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超声评价新生儿脑发育与孕周、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

2018-04-20 08:33汪延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足月儿胼胝小脑

李 静,聂 芳,汪延芳,杨 丹,李 琪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甘肃 兰州 730030)

DOI:10.13929/j.1003-3289.201705011

胼胝体及小脑蚓部是新生儿标志性的中线结构,是进行有效认知的结构和功能基础。小脑蚓部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有丰富联系,小脑蚓部和胼胝体的生长情况可以代表脑神经结构发育的总体状态。胼胝体发育不全及小脑蚓部发育异常是常见的颅内畸形,易导致胎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1-2]。本研究分析135例新生儿胼胝体和小脑蚓部矢状长度及其与孕周、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旨在探讨采用颅脑超声评价新生儿脑发育总体水平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12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35例新生儿,其中男78例,女57例;早产儿(出生孕周29~36周)62例,足月儿(出生孕周37~41周)73例。纳入标准:①除外严重先天畸形;②早产儿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观察至足月;③足月儿母亲均无妊娠期高危因素、围生期窒息等,且足月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观察1天。按孕周不同将新生儿分为29~32周组、>32~34周组、>34~36周组、>36周组。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ogiq E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7.5 MHz。于出生当日对安静状态下的新生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并观察胼胝体及小脑蚓部形态。于正中矢状切面测量胼胝体矢状长度(膝部到压部的距离)及小脑蚓部矢状长度(第四脑室顶点至小脑蚓部后缘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见图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早产儿与足月儿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同孕周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与小脑蚓部矢状长度,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及小脑蚓部矢状长度与孕周,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及小脑蚓部矢状长度与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正中矢状切面测量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长双向箭)及小脑蚓部矢状长度(短双向箭)

2 结果

62例早产儿出生时平均体质量(2 275.81±458.58)g,平均胼胝体矢状长度(39.18±2.53)mm,小脑蚓部矢状长度(19.03±2.00)mm;73例足月儿出生时平均体质量(3 252.19±556.30)g,平均胼胝体矢状长度(41.62±3.28)mm,平均小脑蚓部矢状长度(20.91±2.29)mm。早产儿与足月儿的胼胝体矢状长度和小脑蚓部矢状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7、5.05,P均<0.05)。

不同孕周组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F=8.98,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P=0.005; A组vs C组:P<0.001; A组vs D组:P=0.006; B组vs C组:P=0.008; B组vs D组:P<0.001; C组vs D组:P=0.041);各组新生儿小脑蚓部矢状长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F=8.03,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P=0.009; A组vs C组:P<0.001; A组vs D组:P=0.002; B组vs C组:P=0.014; B组vs D组:P<0.001; C组vs D组:P=0.029),见表1。

图2 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与小脑蚓部矢状长度散点图 图3 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及小脑蚓部矢状长度与孕周散点图 图4 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及小脑蚓部矢状长度与出生体质量散点图

组别出生体质量(g)胼胝体长度(mm)小脑蚓部矢状长度(mm)29~32周组(n=9)1808.33±394.4236.28±2.4016.81±1.71>32~34周组(n=22)2240.00±384.6338.77±2.3118.67±2.04>34~36周组(n=31)2436.94±435.0140.32±1.9519.93±1.45>36周组(n=73)3252.19±556.3041.62±3.2820.91±2.29F值5.948.988.03P值<0.001<0.001<0.001

新生儿胼胝体矢状长度与小脑蚓部矢状长度呈正相关(rs=0.43,P<0.05);胼胝体矢状长度、小脑蚓部矢状长度与孕周呈正相关(rs=0.45、0.42,P均<0.05);胼胝体矢状长度、小脑蚓部矢状长度与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s=0.51、0.46,P均<0.05)。见图2~4。

3 讨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颅脑疾病的漏诊率高达60%,其中对胼胝体及小脑异常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3-4],因此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进行颅脑结构筛查至关重要。早期筛查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影像学方法有CT、MRI及颅脑超声。CT具有辐射,MRI价格昂贵,均不宜作为首选筛查方法。颅脑超声操作简单、方便及可重复性较高,而且以新生儿囟门为透声窗,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是筛查新生儿疾病的首选方法。

