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定位、逻辑及模式研究

2018-04-22 06:33姚景超何文虎王永锋杨云龙
西部金融 2017年11期
关键词:融资模式绿色金融美丽乡村

姚景超 何文虎 王永锋 杨云龙

摘 要: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是生态农业发展,为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等三类乡村项目建设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尤其是融资服务方案。为满足经营生态农业的农户和企业的融资需要,可采用供应链融资模式、金融机构主导的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为主导的融资模式、“电商平台+金融”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为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融资需求,可采用PFI、PPP和BOT项目融资、EMC(节能服务商)融资、绿色基金、绿色债券、CDM项下融资和公用事业服务商融资等融资模式。

关键词:绿色金融;美丽乡村;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1)-0044-07

一、前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金融扶贫的现实需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推动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等三类乡村项目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正式启动并得到全面推进。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配套政策和相关措施,启动了试点工作。2015年4月,我国制发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指标、要素和要求进行了规范性指导。2016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被重点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2016年至今,我国各地区愈发重视美丽乡村建设,纷纷上马各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根据我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央财政资金达253.5亿元,为历年之最。

綠色金融,又被称为环境融资或可持续性金融,是近年来金融理论创新与实践的一种新型金融业态,主要是从绿色生态和低碳环保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规范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实现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关于绿色金融最权威、应用最广泛的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关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曹军新(2016)指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主要存在制度机制设计乏力、金融机构认识及动力不足、财税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隗斌贤(2016)和俞岚(2016)指出,绿色金融创新乏力、产品结构单一、风险防控经验缺失、金融人才较少、监管指导不足、监管政策法规滞后、配套扶持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麦均洪和徐枫(2015)运用联合分析方法证明了“盈利能力”、“行业特征”、“外部监管”是制约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研究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探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时,李淑文(2016)研究了兴业银行的若干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提出了接轨赤道原则、推广绿色信贷机制、培养绿色金融人才等有益建议。胡春生(2012)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2015)认为,构建完备的组织框架、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合理的顶层制度设计、科学的市场机制、富有活力的产品与业务创新模式是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有效路径。李晓文等(2012)、马骏(2015)、翁智雄等(2015)等学者研究了国外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提出了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建议。也有学者从推动绿色金融立法、降低信息不对称、完善政策激励体系、培育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2016);辜胜阻等(2016))。

绿色金融在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充分调动其在资金配置的主导作用和杠杆功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并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成本的科学核算和有效分配。因此,从绿色金融视角探究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目前,学术界尚没有从绿色金融理论视角出发研究美丽乡村建设,本文的研究将在一定意义上填补该领域的空白。

二、绿色金融的发展变迁、主要产品及国内外实践经验

(一)绿色金融的发展变迁

总的来看,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业态,在国内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绿色金融的概念被提出,绿色金融开始在西德、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出现,其代表性历史事件是西德于20世纪70年代成立世界第一家政策性环保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90年代公布《银行业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2000年至2014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并普遍认同考虑项目建设中的环境因素,尝试将一系列环境的行业规范指标纳入项目融资中,并开始创新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各类绿色金融产品。这一阶段的代表性历史事件是2003年世界十大银行联合出台的《赤道原则》(2006年重新修订),《赤道原则》已成为当前国际公认的绿色金融业遵守规范。2015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绿色金融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实现迅猛发展,2015年更是被称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

(二)绿色金融的主要产品

按照具体的交易市场和交易标的,绿色金融的主要产品可以分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和股权融资等,这些产品主要围绕绿色项目展开,尝试将各类金融市场工具应用于各类绿色项目。按照客户类型,绿色金融产品主要分为对公产品和对私产品两类。其中,对公产品主要包括:绿色项目贷款产品(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类贷款、节能减排类贷款、环境污染治理类项目贷款、能源未来收益及排污权类贷款、碳排放权配额类贷款等)、绿色信贷担保产品、绿色信贷中间业务产品(如中间贷款、绿色理财等)、绿色项目基金(如碳基金)、绿色金融债券、银团贷款、绿色建筑贷款、技术租赁、私募股权、碳融资及排放交易等;对私产品主要包括:绿色抵押贷款(如绿色建筑贷款、绿色装修贷款、节能产品贷款等)、汽车及运输贷款(如混合动力汽车贷款、节油设备贷款等)、绿色销售与绿色支票产品(如气候信用卡、绿色出行支票等)、代理绿色保险销售业务等。

(三)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经验

1.国外部分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及经验。从目前来看,国外各国在绿色金融战略、政策、规划层面、风险监管、产品研发、信息披露等方面均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一是战略、政策、规划方面。近3年来,国外各国在制定发展规划、战略和政策时,纷纷考虑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环境压力测试指标,鼓励发展绿色金融。二是风险监管方面。将可持续发展、环境压力测试置于金融风险监管的重要地位,通过宏观审慎监管的指导,使金融机构能够重视并从绿色金融视角管理资产价值。三是信息披露方面。对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有关环境、社会风险的信息披露作出明确规定。四是产品研发方面。支持围绕绿色产业开展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重视并鼓励与碳排放市场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

