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坑岩体地质特征及与多金属矿关系

2018-04-21 07:12吴继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期
关键词:细粒磁铁矿矽卡岩

吴继东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3)

1 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

闽西南多金属矿成矿带, 是福建省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成矿区带。长坑地区位于政和- 大埔断裂带南段,闽西南拗陷区东缘,地层有新元古代变粒岩- 片岩系、晚古生代陆表海碳酸盐岩—碎屑岩系、中生代沉积岩—火山岩系,侵入岩主要为正长花岗岩以及碱长花岗岩等;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以北东向、北西向为主,由一系列挤压破碎带和逆断层组成(图1A)。

在长坑花岗岩体及其周边分布着铁、钼、铜、锌、铅、钨、稀土等多种金属的众多矿床(点)。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其西北部的潘田中型铁矿床,其矿体赋存于林地组与灰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图1B),长达2km,宽100m~800m,沿倾向延深达840m~1057m。剖面上呈似层状盆形产出,倾向矿体中央。矿体厚度6m~30 m。矿石结构以他形—半自形—自形状、晶粒状结构为主;交代结构、交代假象结构、乳滴结构次之。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斑杂状—块状构造、稠密浸染—块状构造为主;条带状构造、斑点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次之。矿石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以磁铁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方铅矿、穆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次之,少量磁赤铁矿、菱铁矿、镜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以石榴石、透辉石为主,方解石、石英、黑云母、绿泥石、萤石次之。铁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分为TFe,矿石品位:TFe42.87%~62.65%、平均TFe55.12%。伴生铅锌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分为Pb、Zn,矿石品位:Pb0.02%~1.44%、平均0.32%,Zn0.33%~4.48%、平均2.75%。

2 长坑岩体

2.1 地质特征

长坑花岗岩体受政和—大埔北东向断裂带和永安—晋江北西向断裂带的控制,大致呈等轴状分布,出露面积约290km2,侵入最新地层为晚侏罗世南园组(图1A)。根据岩石结构变化,可分为粗粒相、中粒相和细粒相三个相带,其中以中粒相最为发育,粗粒相次之,各相带之间呈过渡渐变关系。

粗粒相:位于岩体中北部,为粗粒、中粗粒花岗岩。岩石具粗粒、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钾长石(35%~60%)、更长石(15%~30%)、石英(20%~45%)、黑云母(1%~5%)以及少量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组成。

中粒相:位于岩体的西侧及南部,为浅肉红色中粒、中细粒花岗岩。岩石以中粒花岗结构为主,次为不等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钾长石(35%~50%)、更长石(20%~30%)、石英(25%~40%)、黑云母(1%左右)以及少量磁铁矿、锆石、磷灰石等组成。

细粒相:出露于岩体北部和东侧,主要为细粒花岗岩,包括似斑状微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等。细粒花岗岩具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40%~55%)、更长石(20%~25%)、石英(25%~35%)、少量黑云母及磁铁矿。

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矽卡岩化、钾化、绢云母化、硅化等。其中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在花岗岩中普遍可见。矽卡岩化主要发育于经畲组-栖霞组,矽卡岩种类以钙铁-钙铝石榴石、钙铁透辉石矽卡岩为主,石榴石矽卡岩及透辉石矽卡岩与铁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

2.2 主量元素

长坑花岗岩体的主量元素(表1),其SiO2含量74.33~77.68%、碱质含量8.00~8.89%,K2O/Na2O比值1.19~2.09,分异指数(DI)96.54~98.95,属高分异、高硅碱的花岗岩类[2];A/CNK 0.99~1.08(平均1.02),属铝过饱和系列;里特曼指数σ为1.87-2.52(<3.3),属钙碱性岩;CIPW标准矿物的刚玉(C)含量0-0.98%,平均0.34。

图1 安溪长坑岩体(A)及潘田铁矿区(B)地质略图

长坑岩体从粗粒相(中粗粒花岗岩)→中粒相(中细粒花岗岩)→细粒相(细粒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硅质、碱质、钙质均趋于增加,铁锰质趋于减少。CIPW标准矿物也表现为石英、碱性矿物含量较高并趋增、磁铁矿含量低并趋减的特点。

表1 安溪长坑花岗岩岩体主量元素(wt%)含量及其特征值

2.3 稀土元素特征

长坑岩体4件细粒花岗岩的稀土元素(表2)。其稀土元素总量较高,TREE为109.61-390.16(×10-6),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9.24-15.65,属轻稀土富集型;δEu为0.42-0.62,具中等铕亏损。轻稀土分馏较明显,稀土配分模式图为向右倾斜的“L”型曲线(图2A),与华南同熔型花岗岩类似[3]。

表2 安溪长坑地区岩石及矿石稀土含量及其特征值

图2 安溪长坑花岗岩体的稀土配分模式图(A)和微量元素蛛网图(B)

表3 安溪长坑花岗岩体微量元素(x10-6)含量及特征值

表4 长坑岩体(样号PT3)锆石LA-ICP-MS的U-Pb同位素定年结果

2.4 微量元素特征

长坑花岗岩体的微量元素(表3)。其微量元素含量基本一致,与酸性岩维氏值比较,富集高场强元素(如Th)、贫化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Sr),Rb/Sr比值0.93-6.66、K/Rb比值262-320,与华南同熔型花岗岩相似[3]。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Sr、Ba、Ti、P呈明显的“V”形谷(图2B),具典型的低Ba、Sr高Y花岗岩的特征,Th、U含量也显著偏高,说明岩体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作用。

