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真实”理论下VR新闻的叙事重构与伦理局限

2018-04-21 09:07张筠浩
新闻前哨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闻伦理

张筠浩

[摘要]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当其与传统新闻传播事业融合,其技术特点必定会对传统新闻的视觉呈现方式造成冲击,引起传统新闻叙事方式的变革。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契合了鲍德里亚的“超真实”理论。文本对“超真实”理论、VR技术的起源、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可能会引起的新闻叙事重构的几个方面,并试图分析这些重构所带来的伦理问题。

[关键词]超真实 VR新闻 新闻叙事 新闻伦理

“Virtual Reality”意为“虚拟现实”,用户通过穿戴VR设备,以第一视角的方式,360度无死角地看到VR视频中环境细节,仿佛身临其境。VR所呈现的“以假乱真”之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法国的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的超真实理论中所“预言”的虚拟而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指涉产生游移动,拟像完全代替真实。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当今社会中,人们与真实环境之间隔着一层由各类媒介构筑成的“拟态环境”,VR技術的发展将直接“实体化”拟态环境。VR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近乎完美的欺骗了人们的感官,VR技术作为一项具有革新意义的新技术,它不仅是在人们的事务中引进了一种新的“尺度”,其所独有的“全景式”、“沉浸式”对现实模拟的特点,更将人们置于一种“超真实”环境之中。

自2013年被美国梅因纪事报使用,并推出首个VR新闻项目《丰收的变化》开始,VR技术已在国内外的新闻领域被广泛使用一方面,由于VR相比网络、电视、报纸而言有其全新的特性,国内外各大媒体目前都已将VR技术与传统新闻事业的融合提上议程,毫无疑问,VR技术与新闻传播的全新结合,必定会以它自身特点重构传统新闻样态的叙事模式和受众的体验感受。另一方面,“VR+新闻”在我国刚刚起步,其中所展现出的伦理问题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本研究也试图以理论分析并结合实例说明在VR这样“超真实”的环境中可能会存在的理论问题,并以此为VR与传统新闻事业更好的融合打下基础。

一、超真实理论概说

超真实理论是“法国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的最重要理论之一。他在1981年出版的《拟像与拟真》一书中,将“超真实”(hyperreality)定义为“一种没有原型和真实性的真实”,并且他还在后续补充说“超真实比真实还要真实”。要理解这一概念,必须从他的“象征性交换”理论说起。

超真实一词在鲍德里亚的著作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976年出版的《象征交换与死亡》中。在这里,“超真实”被用来描述一种非现实性的拟真原则:现今整个系统都被不确定性淹没了,所有真实都被符码和拟真的超真实所吞没。替代过时的现实原则,拟真原则开始统治我们。而在此处,“超真实”只是作为鲍德里亚论述“象征交换”理论的一个引子。所谓象征交换即是说: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交换,也就是非现实性的交换,是一种以符号为主体的交换,并且交换过程应当在至少两个主体间进行。鲍德里亚在此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物质交换被解构,取而代之的是符号交换。“非现实性”取代了“使用价值”和“有用性”,“无用”取代了“有用”,并且这种“无用”比“有用”更为高级,因为它是在有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于是,象征交换就直接表现出一种不是现实而高于现实的超越性向度,而这个逻辑的最终结果就是:“超真实”的形成。

由此不难发现,“超真实”的这一概念是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逻辑进入符号交换之后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理论延伸。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特性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目前广泛传播的VR新闻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头戴式设备去看的完全意义上的VR新闻,另一种则是在网页上呈现的360度全景新闻。下文的论述将以前者为重心展开。

VR技术的特点总结起来为“3I”即:Immersion(沉浸)、Interaction(交互)、Imagination(想象)。然而由于受当前技术限制,VR带来的体验只停留在交互的阶段,并且是一种不完整的交互体验:体验者的交互范围是被程序所设计好的。所以本文只对其沉浸的特性展开论述。

