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干预对髋关节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8-04-15 09:48陈登莲
健康必读 2018年8期
关键词:功能锻炼深静脉血栓

陈登莲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如何有效防止粘连,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同一主刀医生做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同期随机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将观察组进行系统的疼痛干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出院后3个月回访,完全自理的有54例,部分依赖家人的有6例。疼痛完全消失的有48例,疼痛减轻的有12例。60例患者均未发生畸形与脱位,无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康复,很大一部分受疼痛的影响,在护痛的情况下错过了有效康复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无痛的条件下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防止粘连,减轻水肿,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疼痛干预;功能锻炼;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113-0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髋关节置换手术已经较为成熟。很多髋关节疾患的病人迎来福音。 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去除病灶,纠正畸形,改善功能及生活质量,使长期卧床患者重新站起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活动度,在常规护理的情况下,因為疼痛的影响,患者存在拒绝早期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当疼痛减轻后,局部已开始在病理学角度的不同程度的粘连与瘢痕,再开始锻炼时不仅增加了疼痛还影响了组织学的康复。因此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予有效的疼痛干预是关键。为此我院于2014.5-2016.5同一手术医生所做的其中适合条件的60例患者于当年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护理观察、回访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患者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同一手术医师主刀手术的患者②复合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髋关节强直、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创伤性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有移位的头下型或经颈型,年龄>55岁者。③单侧髋关节置换。排出标准:①既往有关节感染、关节结核、骨髓炎,或下肢有其他疾病导致关节严重畸形或活动受限的;②有严重基础疾病者;③术后切口Ⅲ期愈合或出现并发症者。

2014.5-2016.5所做的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其中适合条件的60例患者,于同期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护理观察、回访比较。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一般资料

观察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8岁,平均体重64kg。

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7.5岁,平均体重66kg。

2 方法

2.1对照组:按髋关节置换护理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并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评估为完全理解。疼痛治疗主要为应急药物止痛疗法。

2.2实验组:除按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外,予系统的疼痛干预;

2.2.1.术后予患者常规运用自控式镇痛泵[3],知道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减少其疼痛。

2.2.2.予安置于具有抢救条件的温馨病房,因患者喜好安排陪护人员,减轻患者恐惧心理等不良情绪。

2.2.3.术后早期予温度疗法的镇痛干预;用干毛巾包裹盐水冰袋予术肢前、外、内侧间断冷敷,每次20min,间隔4小时一次,连续3天[1]。

2.2.4.指导并协助患者早期在无痛的条件下进行主动、被动功能锻炼,并采取合理的舒适体位。

2.2.5.予心理暗示疗法,强化我院实施的镇痛疗法的疗效;告知早期功能锻炼的作用及目的,有效的取得患者配合。

2.2.6.制定有计划的康复锻炼方案:

①术后2小时开始指导患肢远端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教会患者锻炼股四头肌、腓肠肌的方法,被动活动各足趾及踝泵运动,按摩足部及小腿肌肉群等。

②6小时后在护士的监控及帮助下开始行主动加被动关节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曲膝曲髋运动,严格限制活动范围,避免内旋内收及曲髋大于90度,曲髋度数从45度以下开始,掌握循序渐进原则。理想活动范围每天支腿抬高增加10-15度,视疼痛情况及患者身体状况而定,4-14天恢复到功能活动范围。髋关节活动度在70-90度,外展15度、外旋10度。

③患者术后关节不稳,严格控制患者的体位,患者平卧时两腿之间夹一三角形软枕,防止髋部内收。予患肢穿上“丁”字鞋,防止患肢外旋,膝下放一薄软枕,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及避免皮肤及神经的不必要的压迫。

④具有针对性有计划的锻炼髋关节周围的相关肌群。

2.2.7动态观察疼痛程度,并及时予干预措施:

①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疼痛明显,在镇痛泵未拔出时,功能锻炼前进行加强给药一次,如患者镇痛泵已经拔出,锻炼前30分钟予患者口服止痛药,可以有效的防止疼痛[1]。锻炼以后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疼痛因子明显增加,再加上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水肿等多种原因的作用下,疼痛更为明显。因此在锻炼以后及时进行局部冷敷,达到收缩血管、防止静脉充血所致的水肿,缓解疼痛的目的。

