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

2018-04-20 07:11邓晓明
赢未来 2018年1期
关键词:潜能自主动力

邓晓明

摘要:自主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进行学习,这是一种学习者自觉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迫切需要的,高效率的学习方式。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侧重于教师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因素的培专,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发学生自主因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主;意识;动力;潜能

要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主体人格鲜活的创新人才,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是否充分地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于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长期以来,“灌输——训练”是数学课堂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讲解知识,成了课堂的“主宰”,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成了被动地接受只是容器。新课程特别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要求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实施新课程改革,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以传授的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1、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热情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一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参与的意识、交流的愿望,促使学生产生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心态,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心渴望;其次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内心渴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习中。有时,有的教师常说,现在的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不高,对新鲜事物没有兴趣和热情。但是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很强,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思维也会更加成熟,自主参与的意识也就加强了。他们不愿意做课堂的奴隶,他们渴望与大家交流探讨,只要教师能够引导好,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我在教授“投影与视图”一课时,便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广场,提出问题:观察影子的特点。这时,我刚提出问题学生就开始向我叙说自己的方法。在认真听取他们的方法后与学生交流,肯定了他们的想法。进而转入本节课的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

2、创造合作机会,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是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因此,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氛围,这就需要学生在经常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学习自主参与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任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中。在课堂的主动学习中,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还是不理解,经过认真细致的探究,学生仍然满头雾水,此时的学生就感觉到了合作的必要和教师引导的必要性。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尤其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本组的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各自不同,但是每个学生都有交流学习的需求,课堂就给他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的平台。正如一个思想家所说,两个人交换各自的思想我们就拥有了两种思想,此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互相渗透,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有了参与的热情,参与课堂的能力就成了关键。教师感受到要保持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一定要使学生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的。因此,课前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准备时间,在基础知识上,要吃透,然后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创新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成果”可以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机会就表扬,教师可以自己掏钱给学生买奖品,几毛钱的本子、笔都行。也可以进行精神鼓励,让全班学生给“参与”有进步的同学鼓掌、献歌等等。千万别批评发言的同学,只表扬好的方面,要求学生学会有成熟感,学会欣赏那个自己。有了自己的思想、看法,哪怕是很少一点,哪怕是回答对一个很小的问题,也是值得高兴的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关系时学生通过比较y=-6x+5与y=-6x的图象得出:直线y=kx+b可以看做直线y=kx沿y轴平移|b|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这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问什么要沿y轴上下平移,而不是沿x轴平移呢?”我心中异常激动,因为这么多年,所带的每一届学生,在学习这课内容时,都是我“自觉”的告诉他们为什么沿y轴上下平移,而今天第一次由学生向我“发难”,我也为他勤于思考、勇于质疑而高兴,我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全体同学,他成了学生的榜样。

三、培养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接受评价和进行评价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创设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问题,利用错误辨析等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每堂课的作业批改通常是:学生做――教师批改――第二次课上教师对错误进行评析,并给出正确方法。可是我们会发现,解答过的题型,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产生这种情况,固然与遗忘规律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过多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把教师所讲的东西拿过来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我认为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可采用:学生做――教师批改(在错误地方划线)――学生自我评价(找出错误原因,并修正错误)――教师再批改――典型错误评析的方式。实践表明,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方式,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掌握,而且也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要有新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工作实践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习动机,积极探究,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潜能自主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客”对大学生价值潜能研究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初中男生英语学习劣势的归因及对策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