1.基于特定设备的“沉浸式”体验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VR设备是一副穿戴式头盔眼镜,由于戴上头盔后用户四周的目光被头盔的挡板遮蔽。其至多只能看到视频透过眼镜所呈现的区域。这副头盔首先在视觉范围上就框限了受众的感知,使其完全被眼前视频所吸引,造成整个世界就是眼前的3D画面的假象。并且当用户在使用VR头盔时,目光与虚拟场景中物体的距离与现实中我们看到物体距离身体的距离是1:1的完全仿真模拟。也就是说,VR技术可以通过近乎“完美”的空间视觉比例“欺骗”人们的感官,使人们潜意识里将“虚拟”当成现实,实现“沉浸”。

VR技术由于暂时只能对图像的描绘达到栩栩如生的地步,但却无法模拟认得感官和知觉,因此缺乏了嗅觉和触觉的VR,所营造的“沉浸”是一种弱意义上的具有自主知觉意识的沉浸。正如前文所述,处于拟像的第三等级之中,是一种不完美的“超真实”。

2.“虚拟现实”技术中“超真实”的向度

此处,我们可以从鲍德里亚对电视的论述中得到一些启示,他认为:电视通过图像加文字加声音的方式反映着世界,但是用来制作电视节目的蒙太奇让能指和所指产生了游移,于是电视反映的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一种“超真实”。此外,电视的碎片化,转瞬即逝的特性让人们只能专注于当下,形成一种“整个当代社会体系逐渐开始丧失保存它过去历史的能力”的状态。于是也就有了鲍德里亚对海湾战争发出的惊世骇俗的论断——“海湾战争并不存在”。

而VR技术下的虚拟视频,相比于电视则更加激进,虽然可以通过全景相机将现实完整的收入囊中而不需要剪辑,但是将时空界限打破,把受众沉浸于机器对现实的最高限度的拟真环境中,世上没有静止之物,于是拟真环境这个能指在这一刻失去了现实环境中的所指,拟真环境成了符号化的环境,成为了“超真实”。

正是由于VR视频从制作到成型的过程之中都存在着“超真实”的向度,所以当VR技术与传统新闻行业融合产生VR新闻时.其“超真实”的特性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VR新闻的一大特点,而这个特点会促使传统新闻行业的叙事模式在VR之中发生改变乃至重构。

三、“虚拟现实”技术引发的传统新闻叙事方式的重构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VR技术在构建出虚拟的真实场景的同时,以特有的“沉浸、交互、想象”的特点,通过对观众感官的刺激,让其拥有全新的知觉体验。这种信息接受的方式不同于以往任何的新闻传播媒介,传统新闻,包括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信息采集思路被VR技术重构了,这其中包括:全新的“沉浸式”新闻场景代替由文本视频音响组成的新闻场景;传播者对素材的主动拼接到把关行为被弱化;叙事线索由单一到多元。

1.从音像到场景,“沉浸式”新闻诞生

沉浸式新闻,简单的说就是用360度全景相机记录下新闻现场,经过数字處理后由VR设备终端为受众呈现的“虚拟真实”场景,使受众在观看时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南加州大学安娜博格传播学院研究院罗尼·德拉佩纳将其定义为“一种能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中描述的事件或情形的第一人称体验的新闻生产形式”。

传统新闻的呈现介质是:音像加文字,并且经过新闻工作者们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基于“音像加文字”的传统新闻报道框架。VR新闻的画面则是VR技术对客观现实的数字重建,新的传播介质——“超真实”的“场景”得以诞生。从技术层面看,VR将受众的知觉管理系统和经数字处理后的虚拟场景进行融合,使得用户得以通过自己肢体运动可以看到360度的全景画面。受众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场景”实现了他们的沉浸式体验。

在某种程度上,沉浸式体验赋予了受众极大的自主性。在360度的“超真实”虚拟环境中,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不再受到单一片段的限制,他们可以在一个新闻片段中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事件、环境,也可以抛开这一切去看与之无关的东西。于是受众的视角就从传统新闻中的第三视角变成了一种“全知全能,新闻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的全知视角。

2.重构选材内容和拍摄思维

传统新闻视频的呈现方式停留在一个直观的平面上,完整视频是通过许多的镜头剪辑拼接而成。这样的视频中所传递出的信息是经由蒙太奇首发组合而成的被赋予了传播者意识形态的信息。观众所能看到的只是摄像机镜头前的不到180度的画面,相机背后的180度呈现的是什么,观众并不知情。也就是说,传统新闻视频由于技术手段的决定,只能为受众提供一种“部分真实”。于是,传播者巧妙的利用这一点,只用选取同一时空下,对自己传播行为有用的画面,从而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播者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信源,也是一个强把关者。