2.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及经验。一是我国已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已相继出台了10余部与绿色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绿色金融的发展给予了清晰规划、有力指导。其中比较重要的有:2007 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2012年银监会下发的《绿色信贷指引》,2016年央行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二是我国绿色金融整体发展情况。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16年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已达7.51万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5000亿元1。绿色债券方面, 2016年我国发行绿色债券总量为2052亿元人民币,稳居全球第一,较2015增长24.7倍2。绿色产业基金方面,截至2016年6月末,国内基金管理机构设立了96只978亿元的产业基金3。此外,2016年10月,国家财政部公布了全国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名单,绿色项目占比在20%以上。股权融资方面,截至2016年8月底,深交所上市的绿色企业有168家,累计融资4275亿元4。三是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主要构成。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主要分为环保产业指数、环保节能融资产品、碳金融产品三类。其中,环保产业指数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泰达环保指数、海通环保指数、中国低碳指数、上证环保产业指数;环保节能融资产品主要包括清洁能源融资产品、能效与节能减排融资产品、环境污染治理融资产品、绿色信贷中间业务产品、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产品和排污权抵押授信产品等六大类;碳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CCER 质押或购买权等。

三、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绿色金融的巨大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也是绿色金融资源调度、投入和管理的过程,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显现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约束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且日益增加与农村金融供给稀少之间的矛盾,农村金融资金需求结构与资金供给结构不匹配之间的矛盾,美丽乡村建设贷款低收益率与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及发达地区流动的约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落后的约束等。具体来看,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着金融主体供给动力不足、金融服务水平较低、金融产品创新乏力、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担保与保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绿色资金供给、绿色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叠合基础

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做好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等三类乡村项目建设,也就是做好“生态人居”和“生态环境”两大建设,最终实现农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金融资本是配置市场资源的主体,绿色金融以支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可以调配金融资源向农村生态农业和生态保护与开发流动,换句话说,绿色金融在农村的主要任务是为绿色产业、农村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融资支持,实现金融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相互交融。因此,绿色金融在农村聚集、优化、撮合金融资源等方面与美丽乡村建设涉及的领域存在叠合。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供给不足、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可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为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农业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耕地资源保护和农田永续利用中的可盈利项目提供资金供给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四、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定位及逻辑框架

(一)目标定位

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定位主要有两个:

1.从事绿色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林业和渔业等生态农业的农户和绿色企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美丽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现代生態农业的本质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利用先进的机械装备、科学技术、管理理念来发展和经营生态农业,是一个集生产、经营、生态等多种组合的综合性产业,不仅具有粮食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各类原材料供给、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保存等特点。然而,发展农村生态产业需要大量的、多元化的融资支持。从事绿色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林业和渔业等绿色产业经营的农户和绿色企业存在巨大的多元化的融资需求,需要绿色金融满足。因此,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个目标是为从事绿色农业的农户、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2.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等三类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对古村落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乡土建筑及其环境修复、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乡村内部与外环境进行建筑更新、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或基础设施过于落后的乡村进行重新建设,这些项目均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一是为传承、保护型古村落提供融资支持。传承、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各地存在的数不胜数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农村乡土建筑村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大幅开展城市化建设,大量古村落遭到破坏、毁弃,致使一些优秀的古村落景观风貌逐渐消亡。同时,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古村落遭到拆除、合并或进行现代化建设,完全破坏了古村落的面貌和空间形态。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国各地已经意识到一些经典古村落的重要意义,保护和传承古村落其实就是静态地保护历史建筑、乡村文化、历史文物。该类村落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进行村落道路、基础设施、古文化遗址和乡土建筑修缮完善、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因此需要大量的融资支持。二是为创新、新建型乡村提供融资支持。近年来,我国西北、西南一些省市偏远地区、自然灾害常发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在国家和地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整体搬迁到条件较好、适宜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受乡土文化、绿化、生态保护等因素影响,该类农村村落在新建的过程中往往注重保留搬迁前村落的典型风貌特征,又借鉴现代乡村建筑特征,该类村落各类宅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三是为挖掘、改造型乡村提供融资支持。挖掘、改造型建设是最常见的美丽乡村建设。该类建设主要是对我国现有农村村落进行基础设施升级、乡村环境优化、农村各类建筑改造更新,以改善农村现有的居住环境,因此,该类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总之,上述三类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如何让绿色金融资源向这些项目流动是美丽乡村建设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逻辑框架

目前,绿色金融支持美麗乡村建设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为从事绿色农业的农户、企业,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项目建设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一是生态农业种植大户、现代农业专业农场以及生态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二是支持农村传统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三是支持农村生态旅游开发、休闲观光和各类农家乐项目。另一方面,为三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等三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有些是盈利性项目,有些是具有普惠性、非排他性的公共项目,这也决定了为这些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时需要采用不同的融资模式。

五、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一)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企业融资模式

