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程十发连环画中线的“形准”“神似”“线美”

2018-04-20 08:38郑烁
艺术评鉴 2018年5期
关键词:线描

郑烁

摘要:线描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出现在传统绘画中,也被中国连环画所运用。程十发先生在连环画创作中探究摸索线描技法的运用,使线条的表现力在其连环画中更具深度与厚度,不仅使得连环画中人物的造型表现得极其到位,人物特征鲜明,写实并且神态传神动人,而且线条本身也具有美感,有独立的审美趣味,达到“形准”“神似”“线美”。

关键词:线描   连环画   “形准”   “神似”   “线美”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058-03

用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一个显著的特点,线描是中国绘画中最基本的描绘方法,在中國的绘画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有着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绘画对如何用线,有它独特的审美要求。线描不仅可以用来勾画静态的轮廓,更要表现动态的韵律,通过线和空白来谱写出一支支和谐流动的线的协奏曲。中国历代画家用线抒发情感,描绘自然,使“线”在艺术作品中有独特的魅力。线描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出现在传统绘画中,也被中国连环画所运用,连环画家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形成丰富多彩的形式与风格。就形式来说,有的作品写实,有的写意;就风格来说,有的秉承传统,有的推陈出新,有的装饰华美,有的简约精炼,有的朴拙倔强,有的童趣圆润等。这其中就有程十发先生。

程十发先生在连环画创作中探究摸索线描技法的运用,使线条的表现力在其连环画中更具深度与厚度,不仅使得连环画中人物的造型表现得极其到位,人物特征鲜明,写实并且神态传神动人,而且线条本身也具有美感,有独立的审美趣味,达到“形准”“神似”“线美”。

1951至1953年间程十发先生以线描方式模仿石版画、铜版画和传统木刻的手法创作连环画,在“形准”方面下足功夫。由于中国古代传统的线描注重传达对象的精神特征,线描除了造型状物的作用以外,更强调线本身独特的形式美感,“中国画不仅仅用线描写轮廓,而且以线表现内在的起伏和结构上的转折,充分表达形象的精神特征而发挥用笔的高度技巧……”①而程十发先生在创作连环画之前学习的是传统国画,这使其更注重笔墨技巧而轻视造型能力。而鲁迅先生曾明确指出,连环画是给大众看的,所以必须是大众看得懂的形式。因此,只注重笔墨的表现对于创作连环画是绝对不利的,为了画好连环画,程十发先生便探索人物画的奥秘以提高自己人物造型的能力,为此他将西洋画的技法与中国古代传统的线描技法联合起来。在这期间,程十发先生创作了《如姬盗符》《风雪东线》《葡萄熟了的时候》《毕加索的和平鸽》等作品。其中《毕加索与和平鸽》是程十发先生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代作,在此部作品的画面线条组织与人物结构中,不难发现其当时已经具备较强的造型能力与写实技巧,用线对人物进行造型的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力求达到“形准”。

1954年至1955年的连环画作品中,程十发先生在能够准确地表现描绘对象,做到“形准”后,便将中国传统的线描技法更多地运用到连环的创作当中,使得线条在其作品中不止起到写形的作用,更要起到述说时代特征、描绘人物精神面貌的“神似”效果。

在连环画《胆剑篇》中,程十发先生尝试用传统画像砖线条来进行创作,造型古朴精致,画面细腻传神,成为其连环画艺术的一部传世佳作。程十发先生认为历史剧的人物及其言行应该存在于与其在相应的历史条件下,而不是变成穿着古装的现代人。为了形象地重现春秋战国时的故事,避免使连环画重蹈“现代化”的覆辙,他在绘画形式上采取了一种特别古老的风格,妙地运用了秦汉时期的画像砖、帛画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等艺术形式,线条朴拙有力,犹如画像石上的刀刻一般有劲道,使得画面具有一种带历史沧桑感的远古风貌的同时,也显示出古朴醇厚的浪漫时代气息。在构图上,《胆剑篇》没有采用惯常的西洋透视方法,而是采用了远近积累法构图,近于散点透视,将许多场面刻画得极其生动。借着流畅而精美的线条,程十发先生勾勒出范蠡、西施、夫差、勾践、伍子胥等历史人物形象。程十发先生还在每个人物的上方画上一个方框,表明人物姓名,读者一看画面,就仿佛回到了那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具有着强烈的历史感与艺术性。画家运用老辣的传统线描手段,十分妥帖地传情达意,通过对绘画对象的总体特征的把握,不以形似为目的,而以表达主观感受为宗旨,将画家的情感与绘画对象的内在精神相结合,将绘画对象的喜怒哀乐透过眼角眉梢,举手投足的描摹,笔法疏老精纯、摇曳洒脱,异常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例如,在无霸密会范蠡一图中(见图1),画家舍去了画面背景,只描绘了范蠡与无霸二人,使读者只专注于此二人,突出了这次密会的重要性。画家以圆润流畅的线条描绘范蠡,用一种俊逸的身姿展现其文人士大夫的气质,又以体现力量感的带有转折的方线条描绘无霸,体现了无霸作为将士的一种无畏和气慨,使读者对二人身份性格的差别了然于心。这种参考古典小说中的人物绣像画法,采用了大量留白的手法同样被画家运用在“勾践卧薪”一图中(见图2),画面上的勾践身穿麻衣,足踏薪草,造型程宝塔式,占据画面的右下方,左上方则留出大块空白,整幅画面简洁古雅,中心突出,情感分明。而在这些人物中不仅能看出画像砖的影子,还能感受到陈老莲、任熊线描人物的气质神韵。