胎儿胼胝体于11~12周始发于胼胝体原基,于妊娠24周左右发育完善,出生后继续发育至青春期。胎儿胼胝体发育异常包括胼胝体发育不良及胼胝体完全性或部分性缺失。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发生率约占正常新生儿的0.1%~0.7%,即使为单纯性胼胝体缺失,出生后仍有约33%胎儿面临发生发育迟缓的危险[2,5-8]。 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是后颅窝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如Dandy-Walker畸形。目前小脑蚓部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误诊率高达60%,而发生小脑蚓部畸形的胎儿出生后可能出现中枢神经发育异常等风险[9-10],但目前关于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的超声研究相对较少。陈晓康等[9]在颅脑超声正中矢状切面对小脑蚓部的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并量化评价小脑蚓部的发育。本研究采用颅脑超声观察新生儿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结构,并通过正中矢状切面测量胼胝体矢状长度和小脑蚓部矢状长度,由此评价新生儿脑发育的总体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足月儿出生时平均胼胝体矢状长度分别为(39.18±2.53)mm、(41.62±3.28)mm,平均小脑矢状长度分别为(19.03±2.00)mm、(20.91±2.29)mm;随着孕周增长和出生体质量增加,胼胝体矢状长度及小脑蚓部矢状长度亦逐渐增加(P<0.05);随着胼胝体矢状长度增加,小脑蚓部矢状长度增加。但本研究所见孕周及出生体质量与胼胝体矢状长度的相关性低于刘芳等[11]的结果,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妊娠期胼胝体发育过程受多种宫内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出生体质量与胼胝体矢状长度、小脑矢状长度相关,提示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极其重要,而宫内环境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存在相互制衡与联系。Anderson等[1]报道,早产儿出生后2~6周胼胝体生长率低下可能会增加神经运动发育缺陷或脑瘫的危险,因此,指导临床应用营养神经等干预措施促进脑结构的相互连接具有重要意义[12]。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的发育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样本量有限,后续将扩大样本量,对多项临床因素进行逐一分析,进一步对影响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的生长因素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颅脑超声可清晰显示新生儿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的形状、结构及大小,并能动态观察新生儿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的发育情况,对评价新生儿脑发育的总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

[1] Anderson NG, Laurent I, Woodward LJ, et al. Detection of impaired growth of the corpus callosum in premature infants. Pediatrics, 2006,118(3):951-960.

[2] 杨杰,袁建军,屈献忠.三维超声观察胎儿胼胝体及小脑蚓部正中矢状面.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8):1574-1576.

[3] Chitty LS, Pilu G. The challenge of imaging the fet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 aid to prenatal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Prenant Diagn, 2009,29(4):301-302.

[4] Kapur RP, Mahony BS, Finch L, et al. Normal and abnormal anatomy of the cerebellar vermis in midgestational human fetuses. Birth Defects Res A Clin Mol Teratol, 2009,85(8):700-709.

[5] 杨杰,谢红宁,何花,等.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与合并其它异常的相关性.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37-39.

[6] 刘斌,高英茂.人体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36-438.

[7] Bornstein E, Monteagudo A, Santos R, et al. A systematic technique using 3-dimensional ultrasound provides a simple and reproducible mode to evaluate the corpus callosun. AM J Obstet Gynecol, 2010,202(2):e1-e5

[8] 魏秋菊,蔡爱露,王心田,等.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超声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4):848-851.

[9] 陈晓康,吕国荣,李敏,等.经颅超声观测新生儿小脑蚓部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6):392-394.

[10] Ecker JL, Shipp TD, Bromley B, et al. The sonographic diagnosis of Dandy-Walker and Dandy-Walker variant: Assosciated findings and outcomes. Prenat Diagn, 2002,20(4):328-332.

[11] 刘芳,曹士考,刘娇然,等.新生儿胼胝体长度与孕周、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研究.临床军医杂志,2009,37(3):391-395.

[12] 刘瑞可,孙洁,胡丽燕,等.早产儿胼胝体生长率与智力运动发育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8):841-846.

猜你喜欢
足月儿胼胝小脑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洛阳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临床调查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三维超声联合磁共振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中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2例
孕妇及胎儿先天性小脑蚓部发育不全MRI表现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动动小手和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