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比喻成语对比分析

2018-04-19 08:13杨帅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辞格比喻成语

摘要:辞格作为重要的修辞手段,能够赋予语言形象性,提高语言表现力。而俄汉成语中都含有辞格的大量运用,俄汉比喻成语的对比分析对于揭示俄汉比喻成语的共性和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成语;辞格;比喻;俄汉对比

一、引言

修辞是“说话的艺术”,是指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很好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技巧。研究这种技巧的学问就叫做修辞学。换言之,修辞学是以修辞的规律、方法和语言手段的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王希杰, 1983: 5)。而辞格是修辞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各个语言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赋予语言形象性,提高语言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

成语是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的修辞手段。成语大量运用于交际实践、文学作品以及各类语体中,与其本身使用了多种多样的辞格是分不开的。成语本身短小精悍,具有形象性,辞格的使用则在此基础上更增加了其表现力,使其如虎添翼。

将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入修辞学中也由来已久。对比修辞学是对不同语言的修辞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对比不同语言的修辞现象。这种研究对于进一步明确各语言与文学的修辞构造的特点,对于深入认知各种语言文学共同的修辞学概念(例如语体概念、问题概念、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的规律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张会森, 2001: 253)。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俄汉比喻成语的修辞功能和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俄汉修辞学习者在交际实践中选择恰当的成语、更好地达到交际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俄汉成语与辞格

2.1 俄汉成语的性质及界定

俄语成语的研究始于18世纪的М. В. Ломоносов,之后成语学家对俄语成语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直到20世纪40年代,В. В. Виноградов对俄语成语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

《俄罗斯大百科》中对俄语成语的定义是:成语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有别于单词),具有固定的词汇组成成分、语法结构以及表达完整统一意义的固定词组和固定句子,其中“复现性”是成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其语义结构和词汇-语法组成成分是固定的,可直接用于交际当中,不用现行组合。但有关成语的定义在俄语学界至今仍存在着争议。以М. И. Михельсон, Н. М. Шанский为代表的宽派强调成语的再现性;以А. И. Молотков为代表的窄派视成语为词的等价物;以В. В. Виноградов为代表的居中派提出按照词汇成素的某种语法和修辞条件来研究成语的理论,并将成语分成三类,即成语性溶合,成语统一体和成语性词组;С. И. Ожегов首次引入广义成语和狭义成语的概念,其中广义成语包括谚语、俗语、成语、言语的固定短语(或者称为成语性词组),狭义成语则只包括成语和成语性短语(牟丽, 2004: 4)。

汉语中的“熟语”是从фразеология或phraseology译借过来的。俄语的фразеология同汉语的“熟语”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差别。俄语的фразеология指的是语言中全部熟语单位的总和,是表示一个分类的集合概念,即熟语系统,而这个类中的每一个个体,则叫做фразеологизм(熟语单位)。汉语的“熟语”则兼有俄语这两个词的意义。有时“熟语”代表的是类概念,指的是熟语系统,有时代表的是个体概念,指的是熟语单位,即一条一条具体的熟语(孙维张, 1989: 1)。

由此可见,汉语中成语的概念界定的范围要大于后者。但尽管如此二者也具有相同的特征,如结构固定性,意义整体性,语法功能的多样性等。

2.2 俄汉语辞格简述

辞格,或称修辞格,历来是修辞学特别是古典修辞学的重要对象,是各国语言中重要的表现手段。辞格在俄语语言文学著作中又被称为“描绘-表现手段”。概括地说,辞格是指任何赋予言语形象性、增强言语表现力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手法(张会森, 2001: 39)。

无论在俄语中还是汉语中,按照不同的标准辞格都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在俄汉语学界中至今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分类方法。修辞传统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把辞格分为两大类:1)语词格,或语义辞格(тропы, tropes),又叫转义辞格;2)思想辞格,言语辞格,即语义辞格之外的其它辞格,如句法配置辞格,也叫句法辞格(фигуры)。一般认为语义辞格属于词义变异,是形象思维产物,用来表达形象意义,如隐喻,借喻等等;而句法辞格则不属于形象思维,而是用来加强表现力、感染力,主要是涉及句法结构,如词序倒装、反问、设问、对偶……等等(张会森, 2001: 44)。按照这一分类标准,俄语中的语义辞格通常包括修饰语、隐喻、换喻、拟人、反语、寓意、代用、夸张等,句法辞格通常包括明喻、精警、对照、层递、双关、对称、简略、反问等。而汉语辞格的分类则较少采纳这一分类标准,多以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划分出不同的类别。例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汉语辞格分为四类:材料上的辭格,意境上的辞格,词语上的辞格,章句上的辞格等;谭永祥在《汉语修辞美学》中从美学观点出发将汉语辞格分为新建辞格和传统辞格;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将汉语辞格分为三类:描绘类,布置类和表达类等。