而VR视频则是通过360度全景相机进行拍摄,将拍摄空间之中的画面360度全方位呈现给观众。一方面,VR刺激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另一方面,VR技术融合影响、声音、文字,呈现出一个不同于传统视频平面叙事的3D立体式叙事模式。于是,VR新闻超越了传统新闻的平面视角从而进入3D维度,给观众带来更富有冲击性的体验。

新闻工作者在制作VR新闻时,用360度全景相机拍摄画面时的思考方式就必须转换,蒙太奇思维在此被解构。在每一个场景中,观众都可以全方位观看这一时空下发生的事情,VR视频中传递的信息不再由传播者通过画面剪辑主动施加,而是由观众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于是在选择拍摄现场的时候,摄影师可以充分利用受众全知这一特点,选取受众眼前和“身后”具有强烈对比性的场景。例如通过VR设备去看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可以通过视角的转换看到山村孩子们的家庭环境:在同一间狭小的屋子里,一个孩子在房间的一角看着电视,在另一边,她的母亲正在给她跟另外一个孩子做饭。如果通过传统的新闻视频呈现,则少了当观众自己发现她们的厨房和客厅挤在一块儿时所带来的震撼感受。但是,在新闻事业层面,为了保证良好的传播效果,视频中360度场景都必须要符合新闻传播事业的标准才可以被拍摄。

3.单一叙事线索到多线索叙事转变

“一般而言,事件性新闻叙述的是一个‘单一的事件,故事性新闻叙述的是一个‘事件链,状态性新闻叙述的则是一个‘事件团”。从这一角度看,新闻其实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事件的叙述,而在叙述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叙事线索起到串联事件的作用。在传统媒体中,叙事线索为新闻的“5W”即:where(地点)、what(事件)、who(人物)、why(起因)、when(时间)。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一般不会将“5W”全部概括,仅挑出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几点去组成稿件。

VR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多媒体,它集成了声音、文字、影响、环境等多种表达,并将这些媒介体验融合到同一个维度的“场景”中,所有的信息都在这一时空下得以聚合,从而一个更复杂完整的新闻现场得以呈现,受众在这样的场景中不仅拓宽了视野,并可以结合自己的认知基模对新闻信息进行组合,形成多线并行的叙事线索。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新闻报道都适合用VR形态叙述。首先,由于目前技术设备和制作成本的限制,VR+新闻的模式更偏向于深度报道。然而,对于新闻事件所在的环境本身就具有冲击力,有新闻价值的情况下,VR新闻的传播效果显然要比以文字描述好的多。VR也更适合与“事件团”形式发生的状态性新闻的叙述,国外的VR新闻热衷与选取战争、难民、体育的宏大事件展现,而这些宏大的场景若是借助文字加音像的传播手段,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此外,必须要注意的是,新闻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要内含一定的人文关怀。VR的“沉浸式”同样会将画面中的血腥和恐怖放大,例如在《卫报》的VR作品《6×9:身临其境体验单独监禁》之中,用户在体验虚拟牢房的同时,也能听到狱中犯人的刺耳叫喊.墙壁上反映犯人内心扭曲的诡异图案清晰可见,这些都会让体验者“沉浸入”恐怖的氛围中,对心理造成不适感。

四、“虚拟现实”新闻中“超真实”向度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

由于VR技术的特点,传统新闻与VR融合后,其媒介介质、把关机制、设置思维、叙事线索都产生了依据VR技术的重构。虽然VR技术这种“让地域消失”的报道方式相比传统报道叙事手段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但目前,“超真实”的沉浸体验很容易使得受众将虚拟真实和客观真实混淆:拟真“抹杀”了真实之后人们的媒介依存症是否会进一步加深;基于“场景”的拍摄思维是否会导致策划新闻等伦理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1.新闻娱乐化趋势可能更加严重

新闻娱乐化体现在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上看,新闻开始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从内容上看,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新闻软化。

