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新型造林技术研究

2018-04-16 08:53赖治辉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型造林技术杉木

赖治辉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满足经济需求,我国开始大力推行经济生态造林。杉木作为一种常见的造林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必须要提高杉木造林技术,满足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度。文章阐述了杉木新型造林技术的优势,并对杉木新型造林技术的实施进行了探讨,为造林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

传统的杉木造林技术中需要炼山整地或者全垦,会破坏土壤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了造林成本。采用最新生态型造林技术,解放了林农,与生态环保要求相契合,还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造林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降低了造林成本,因此推广前景值得期待。

一、杉木传统造林技术及其不足之处

1.杉木生物特性与经济价值

(1)杉木生物特性。杉木作为常绿乔木,也称之为沙树,通常能够达到30m的高度和2.5~3m的最大胸径。苗木期拥有相对较浅的根系,其深度仅为10~15cm。气孔位于针叶两面。在快速生长阶段,通常每年会拥有2~3轮的侧枝生长,塔尖形是树冠的主要形状。通常情况下,拥有20~30年的杉木人工林生长周期。杉木生长中,能够适应15~23℃的温度环境,因此是喜光、喜湿和喜温植被,年降雨量在800~2000mm的地区是杉木成长的主要地区。

(2)经济价值。杉木拥有相对优质的材质,应用价值极高,因此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当中,如造船、家具制造等。通过合理抚育,可以减少3.7亿t的液体径流量,杉木种植林地中的养分流失量逐渐减少,其中每年可以减少的损失包括92824t的氯化钾,14422t的钙镁磷和117708t的尿素,拥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2.杉木传统造林技术及缺陷

(1)炼山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通过火烧林地来烧光枯枝烂叶,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害虫,但是地表植被减少,土壤孔隙会被灰分堵塞,雨水无法渗透到土壤中,形成地表径流,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此同时,炼山以后,杂草迅速生长,会导致杉木幼苗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此时必须开展抚育管理,否则,会加剧水土流失。

(2)全垦对水土保持具有不利影响。尤其在全垦的过程中,会导致严重的土质疏松,由于地表植被减少,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二、杉木新型造林技术的优势

在传统杉木造林中,会对地表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原有地表植被被破坏,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肥力流失,与此同时,杉木成长中受各种干扰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快速扎根土壤,生长中速度缓慢,抵御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而在对杉木新型造林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效益。良种杉木成长中,水土流失现象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大规模杉木种植,可以对当地环境进行改善,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水循环以及空气进行有效调节,土壤质量得以改善。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杉木新型造林技术的优势如下:首先,有助于杉木极早成林和采伐;其次,同传统造林技术相比,成本相对较低。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3年5次的连续抚育,才能够促使幼林成林,应用杉木新型造林技术,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每公顷节约成本高达4000元左右。从杉木造林到幼林成林,整个过程需要进行3年5次连续抚育,每公顷杉木林单次抚育费用近900元,炼山成本在450元;应用新的生态型造林技术时,必须采用高质量苗木,苗木成本为0.5元/株,而传统杉木造林中,苗木成本在0.15元/株,在苗木种植过程中,通常每公顷土地中需要1800株苗木,因此苗木总成本为900元,同传统的造林苗木成本为270元;在苗木运输过程中,传统的技术方法下,成本为75km2,而新的生态型造林技术运输成本为450元/km2。综上,应用杉木新型造林技术,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每公顷节约成本高达4000元左右。

三、杉木新型造林技术的实施

1.种植优选

种植者应在子代测定基础上,对杉木品种的质量进行判断,经测量,如果子代种植效益良好,且增产效果明显,那么该杉木树种则为优良家系;同时,还可以从3~8年速生丰产林中选择杉木树种进行种植,树种选择时必须严格进行筛选,植株必须呈现出未受病虫害侵袭、性状良好的特点。通过良种选择,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杉木种植经济和生态效益。

2.整地施肥

杉木對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对杉木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应以山脚、谷地、山腹等土质疏松且深厚的位置为主,部分阴坡也是可以进行杉木栽植的。酸性及微酸性土壤更佳。在合理选择地块以后,还必须提升整地活动的科学性。实际造林以前,应彻底清除灌木和杂草。通常所选择的山地应拥有低于25°的坡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带垦方式得以充分利用;如果选择的地块的坡度超过25°,在进行整地的过程中,应选择局部地区,通常可以对鳞垦或穴垦的方式进行。在加大生态环境和植被保护的过程中,严禁在林地清理中采用炼山的方式。避免降低土壤养分,同时提升水土保持能力,为杉木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稳定的土地环境。