陈望道把明喻、隐喻、借喻三类合称为比喻辞格,这与俄语的明喻(сравнение)、隐喻(或称暗喻)(метафора)和换喻(或称借喻、借代)(метонимия)恰好形成对应。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俄汉包含比喻辞格的成语进行对比分析。

三、俄汉比喻成语对比分析

汉语中比喻辞格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喻体及喻词,并按照这三个成分是否都具备以及喻词的不同划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虽然俄语中并不按照这一标准划分,但俄汉比喻都是基于事物的相似性。

3.1 明喻及明喻成语

汉语中对于明喻的定义是:比喻的三个成分全部出现,喻词又是能明白地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如“象”、“似”、“如”、“仿佛”、“象......一样”,“象......似的”等,使人一看就知道是比喻(郑颐寿, 1982: 224)。汉语成语中明喻成语多带有“如”、“若”、“似”等字样,例如如坐针毡、度日如年、呆若木鸡等。

至于汉语明喻成语的结构,王天翼在《汉语明喻成语构式的特征分析》中,在本体、喻体和喻词的基础上,引入了喻底要素,按照成语中要素的数量将明喻成语分为四要素共现、三要素共现、两要素共现三种结构,也按照各要素在成语结构中的位置将其分成双重喻体和双重明喻结构(王天翼, 2010: 77)。而若是从“如”、“若”等词在成语中作为动词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将明喻成语分为三类,即:1)主谓型:主语+如/若+谓语,例如:人生如梦,危如朝露,门庭若市等;2)述宾型:如/若+名词/动宾短语,例如:如出一辙,如椽之笔,如狼牧羊等;3)联合型:如~如/似~,例如:如痴如狂,如花似玉等。

在俄语中,明喻(сравнение)是指带有比喻词等形式手段的比喻(张会森, 2001: 55),是将两种事物或现象作形象性对比,借助一个說明另一个。例如:как бельмо в глазу,биться как рыба об лед,как на ладони等。

俄语中明喻可以有多种方法构成,如借助具有行为方式意义的五格,使用比较短语,使用比较从句,借助词汇手段等,其中常用的连接词有:словно, как, будто, точно, как будто, подобно等,比较谓词有:похож, подобен, сходен, напоминает等。因此在俄语成语中可以见到很多这三种结构的明喻成语:как + объект结构,第一格名词+第五格名词结构和动词+第五格名词结构。例如: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как во сне,горохом рассыпаться,заливаться соловьем等。

可见,俄汉语明喻辞格虽在表达手段及构成成语的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在定义或理解上基本可以达成共识,二者都很清楚明白且直接地表明比喻关系,且都存在本体和喻体,而俄语明喻中常用的连接词和词汇也就相当于汉语明喻中的喻词。

此外,明喻无论在俄语或汉语,无论书面语体或口语体,都应用得十分广泛,且俄汉语中明喻成语数量众多、生动形象、内涵丰富并富有表现力,因此俄汉明喻成语的运用在赋予句子生动形象性时,能够极大的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增强感情色彩。

3.2 隐喻及隐喻成语

隐喻在汉语中也称为暗喻。在汉语中暗喻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用“象”之类喻词,而是用“是”、“变成”、“化作”、“为”等动词构成动词谓语句,从形式看是判断句或陈述句,而实质上是比喻句;一种是连“是”、“为”等动词都不用,而是由本体和喻体直接组成各种形式的语言结构,让读者去体会两者的相似点。这类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更加密切,简直把两者等同起来或结成一体。它的比喻义很不明显,所以叫暗喻(郑颐寿, 1982: 224)。而在俄语中,隐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是在特征相似基础上的名称转换。如此可见,俄汉语的隐喻也都是建立在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基础上的。

张会森曾将隐喻的特征归纳如下:1)隐喻具有形象性,隐喻中融合着形象与思想,隐喻是表达一种蕴涵于形象外壳中的思想,即隐喻以感性形象表达理性内容;2)隐喻是对传统的、常规的分类的“偏离”(隐喻是一种“范畴上的错误”);隐喻突出事物间的“偶然的联系”,给人以“陌生感”、新奇感;3)隐喻意义模糊而又综合,是提借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能激起读者的丰富联想;4)隐喻是揭示现象本质的最简约的途径和方式,符合诗歌的形式简约而内容密集的特性(张会森, 2001: 52)。由此可见,无论在汉语还是俄语中,隐喻与明喻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一方面,二者都是比喻的一种,都建立在所要对比的事物的相似性的基础上,用某一事物的某种相似特征来表达另一事物,且往往都通过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比喻陌生的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讲得具体易懂,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具有相同的修辞功能,往往还可以互相转换。另一方面,与明喻中存在喻词,直接地、清楚明白地表达比喻关系相比,隐喻中则不会出现喻词,在比喻关系的表达上则显得更模糊或是隐晦,有时更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感悟和分析,也因此,与使用范围相当广阔的明喻相比,隐喻的使用范围则较小。