程十发先生对线描技法的运用不仅使其在形态上,神态上加接近对象的气质,也注重在用线表现物体比例、空间、结构的同时使线本身也具有美感,力求“线美”。在《菠萝飘香的季节》这部展现南部少数名族风情人物的连环画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程十发先生作品“线美”的艺术魅力。

《菠萝飘香的季节》不拘泥于解剖、透视的束缚,而设法表现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意境,巧妙地运用线条的用笔变化去渲染氛围和夸张形象,使得画面中激烈与平和,疏与密,动与静,喜与怒,爱与恨构成比照映衬又处处交融相合。如在描绘少女曼娥因害羞而躲到了大树后的场景中(见图3),程十发先生以树的静,衬托少女的动,突出画面的美感:画面中的少女身上的线条,采用富于变化的细腻圆润的波浪线条,不仅体现了少女轻盈的身姿,而且波浪状的线条所具有的不安稳的感觉也使读者体会到少女此时小鹿乱撞的心。对树的描绘则采用了粗而方的线条,不仅具有一种稳定感和力量感而且线条本身的变化也甚有味道,具有独立的审美趣味。而在描绘为年轻会计岩与曼娥争执后,岩相一人独坐河边的情景时(见图4),画家将人物置于画面的右上角,蹲坐姿势的人物身上的衣纹线条有圆有方,有曲有直,人物头部处密集,再往反方向发射开来变疏,多种组合变化。尽管没有对人物的神情进行细致的刻画,却以人物姿势的安排,身上线条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此时人物烦乱的思绪,懊恼的心情。在密集着纵向线条的人物身下,画家又以横向的波浪线展开绘成流水,使得画面的紧张的情绪得到缓和,也将人的思绪带向前方,似乎随着河流延伸。

在程十发先生的这些连环画作品当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程十发先生笔下线条的魅力。其连环画中的线描的表现力,对程十发先生的绘画艺术知之甚深的连环画大师顾炳鑫是曾这样说过:“十发兄是以其擅长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以线描为主体的写意方法来描绘其作品。每幅画面上的用线,或粗或细,或湿或干,或畅或涩,或短或长,纵横驰骋,给人以潇洒自由而带随意的舒畅感,显示了作者在艺术技巧上纯熟和深厚的功底,更体现出了画家对作品所描写的生活有着深厚的阅历。因此笔尖下流出来娴熟自由而带随意的线条,正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倾诉,是情感和技巧的结晶。”②

注释:

①刘曦林:《蒋兆和论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②祝君波:《程十发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版,第260页。

③刘浩:《名家老版连环画·陈十发专辑·胆剑篇》,北京:海豚出版社,2007年版。

④刘浩:《名家老版连环画·陈十发专辑·菠萝飘香的季节》,北京:海豚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姜维朴.鲁迅论连环画[M].北京: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92.

[2]董青冬.连环画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3]黎鲁.连坛回首录[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

[4]宛少军.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

[5]李新.程十发中国画要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6]祝君波.程十发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

[7]王悦阳.画家十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8]王汝刚.智者十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9]金瑞,王鸿雁.中国人物线描画技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毛亦农,李伟.现代线描表现技法[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线描
小学美术中线描教学的策略
我画我心
王瑜琦?马睿怡?陈若兮等
线描画
浅析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创意无限 玩转课堂
关于初中美术中“线描”教学的思考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线描教学研究
儿童创意绘画中线描画教学的研究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