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阅读令人忧

2018-04-20 07:11雷燕贞
赢未来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读书家庭

雷燕贞

摘  要: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人均阅读量却小的惊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那面对如此严峻的民族问题,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分析原因?哪些方面解决问题呢?

关键词:社会    家庭   学校   读书

一、阅读现状

常有许多老学者叹息: “中国识字的人多了,看书的人却少了,哀哉”。是啊,中国人正在渐渐远离书本,往昔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风已然寡淡。很多研究者把原因归结为高科技的发展。他们认为手机,电脑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文本阅读。这真是主要原因么?那为什么在高科技远比我国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国民阅读量会如此遥遥领先呢?据统计,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这是全世界最爱读书的国家,我们且不与它们争高低,那看看我们的邻国,俄罗斯人均每年读书55本,日本40本,韩国7本,而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对比,我们只能捶胸自问:为什么我们人多、地广、物博却只能目不识丁?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那在这种国家氛围下成长的孩子阅读量怎样呢?且来看看他们的现状。一项覆盖全国31个省,遍及61个市、县的调查显示,看电视是十几岁的中小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 (小学生:80.9%、中学生:81.2%),而且每天花100分钟看电视的最为普遍。除此之外,便是我们的高科技——网络,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课外上网比例达到81.0%,有40.5%的学生经常上网、过度上网。而只有33%学生的课外活动是阅读书籍。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面对这一连串的数字,我想无论是社会、家庭亦或是学校都应该捶胸顿足,暗自惭愧。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

众所周知,学生的教育环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学校,社会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学生接受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是我们的国家给予孩子怎样的社会教育环境呢?匈牙利是全世界第二爱读书的国家,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全国却只拥有两千多座图书馆,也就是说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高校图书馆,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一般只对本校师生开放,如此算来,中小学生所能阅读的书籍就更加有限,书籍数量是一个原因,关键是生于如此寡淡的学习氛围中,怎么可能热爱阅读呢?

2、家庭环境

对于孩子的发展,在校靠老师,在家看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另一位教师。可是,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家长无法扮演好这一角色。过去,我们的祖辈、父辈不阅读是因为没文化,那无可厚非,而现在的父母呢?他们不阅读是因为业余生活“丰富”:电视,网络,赌博,购物,聚会,工作……唯独没有读书,更甭说亲子阅读。且不要求他们阅读,就从平时孩子的作业的反馈程度来看,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很用心。这些父母当然也不会太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所以即使有些孩子想阅读,也只能因缺乏书本而放弃。

3、学校环境

在应试教育横行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能有多少时间阅读?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福师大文学院教授余岱宗说:读书是一个从小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来培养的一种习惯,一种兴趣。我非常担心我们今天基础教育的某些教法会窒息了小孩读书的兴趣。某些方式会变为“考书”,而不是“爱书”。 确实,在这之前,我屡屡羡慕新世纪孩子的幸福生活,而直到我走上教师这一岗位后方才发现孩子们在光鲜的物质表象下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三、解决方法

很多老师心知现在的学生阅读面临着瓶颈,也提出了一些貌似可行之法,如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可是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却无从谈起。社会和家庭,我们无法左右他们的作为,但是作为教师,我觉得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好读书。

余岱宗老师说:作为一名老师,我很少跟学生说你们要读多少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通过我对某些书的解读、阐释,让他热爱这本书,让他主动去找这本书。”确实,很多家长和老师虽然重视孩子的阅读,却容易忽略孩子的阅读兴趣,表现为老师盲目地为孩子开一系列书单,家长盲目地买来一大堆书籍,是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则茫茫然,所以这时候,家长和老师的导读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多开设阅读课,此类阅读课由三部分组成:教师导读,学生阅读及师生交流。人都具有惰性,孩子也不例外,在高科技横行的网络信息时代,孩子们更倾向于不需思考的视觉刺激,如电视,网络,而对于需要大脑,视觉双管齐下的书籍则大多数会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此类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很有必要。

2、学以致用

鲁迅先生有言“倘只看书,便变成了书橱”,阅读除了拓展知识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说与写作。说表现为阅读后抒发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写则表现为撰写读后感之类,这是对阅读的拓展训练,所以,作为校方应多开展类似的活动。

阅读效果最好的表现就是“说”,如果孩子阅读后有想表达的冲动说明成功了。如有个孩子读完《窗边的小豆豆》后,很深沉地对他老师说:“这本书写得真好”。于是老师顺水推舟地让他分享阅读感悟,他很兴奋地侃侃而谈,大致意思是: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所有老师借鉴,其中小林校长就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其次,所有家长也有必要阅读,小豆豆的妈妈是个好妈妈。再次,我觉得小豆豆的思维很新颖,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而我们都太古板。在他的这一番分享中,其他孩子被吊得蠢蠢欲动,恨不得马上啃了这本书。整体阅读带动的是整个集体的求知欲,所以,我觉得这种阅读课的开设迫在眉睫。

在说的基础上写作的开展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注重积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还可以在原著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看法,这样孩子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思考并且有了自我的见解。另外,把阅读后的感想一气呵成一定会是一篇绝顶好文章。

2、读好书。

曹文轩说:要培养孩子高雅的阅读兴趣,作为家长、老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好书去读。书有两种,一种是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打完底子再读的书。

猜你喜欢
社会读书家庭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我们一起读书吧
寻找最美家庭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