在美国梅因纪事报所推出的大型VR解释性报道《丰收的变化》中,现实世界中的农场被按照一定比例转化成模型,并做成虚拟游戏。用户在“观看”这个报道的时候其实是以游戏的形式去和报道中的元素互动。这种形式本身就是将游戏娱乐植入到新闻中,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

VR新闻的娱乐化体现是以形式上的重构造成内容上的转变。VR要打开新闻的市场,在受众体验上做好文章,吸引用户确实是合理的方式。但目前的情况是,由于VR技术的特点,VR新闻极易将硬新闻软化。笔者认为,若要控制VR新闻娱乐化趋势的蔓延就必须要明确传统媒体和VR媒体间的分工,让VR新闻更多的是去扮演对传统新闻的补充角色。一方面,硬新闻的新闻价值在传统媒体平台上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观看VR新闻更全面的了解新闻事实。

2.“透明的”工具之“恶”可能导致策划新闻

策划新闻是指:公关人员及媒介组织为了一定的利益,策划事件并作为新闻公开报道的行为,其事实是人为制造,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当媒介工作者在选择可以被拍摄成VR新闻的事实的时候,往往并不会非常的顺利,拍摄场景中时常会夹杂一些干扰信息。而为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拍摄时就必须对场景重新布置。当涉及到有人物事件已经发生过的情况下,甚至会有导演事件的可能。

这些因素的产生是由于全景相机的特点所致:360度的镜头下无法进行剪辑拼贴。而VR新闻之所以能带来“沉浸式”体验,让人们感受到极富有冲击力的场景,这些则是由VR技术的决定。鲍德里亚认为:工具的性能就是使用工具者想象力的极限。但在媒介工作者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他们不这么认为,甚至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看重的则是作为这个机器的“有用性”,于是機器通过“有用性”欺骗大众的目光而使自己变得透明。它伪装成工具,仿佛是使用者忠实的奴仆,全心全意为你所要制作的效果服务。最终,人们在使用机器时,将越来越依靠它,逐渐实现对机器设备的完全征服。但实际上,人们自认为自己绝伦的创意,其实早已被机器设备所框限,这就是机器的“透明的恶”对使用者所施加的“致命策略”。而这一“透明性”就是鲍德里亚“超真实”理论的典型特征之一。

3.“超真实”导致的真实与虚拟真实混同

鲍德里亚将“拟像”完全实现“超真实”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它是宏大现实的直观反映:2、它开始与宏大现实相异;3、它掩盖了宏大现实的不在场;4、它不与现实发生任何关联,它变成了纯粹自身的拟像。观众在看VR新闻时其实看到的是VR设备对真实环境的拟像。“这只不过是对相关新闻素材进行数据化处理,通过三维动态全景复现新闻时间场景和过程,并逼真还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功能”。于是人们看到的“真实”其实是借由数字技术将“0/1”巧妙排列组合的产物,这些数字符号成为“超真实”掩盖了真实场景中的宏大叙事。如果说网络正在以它的数字化符号虚拟世界去逐步营造鲍德里亚所描述的拟真世界。那么VR则进一步拉近了受众与拟真世界的距离,造成受众在认知层面将客观真实和虚拟真实混同。

新闻传播对技术手段极为依赖,人类新闻传播的发展史是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部分。VR的出现毫无疑问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上文所述的叙事重构也只是这个冲击当中的冰山一角,并且诸多的伦理问题也会在VR技术与传统新闻融合的初始阶段爆发式的呈现。但是,这至少给了未来新闻业探索敲了一个警钟——未来人类可能通过虚拟现实手段的报道建立起人类虚拟的“楚门世界”,“拟态环境”彻底转变为“超真实”。

必须要说明的是,鲍德里亚这种“超真实”的媒介观是在以一种悲观的视角看待媒介技术的发展,技术决定论和技术中性论的争议似乎也从未停下过。但是在现阶段,在VR新闻只是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在“虚拟现实”技术尚未完备之前,这种“超真实”还只是遥远的设想。当下,如何将传统媒体和VR有效融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尽可能规避上述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当然还可能存在很多笔者未涉及的问题,则是目前学术界需要探讨的。

猜你喜欢
新闻伦理
功利主义与康德主义视角下新闻报道的伦理难题
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研究
媒介逼视现象的新闻伦理分析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如何恪守人文精神
论张季鸾新闻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