②大部分患者在夜间疼痛明显,予睡前或疼痛发作前口服止痛药及促进睡眠的措施,可有效防止夜间疼痛的发生。

2.2.8.在有效镇痛的前提下鼓励患者早期自我护理,以增加患者的疼痛耐受性。2.2.9.根据患者的X线检查骨痂形成情况进行确定负重及弃柺时间。

2.3观察指标:

2.3.1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别于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2天、3天、6天、15天、1月、3月进行比较,VAS总分为0(无)-10(剧痛)。

2.3.2 术后3个月由专职的护士按国际公认的Harris评分标准[5]对髋关节进行综合评分;评定标准由疼痛(0-44分);功能(0-47分);关节活动范围(0-5分);畸形(0-4分);90-100分是优,80-89是良,70-79分是中,70分以下是差。

3 结果:

3.1两组术后3月内疼痛干预后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1.

3.2两组术后3月髋关节功能比较 见表2.

4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康复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早期的功能锻炼,妨碍功能锻炼的最根本原因为疼痛。1.在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术后3天内,对照组予常规镇痛泵镇痛并保持外展中立位。观察组予毛巾包裹盐水冰袋在术肢前、外、内侧间断冷敷,每次20min,间隔4小时一次,连续3天。因组织修复原理及热胀冷缩原理,组织受创伤后出血,会反射性刺激机体局部增加血液流动量,随着血量的增加,温度也相应升高,在受温度的影响,局部血管会呈现扩张状态,由此恶性循环,手术肢体髋关节周围出现内出血及组织水肿现象,加重患肢内出血及疼痛。内出血吸收及排出不良是形成关节及组织粘连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延长患者康复时间,明显增加康复难度。3天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肿胀基本消失,能很好的配合护士进行肌肉的静性收缩及远端的关节锻炼。而对照组疼痛明显,患肢肿胀,不能很好地配合主动功能锻炼,拒绝被动功能锻炼。2.对照组予指导患者早期进行下肢的静性收缩及远端的关节功能锻炼,严格监控活动范围,患者因护痛原因不能达到要求的预期效果。予肌肉按摩时患者诉疼痛难忍,拒绝按摩或推迟按摩时间;观察组予锻炼前加强镇痛给药一次,半小时予指导患者静性肌肉收缩及远端的关节功能锻炼,护士在一旁进行协助与指导,必要时予被动的关节活动,教会患者把握活动范围,从远端到近端进行早期的肌肉按摩,有利于静脉回流及局部淤血吸收。3.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及患肢髋关节相关肌群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的角色适应,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树立自信;髋关节相关肌群的早期锻炼,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为下床活动做好准备。指导及鼓励对照组进行床上半卧位洗脸及漱口,患者诉疼痛难忍,勉强可以完成,指导患者取健侧卧位,两腿之间夹一软枕,防止髋关节内旋内收,患者因疼痛原因几乎不能坚持5分钟。不能完成侧卧屈膝及俯卧位等动作。观察组予功能锻炼前半小时予镇痛药物的运用,在护士的协助下能够很好地完成以上动作,如健侧卧位、俯卧位屈膝运动,可自己半卧位洗脸漱口及进餐等。4. 疼痛在某些方面对机体而言是一个有效的保护信号,所以加强功能锻炼的监护是有必要的。在无痛的情况下,患者容易忽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禁忌,是术后发生脱位及畸形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无痛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时,一定要有专业护士指导并监督。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增强患者的防范意识。

因此术后予在有效镇痛的条件下功能锻炼,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理想模式。首先:护士应具备专业的业务技能,必须了解整个手术过程,包括手术方式、手术入路及局部解剖情况。其次:加强患者的解释及沟通,让患者从根本上认识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与护士共同为康复努力,避免对医护人员的过分依赖。再次:建立完善的疼痛干预措施、康复训练计划是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尹琴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0例疼痛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5年7月第21卷第14期:(23-24).

[2]吕汐妍,王跃,谭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前康复干预对术后早期关节动能恢复的影响[J]中國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3]李燕,高飞.自控式镇痛泵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运用及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报.

[4]华蕾,宋小霞,孙燕.3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年8月第36卷 第8期.

[5]祝天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评定及功能评定[J]现代康复,2001.5(3) 11-13.

[6]朱秀酶.早期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09年第15卷第24期58-59.

猜你喜欢
功能锻炼深静脉血栓
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
骨折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237例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