2.5 锆石U-Pb定年

长坑岩体(样品PT3)锆石的Th含量98—802×10-6,U含量113—897×10-6,其Th/U比值为0.49-1.24,均大于0.4(表4),属岩浆成因锆石。206Pb/238U年龄介于120.3—136.7Ma之间,变化范围较小,谐和度较高(大于90%),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0.9±2.5Ma n=15(MSWD=1.3);206Pb/238U-207Pb/235U谐和年龄为130.9±1.0 Ma(MSWD=3.9),属早白垩世早期(图3)。

图3 长坑岩体(样号PT3)锆石年龄图解

3 成矿关系讨论

(1)长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可见硅化、矽卡岩化等蚀变,围绕岩体周边分布中、小型矽卡岩型铁矿床5处,小型热液型钼及钼多金属矿6处。如霞春含铜磁铁矿、剑斗铁矿、青洋铁锰矿、雪山铁矿点、石壁兜钼矿点、陈五阆铅锌多金属矿点、水杠钨钼矿点、格丘钼铅锌矿点、长坑稀土矿等,这些矿床(点)所在空间位置及成矿物质来源均与长坑岩体关系密切,同时也说明长坑岩体是潘田铁矿的成矿地质体。

(2)潘田矿区岩石及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见表2,花岗岩中磁铁矿单矿物(PT3-1)的稀土配分曲线与花岗岩(PT3)相似,轻重稀土比值相近,但铕亏损更明显,δEu为0.18。矽卡岩中磁铁矿单矿物(PT4-1)的轻重稀土比值(6.71)、δEu(0.36)与矽卡岩(PT4,5.92、0.40)基本相同,矽卡岩的稀土总量较高,可达453.23×10-6。角岩化粉砂岩(PT1)的稀土配分曲线呈左高右低的直线,轻重稀土比值最大,为16.62;铕亏损较弱,δEu为0.69。磁铁矿石(PT2)的稀土配分曲线较平坦,轻重稀土比值仅3.10,与花岗岩、矽卡岩较类似;铕亏损很弱,δEu为0.79,与粉砂岩较接近(图4)。磁铁矿石的形成,可能受到花岗岩与围岩的共同影响。因此,长坑岩体与潘田铁矿的形成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2][4][5]。

图4 潘田铁矿区岩石及磁铁矿的稀土配分模式图(标准化值据Sun and McDonough,1989)

(3)长坑岩体的花岗岩属高分异壳幔混合型花岗岩(I型花岗岩)[2],为高能量岩浆的产物。末期的酸性岩浆,具有十分丰富的碱质,与围岩(含铁碎屑岩)发生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同时将含铁碎屑岩中的铁质析出带入岩浆热液中形成含矿热液,沿灰岩底部等构造薄弱带或硅钙面渗入,并与其发生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磁铁矿体。这种认识表明,成矿作用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长坑岩体侵入时富含碱质的末期岩浆→(岩浆热液进入)→林地组(-经畲组)的含铁碎屑岩(形成含矿热液)→(含矿岩浆进入)→灰岩底部(硅钙面)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

4 结论

(1)长坑岩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109.61-390.16×10-6),富集轻稀土,具中等铕负异常(δEu为0.42-0.62),呈右倾“L”型的稀土配分模式;微量元素具低Ba、Sr高Y的花岗岩特征,说明岩浆经过高度的分异演化作用,K/Rb比值较高(262-320)、Rb/Sr比值较低(0.93-1.16),与华南同熔型花岗岩较类似[2]。锆石U-Pb年龄130.9Ma,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为燕山运动第二幕的产物[6]。

(2)长坑岩体为潘田铁矿的成矿地质体[1],磁铁矿的稀土元素特征兼具花岗岩与围岩(粉砂岩)的特点(见图4),可能是花岗岩末期的高挥发分、高碱的岩浆热液萃取了围岩铁质,沿“硅钙面”交代而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的结果。同时也是霞春含铜铁矿、石壁兜钼矿、陈五阆铅锌多金属矿、水杠钨钼矿、格丘钼铅锌矿、长坑稀土矿等成矿地质体。

[1]叶天竺.2015.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总论).地质出版社

[2]来守华,陈仁义,张达等.福建潘田铁矿床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及与成矿的关系.岩石学报.2014:030(06)-1780-92.

[3]刘英俊,张景荣,孙承辕等.1984.华南花岗岩类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4]赵一鸣,谭惠静,许振南等.1983.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钙矽卡岩型铁矿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3.(1):1-141

[5]林东燕.2011.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1-138

[6]张开毕.2017.福建侵入岩的划分与对比.福建地质.36(1):1-9

猜你喜欢
细粒磁铁矿矽卡岩
外在水分对潮湿细粒煤风力分级效果影响的研究
磁铁矿对废水中U(Ⅵ)的固定途径与机理
新疆某超贫钒钛磁铁矿工业指标探讨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预先抛废技术在低品位磁铁矿中的工业应用
山东德州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方法研究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白云凹陷SQ13.8层序细粒深水扇沉积模式
钒钛磁铁矿球团氧化焙烧行为和固结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