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诵读教学法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探讨

2018-04-16 08:52钱杏红
新课程·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方法

钱杏红

摘 要:学生的诵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一個基本能力。同时,诵读教学法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育工作者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落到实处,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引导学生认真钻研文本内容,培养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感受力,使其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智能思维。

关键词:诵读教学法;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方法

现如今,高中语文教师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盲目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阅读课不成体系,没有科学的诵读教学法等。因而,高中语文教师为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使阅读课的教学方法有章可循,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诵读能力。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提出了以下相关对策。

一、粗读,整体感受文章

粗读文章,是学生了解文章的第一步,重在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梗概,培养学生提取文章关键词的能力,让学生的直觉与文章发生自然的、感性的直观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来。一般来说,粗读只读一遍,并在读完之后对文章的主旨及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能够总结出文章每一段落的主要内容以及文中关键性语句。比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将文章分层次概括,第一段讲的是林黛玉眼中的荣国府;2~6段讲的是林黛玉与贾母、王熙凤及众人的寒暄;7~14段讲的是林黛玉见母舅的过程,中间又穿插着对荣国府内部结构的描写;15~20段着重描写林黛玉与贾宝玉初次见面的情景。让学生在粗读完文章之后总结出每一层次大意,并找出能够体现其主旨的关键性词句,此外,教师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允许他们在初次感知文章时所出现的偏差和分歧,并将这种偏差和分歧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一种粗读文章的形式,为下一步分析和讲解文章奠定了基础。

二、细读,深入理解文章

细读,是指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了解了文章整体结构和段落大意之后,开始深入理解文章,逐字逐句研读文章。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运用技巧,结合文中语境,发挥学生想象力,深入理解文章语言意境。另外,细读也是一个质疑的过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运用分析的思维去阅读,充分调动其已有知识,对文章进行适当的批注来加深理解并记忆。例如,在讲授《六国论》这一课时,在理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这一句的“使”字时,因为学生在《阿房宫赋》中学到的“使”有两种解释:在“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句中“使”的意思是“致使,导致”;而在“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中“使”的解释是“假使,假如”,所以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将这两个“使”的意思套入文中,发现“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使”用“致使,导致”解释明显不通,不符合逻辑,因此,这里的“使”便是“假使,致使”的意思。学生通过带有分析的思考细读课文,可以发挥其自主探究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三、品读,感知评价文章

品读,是带有评价和鉴赏成分的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注重体会文中的语言运用,如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文章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整体脉络、布局结构、段落层次等写作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读者的身份和作者“对话”,并加入自身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让学生体会文中作者颇有深意的一段话“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

实……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深刻理解史铁生在苦难之后对生活重燃希望的信心和勇气。品读文章有利于学生充分感悟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略文章的深意。

四、美读,品味鉴赏文章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课程目标的感受鉴赏中也指出“感受艺术与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美读,就是感受文章的意境,体会文中的景之美、情之美、韵之美,从而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如《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极具意境美的文章,作者通过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来暗写作者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描写,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要想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高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时学会主动联想,培养其美读鉴赏能力。高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入文章所描写的境界当中,以美读的方式理解作者的情趣,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

总而言之,培养高中学生的诵读能力,对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其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诵读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诵读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其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婷.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12).

[2]胡建民.试论中国古代阅读教学思想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