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设备信号监测方法影响因素的初探

2018-04-15 21:51熊川
电子测试 2018年2期
关键词:监测信号设备

熊川

(成都华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5)

0 引言

目前无线电监测业务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广播电视、民航、公安、电力、水利、雷达、教育等各个行业和领域,而各种应用的焦点——无线电频谱是一种有限资源,是信息传递的基础之一。由于监测设备在不同环境会产生不同效果,公司生产按统一标准制作,这就导致了环境与设备相互匹配的矛盾,综合考虑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研究监测设备监测方法和影响因素,使其适应于各个地区、各个环境、各个领域,满足不同用户需要十分必要。

1 收集监测数据

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它是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第一手资料。监测数据是无线电频谱管理的基础,无论在产品质量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还是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维护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公司产品的研发、生产密切相关,也决定着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同是它也是公司产品规划决策,设备性能改进,质量管理规划、用户需求满足的重要依据。

2 以应用为导向,做好监测方法与设备的配置

无线电固定监测站其主要作用有三:监听、监测、目标信号定位,如果需要迅速锁定信号,仅仅依靠固定监测站是不能达到目的,它需要同移动监测车、便携式设备相互配合,进行对信号交会定位。时间、频率、地理位置始终是无线电数据监测的基础,其中频率成为无线电监测关键因素。比如我们需要做频率占用度分析,就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收集频率、时间、地理位置、电平值,同时需要结合特殊地区进行连续采集,才能完成该项工作。

2.1 建立固定监测设备台站和配置移动监测车,收集监测数据分布信息

固定监测设备台站和移动监测车联合配置,形成监测网络,消除盲区,便于迅速发现不明信号,在此基础上,收集数据建立监测数据覆盖区域的电子地图,充分利用GPS设备与电子地图准确定位。首先确定监测工作目的,其次根据目的和要求绘制一些重点部位:比如单位、社区、道路、学校、河流、山脉等无线电监测需要的区域,进而绘制成建设地图,为准确锁定不明信号提供可靠的保障和依据。

2.2 监测与数据网网互动,充分利用大数据,提升资源管理手段,强化台站功能,动静结合

在工作中采用灵活多样方式,运用不同地点,不同的频段、不同功率、不同区域测出的信号场强值,将测出的场强值用列表形式标记,根据不同功率的信号场强为基础,作为标注重点区域监测信号参数,面对城区环境可能无法准确锁定不明信号的情况,我们需要依据区域大小,将覆盖区域固定监测范围划分为多层监测,进一步运用移动监测车,对该层区域重点作为依据标注在电子地图上。接着采取自绘不同频率和功率的测式参式值,作为监测的进一步参考数据,技术人员如果发现有不明信号可以第一时间查看重点监测位置的市场强情况。

监测时我们首先要估算不明信号的功率、台站类别,为非法设备信号类型、功率的准确区分提供参考依据。查找不明信号可以采用交会定位,一旦发现不明信号后,技术人员可监测其信号性质,调出台站数据库资料,充分利用大数据,核对是否为合法信号,一旦涉嫌非法,则启用电子信息地图示向度测向功能,标出非法信号示向度,同时运用固定监测站和移动监测车进一步进行交会定位,确定目标信号区域和监测范围,再对照交会地点,比对该区域以前的监测记录,锁定目标信号及发射功率、范围,从而对目标信号设备类型,设备单位做出判断。

2.3 充分应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提升监测方法的管理运用和自动化水平

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新常态是互联网+。运用互联网+可以充分发挥监测方法和频谱设备配置广泛的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互联网平台,让各行各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军民携手,深度融合,对无线电触角进行拓展和认知,对发展业态进行创新,我们要发挥互联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和优化作用,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提升监测方法和了解影响因素对同类型设备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地获得资源共享,减少社会成本浪费。

在无线电监测方法和影响因素中,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无线电监测平台,软件和硬件相互匹配,探讨应用系统构建,重点解决应用问题,针对无线电监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的应用问题。如整合异构系统,监测方法的效果、监测手段的丰富,业务决策的依据、指挥调度的通畅,整合各类固定基站、移动监测车、便携式设备、无人机、对监测系统资源进行网格化管理,根据监测目的需要增补智能化监测设备,升级改造监测软件,对频谱监测能力达到全时全域。同时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高监测方法的管理运用自动化水平,为无线电监测方法和影响因素探索提供技术支撑。

2.4 充分识别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的影响因素

无线电监测主要是信号排查和干挠信号辨别,迅速准确定位干扰信号,它需要技术监测人员具有综合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一定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因人们的固有思维、工作方式和方法、台站业务类型、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电磁环境、测试条件和通信系统本身与软件匹配等复杂性问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形成当事者迷,不自觉进入误区,对监测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同用户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判断确认合法信号和掌握非法信号特征,紧密配合,亲眼所见、亲耳听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受信号干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解,它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掌握监测方法和影响因素。面对千差万别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首先要从自身设备故障入手去考虑,其次再查外部原因,最后考虑监测方法是否适合当时情况和环境,不同业务类型需要不同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必须具有针对性。提高分析和发现信号的能力其措施要有切实的效果。例如:在附近测试时有系统干扰天线,可采用接入系统天线来发现和锁定干扰源的蛛丝马迹,如无法测定信号或附近有强烈信号源时,通过及时变换位置,或者运用路测的方法在较大区域内查找。为了排除强信号影响,可采用监测系统接入带波滤通器或陷波器等方法来确保监测系统有足够的灵敏度;同一位置测试时,细化监测频段,提高灵敏度和扩大监测频段,考虑信号干扰源定向发射和多点发射问题等,对整体无线电设备的环境状况进行掌握。无线电设备监测方法和影响因素并非信号查找和分析就完结了,它要通过认收集测试数据,复习测试过程、定量分析信号成因、不断总结积累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无线电监测工作。

3 结束语

无线电设备监测与软硬件是相互相承,它与监测方法也是一脉相关,它同时还要才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监测方法、设备、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为应用系统奠定基础,并提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思路,整合社会资源,更好的实现军民融合,掌握无线电监测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旋明德.对干扰排查常见误区的分析[J].2016(12):55.

[2]赛力克.乃比,董翔波.基于认知的无线电框架的频谱监测系统[J].2016(12)46-47.

猜你喜欢
监测信号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完形填空二则
孩子停止长个的信号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基于LabVIEW的力加载信号采集与PID控制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