研究西北白卫军的人物和具体政策,出版主要领导人的个人传记和简明词典。*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М.: Русский путь, 2002; 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с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М.: Вече, 2004; Шмаглит Р. Г.,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900 биографий крупнейших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й русского военного зарубежья, Москва, Зебра, 2006; 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К. Брюггеманн Эстония и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фронт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в 1918-1920,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2007, No.5.虽然俄国学者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较少关注波罗的海的国际格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研究西北白卫军。国内学者对西北白卫军的研究则是寥寥无几,仅有几本有关苏联的通史著作和一本俄国革命史的著作涉及。*孙成木、李显荣、康春林:《十月革命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新编苏联史:1917—198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1917—1937)》(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陆南泉、蒋长斌、徐葵、李静杰:《苏联兴亡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主编:《苏联兴亡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本文主要利用俄罗斯的档案文献资料,从西北俄罗斯地区的地缘格局和国际局势出发,对西北白卫军的形成、发展以及失败的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一、西北白卫军之形成

(一)1918年波罗的海国际格局与西北地区的白卫军组织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之后,波罗的海三国从俄罗斯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脱离出来,处于德国的占领之下。德国人无意于促进波罗的海三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它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操纵该地区的局势,希望波罗的海诸国处于德国的掌控之下,最好是与德国捆绑在一起。*凯文·奥康纳:《波罗的海三国史》,王加丰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83—84页。1918年3月8日,库尔兰公爵召开会议,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将库尔兰、利夫兰、艾斯特兰组建为统一的国家与德国联合起来。4月12日,德国占领军在里加召开了由艾斯特兰、利夫兰、里加城等代表组成的“国家议会”。一共选举了58名代表,其中德国人34席,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人共24席。*Чапенко А.А.,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нти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территории Латаии в 1918-1919 гг., Мурманск: МГПУ, 2006, С. 20; 安德烈·瑟利耶、让·瑟利耶:《中欧人文图志》,王又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4页。4月13日,国家议会号召把三个地区(包括库尔兰)合并,建立一个由普鲁士国王领导的君主立宪的波罗的海公国。

毫无疑问,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在爱沙尼亚的德国移民的影响力大增,波罗的海地区的德意志贵族对整个地区的德国化的前景感到十分喜悦。德国政府亦决定将波罗的海诸省从俄罗斯帝国中脱离出来。在德国政府的压力之下,苏维埃俄罗斯于8月27日与它签订补充条约,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Чапенко А.А.,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нти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Латаии в 1918-1919 гг., С. 21.因此,波罗的海三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都处于德国势力的影响之下,而苏俄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则日渐衰弱。

1918年春季,德国军队在占领波罗的海三国之后,亦突入到俄国西北部靠近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边境的普斯科夫州。如同波罗的海地区,德国占领军在普斯科夫省亦设立了州行政事务管理委员会,由骑兵大尉冯·涅库茨担任主席。

夏季,德国占领军当局为了维持普斯科夫州的社会秩序以及削弱苏维埃政府的影响力,决定将普斯科夫州内的军官组织起来,组建普斯科夫志愿军团。此外还与在彼得格勒的秘密军官组织、右翼中心成员以及保守的君主主义者建立联系,为俄国西北部的反布尔什维克组织创建军队铺垫基础。*Авалов П.М., В борьбе с большевизмом, Глюкштадт, Гамбург., 1925, С. 61.德国占领当局还许诺为军队提供财政支持、武器弹药和粮食,提议由Н·Н·尤登尼奇和В·И·古尔科将军担任军队的首领,但是两位将军拒绝了这一提议。

自《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之后,俄国国内的反布尔什维克主义阵营在寻求外部势力合作的方面产生深刻的裂痕。部分君主主义者、立宪民主党人、十月党人主张与德国合作,其中临时政府军事部长А·И·古契科夫、立宪民主党党魁П·Н·米留可夫、顿河阿塔曼(哥萨克语,意为“首领”)П·Н·克拉斯诺夫、П·Р·阿瓦诺夫公爵以及Ф·А·科勒尔男爵是其中的代表。在得知尤登尼奇和古尔科将军拒绝担任北方军团的首领之后,Ф·А·科勒尔男爵主动向德国人表示他愿意担任这一职位,但他在12月从基辅返回普斯科夫的途中被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枪杀。

秋季,随着德国在西线的战争已胜利无望。德国当局为保障自己在俄罗斯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利益,加快了北方军团的创建过程。10月初,来自彼得格勒的君主主义者П·冯·罗津别尔格和地方社会活动家Г·М·杰柳金等人抵达普斯科夫,与德国占领当局商讨建立军队的事情。10月10日,双方召开会议,以普斯科夫志愿军为骨干,组建北方军团。德国政府许诺为北方军团提供5万人的装备,500挺机枪,60门火炮。*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c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Досье без ретуши), М.: Вече., 2004, C.298.实际上,德国人的承诺是口惠而实不至,只为北方军团提供了8000支损坏的步枪和30门需要修理的火炮。

北方军团组建之后,随即在普斯科夫、德文斯克、尤里耶夫、立陶宛等地散发传单,招募志愿者。10月12日,А·Е·旺达姆(Вандам)上校从雷瓦尔抵达普斯科夫,他被任命为普斯科夫志愿军团指挥官,军团参谋长则由П·冯·罗津别尔格担任。到10月底,普斯科夫志愿军团的人数将近2000余人,主要包括П·Н·西蒙斯基将军领导的第一步兵师1500人,М·阿法纳西耶夫(Афанасьев)上校在烈日茶的一个150人的支队,比比科夫(Бибиков)上校在普斯科夫的一个300人的支队。*Малышев М.О., Оборона Петрограда и изгнание немецких оккупантов с северо-запада в 1918 году. Л., 1974. С.55; 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России: 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М., 2000, С.278.

从10月下旬开始,北方军团就对苏维埃俄国展开军事行动。他们采用小分队的形式突入苏俄境内,击溃小股红军。10月28日到11月2日的楚德湖战役中,北方军团获胜,海军中校Д·Д·涅利多夫(Нелидов)率领红军楚德湖区舰队的三支舰艇叛逃白军。楚德湖战役的胜利为西北白卫军以后的军事行动积累了经验。Г·В·契切林(Чичерин)在给越飞的电报中特别强调:“普斯科夫白卫军拟定的作战计划是攻占托洛细诺(Торошино),进而再寻找进攻彼得格勒和诺夫哥罗德的道路。”*Документы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СССР, Т. 1, М., 1959, С. 541.11月2日,С·Н·布拉霍维奇(Булахович)大尉率领红军的两个骑兵营500余人主动向普斯科夫的北方军团投降。到11月底,北方军团的人数增长到4500余人,其中有1500名军官。*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России: 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М., 2000, С. 278.

然而北方军团在战争中的好运未能持续太长时间。随着德国在11月11日向协约国宣布投降并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此结束。《贡比涅停战协定》中的第十二条规定:“所有德国军队应从战前属于俄罗斯的领土撤回至德国边界,由协约国安排适合的撤离时间。”第十五条规定废除《布列斯特和约》。*阿兰·帕尔默:《波罗的海史》,胡志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第325页。两天之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也宣布和约失效。由于失去德国政府和德国军队的庇护,北方军团的处境艰难。更重要的是,由于苏维埃政府宣布《布列斯特和约》规定的停战失效,红军现在可以直接向北方军团发起进攻。1918年11月16日,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指令,命令红军第7集团军的诺夫哥罗德第2步兵师向普斯科夫的北方军团发起进攻。

当红军集结准备向北方军团发起进攻的时候,北方军团内部爆发了领导权之争。亨利希·冯·涅夫(Генрих фон Неф)上校取代旺达姆成为北方军团的指挥官。随着形势的愈发严峻,涅夫上校向军团宣布,普斯科夫已经被苏维埃红军包围,德国政府不会再为白军提供武器援助,他们需要寻找新的庇护者,并为军团撤退进入波罗的海三国做好准备。涅夫上校派出自己的军团参谋长冯·罗津别尔格奔赴里加与德国第8集团军谈判,看军团能否撤退到立陶宛。除此之外,涅夫上校还派出其他代表与协约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委员会建立联系,希望能够得到协约国的保护。*Чапенко А.А.,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нти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Латаии в 1918-1919 гг., Мурманск: МГПУ, 2006, С.28.