至于俄汉隐喻成语的结构,二者也有各自的特点。汉语中本体和喻体的语义关系主要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如语序和虚词等。目前多将其分成单喻式结构和双喻式结构。单喻式结构就是成语的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分别充当本体和喻体,整个成语只由一个隐喻格式构成,例如成语猫哭老鼠、人老虎黄、万贯家私等;而双喻式结构就是成语的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各包含一个喻体和一个本体,两个隐喻格式并列构成成语。如唇枪舌剑、枪林弹雨、珠圆玉润等。而与汉语隐喻成语中存在本体和喻体不同的是,俄语隐喻成语中本体却很少出现,其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1)形容词+名词,如мертвая буква;2)名词+补语,如камень на сердце;3)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结构,如тише воды ниже травы。

3.3 换喻及换喻成语

在汉语中,换喻通常称之为借喻。借喻是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比暗喻的更加密切,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表本体(郑颐寿, 1982: 228)。在俄语换喻是“用相关事物的名称来指称事物”,如果说隐喻是基于两事物间的相似性,那么借代是基于事物间相关性而形成的(张会森, 2001: 70)。实际上也就是在用相关事物的名称所代表的事物本身来喻指事物,即汉语中所说的用喻体代表本体。

俄汉换喻成语在结构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换喻成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1)整个成语代指一个事物,如成语荆山之玉,荆山为地名,传说战国时期卞和从荆山上得到一块宝玉。这里用荆山产的宝玉来喻指世上罕有的珍贵的东西;2)成语中两个词语分别代指两个事物,合为一个换喻,例如成语青梅竹马,骑青梅、弄竹马均属童趣,形容幼年男女在一起时天真无邪的情形,二者分指二物,但该成语却是一个借代,借代幼年玩耍的伙伴;3) 成语中有两个词各代指一事物,如成语玉石俱焚,玉代指好的事物,石代指不好的事物,整个成语喻指不论好的坏的全都同归于尽;4) 成语中只有一个词代指一个事物,如成语黄口小儿,黄口是指幼鸟的嘴巴是黄色的,代指人处幼年,該成语比喻年幼无知的人。而俄语换喻成语的常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介词+名词,如догроба,意为到进棺材,喻指至死,一辈子;2)形容词+名词,如белаяворона,意为白乌鸦,代指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人;3)动词+名词,如бить баклуши,意为打小木块,喻指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虽然俄汉换喻成语在构成结构上各有特点但二者仍然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例如,二者都是用一个事物来代换另一个事物,且在成语中都不出现本体,用借体代本体,所用词汇也通常为名词,如成语злые языки, вечный жид, 琴棋书画,大兴土木等。此外,二者也存在着相似的借代方式,如处所借代,成语Белый дом意为白宫,指美国政府;吴市吹箫,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现比喻在街头行乞等。

总的来说,换喻成语可以使事物更形象、生动鲜明,通过对通俗易懂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使用换喻可以更深刻地解释事物的内在本质特征,引发读者的联想。同时,换喻成语拥有使语言简洁精练、具体形象、幽默诙谐的修辞效果。换喻成语普遍运用于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而在报刊争论语体中应语体色彩的要求,一般不使用换喻成语。

四、结论

俄汉明喻、隐喻、换喻三种辞格在概念界定及实质上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只是在表述方式略有不同。蕴含这三种辞格的俄汉成语在成语构成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在用词、借代方式上也具有很多相似性。至于修辞功能上的差异则大同小异。比喻修辞格虽广泛运用,但要想做出一个好的,让人一见难忘的比喻却不是易事,还需在日常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好好研究和打磨。

参考文献:

[1]牟丽.俄语成语中的宗教因素[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4.

[2]孙维张.汉语熟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1-75.

[3]王天翼.汉语明喻成语构式的特征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4):77-80.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5.

[5]张会森.修辞学通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9-253.

[6]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224-229.

作者简介:杨帅(1992—),女,汉族,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俄语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与文化学。

猜你喜欢
辞格比喻成语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买椟dú还珠
二语教学中的辞格教学
漫谈修辞研究的起源
拼成语
比喻
猜成语
试论对修辞主体建构夸张文本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