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微课设计

2018-04-16 08:52王敏
新课程·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微课设计新文化运动核心素养

王敏

摘 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第二课。本课在历史核心素养的立意下,以《新文化运动》背景为例探索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微课设计;新文化运动

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以下是《新文化运动》背景教学设计。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历史核心素养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文化运动的先觉者们充满了家国忧思与情怀

在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的背景下,20世纪初的中国在政治上发生了什么大事?辛亥革命使大清国变成了“中华民国”。这个政权推翻了专制,建立了什么制度?(参考答案: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可是很快,社会的风气发生了变化。人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材料:1912年9月20日,袁世凯颁布《整饬伦常令》,宣称“中华民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此后袁世凯发布的还有《大总统发布尊孔典礼令》《大总统发布崇圣典礼令》《大总统发布亲临祀孔典礼令》等。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教师:命令一道接着一道。在思想领域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社会上尊孔复古思潮的开始泛滥,甚至有人想把儒家思想写入宪法之中,袁世凯到底想做什么?袁世凯称帝了,建立了中华帝国。回想,1911年辛亥革命,真的是革命了吗?

材料: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浩劫茫茫何日了,自惭无策济斯民。——蔡济民《书愤》

这首诗反映了国人怎样的心情?这是假共和,这是失望的共和。很快,袁世凯倒台之后,拥兵自重的军阀割据一方,国家陷入内乱之中。求索的艰辛、救国的使命促使了知识分子进行深刻的思考:“辛亥革命后,为什么现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无法在中国落地生根?”我们也带着这个思考,看看20世纪初,在共和国里生活着怎样的人。

二、新文化运动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史料实证的历史学习方法

1912年,袁世凯向身边的英文秘书顾维钧提出一个问题:

“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共和国,像中国这样的情况,实现共和意味着什么?”袁接着问:“共和的含义是什么?”顾维钧意识到,“袁世凯不懂得共和国是个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共和国为什么一定比其他形式的政体优越……他不只是不了解共和国需要什么或民主如何起作用,看来他根本没有实现共和或民主的愿望。”

——《顾维钧回忆录》

教师讲述:顾维钧的判断是正确的。袁世凯称帝了。他作为一个大清国的旧臣子,他不懂得什么是共和,他更不懂民主共和的意义。作为清末的政治精英袁世凯不懂得什么是共和,普通的下层百姓懂得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吗?举国上下又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共和到底是什么?我们进入巴金笔下的《家》了解20世纪初国人的思想状态。读过巴金的《家》吗?我们看看高家里的一些事情。

高家孝的教育要求“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家》

高家对孝子觉新的人生安排——四世同堂,拈阄指婚,“血光之灾”,产妇外迁。孝子觉新的命运——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事事顺从,不敢反抗。只会蒙被大哭。失去了幸福追求,也失去了妻子。

家里的长子长孙觉新娶了年轻、善良的瑞珏为妻。瑞珏就要生产了。这时,高老太爷去世了,灵柩停在家里。这件事情引起了陈姨太、四太太、五太太的议论,因为血光之灾。家里有人生产,那么产妇的血就会冲犯到死者身上,死者身上就出血。唯一的方法是把产妇迁到城外。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瑞珏搬到了一个荒凉的郊区,她在凄厉的叫喊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大家庭中的悲剧,这个悲剧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参考答案: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束缚。)家中的人是当时中国人的缩影。普遍充满了忠君愚孝、愚昧迷信的思想。但是他们却如此顺从,不敢反抗。而现实生活中的巴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当这篇小说开始在上海连载之际,生活中的巴金结束了他的生命。

三、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大时空背景

回到刚才的问题:辛亥革命后,为什么现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无法在中国落地生根?

材料:“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千年帝制留下的旧思想造成了怎样的中国人?(参考答案:服从他人。顺从他人。没有独立的人格,缺乏对自由的渴望。)胡适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所以,可以用新体制和旧思想的冲突来回答“为什么现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的问题。

我們又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西方国家是真共和、真民主?看西方国家经历了什么?(参考答案:经过了文艺复兴以来近五百年的思想解放的历程。)

哪些思想与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参考答案:民主、幸福、权利、自由、独立人格、科学精神等。)肯定了人的价值。人是目的,人是意义,人是中心。只有认识到有自我价值的人才能建立维护一个保障人权的共和国。因此,先觉者认识到要想救国,要想救共和,要像西方一样,中国必须也要进行一次思想解放,只有这样帝制不再发生,共和可以安稳,中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微课设计新文化运动核心素养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