1918年11月25日,苏维埃红军诺夫哥罗德第2步兵师攻入普斯科夫城,北方军团被击溃,600余人被俘,100名军官被地方上倾向苏维埃政府的居民击毙。*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России: 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М., 2000, С.278.余部摆脱红军的包围之后,集结到瓦尔克。涅夫上校又重新将散乱的队伍进行整编,让它保留一定的战斗力。

在瓦尔克等待的涅夫上校从自己在里加的代表罗津别尔格那里得知德国军方拒绝与北方军团建立正式的官方关系,决心向协约国盟军寻求援助。12月16日,根据涅夫上校的倡议,北方军团与爱沙尼亚政府签订协议,*Архив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Берин, 1923, Т. 1, С. 145; Авалов П.М., В борьбе с большевизмом, Глюкштадт, Гамбург., 1925, С. 98.涅夫上校的北方军团余部协助爱沙尼亚政府的义勇军共同抵抗苏维埃红军的进攻,而爱沙尼亚政府则为北方军团提供物资保障。

事实上,随着北方军团撤入爱沙尼亚境内,它作为一支独立统一的军队已经不复存在。首先,军团缺乏一个在军界享有声誉和领导能力的指挥官,无论是涅夫还是旺达姆,都只是俄国军官团中籍籍无名之辈。第二,随着军团被红军击溃,在撤退的途中其一分为三:М·阿法纳西耶夫上校领导的支队撤退到拉脱维亚境内;А·П·罗将柯上校领导的支队撤到里加;涅夫上校领导的北方军团余部则并入爱沙尼亚的义勇军,并且受到爱沙尼亚政府的严格管制,军团的人数被规定不能超过3500人。*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России: 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С.278.此后涅夫领导的北方军团就聚集在雷瓦尔,受制于爱沙尼亚政府军总司令拉多涅尔,与爱沙尼亚临时政府军队一起保护年轻的共和国。

随着德国的失败,苏维埃政府决定填补其撤出波罗的海地区之后的权力真空。苏维埃红军首先向纳瓦尔进军,11月22日攻陷纳瓦尔,并宣布成立由雅安·安韦特领导的人民公社,作为苏俄的一个自治区。与此同时,红军派出自己的精锐部队拉脱维亚步兵师向里加发起进攻,决心攻占波罗的海地区最重要的工业中心里加,打通通往中欧的通道,将世界革命的思想传播到西欧。

红军向里加的进军引起了里加城市中德裔地主以及俄国侨民的不安,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组建了具有地方性质的自卫队,并将其命名为“波罗的海民兵”。*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М.: вече, 2004, C.237.А·П·利文公爵*А·П·利文(Ливен),1873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世袭贵族家庭,1895年圣彼得堡大学毕业,此后赴近卫骑兵团任职,担任骑兵大尉。1918年在波罗的海地区组建志愿军,1919年年初领导了利巴瓦志愿军步兵师,年中并入尤登尼奇领导的西北白卫军,成为第二次彼得格勒进军的主力之一。西北白卫军失败之后,移民立陶宛。和К·И·德多罗夫大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部分俄国军官团结在里加的А·П·罗将柯上校身边,而罗将柯上校也希望能够将“波罗的海民兵”和从普斯科夫撤出的北方军团余部统一起来,归于自己的领导之下。但他的计划遭到德国第8集团军的反对,俄国军官团内部也产生分歧,利文公爵主张向协约国求援,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为了能取得协约国盟军的支持,利文公爵和罗将柯上校会晤了里加港口停泊的英国舰队的指挥官辛克莱上将,向他汇报了当前的局势情况,并且请求支援。代表们受到了辛克莱的热情接待,但是他们的期待却落空了。他们并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得到被支援的承诺,英国人闪烁其词。*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М.: Центрполиграф, 2003, C.14.显然,英国政府希望削弱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1919年1月2日,红军攻克里加,“波罗的海民兵”损失惨重。辛克莱上将率领的英国舰队撤离里加港口。到1月中旬,苏维埃红军已经控制了整个拉脱维亚。波罗的海民兵、К·И·德多罗夫大尉的一个连以及德国的钢铁师都撤退到立陶宛的利巴瓦。利文公爵决心将此地分散的俄罗斯军官和士兵联合起来,组建俄罗斯志愿军。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分析了在利巴瓦组建志愿军的优势:一是此地有大量的俄罗斯军官,可以作为组建志愿军的骨干力量;二是利巴瓦靠近德国,人力资源丰富,可以招募大量在德国被俘的俄国士兵、军官来服役;三是利巴瓦有大量的军事准备,志愿军可以在协约国和德国之间进退自如;四是利巴瓦的战略位置重要,可以沿此地经里加—普斯科夫—德文斯克一线向苏维埃红军发起进攻。*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М.: Центрполиграф, C.16-17.

尽管利文公爵的战略设想美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对于当时在利巴瓦的处境,他写道:“当前形势对组建志愿军非常困难:拉脱维亚人自然是不会对这支军队抱以信任,因为它是为了复兴俄罗斯而战,崇拜德国的波罗的海人也持一种不友好的态度;协约国将俄罗斯人看作是亲德的,而德国人则认为俄罗斯人是亲英的。由于处于窘境之下,罗将柯将军以及帕连(Пален)公爵被赶到了纳瓦尔,而我独自一人留在了利巴瓦,但是,因为有这些热血的俄罗斯爱国主义军官的支持,我仍要继续自己的组建工作。”*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18.于是,解决的方法是利文公爵的志愿军暂时屈从于“波罗的海民兵”,直到他们有机会出发同西北白卫军汇合。在利文公爵看来,他组建的志愿军部队是“纯俄罗斯的”,它的“宗旨就是同布尔什维克战斗直到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直到恢复立宪会议”。*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М.: вече., 2004, C.240.志愿军队伍不应插手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政治,在其出现内部斗争的时候应该保持中立。

不仅如此,利文公爵还尽可能保持志愿军的俄罗斯民族特色。他规定只有前沙俄的军官以及那些愿意参加志愿军的俄罗斯公民才能进入该队伍服役,但是不接受在德国军队服役的军官。部队的军事章程总体而言继承了沙俄的法律规范,但也稍微做了一些修改。比如说,用“士兵”或者“志愿者”来代替“下级军衔”这样的称呼,志愿者在相互称呼的时候,用“您”(Вы)的尊称。对包括上校在内的军官要使用“中尉先生”或者“上校先生”的称呼,对将军的称呼一律改为“阁下”。*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19.志愿军的旗帜使用俄罗斯传统的三色旗。到1919年7月,利文公爵被前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任命为库尔兰俄罗斯步兵军团指挥官,受西北白卫军总司令尤登尼奇领导。

除此之外,西北地区反布尔什维克运动中还有芬兰的白卫军政治组织。十月革命之后,大量的俄国军官、达官贵人逃亡芬兰。1918年秋季,前临时政府内阁总理А·特列波夫(Трепов)组建了俄国事务特别委员会。委员会的目的不仅在于寻求芬兰政府对白卫军的支持,同时也旨在影响欧洲的社会舆论,让西欧政府认为有必要支持白卫军和芬兰政府共同进行的反布尔什维克事业。*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1917-1920 гг.,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наука., 1995, С.199.随着德国战败,芬兰政府与德国的特殊友谊亦戛然而止。特列波夫的计划没有实现,他转而向斯德哥尔摩的协约国代表寻求援助,但是因为他的亲德倾向被拒绝。

总而言之,1918年年末到1919年春季,西北地区的白卫军组织与波罗的海地区的国际格局和地缘政治息息相关,它们的发展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诚如中央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临时政府军事部长古契科夫对1918年年末到1919年年初对有关在西北地区组建白卫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西北白卫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6个因素。*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архив хх века, Полковник П. Р., Бермонт-Авалов, Документы и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3, No.1, C.7-8.

1.德国占领军当局对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的影响。1918年2月之后,波罗的海三国即被德国控制。一战德国失败之后,苏维埃政府试图向柏林的新政府施压,希望它将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德国军队撤走。但是苏维埃政府的这一希望落空,因为柏林依据《贡比涅停战协定》第十二条,仍然把军队驻扎在此地。显而易见,德国军队是阻挡布尔什维克主义向欧洲推进的利器。

2.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民族主义政府的立场。它们是在德国占领军当局的控制下所建立的,现在随着德国的战败,他们将要依靠新的盟友——协约国,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领土上的德国驻军。

3.协约国盟国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影响力。协约国试图控制整个波罗的海地区的局势,扶持三国民族主义政府组建自己的军队,同时也希望控制德国军队的行动和白卫军的活动。

4.在波罗的海国家中形成的俄罗斯白卫军组织和政治集团,它们将波罗的海三国看作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苏维埃政府的压力以及苏维埃红军推进波罗的海地区,试图将此地纳入到社会主义的范畴。

6.白卫军领导人的立场,特别是邓尼金、高尔察克是否认可西北地区白卫军组织的亲德立场,并愿意为它们提供支持。

因此,西北白卫军与南俄、西伯利亚地区的白卫军不同,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仍出现了数支重要的白卫军武装力量。根据俄罗斯历史学者的统计数据,到1919年2月,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俄罗斯白卫军人数达到将近4万人,*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C.235.成为彼得格勒最重要的威胁之一。

(二)尤登尼奇与第一次彼得格勒进军

Н·Н·尤登尼奇(Юденич)1862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六品文官家庭。1881年和1887年先后毕业于亚历山大军事学校和总参学院。1902年起任团长、旅长,参加过1905年的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任高加索集团军参谋长,1915年1月任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同年晋升为步兵上将。1917年3月升任高加索方面军总司令,5月退役。十月革命之后,他隐藏在彼得格勒,继续与彼得格勒总参谋部的地下军官组织进行反苏维埃活动。考虑到在彼得格勒推翻苏维埃政府已经毫无希望,1918年11月底,尤登尼奇举家迁往芬兰的赫尔辛基,希望能够以芬兰为基地,继续从事反苏维埃政权活动。*Цветков В. 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37-42.

