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路二题

2018-04-20 03:00黄恽
苏州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金城石碑条路

黄恽

五卅路界石碑小掌故

在单位上班,习惯了中午出去散步。有一个时期,经常要到大公园去。

大公园西是有名的五卅路。

五卅路建于1926年春,与上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很有关联。原来,上海五卅惨案发生之后,大批工人罢工抗议,由此生活也大受影响。苏州的爱国士绅和各个阶层的民众自发组成苏州各界联合会,在爱国精神的感召下,发起募捐,最后总共募集了资金一万多元,汇到了上海总工会,用于罢工工人的生活补助。罢工结束后,上海把剩余的款项退回,苏州市民非常同情这些因爱国而失业的工人的境遇,决心给他们提供一个短期的工作。这工作是什么呢?就是在苏州修路。

当年,苏州决定修建一条环城马路,从葑门起,经娄门到阊门、胥门。这个设想不错,密切苏城各个城门之间的联系,但实行起来,才发现经费支绌,缺口很大,一时难以筹措到位。不得已改变计划,缩小规模,先把言桥到平桥直街这一段狭小的石板街改造成一条马路。

1926年1月11日,这条路开始动工,到5月底才竣工。当年造的时候,这条路不过是一条煤屑路,这些工人大多原先在日本纱厂打工,本不是筑路造桥的,请来之后,断断续续修造了半年,方勉强竣工,称得上是惨淡经营。苏州人因为与五卅惨案有关,戏称这条路为惨路,正式名称则是五卅路。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张一麐对苏州作出的贡献,曾改名仲仁路,上世纪五十年代改回五卅路。

五卅路南北走向,南起十梓街,北出干将东路,路长970米,宽不足8米。在五卅路和民治路的转角,大公园的西南角上,竖着一小块原先很不起眼的黄石石碑,由于背靠着一块立于1985年5月有基座的“五卅路纪念碑”,这块小的碑石倒也不容易被人忽略。

这块小石碑就三行字,中间是大写的“五卅路”,上首写着“苏州各界联合会筑”,下首写着“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立”。

这么一块石碑,却含有一点小小的掌故,且还与一个人有关,他叫姚啸秋。

姚啸秋是苏州的文人,很早就到上海报界打拼过,包天笑还把他写入自己的小说。1926年5月,他在苏州,是《苏州明报》的编辑。

1926年5月30日,正是上海爆发了反帝爱国运动的五卅运动的周年纪念日。苏州是上海的后花园,去年听闻了上海的血腥与壮烈,苏州人也热血沸腾,奋勇捐输,这才有了这条路的修筑,就由苏州各界联合会议决,把这条新修筑的路正式命名为五卅路。

苏州各界联合会为此立了两块界石碑。界石碑分别立在路的南北两头。石碑立起来,中间凿了这么三行字:

苏州各界联合会

五卅路

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立

联合会的几名会员关心此事,前来看看界石碑。不看则已,一看却连喊:“糟了,糟了。什么石匠,把一个‘立’字擅自移到了下面,倒变成好像这条路是联合会的路了。”原来,这三行字,原先写作:

苏州各界联合会立

五卅路

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

大家议论纷纷,界石是表明归属的,这样写要给世人说一句话,总是不妥。有说废了重立的,有说干脆不要的。正在议论间,有人挤上前说话了:

“小事,小事。上款再加上一个‘筑’字就得了。”大家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报社的姚啸秋先生。大家再一想,果然不错,这样事半功倍,轻易就能解决问题。

“好,这样好!”大家都这么夸赞。事后就按照姚啸秋的说法,叫石匠补凿了个“筑”字。

我们如果仔细去看这块界石碑,会发现这个‘筑’字比上面的字略小一点,果然有事后补凿的痕迹。

五卅路的金城公寓

五卅路的金城公寓,现在属于国有,驻有很多民主党派机构和地方志办公室。然而在其落成之初,却是金城银行的房地产项目。金城银行成立于1917年5月的天津,1931年6月在苏州设立办事处,地址在观前街90号,1932年在观前街177号自行建屋,改称苏州分行,正式营业。

离观前街不远的南边,大公园北,有一大片地方,在清末民初,原是第一感化院的所在。所谓感化院,相当于我们后来熟悉的劳教或收容所,犯了轻微罪的人不判有期徒刑,就移送感化院劳动感化。到民国三十年代,这个第一感化院在苏州已经名存实亡,只存留几幢破旧房屋了。

1934年,正是世界性金融危险渐趋缓解的岁月,金城银行苏州分行行长王季勉鉴于市场低迷,金融投机前景不够明朗,信用贷款又有极大风险,为了盘活银行资金,决定投向房地产市场。

金城银行苏州分行行长王季勉路过五卅路,发现同德里、同益里对过的一大片地方,可以尽先开发,就出资买了下来。为了与马路对过石库门里弄房屋有所不同,他决定开发别墅。

这年秋天,王季勉请来设计师和建筑行,大兴土木。这里的别墅设计是小型西洋式的,每幢之间,设有小型花圃,以便空间流通。每幢别墅,都是两层小楼,两楼两底,四间朝南,一间厢房。楼下进门还有一个仆人间。内部还有两个卫生间和浴室、自来水。这样的别墅建了十间左右。

1935年夏,这里全面竣工。当年王季勉的设想是只租不售,每幢租金在每月五十元左右,这已经是当年相当高的租金了,也就是说,这里一开始就锁定是富裕阶层的高级住宅区。

王季勉把这片小区定名为金城邨。建成之后,据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搬进去的很多是金城银行的高级职员。

猜你喜欢
金城石碑条路
金城化学(江苏)有限公司
这条路
“追寻金城记忆,书写兰州芳华”
Looking back at the Millennium- Temple of the Reclining Buddha (below)
等 待
这条路
想起那座石碑
金城的漫画艺术与漫画事业
多点执业这条路还没有修好
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