3.移植定植

在定植杉木苗木时,应首先摘掉塑料袋,并在定植坑中对树苗进行放置,将其扶正以后,才可以进行培土和压实操作,最后应对定根水进行浇灌。必须从地块基本条件以及杉木用材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对造林的密植度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如果拥有良好的立地条件,那么造林目标应确定为中径、大径材,2500~3000株/hm2 应为初植密植度;如果拥有相对较差的立地条件,那么造林目标应以小径为主,3000~3600株/hm2 应为初植密植度。

4.抚育管理

(1)除草松土。幼苗期杉木,不具备较强的争夺地力的能力,拥有相对缓慢的生长速度,因此周边的杂草会对杉木幼苗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此时必须加大除草松土工作力度。由于杉木拥有相对较浅的根系,在除草松土的过程中,不可以对其根系造成威胁,同时还应展开施肥操作。应在幼苗返青时进行第一次除草工作,并及时展开苗木培土工作,被铲除的杂草可以在杉木根部进行直接掩埋,实现对土壤肥力的补充。在最初展开造林操作的过程中,通常会拥有较多数量的杂草,可以在苗木周边对铲除的杂草进行平铺,不仅可以实现林地保湿效果,同时能够将充足的绿肥提供给杉木。在除草和松土的过程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不可以在阴雨天进行除草。

(2)科学施肥。杉木成长过程中,对肥料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必须在恰当的时间展开追肥。杉木的立地条件以及长势是确定追肥次数的关键。通常,在2年的杉木造林以后,应展开首次施肥操作。施肥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多种途径,如果林地拥有一定坡度,那么应以穴施和沟施的方式进行施肥。沟施即施肥沟应在上坡的部位进行开挖,应用15cm×15cm的规格,也可以在两棵杉木之间构建15~20cm的穴。施肥比例依据为P>K>N,300~400g为有穴施肥数量,应拥有超过30%的含量,通常情况下,应在雨后展开施肥,也可以在施肥后及时进行浇水,从而将肥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杉木病虫害防治。叶枯病和炭疽病是杉木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发生炭疽病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和杉木种子本身拥有较低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炭疽病发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叶子最初会发生枯死现象,并逐渐蔓延到茎干部位。所以,在对炭疽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将重点防治立地条件和优良杉木品种选择方面。叶枯病发生的原因通常为细菌感染,当杉木生长过程中产生伤口,就容易被这一病虫害侵袭。因此,应对保护林带进行栽植,并对苗木展开及时检疫工作。常见的杉木虫害为小卷叶蛾和双条杉天牛。当产生双条杉天牛虫害时,杉木的树叶会逐渐变成黄色,且不再继续生长,最终枯死。在对双条杉天牛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把握最佳时机,并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方法。种植人员可以首先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枯枝枯叶全部烧毁,将害虫全部烧死,同时也可以对300倍液的敌敌畏或25%乐果进行应用,注入患病植株虫孔中,将成虫和幼虫全部杀死。在对杉梢小卷叶蛾进行防治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综合应用生物、物理以及农业等方法。杉梢小卷叶蛾通常会对顶芽以及杉木的嫩梢造成危害。在应用农业防治措施的过程中,可以对混交林进行营造,在对物理防治措施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人工捏杀法进行应用,同時,还可以培育杉梢小卷叶蛾的天敌,达到消除这一虫害的目的。所使用的农药由800倍液的80%敌敌畏乳剂、40%乐果乳剂以及400倍液的90%敌百虫,通过喷洒的方式进行除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传统造林技术的缺陷和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的优势进行对比研究,肯定了杉木新型生态造林技术的优势效应。大力推广新型生态造林技术,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对林业,对人民群众,对经济,对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达帅. 杉木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 南方农业, 2016, 10(21):132-133.

[2]廖正思. 浅谈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4(10):75-76.

猜你喜欢
生态型造林技术杉木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微生物内核 生态型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