1918年12月初,他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会晤了在此地的英、法外交代表并向他们讲述了自己反苏维埃的系列行动。几天后,他在给美国驻斯德哥尔摩的外交代表莫里斯的公函中,提出了一个更为详细的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方案:以芬兰和波罗的海为基地,对苏维埃政府的首都莫斯科和重要的工业中心彼得格勒发起进攻。协约国应当为俄罗斯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粮食。尤登尼奇甚至还请求协约国派出5万士兵夺取芬兰沿岸的战略据点和波罗的海诸省。同时他许诺自己会组建一支5万人的军队,希望盟国为他每月提供5000万卢布的军费,用来购买武器装备和粮食。*FRUS, Russia, 1918, Vol.2, pp.857-859.但是协约国在1919年年初并没有派遣军队进入西北俄罗斯的计划,协约国对波罗的海地区的了解甚少。更为重要的是,协约国的工农大众历经四年的战争,感到非常的疲惫,政治家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将大规模的军队派往俄罗斯与苏维埃红军作战。

尤登尼奇在了解盟国的处境之后,他开始转向法国寻求帮助。1919年1月17日,他通过法国在赫尔辛基的大使给福煦元帅发了一份电报,简单描述了此前给美国驻斯德哥尔摩的外交代表莫里斯的反布尔什维克计划。他指出“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无法为他组建志愿军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和粮食”,因而迫切希望得到法国政府的援助。在电报的末尾他写道:“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我已经否定了先前提出的盟国派遣军队作战的想法,但请求你们提供各类足够的军用物资,否则,我无法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 6(37), C.73-74.但是,尤登尼奇的请求再次被否决,福煦元帅认为法国干涉的重心是在南俄地区,法国政府分身无术。2月19日,高尔察克驻瑞典的外交代表古利克维奇在给戈洛文将军的电报中写道:“两个星期之前,法国信使告诉我,法国政府没有同意尤登尼奇的方案。”*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 6(37), C.89.

与此同时,在芬兰的俄罗斯军官组织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1919年1月10日,在赫尔辛基召开了俄罗斯军官会议。会议选举了自己的委员会,并为西北白卫军的发展制订了四个规定:1. 军官和军队不应干预政治;2.军队组建之后应当服从最高军事长官的个人意志;3. 鉴于军官的处境艰难,允许他们为外国军队服务;4.为芬兰军队服役应该被视作是为俄罗斯国家服役。*ГАРФ. Ф. 200, Оп. 1, Д. 308, Л. 38.1月12日,海军少将В·К·比尔金、尤登尼奇加入。尤登尼奇从当时的复杂局势出发,认为军官团应该是未来俄罗斯军队的核心力量。

显而易见,在芬兰组建白卫军,必须要与芬兰王国政府打交道,要得到芬兰人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要取得芬兰摄政和军队总司令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利·曼纳林的支持。曼纳林曾是俄罗斯帝国近卫重骑兵团军官,官至中将,1918年1月担任芬兰白军总司令,镇压了芬兰红军。同时代人对他评价是:“身上流着瑞典人的血,接受了芬兰人的教育,这位出色的雇佣军军官将自己的军人职务看成是一项手艺。他能将所有的事都做得很漂亮,即使是喝酒的时候,他也保持着清醒。”*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C.227.1918年11月11日芬兰国会推选他为芬兰摄政,处理国事。

1919年1月3日,尤登尼奇会晤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林。在会谈中,尤登尼奇提议芬兰军队与西北白卫军一起参加彼得格勒的进攻战役,曼纳林同意提供军事援助,但是作为交换,他要求尤登尼奇割让卡累利阿的东部领土和科拉半岛。然而尤登尼奇认为,他没有被赋予相应的权利,使他能在国际谈判中代表国家的利益做出相关的决定。双方的会谈不欢而散。事实上,尤登尼奇的芬兰政策受制于高尔察克提出的“统一不可分割的俄罗斯”信条。在1919年2—3月,高尔察克通过伦敦和巴黎的代表转交给尤登尼奇的诸多电报中,都指出不能承认芬兰独立,有关芬兰独立问题要等到未来的立宪会议或者国民会议来解决。*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2(33), C.96,102.

此外,立宪民主党人司徒卢威和А·В·卡尔塔绍夫也在处理与芬兰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19年1月14日,流亡芬兰的俄罗斯工商业活动家在赫尔辛基召开了一次代表大会,有200余人出席会议,选举出了以А·В·卡尔塔绍夫为首的俄罗斯政治委员会(Русский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тет)。委员会类似于尤登尼奇在芬兰的行政机构,专门处理各类行政事务。*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2(33), C.83; ГАРФ, Ф. 446, Оп. 2, Д. 94, Лл.2-2 об.委员会积极开展活动,与芬兰政府就芬兰独立问题等进行谈判,并极力提升尤登尼奇在西北地区白卫军组织和协约国中的社会声望。

此后,司徒卢威被从赫尔辛基派到巴黎。赴巴黎的途中他经过英国伦敦,会晤了前驻英国大使К·Д·纳博科夫。2月14日,纳博科夫在给鄂木斯克政府内阁总理沃洛格茨基的电报中详细地描述了他与司徒卢威的见面情况:在芬兰存在一个得到芬兰政府正式承认的以卡尔塔绍夫为代表的俄罗斯政治委员会,它团结了许多政治组织,隶属于尤登尼奇的领导,司徒卢威同时请求盟军尽快为西北白卫军提供粮食援助。*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2(33), C.92-93.

寄居赫尔辛基期间,尤登尼奇组建西北白卫军向彼得格勒进攻的构思由于没有得到协约国的认同,他开始转向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和南俄的邓尼金寻求援助。1919年1月21日,尤登尼奇在给高尔察克的电报中,描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他在电报中写道,“由于德国的败退为我们在芬兰和波罗的海诸省创建了新的反布尔什维克战场”,只要我们能够攻陷“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源地——莫斯科和彼得格勒”,那么形势将会有利于我们。“立宪民主党和芬兰的俄罗斯工商业者愿意为我提供财政支持。”“我现在拥有的武装力量是在爱沙尼亚境内与布尔什维克作战的3000名北方军团战士以及散落在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大约3000名军官和士兵。”*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1929, T.2(33), C.89-90.同时,尤登尼奇承认高尔察克为全俄罗斯最高执政,他的军队隶属于最高执政。

在没有得到高尔察克的答复之前,他又于1月31日给南俄的邓尼金写信。他在信中再次阐释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希望能够得到邓尼金的支持,并许诺只要得到1.5亿卢布的金钱支持,就可以创建一支军队在2个月的时间内攻下彼得格勒。此外,他还请求高尔察克在巴黎的外交代表和军事代表向协约国盟国宣传他的依托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为基地,进攻彼得格勒的战略思想。*ГАРФ, Ф. 446, Оп. 2, Д. 94, Лл.2-2 об.

尤登尼奇的作战构思引起了鄂木斯克政府的极大兴趣。1919年2月2日,鄂木斯克政府内阁总理沃洛格茨基在给巴黎的外交部长沙扎诺夫的电报中,简要地描述了尤登尼奇的作战计划,以及他在寻求盟国援助方面的困境。他建议在巴黎的俄罗斯政治会议成员就有关尤登尼奇组建西北白卫军进攻彼得格勒的战略计划向协约国盟友进行游说,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T.2(33), C.90-91.同一天,高尔察克答应给尤登尼奇提供100万卢布的紧急款项,钱款将由鄂木斯克政府财政部拨付给斯德哥尔摩的军事代表转交给他。*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T.2(33), C.91-92.

1919年春季,随着高尔察克在乌拉尔、伏尔加河战线取得胜利,邓尼金取得顿巴斯和北高加索战役的胜利。协约国战胜国已经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建构欧洲的国际秩序,这一切都促使白卫军领导人加快战争的步伐,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消灭苏维埃政权,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лая гвардия(Альманах), No.7, М.: Посев, 2003, С. 36.

4月2日,驻英国的俄国武官戈洛文将军在给谢尔巴切耶夫将军的电报中,强调尤登尼奇开辟彼得格勒战线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可以减轻米列尔将军领导的北方白卫军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压力;其次,军队组建成功的话,可以封锁彼得格勒城;再次,如果能够攻陷彼得格勒,那么将会削弱布尔什维克整个北方战线。最后,可以吸引布尔什维克在西伯利亚和南俄的野战部队,有利于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作战。为此,需要向尤登尼奇提供2000万法郎的财政援助,用来购买5万人的军备、粮食,*ГАРФ, Ф. 5936, Оп. 1, Д. 183, Лл.1-5 об.并声明政治会议已经向协约国盟国寻求援助,首先为尤登尼奇在爱沙尼亚境内的北方军团提供3500人的武器装备和粮食。*ГАРФ, Ф. 5936, Оп. 1, Д. 182, Лл.1-2 .不言而喻,尤登尼奇的处境得到改善,三个月以来的战略构思得到了俄国军界的广泛认同。

4月23日,驻斯德哥尔摩的俄罗斯政府外交代表古利克维奇给在巴黎的沙扎诺夫的电报中,建议鄂木斯克政府采取措施,任命统一的指挥官对爱沙尼亚和芬兰境内的俄国武装力量进行统帅,并提议军团的保障直接由盟军负责,而不经过爱沙尼亚政府。*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 Лл.8-14.5月初,爱沙尼亚境内俄罗斯委员会成员集体向高尔察克表达了他们的意见,提议由尤登尼奇担任西北白卫军总司令,开展对苏维埃红军作战,“解放”除爱沙尼亚之外更多的俄罗斯领土。*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 Лл.6-7.

