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2018-04-20 07:11李婷婷
赢未来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李婷婷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是为了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而实施的新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案,为了更好的推进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问题;对策

引言:

新课程在高中数学中的实施,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应该积极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推行新课程,但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新课程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办法,改善新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问题,是本文的研究意图。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问题

(一)初中的数学教学和高中数学衔接较差

新课程实施之后,高中数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其中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出现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新课程实施初高中数学衔接不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不合理的减掉了初中数学的部分知识,初中部分数学知识被删除之后,在高中直接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中间就出现了断层,导致学生升入高中之后,对某些知识无从下手进行学习,教师必需想办法给学生补上这方面的知识,反而浪费了教学资源,例如,新课改之后,在初中将有关“圆”的部分知识减掉了,在高中没有教会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在进行几何的学习时就会大受影响;另一个衔接问题就是,初中某些数学知识的深度降低了,那么到了高中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深层次学习时,就会感到学习的困难,例如,新课改之后初中数学中的因式分解深度降低,学生在高中学习方程和不等式就会产生困难[1]

(二)高中数学教学时间不合理

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教学课时安排是一星期五个课时的新课程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还多了一个衔接初中数学知识的任务,否则某些高中数学难以完成教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顺利完成所有的高中数学教学任务,对于某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非常吃力,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新知识,教师即使想要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恐怕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辅导学生,长此以往,将会导致高中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公平教育的开展。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安排了观察、阅读、思考、实践等课程,这些安排的初衷非常好,但是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教学情况,在本就不多的课程安排之下,学生学习正常的任务都略显紧迫,很难去抽出时间学习这些课外的实践内容,违背了新课标的本意。

(三)教和学的方法没有随之更新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都要随之更新,但是不同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相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情况也不相同,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的方面:某些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新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不注重新课标提倡的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够科学,片面的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理解为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导致了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新课标脱节;在学生学习方面,由于教师对于新课标的贯彻力度不够,没能对学生进行新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了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观念,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习惯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包括对教师安排任务之外的学习不知如何进行,也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2]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举措

(一)進行初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效对接

针对新课程初高中数学对接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高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生在初中的数学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初中数学删减或者降低深度,而高中教学还需要的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予以弥补,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衔接工作如果能够从初中开始进行就会对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数学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初中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也应该适当的给学生进行补充讲解,毕竟初中的课业任务相对较轻松;新课标设计人员也应该负担起一定的责任,对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在设计课程时,能够使得二者有效的衔接;高中教师在面对某些学生难以快速的过度到高中的学习的现象,一方面要耐心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以及时的鼓励。

(二)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

针对新课程实施之后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改进,包括教师自身、学校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自身,要根据具体的时间安排情况和实际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搭配,包括在课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使得整个课程井然有序的完成,对初中数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在实际的教学中将需要衔接的部分合理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从而做到二者之间合理的衔接;在学校方面,面对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要尽量的给高中数学教学增加一些时间,可以是正常的教学,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比如活动或者竞赛等等,还可以合理的安排教师给一些想要掌握数学学习的学生以帮助和辅导,通过这些,来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3]

(三)深刻理解新课程的内涵

国家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摆脱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式,通过新课程来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的理解新课程实施的意义,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法:转变自己的思想,从传统的教学思路中脱离出来,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例如,可以采取活动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活动中,既能够增加学习的乐趣,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使用“导学案”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既能够节省教学的资源,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针对学生学习的困惑,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总结

总之,新课程实施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利大于弊,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通过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针对新课程在高中数学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完善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推进新课程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辉英. 提升课程理解力:教师课程能力培养的逻辑起点[J]. 江苏教育研究,2017,(31):24-28.

[2]杨艳. 三维视角下高一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与分析[J]. 教育现代化,2017,4(19):145-147.

[3]洪兵. 数学教材再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17,(13):63-64.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