这些建议很快得到了高尔察克的响应。5月24日,高尔察克在给尤登尼奇的电报中任命他为整个西北地区白卫军的总司令。*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c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Досье без ретуши), C.310.6月10日,再次颁布了一个训令,任命他为西北地区所有陆、海军队的总司令。

由于得到高尔察克、邓尼金等的认可和赞同,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的俄国军事委员会的代表戈洛文将军、谢尔巴切耶夫将军以及政治会议的成员沙扎诺夫、纳博科夫等都对盟国政府进行积极的游说,争取协约国为西北白卫军提供物质援助。美国政府亦答应通过哥本哈根为西北白卫军提供6万吨面粉、1万吨肉,5000顿沙拉、2000吨糖等物资。*FRUS, Russia, 1918, Vol.2, pp.670-671.西北白卫军不少将领的个人回忆录中都记载了军队的日常生活供应主要是来自美国的面粉、沙拉和糖。参见: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444.不仅如此,从5月2日开始,鄂木斯克政府陆续用帝俄国库的黄金储备兑换了100万法郎给尤登尼奇,用来购买军备和粮食。*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лая гвардия(Альманах), No.7, М.: Посев, 2003, С.58.

5月份,尤登尼奇做出决议,命令在爱沙尼亚境内К·К·捷尔任斯基上校领导的北方军团向苏维埃俄国发起进攻。从当时的军事实力出发,要攻入彼得格勒几乎不可能。*1919年5月份,北方军团大约有5000名士兵,18门火炮和14挺机枪,军团有两个旅,其中罗将柯上校担任第二旅的指挥官。参见: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44.但是大部分的白卫军领袖仍认为进攻是必要的:1.可以推动英国人为白卫军提供更多的援助;2.吸引红军的注意力,减轻高尔察克东方战线的压力;3.可以在彼得格勒省、普斯科夫州创建一个西北白卫军的基地,从而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源。5月24日,高尔察克在给尤登尼奇的电报中,就特别指出发动彼得格勒战役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可以减轻西伯利亚战线的压力,同时希望他“能够夺取首都,给布尔什维克以沉重打击。”*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2(33), C.118-119.

5月13日,北方军团集中优势兵力向红军第7集团军的第6步兵师发起进攻,深夜白卫军突破了第6步兵师的防线,向扬堡进军,17日攻克扬堡。与此同时,爱沙尼亚政府军队乘西北白卫军胜利的时机,出兵攻占了普斯科夫城。红军溃败,向彼得格勒城收缩。

6月1日,北方军团第二旅的指挥官罗将柯上校替代К·К·捷尔任斯基上校,成为北方军团的指挥官,并被晋升为少将。6月19日,罗将科率领北方军团(Северный корпус)脱离爱沙尼亚司令部,下令将北方军团更名为北方方面军(Северная армия)。然而,由于Е·К·米勒尔(Миллер)将军的军队已取此名,因此,根据英国军事使团代表的建议,军队再次进行更名。7月1日,根据罗将柯的命令,军队正式更名为“西北方面军”。*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c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Досье без ретуши), C.313-314.军队总人数达到1.3万—1.4万。

当北方军团向苏俄西北地区开展进攻之时,尤登尼奇仍在赫尔辛基与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林进行谈判,争取他领导军队与西北白卫军一起向彼得格勒进攻。6月6日,尤登尼奇和曼纳林将军再次会晤,英国使团代表高夫将军也参加了此次会晤,双方就进攻彼得格勒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曼纳林同意在即将到来的芬兰总统选举之前进行一次对彼得格勒的作战,以此作为获取更多选票的资本,双方签订了协议。*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2004, C.232.此后,尤登尼奇满怀喜悦之情给高尔察克发出电报,告诉他与芬兰人的联合已经水到渠成,进攻彼得格勒也指日可待。

然而,双方联合作战的事情并非按照尤登尼奇的设想发展,一个星期之后形势就发生剧变。6月12日,曼纳林在芬兰议会中发表了与尤登尼奇、高夫将军谈话的内容。这引起了议会中芬兰民族主义者的极大不满,内阁中的农业大臣、财政大臣拒绝为进攻彼得格勒提供支持。*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226-227.7月20日的芬兰总统选举中,曼纳林败选给了自由主义者托尔伯格。托尔伯格明确拒绝出兵彼得格勒。

尤登尼奇和比尔金将军在寻求芬兰出兵的希望破灭之后,将西北白卫军司令部从赫尔辛基迁到纳瓦尔,*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443.并命令在立陶宛利巴瓦和里加的利文公爵领导的白卫志愿军即刻启程赴爱沙尼亚。接到命令之后,利文公爵的部队便从里加和利巴瓦启程,经由海路前往纳尔瓦。公爵的部队武器精良、组织严明,抵达爱沙尼亚之后巩固了西北白卫军的战线。

6月13日,捍卫彼得格勒城的两个要塞红丘炮台和灰马炮台分别爆发旧军官М·涅克柳多夫 (Неклюдов)领导的叛乱。红丘炮台的叛乱给彼得格勒城防造成巨大的压力,因为一旦叛乱者与西北白卫军联合起来,就可以直接用大炮轰炸喀琅施塔得港口中的波罗的海舰队,并沿港口直接进攻彼得格勒。

叛乱发生之后,列宁派出了以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为首的调查团,对彼得格勒的各种地下军官组织进行侦查。同时还派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安德烈·别尔沃兹万”号巡洋舰向红丘炮台开炮。叛乱者由于没有得到白卫军以及英国舰队的支持而失败。

6月15日晚,涅克柳多夫携余部撤离炮台。6月16日夜间,苏维埃红军陆军进入红丘炮台。很快,灰马炮台叛乱部队也向红军投降。不少白俄侨民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分析叛乱失败的原因时,认为主要原因是英国舰队见死不救。戈夫捷尔甚至提出“英国人是要消灭波罗的海舰队,而不是要将波罗的海舰队拱手让给白军”的观点。*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T.10, 1923, C.146.因为数个世纪以来,大不列颠帝国都在尽可能削弱作为竞争对手的俄国在欧洲事务上的实力,所以恢复俄国海军昔日雄威不会被英国政府纳入到自己的计划中。

红丘叛乱失败后,罗将柯领导的西北白卫军在彼得格勒战线上的情况急转直下。一方面,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已经调来红军第7集团军巩固前方战线;另一方面,西北白卫军已然丧失进攻的激情,并且白卫军后方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严重的危机。

首先是军用物资匮乏,从红军手上缴获的物资消耗殆尽,协约国许诺的援助也未能如约而至。英国政府答应6月份给西北白卫军提供1万人的武器装备迟至8月份才到。*ГАРФ, Ф. 5936, Оп. 1, Д. 370, Лл.133-142.一名军官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军队的保障非常凄惨。没有热汤。每日只有2普特美国白面包和半普特沙拉。”*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444.供给问题日益严峻。

第二是连续不断的作战使士兵疲惫不堪,士气下降,大量的军官负伤,导致军队中缺乏军官。

第三则是波罗的海沿岸反布尔什维克阵营内部爆发了一次严重的内部冲突,也给西北白卫军的前线进攻造成不良影响。在拉脱维亚的Р·冯·捷尔·戈尔茨领导的德国志愿军部队在5月23日攻陷苏维埃红军占领的里加之后,继续向北朝爱沙尼亚进军。这被爱沙尼亚政府看作是侵略行为,此后双方在采西斯地域发生激战。7月3日,双方接受协约国的调停,双方停战。*阿兰·帕尔默:《波罗的海史》,胡志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第332—333页。但是这一事件的发生导致在前线与苏维埃红军作战的爱沙尼亚军队不得不从普斯科夫撤回国内。与此同时,德国军队的进攻还加深了爱沙尼亚政府对西北白卫军的不满,因为后者一直都不愿意承认爱沙尼亚独立。

6月21日,从东方战线调回来的红军第7集团军在得到波罗的海舰队的支持下,开始向彼得格勒进攻的西北白卫军发动反攻。白卫军不得不开始撤退。7月中旬,苏维埃红军第7集团军攻占扬堡。8月下旬,守卫普斯科夫的第二爱沙尼亚师主动从该城撤退,苏维埃红军未经战斗便夺取了城市。到8月末,双方的战线稳定下来。*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46.爱沙尼亚军队守住了普斯科夫以西地区。西北白卫军则在纳尔瓦战线上守住了卢加河畔,并且夺取了一块面积不大的俄国领土——格多夫市,将其作为继续向彼得格勒进攻的桥头堡。因此,西北白卫军的第一次彼得格勒进军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它被驱逐回爱沙尼亚,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二、西北白卫军之失败

(一)从俄罗斯政治委员会到西北白卫军政府

尤登尼奇1918年年底抵达芬兰之后,由于他是军人出身,不谙政治,因此他在芬兰进行从事反苏维埃活动时,其政治事务主要是由立宪民主党人负责。1919年1月14日,在赫尔辛基组建了以立宪民主党人А·В·卡尔塔绍夫、司徒卢威为首的俄罗斯政治委员会(Русский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тет,简写为РПК),专门负责尤登尼奇在芬兰的各类行政事务。尤登尼奇本人则专门负责军事事务。*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T.2(33), C.83.

1月17日,俄罗斯政治委员会再次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会议,接纳С·В·伊万诺夫、Н·К·列里赫、В·М·巴纳诺维奇等俄罗斯西北地区著名的社会人士加入。他们提出在地方建立委员会的分部,发展成员,此后多达3000人。作为一个紧密的政治组织,委员会开始协助尤登尼奇处理与高尔察克、邓尼金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得到后者的帮助,将俄罗斯从布尔什维克的统治下“解放”出来。*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T.2(33), C.92.俄罗斯委政治员会的活动,也得到了尤登尼奇的认可,成为他领导下的下属机构。在司徒卢威看来,委员会是尤登尼奇领导下的在芬兰具有政府特性的合法机构。*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72, Л. 50 .事实上,俄罗斯政治委员会仍然只是一个社会机构,它并无人民的授权,且是建立在一个宣布自己是独立主权国家的领土上。

А·В·卡尔塔绍夫接手政治委员会之后,他写信给高尔察克,强调支持尤登尼奇的重要性,并希望高尔察克把尤登尼奇看作是全俄罗斯政府在西北地区的代表,为他提供财政支持,直言高尔察克可以动用帝俄的黄金储备,通过英国的银行再汇寄给尤登尼奇。*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42.不仅如此,俄罗斯政治委员会还在侨民和协约国中进行各种宣传,为尤登尼奇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反布尔什维克运动造势,提升他的社会威望。А·В·卡尔塔绍夫在此后写给高尔察克的信中坦承:“尤登尼奇在巴黎和伦敦享有的社会声誉是他和司徒卢威一手创造的。”*Пролетар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1921, No.1, C.143.

С·В·伊万诺夫在加入政治委员会之后,他领导爱沙尼亚的分部,并积极倡导在波罗的海地区创建一个临时政府。1919年2月11日,他在给高尔察克的信中分析了波罗的海地区的政治格局,提出如果没有爱沙尼亚和芬兰的支持,西北地区的白卫军很可能会失败。因此,他建议高尔察克承认爱沙尼亚自治,并且允许将西北地区的各种社会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一个“执政内阁”形式的政府,进而可以合法的处理各类事务。*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рлин, 1923, C.41.伊万诺夫的呼吁没有得到响应,高尔察克坚决反对在西北地区组建政府,他担心这个政府会重演乌克兰的覆辙。伊万诺夫的提议也遭到了在爱沙尼亚的北方军团参谋部的批评。因为这会恶化与爱沙尼亚政府的关系,而且会导致爱沙尼亚人对俄罗斯人的不信任。*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45.因而,伊万诺夫组建政府的设想不了了之。

5月份,随着西北白卫军向苏维埃政府发动进攻,在攻占了扬堡和格多夫等地域之后,组建行政管理机构已是急需解决的任务。5月22日,驻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外交代表古利克维奇给在巴黎的沙扎诺夫的电报中,传递了俄罗斯政治委员会的集体意见:1.建议尤登尼奇迅速担任西北白卫军总司令,把军事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开展对苏维埃红军作战,攻占除爱沙尼亚之外更多的俄国领土。总司令应该向全俄罗斯居民发表一份宣言书,阐明白卫军的奋斗目标。2.组建总司令下辖的行政事务委员会,来管理所有的非军事事务,如财政、经济、工商业、法律、农业以及外交事宜等。委员会的成员可以从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其他地区中选任。3.任命一个在俄国军界和政界有威望的军人担任总司令的助手,迅速组建隶属于最高总司令的大本营。*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 Лл.6-7.此外,这封电报还请求高尔察克允许新的行政委员会处理与芬兰、爱沙尼亚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没有得到高尔察克的回电之前,尤登尼奇决心改组俄罗斯政治委员会,创建一个类似于高尔察克下辖的部长委员会的行政机构。5月24日,尤登尼奇从俄罗斯政治委员会中挑选5人组成“政治议会”(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议会主席为尤登尼奇,А·В·卡尔塔绍夫担任副主席,负责外交事务,库兹明·卡拉瓦耶夫(Кузьмин-Караваев)负责法律和宣传事务,康德列夫将军(Кондырев)担任尤登尼奇司令部的参谋长,М·Г·苏沃洛夫将军(Суворов)负责内务部,利奥诺佐夫(Лианозов)负责工商业。政治议会的主要职责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作为一个代表政府的机构与爱沙尼亚、芬兰等波罗的海国家进行谈判,以取得它们对白卫军反布尔什维克主义事业的支持。第二则是履行作为西北地区临时政府的职责。*Пролетар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1921, No.1, C.143; 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46.

尤登尼奇创建政治议会的活动引起了高尔察克的不快。他在6月14日的电报中,宣布任命尤登尼奇为西北地区所有陆、海军队的总司令,按照《战时军队管理条例》的规定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另外作为补偿,他要求尤登尼奇废除任何具有政府目的的组织。此后尤登尼奇在代表个人和政治会议的感谢电报中,他向最高执政保证,他一定会严格遵循全俄最高政权的命令,声明“高尔察克的俄罗斯政府是全俄政府,承认他的全俄执政地位”。*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T. 1, 1921, C.301.除此之外,政治议会也没有得到北方军团司令罗将柯将军的认同,因为此时他正领军向扬堡的红军发起进攻,他对尤登尼奇没有邀请自己加入政治会议而耿耿于怀。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尤登尼奇极力避免与我进行政治观点的交流。”*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256.

政治议会创建之后,它开始积极地与芬兰政府进行谈判,谈判的重点依旧是请求芬兰政府为其反布尔什维克主义事业提供军事援助。但是芬兰国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反俄罗斯情绪,芬兰人不愿意干预俄国事务,谈判最终失败。*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 Лл.8-14.政治议会的成员随同尤登尼奇一同迁往爱沙尼亚的纳瓦尔。

抵达纳瓦尔之后,政治会议内部很快就爆发冲突。首先是在有关承认爱沙尼亚独立问题上争吵不断。自1917年2月革命以来,爱沙尼亚的民族主义者就一直追求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1918年11月19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但是爱沙尼亚独立没有得到白卫军领导人的认可,特别是高尔察克,他一直信奉“统一不可分割的俄罗斯”信条,不承认爱沙尼亚独立。迫于高尔察克的压力,尤登尼奇亦不敢在此问题上造次。而政治会议的成员А·В·卡尔塔绍夫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主张承认爱沙尼亚独立,求得它的支持。*Кирдецов Г., Уворот Петроград(1919-1920гг), Берлин, 1921, С. 211-213.第二,政治会议与俄罗斯政治委员会其他成员因为政治倾向和野心开始相互倾轧。孟什维克党人В·戈恩(Горн)、右翼社会革命党人С·巴什基洛夫(Башкиров)等一直都不满意尤登尼奇的“军事独裁”,认为他消除了政权中的“社会性”。戈恩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到1919年7月底,独裁者已经在为政治上的反改革做准备。”*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80.他希望建立一个有广泛的社会势力参与的联合民主政府。此后,戈恩的想法也得到了普斯科夫的立宪民主党人Н·С·马古莱斯(Маргулиес)的赞同,他们密谋在8月中旬在有地方自治局、合作社各界人士参加的会议上组建一个新的委员会,限制尤登尼奇的军权。*Маргулиес М., С Год интервенции, Кн. вторая (апрель-сентябрь 1919г), Берлин, 1923, С. 192.第三个方面则是与爱沙尼亚政府的冲突。爱沙尼亚政府一直要求政治会议承认它的独立。1919年6月份双方的谈判中,爱沙尼亚总理施特兰德曼就直言,他支持白卫军是“为使爱沙尼亚主权实现独立”。*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11.8月份,随着白卫军丢失扬堡和普斯科夫,其处境更为艰难,爱沙尼亚更是火上浇油,要求政治会议和尤登尼奇承认它独立,否则不再为白卫军提供任何支持,双方之间的士兵竟常出现兵戎相见的情景。

与此同时,英国以高夫将军、马士将军为首的军事使团也抵达爱沙尼亚,他们的目的是协助爱沙尼亚、芬兰等缓冲国建立“防疫地带”,避免布尔什维克主义向西欧传播,同时协助尤登尼奇向彼得格勒开展进攻。他们积极干预西北白卫军内部的政治事务,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发号施令的指挥者”。*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T. 1, 1921, C.296.高夫和马士赞同建立一个民主政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与爱沙尼亚签订承认它独立的和约,获得爱沙尼亚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而且也可以改善因前线失败而导致后方溃败的局面。*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 4.高夫的观点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西北白卫军的军事战略状况。8月份之后,它不断后撤,需要爱沙尼亚和协约国盟军提供更多的支持。*Брюггеманн К., Эстония и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фронт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в 1918-1920,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No.5, 2007, C.26.否则,西北白卫军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如同空中楼阁。

但是,尤登尼奇无意于组建一个民主政府,他认为自己的主要目的是集中所有的手段击败布尔什维克,刻意回避组建政府的问题,对爱沙尼亚境内反布尔什维克势力的党派之争深感厌倦。他深信,只要占领彼得格勒,就能平息后方的政见之争。8月3日,他发表了一封“向西北战线上俄罗斯居民的呼吁书”,他强调自己是高尔察克的忠实信徒,“不会回到旧制度”,“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清除布尔什维克,再由全俄立宪会议来创建人民政权”。*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44-46; 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Т. 1, 1921, C.304-305.对至关重要的民族问题、土地问题,他则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态度不明。

毫无疑问,尤登尼奇的呼吁书只是对高尔察克、邓尼金政治宣言的老调重弹。它导致了那些要求建立民主政府人士的不满。戈恩将这封宣言书看作是“部分地遮掩了”公民管理中明目张胆的黑帮的反动活动。*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82.不仅如此,它还招致了英国军事使团高夫的批评。第二天,高夫在给尤登尼奇的书信中,建议他实施民主政治,“放弃统一不可分割的俄罗斯”原则。在信中他还威胁尤登尼奇,如果不听从他的建议,那么之前预备为西北白卫军提供的物资将会转运到别的战线上。尤登尼奇大怒,评价这封信体现了“英国人的无耻”。*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Т. 1, 1921, C.306-308; 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100-101.

尤登尼奇的不满已经不起任何作用。高夫的副手马士已经与西北方面军的罗将柯达成协议,同意建立西北白卫军政府,处理相关的政治事务,特别是与爱沙尼亚的关系。8月9日,他在与马古莱斯的谈话中,就已经制定好了一个组建政府的名单,并急电政治会议的成员赴雷瓦尔参加由英国主持的三方会议。*Маргулиес М.С., Год интервенции.Т. 2(апрель-сентябрь1919г), Берлин, 1923, С. 201-202.第二天,政治会议的成员А·В·卡尔塔绍夫、库兹明·卡拉瓦耶夫、苏沃洛夫将军、利奥诺佐夫从纳尔瓦抵达雷瓦尔,而尤登尼奇此时在前线视察。

8月11日,当政治会议成员以及Б· П·诺尔科夫(Ноляков)走进英国驻爱沙尼亚大使馆参加协商会议时,发现马士、英国使团官员、美国使团代表以及法国使团代表已经到场。此时,英国使馆中的俄国代表有:К·А·克鲁森施特恩 (Крузенштерн)、К·А·亚历山大罗夫 (Александров)、М·С·马古莱斯(Маргулиес)、М·М·菲利宾奥(Филиппео)、С·Г·里奥诺佐夫(Лианозов)等人。除了上述人员以外,使馆大厅中还有美国《时代报》通讯员波洛克(Поллок)和西北集团军外联部秘书巴尔希(Барщ)大尉。

马士告知受邀人员当前状况危机重重、不容乐观,“需要组建民主政府”,“承认爱沙尼亚独立”来重振西北白卫军战线,与苏维埃红军继续在彼得格勒战斗;承认尤登尼奇为俄国西北白卫军总司令,并且赋予他与爱沙尼亚军队司令部就反苏维埃联合军事行动进行谈判的权利;同时,他警告与会的俄国代表,当天就需要组建好新政府并且与爱沙尼亚政府签订协议,否则协约国盟国将不会再向西北白卫军提供任何援助。他逐字逐句地说道:“我们将会弃你们于不顾。”*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 4-5.

参会人员询问马士,他是否清楚尤登尼奇的要求。马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并不在意尤登尼奇的意见,但是尤登尼奇别无他选,要么向当前形势低头妥协,要么就一走了之。即使他真的一走了之,英国代表也“准备好了”新任总司令的人选。*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C.251.最后,马士把自己早已拟定好的有关组建新的西北白卫政府以及将要与爱沙尼亚签订的协议声明一同交给苏沃洛夫,并且与英国、法国及美国使团代表于晚上6点20分一同离开,言明7点回来听取他们的答复。*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 5; Маргулиес М., С Год интервенции, Кн. вторая (апрель-сентябрь 1919г), Берлин, 1923, С. 202-206; 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Т. 1, 1921, C.302-303.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政治会议成员中有3人拒绝签字。最后签字的责任落在新政府的内阁总理С·Г·里奥诺佐夫、马古莱斯、亚历山大罗夫、菲利别奥等部长身上。声明签字后,它标志着西北白卫军政府的成立。

8月11日上午11点,苏沃洛夫将军与在纳尔瓦的尤登尼奇进行电报交谈。尤登尼奇向马士郑重重申:他是军队的领袖,因此,在他缺席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权通过组建新政府和承认爱沙尼亚独立的决议。8月13日午夜1点,尤登尼奇抵达雷瓦尔。晨间,他同里奥诺佐夫进行会谈,随后一同前去会晤马士。马士要求尤登尼奇承认西北政府,并且出任军事部长一职,同时保留其总司令的头衔,尤登尼奇不得不服从其要求。

西北白卫军政府的组建引起了俄国社会舆论的震惊。高尔察克、邓尼金以及远在巴黎的沙扎诺夫等人格外警惕这一事件。8月17日,外交部部长С· Д·沙扎诺夫发声谴责。他写道,“西北政府的成立不符合鄂木斯克政府所追求的统一国家管理机构的目标,并且只有它所任命的官员才有资格同外国进行谈判。与爱沙尼亚只能签订涉及军事问题的协议。”*ГАРФ, Ф. 200, Оп. 1, Д. 308, л. 60.在英国伦敦的Д·纳博科夫(Набоков)给鄂木斯克政府的电报中也声称:“毫无例外地,新政府会招致各界人们的愤慨或是嘲笑”。*ГАРФ, Ф. 200, Оп. 1, Д. 248, л. 11 об.此后西北政府内阁总理里奥诺佐夫发给鄂木斯克的电报都被弃之如敝屐。

8月24日,在经过两个星期左右的协商之后,确定了西北白卫军政府的组成人员:尤登尼奇政治议会的成员С· Г·里奥诺佐夫担任内阁总理,立宪民主党人К· А·亚历山大罗夫担任内务部部长,Н· Н·尤登尼奇担任陆军部长,海军少将В· К·比尔金担任海军部长,立宪民主党人К· И·柯德林担任司法部长,原中央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М· С·马古莱斯担任工商部长。根据统计,西北白卫军政府的构成人员中,有3名社会党人、3名立宪民主党人、2名无党派人士、2名军人、1名激进派分子。除此之外,还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5人来自普斯科夫,5人来自彼得格勒,余下的则来自格多夫、扬堡。*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С. 335-336.总而言之,西北白卫军政府与其他地区的白卫军政府一样,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地域色彩。

当天,政府亦发表了一份宣言,阐明其行动纲领,内容如下:1.坚决与布尔什维克和所有企图恢复旧体制的人进行斗争;2.所有俄罗斯国家公民,不论民族和宗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俄罗斯解放之后,所有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结社自由;4.全俄罗斯政府应当是一个全民的政权。为此,应当将我们的祖国尽快从布尔什维克的暴政之下解放出来,通过普遍、直接、平等和秘密投票选举原则召开新的立宪会议;5.俄罗斯领土上的其他民族,应当加入到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它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政府模式,自治或是联邦制;6.土地问题的解决应当依据立宪会议之后的国家意志来决定,在没有最后解决土地问题之前,未经政府的特别许可,禁止私人间的土地出售和交换;7.实行8小时工作制,国家监督生产和保护所有的工人。*Заря России, No.19, 21 (8) августа 1919 г.

事实上,这份宣言与南俄1917年12月的《科尔尼洛夫将军宣言》以及高尔察克的《全俄政府宣言》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将俄国社会中急需解决的土地问题、国家政体问题等推到未来的立宪会议解决,仍然继承的是“预先不确立原则”。

此后政府存在的四个多月时间中,部长委员会共召开了55次会议,讨论了381个议题,但绝大多数的议题都是一纸空文,无法落实。政府内部部门太多,深陷人事纠纷和各种阴谋。更为致命的是,政府与尤登尼奇结怨太深,双方无法开展合作,最后在12月3日分道扬镳,这也是造成尤登尼奇第二次彼得格勒进攻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第二次彼得格勒进军与西北白卫军的失败

西北白卫军政府组建之后,尤登尼奇对内阁成员并无好感,也极少出席政府会议,专心于军事。他希望在冬季到来之前再发动一次对彼得格勒的进攻战役,以摆脱西北白卫军的不利局面。8月24日,尤登尼奇发布动员令,对白卫军控制的格多夫县、扬堡县1874—1900年出生的农民进行动员。根据统计数据,到9月13日,共动员8900人。*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41.此后,随着大量来自波罗的海三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志愿者加入西北白卫军,其人数也有所增长。根据10月3日的统计数据,西北白卫军已经有2个军团,6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团,总计1.5万余人,但此时与之对抗的苏维埃红军第7集团军有2.4万人。*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42.因此,部分军官根据尤登尼奇5月份提出的作战计划,即需要5万人的部队才能攻陷并守住彼得格勒城,反对进攻。但是尤登尼奇和罗将柯将军决心冒险发动攻势,希望能够快速攻入彼得格勒,不仅给布尔什维克以毁灭性打击,而且还可以与南俄邓尼金形成竞争之势,为以后组建新政府争夺一席之地。*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284.除此之外,尤登尼奇还有以下战略考量:

第一,苏维埃政府发表声明,愿意与爱沙尼亚政府进行和谈。如果双方之间签订和平协议,西北白卫军就会失去爱沙尼亚政府的支持,不仅不能督促其军队与之作战,还会失去使用其铁路、港口的权力。西北白卫军很快就会变成“无家可归”的军队。*Октябреское наступнение на петроград и причины неудачи похода: Записки белогоофицера, Финлян, 1920, C.8; 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279.因此,发动对彼得格勒战役可以破坏爱沙尼亚和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和谈。

第二,必须在冬季到来之前夺取彼得格勒,否则军队有可能会在来年春天解体。西北白卫军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志愿者,他们思念自己的亲人,希望能够在冬季之前“解放”彼得格勒。更为严重的是,军队的物资供应也熬不过冬季,一旦缺衣少食,军心溃散,军队就会解体。*Октябреское наступнение на петроград и причины неудачи похода: Записки белогоофицера, Финлян, 1920, C.8.

第三,盟国对于白卫军的政策产生分歧。特别是西北白卫军的主要援助者英国,因其首相劳合·乔治与军事部长丘吉尔对待俄国政策方面歧见甚深。劳合·乔治迫于英国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选举的需要,希望英国从俄国事务中摆脱出来,并认为尤登尼奇根本不可能夺取彼得格勒,其“只是一个鲁莽的军人……俄国人不要他来解放。”*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0.另外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英国舰队会在冬季到来之前撤离波罗的海。*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лая гвардия(Альманах), No.7, М.: Посев., 2003, С.43; 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23, Лл.35-38.军事部长丘吉尔虽然愿意为西北白卫军提供一定的军事援助,但是在内阁和社会舆论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尤登尼奇需要一场军事胜利来获得协约国盟军的继续援助。

第四,苏维埃政府削弱了红军在彼得格勒地区的防线,只有第7集团军在扬堡到楚德湖一线进行防御,防御正面长达250公里,此地四处都是湖泊,红军调转不便,有利于白卫军进攻。

因此,1919年秋季不仅是西北白卫军的转折时刻,而且也是所有白卫军战线的转折性历史时刻。一方面,随着邓尼金发布向“莫斯科进军命令”,南俄白卫军向俄中部地区突进,围攻图拉,获胜在望;另一方面,白卫军的战线并不牢固,缺乏稳定的后方,一旦战局翻转,他们就会完全失败。这种内在的焦虑和矛盾心态也折磨着白卫军领导人,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击败苏维埃红军。高尔察克在8月28日给尤登尼奇的电报中,就流露了这种心态,他写道:“阁下务必要竭尽全力、迅速结束在彼得格勒地区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斗争”。并且,随后在电报中又再次强调,“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一如既往地把尤登尼奇视为俄国地方政权的最高统治者”,*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Т. 1, 1921, C.301.以此督促其尽快展开对彼得格勒的进攻战役。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亦催促尤登尼奇在秋季发动攻势,并且许诺英国在波罗的海的舰队将会向红丘炮台和喀琅施塔得发动进攻。驻波罗的海的英国军事使团马士也积极地为之奔走,希望能够组建波罗的海地区共同的反布尔什维克战线。8月26日,马士在里加召开由西北白卫军政府、爱沙尼亚政府、拉脱维亚政府、立陶宛政府、波兰政府代表以及白卫军西方志愿军П·Р·贝尔蒙特-阿瓦洛夫(Бермонт-Авалов)公爵*П·Р·贝尔蒙特-阿瓦洛夫,1877年出生于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此后参加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时期,担任波罗的海地区白卫军西方志愿军领导人,由于他是亲德分子,遭到高尔察克、邓尼金的敌视;1919年10月份,尤登尼奇的第二次彼得格勒进军中,他拒绝加入;后流亡国外,1974年死于美国纽约。参加的联席军事会议。会议旨在联合波罗的海地区所有反布尔什维克势力结成统一战线,向彼得格勒发起进攻。但与会者矛盾重重,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已经在与苏维埃政府进行和谈,他们不愿意出兵进攻彼得格勒。阿瓦洛夫则有自己的作战计划,他希望向德文斯克方向进攻,不愿意听尤登尼奇的调遣。爱沙尼亚人则心怀鬼胎,认为如果西北白卫军战败,他们就可以与苏维埃政府签订和平协议。事实上,爱沙尼亚政府一直担心一旦尤登尼奇赢得战争的胜利,“会宣布爱沙尼亚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而起来反对雷瓦尔”。*Авалов П.М., В борьбе с большевизмом, Глюкштадт, Гамбург, 1925, С. 173-174; Брюггеманн К., Эстония и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фронт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в 1918-1920,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No.5, 2007, C.28.因此,爱沙尼亚政府不会为西北白卫军提供无私的援助,他们应诺参战,也只是为捞取获得协约国盟军从外交上认可它独立的资本。

秋季向彼得格勒进军已无异议,但在主攻方向上尤登尼奇与罗将柯将军产生分歧。以罗将柯为首的大部分前线军官主张先攻占普斯科夫,再以此地为基地,军队沿普斯科夫—卢加—彼得格勒铁路线开展进攻,或者沿普斯科夫—卢加—诺夫哥罗德方向进军。这条进攻线路一方面可以巩固后方,并且动员农民加入军队,而且还可以创立新的地方行政机构;另一方面,攻占普斯科夫之后,可以根据战况向彼得格勒和诺夫哥罗德开展攻击。虽然向彼得格勒推进的速度会很慢,但成功的概率极大。因为夺取普斯科夫城之后,可以切断俄中部地区与东南地区以及南部地区的交通联系,从而可以为从纳尔瓦方向进攻彼得格勒的军队提供侧翼保护。*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1.

显而易见,这个战略规划是第一次彼得格勒进军的翻版。鉴于第一次进攻彼得格勒的失败,尤登尼奇等参加过一战的将军们反对这一战略规划。他们主张按照最短线路进攻,即:纳尔瓦—扬堡—加特契纳—彼得格勒。尤登尼奇认为,国内战争的战略特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国内战争中最重要的战略就是快速突击与进攻,”不需要巩固后方和保障侧翼。只要从心理方面打垮苏维埃红军部队,就可以夺取“革命的摇篮”彼得格勒。*Октябреское наступнение на петроград и причины неудачи похода: Записки белогоофицера, Финлян, 1920, C.13-14.

此外,尤登尼奇还认为军队刚刚得到了英国人5月份签订的军事合同中承诺的装备,士兵和军官的武器装备胜过苏维埃红军第7集团军,军队士气高涨。大部分士兵相信,他们的进攻会取得胜利,会“解放”祖国的北方首都。士兵们在谈论“彼得格勒”这个名字时,都深受鼓舞。同时,大量有关邓尼金围攻图拉的消息和高尔察克取得托波尔战役胜利的官方消息也刺激士兵们跃跃欲试,希望一举攻破彼得格勒。*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c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Досье без ретуши), C.349-350.

当然,尤登尼奇并没有完全拒绝罗将柯的战役计划,他决定派出一个师的兵力向普斯科夫进攻,给红军总参谋部造成假象,以为白卫军的主要进攻方向是普斯科夫,而主力部队的进攻方向仍然是扬堡—加特契纳—彼得格勒。 9月28日,尤登尼奇发布指令,命令西北方面军向苏维埃红军发起全面进攻。德尔戈鲁科夫(Долгоруков)将军领导的第4师于当天在3辆坦克的支持下沿瓦尔沙夫斯基铁路线向普斯科夫—卢加发起进攻。10月4日夺取了位于普斯科夫和彼得格勒之间的斯特卢基车站,切断了这两地之间的联系。*Какурин Н.Е.,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1918-1921,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ПОЛИГОН, 2002, С.187.这一战略奏效,红军第7集团军指挥官以为白卫军的主攻方向是普斯科夫,调兵防守。

10月11日,西北白卫军第1集团军冲破红军第7集团军的防线、占领扬堡后,随后沿扬堡—加特契纳铁路线迅速推进。10月15日,攻占卢加、普柳萨、谢列布良格等铁路车站,10月16日占领红村,10月17日占领加特契纳。西北白卫军乘胜追击追击红军撤退部队,每昼夜的行军速度达到30—40公里。*Какурин Н.Е.,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1918-1921, С.187; Азовцев Н.Н.,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СССР(T. 2), М., 1986, C.220-221.然而,白卫军的行动并非完全一帆风顺。第三步兵师指挥官Д·Р·维特令科(Ветренко)没有执行尤登尼奇的命令。他并没有依照指令攻占托斯诺火车站,切断尼古拉耶夫斯克铁路线,而是率领部队朝巴普洛夫斯克加速前进,为红军从其他战线调入部队防守彼得格勒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

10月18日,尤登尼奇对第1集团军下达了向彼得格勒发起进攻的命令。10月19日,白卫军第1集团军第5师占领了立古沃村。10月20日傍晚,红军第6步兵师向普尔科沃高地战线撤退,师参谋部则迁往波罗的海火车站。普尔科沃高地是向彼得格勒进军的最后一道战略边界,被喻为彼得格勒的门户。一旦夺取该高地,就可以用大炮直接向南方的彼得格勒城进行轰炸。西北白卫军领导人相信,再过1—2天就可以夺取彼得格勒。罗将柯将军狂妄地称,他“明天就可以在涅夫斯基大街上散步”。甚至连罗将柯将军的政治对手М·С·马古莱斯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现在夺取了立古沃和普尔科沃,现在离彼得格勒只有15俄里。或许,我们明天就可以进入。”*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2-53.另外,当时不少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日记中都有类似的言辞,表达了胜利在望的情绪。

西北白卫军在彼得格勒的军事速胜消息传遍世界。芬兰的电台甚至提前报道了西北白卫军占领彼得格勒的消息,以至于在赫尔辛基的各国大使都正式向各国政府报告了这一信息。南俄白卫军地区的媒体为了鼓励志愿军在图拉和沃罗涅日的作战,甚至在报纸上公开宣称“尤登尼奇的志愿军已经解放彼得格勒”,任命了新的省长。*列·托洛茨基:《我的生活——托洛茨基自传》,崔继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484页。Цветков В. 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3.

为了拯救“革命的摇篮”彼得格勒,俄共中央政治局于10月15日通过了托洛茨基关于前线形势的决议案,“鉴于存在巨大的军事危险,必须把苏维埃俄罗斯真正变成一座军营”,为此动员共产党员、苏维埃工作人员、工会工作人员逐一进行登记,并根据他们适合何种军事工作对他们进行分类。不能放弃彼得格勒,从白海战线调出最大数量的兵力来防守。*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06—407页;列·托洛茨基:《我的生活——托洛茨基自传》,第482页。第二天,列宁就彼得格勒战事致信托洛茨基,要求“保卫彼得格勒寸土不让,进行巷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卷,第409页。

10月18日,列宁在分析了当时全国各条战线的情况之后,在给托洛茨基的信中再次指出,只要“加速消灭尤登尼奇,我们就有全胜的希望”。*《列宁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6页。4天之后,列宁在给托洛茨基的电报中,再三要求他动员彼得格勒的城市工人守城,甚至提议用机枪将彼得格勒的资本家押上前线,以此警告城内的有产阶级。*Ленин В.И., Неизвестные документы, 1891-1922 гг, М.: РОССПЭН, 2000, C.304.此后大量来自维特卡、卡斯特罗马、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的军校学员、工人和共产党员被动员起来,进入彼得格勒与西北白卫军作战。

不仅如此,为了对尤登尼奇领导的西北白卫军开展反攻,苏维埃红军总司令С·С·加米涅夫及参谋长П·П·列别杰夫组建了由原总参谋部上校哈尔拉莫夫领导的突击军集群。突击集群由图拉的第3旅、第21步兵师以及莫斯科的红军步兵学员师组成。为了增强突击集群的实力,继而又向其派遣了莫斯科契卡的两支队伍,以及从东方战线和北方战线调回来的第8、第162和第479步兵团。突击集群拥有25200名步兵和800名骑兵,人数远远超过帕连公爵指挥的向彼得格勒城郊推进的西北白卫军第一集团军人数。*《列宁全集》第49卷,第122页。Азовцев Н.Н.,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СССР(T. 2), Институт Военной Истории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Обороны СССР, 1986, C.221-222; 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卷,第415页。另外在原总参谋部中校柳比莫夫领导下的苏维埃红军第6步兵师,在彼得戈夫区红水兵的援助下,从侧翼和后方向利文公爵的白卫军第5师突进。原总参谋部少校С·И·奥金佐夫领导的红军第2步兵师、彼得格勒步兵学校红军学员师则捍卫普尔科夫高地。到10月下旬,红军第7集团军的总人数达到4万人,是参与战役的西北白卫军人数的5倍。*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С.92.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亦亲自乘坐“列宁”号装甲列车上前线督战。

10月21日,红军第7集团军在新任集团军司令Д·Н·纳杰日内(Надежный)的指挥下,经过5天的准备,向停驻在彼得格勒附近的立古沃—红村—儿童村—科尔皮诺战线上的白卫军发起反攻。经过两昼夜鏖战之后,红军第7集团军成功地收复了儿童村和巴甫洛夫斯克等失地。*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СССР, М., 1986, Т. 2, C.222; 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С.89.10月24日,红军第15集团军发动了进攻,从侧翼包抄西北白卫军。在此情况下,白卫军部队存在被截断退路的危险。战斗双方都顽强不屈,为某些据点双方来回争夺。尤登尼奇竭尽全力地阻止红军第7集团军的反攻。当天他写信请求Е·Г·米勒尔将军领导的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北方白卫军转入到西北方向作战,以支持西北白卫军。但是,北方白卫军从1919年8月29日开始进行的积极运动并没有取得尤登尼奇所预想的显著成果。*ГАРФ, Ф. 17, Оп. 1, Д. 49, Л. 134-136 .

尤登尼奇的战略规划失败,西北白卫军已然如同强弩之末。经过三个星期的血腥战斗,西北白卫军人数减半,仅余8000名步兵。*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4.11月3日,尤登尼奇为了保存西北白卫军的实力,主动放弃加特契纳,直接撤退以甩开红军主力。在放弃加特契纳后,西北白卫军撤退到了扬堡和格多夫等地区。红军第7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继续追击西北白卫军余部,11月8日攻陷格多夫,11月14日攻陷扬堡,西北白卫军部队开始被迫向爱沙尼亚边境撤退。*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С. 98.白卫军的溃败一发不可收拾。

尤登尼奇在考虑到西北白卫军的困难处境以及暗淡的前景后,再次决定向芬兰政府求援。10月23日,他致电其在芬兰的全权代表А·А·古列维奇(Гулевич),并命令他迅速催促芬兰出兵。古列维奇执行了总司令的命令,在收到电报命令的当天,他就同芬兰政府的外交部长霍斯金以及芬兰总参谋长会面。芬兰政府给出极为苛刻的条件,不仅要尤登尼奇方面承认芬兰独立,割让卡累利阿地峡的领土和佩琴加,还要支付50亿马克的费用。*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59. 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卷,第438页。对芬兰提出的这些条件,尤登尼奇向巴黎的沙扎诺夫请示,希望能够得到远在鄂木斯克的高尔察克的同意。西北白卫军即将溃败的命运迫使沙扎诺夫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放弃不承认芬兰独立的立场。他在给高尔察克的电报中,建议他发表一份承认芬兰独立的声明。虽然当时时局动荡,高尔察克仍然像过去一样拒绝了此提议,坚持主张“应维护统一不可分割的俄罗斯”。*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59-361.

鉴于高尔察克不愿意承认芬兰独立以及芬兰境内存在的强烈的反俄情绪,芬兰政府拒绝出兵。在芬兰人看来,“尽管布尔什维克不好,但是他们也比白卫军好,或许在他们的统治之下可能会让波罗的海沿岸小国实现独立”。*ГАРФ, Ф. 17, Оп. 1, Д. 49, Л. 135 .

事实上,这也是波罗的海国家的普遍态度。当西北白卫军撤退到爱沙尼亚边境时,尤登尼奇仍深信,因其及时“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爱沙尼亚人会对他怀有“感激之情”,定能够接纳白卫军残部。

11月13日,尤登尼奇向爱沙尼亚总司令拉多涅尔求助,请求他准许大车队、难民、被俘红军以及野战部队通过其边境。但是拉多涅尔将军对于尤登尼奇所有请求的答复都是一成不变,即该问题的决定权在于爱沙尼亚政府。然而新成立的丁尼生政府却下令白卫军在进入爱沙尼亚国境时,应立刻解除武装。并且,爱沙尼亚政府内阁总理本人还宣称,“无论如何,爱沙尼亚都不会成为俄国反动分子的活动基地”。*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С.99.经过三天的谈判,尤登尼奇被迫做出让步,同意入境爱沙尼亚的西北白卫军余部解除武装。

11月25日,西北白卫军所有的大车队、俘虏和三分之一的军队跨过纳罗瓦河,进入爱沙尼亚。第二天尤登尼奇将军队的直接指挥权交给格拉泽纳普(Глазенап)中将,他个人则仅仅保留了总司令的头衔。

西北白卫军余部解除武装后在爱沙尼亚境内处境艰难。一方面爱沙尼亚政府迫于苏维埃政府的压力,不敢收留它。*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卷,第428、430、434、437页。另一方面,军队严重缺乏御寒衣物和粮食,更遭伤寒的侵袭。根据Б·格鲁阿(Геруа)将军的报告可知,截至1920年1月15日,西北白卫军中患斑疹伤寒、回归热的人数高达数万人。*Белоедвижение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лаягвардия(Альманах), No.7, М.: Посев, 2003, С.91; 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на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65.此后,随着爱沙尼亚政府同苏俄政府签订和平协议,西北白卫军已经无法在爱沙尼亚境内生存下去。尤登尼奇携残部赴南俄作战几乎不可能,东方的高尔察克白卫军也已经被击败。因此,他于1920年2月5日签署了解散西北白卫军的命令。自此,作为一支反布尔什维克主义力量的西北白卫军便不复存在。

三、结语

尤登尼奇领导的西北白卫军主要借助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解体之后波罗的海地区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地缘局势,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战略后方招募反布尔什维克志愿者。因此,他的政权中容纳着俄国当时各种非布尔什维克势力,从温和的社会主义者到自由主义政治家再到具有君主主义情绪的军官团。这一多种力量联盟的政权组织虽然具有共同的反布尔什维克目的,给“革命的摇篮”彼得格勒带来相当大的威胁,但同时也因为联盟的复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削弱了反布尔什维克运动的力量,为西北白卫军的失败埋下伏笔。

英国政府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派遣海军舰队进入波罗的海地区,也给予了西北白卫军一定程度的军事支持,但英国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并对西北俄罗斯地区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因此,随着一战的结束,特别是尤登尼奇领导的西北白卫军在1919年年底第二次彼得格勒进军作战的失败,英国政府逐步改变了对苏俄的外交政策,由扼杀政策改变为隔离政策,希望通过波罗的海三国建立“共产主义防疫线”,渐而断绝了对西北白卫军的物质援助。与此同时,波罗的海三国在得到协约国盟国的安全保障后,也与苏维埃政权次第签订了和平协议。1920年2月2日,爱沙尼亚政府与苏俄政府签订《塔尔图条约》,苏俄承认爱沙尼亚独立。与此同时,迫于苏俄政府的压力,爱沙尼亚政府亦不敢收留西北白卫军余部。2月5日,尤登尼奇签署解散西北白卫军的命令。自此,西北白卫军作为一支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力量便不复存在。

猜你喜欢
爱沙尼亚西北
2018爱沙尼亚国家队选拔考试(初中)
一座西北小城
缠海鞭杆—西北棍
西北不惑
近40年来西北低涡的统计
黔西北行吟
推动爱沙尼亚胶合板的提升
爱沙尼亚睡眠协会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
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