为服务生态农业发展,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发挥作用,整合更多有效信息和资源,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信贷、结算、资产管理、财务顾问乃至上市辅导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引导土地、技术、人才等更多要素向绿色农业集聚。总结起来,支持从事绿色生态农业的农户/企业融资的金融模式主要有四类。

一是以涉农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各金融机构应充分调研生态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优势,充分发掘有机蔬菜、林果、中药材、畜牧、乡村旅游等区域性优势绿色产业各个环节的业务机会,覆盖绿色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创新推出多元化的生态农业供应链融资产品。第一,经销商、供应商网络融资模式。利用农村龙头企业的信用引入,为生态产业的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农户或供应商办理集中信贷授信业务。第二,金融机构—物流合作融资模式。各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通过物流监管或信用保证为农村龙头企业的上下游经销商、供应商提供贷款授信。第三,订单融资授信模式。各金融机构采用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为生态农业企业的上游农户和下游经销商提供贷款授信。第四,金融机构向生态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发放贷款,扩大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拉动能力,带动生态农业发展。第五,生态产业的龙头企业为其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农户或供应商提供贷款担保,帮助农户或供应商获得贷款支持。第六,市县当地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以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帮助农村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以金融机构主导的融资模式。该模式以包括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在内的金融机构为主导,通过不断创新抵押、质押和担保的形式,创新适合从事绿色产业经营的农户、企业的贷款产品。该模式是目前金融机构为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企业提供融资的主要模式,包括“金融机构+农户/企业”、“金融机构+抵质押+农户/企业”、“金融机构+公司担保/农场担保/村委会担保…+农户/企业”等多种子贷款模式。

三是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导的融资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指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包括P2P、众创、众扶、O2O等在内的众多互联网融资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撮合交易,为农村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和企业与贷款资金提供者提供直接交易。该模式的融资成本较低,但融资金额较少,融资风险较大。

四是以“电商平台+金融”为主导的模式。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电商平台和电商业务的井喷式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逐步走进农村千家万户,包括河北、甘肃等地在内的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鼓励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各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渐加大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力度,在农村加快推广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以及基于电商平台的分期消费贷等金融服务供给。“电商平台+金融”融资模式由此而生,该模式主要指金融机构与电商平台合作,借助电商平台,为农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农户和企业提供包括农资购买、农产品网售、网上交易、第三方移动支付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该模式借助电商平台实现了资金、物流、信息的有机融合,为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企业提供了一篮子金融服务支持。

(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融资模式

由于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有一些是属于非盈利性项目,有一些属于盈利性项目。非盈利性项目和盈利性项目的融资难度、融资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因此需要分开考虑融资模式。

1.非盈利性项目。

一是PFI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公司或私有机构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参与非盈利性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开发。该模式主要包括建设转让模式和官民协同模式两种。其中,建设转让模式指公司或私有机构在项目建成后将项目出售给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官民协同模式指对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开发,政府或村委会也会出资一部分资金,项目建成后,地方政府或村委会与项目投资建设方协商投资资金的收回方式。

二是PPP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指地方政府或村委会与公司或私有机构以特许权协议的形式,共同合作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公共项目,此时地方政府或村委会的财政负担较少,融资压力较小,但是鉴于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公共项目属于非盈利性项目,为平衡公司或私有机构的投资收益及投资风险,地方政府或村委会有可能须在其他方面让渡权利和义务。

三是其他融资模式。对于非盈利性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融资,当地政府除了采取财政资金拨款、农民或村委会集资等传统方式外,还可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地方政府绿色债券融资、基建投资基金融资等方式。其中,资产证券化融资主要指地方政府或村委会以未来的部分财政收入为资产池,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资产支持证券化操作。

2.盈利性项目。

一是BOT项目融资模式。对于部分盈利性的需要修缮、改造、新建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地方政府或村委会可将项目特许权授予私人承包商,由私人承包商在特许权期内负责项目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政府采取BOT、BOOT和BOO三种操作形式。该模式主要用于一些农村生态旅游项目中。

二是綠色债券模式。地方政府或村委会可将绿色债券引入期限较长、现金流稳定的盈利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通过纳入重点绿色项目名单、给予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手段,鼓励有盈利性的项目发行绿色债券或项目支持票据,引导社会资本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

三是绿色基金模式。对于部分投资总额较大、投资周期较长、投资收益较低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可采用股权类投资的方式,如美丽乡村建设专项投资。地方政府或村委会可通过与私人投资机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方式来建立投资基金,从而引导社会资本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为此,可考虑设立绿色基金,通过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调节乡村项目服务收益、财税和投资政策的举措,支持低收益性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四是合同能源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具备合同能源管理或与之相关的项目。该模式中,一些富裕的农村村委会或当地政府以建成或在建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工程抵押、设备抵押、未来收益权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专项贷款授信或相关金融服务,农村村委会或当地政府常以项目部分节能收益或农村的其他收入为主要还款来源。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贷款定价、期限、还款周期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合同能源项目建设周期、收益预期相集合,项目融资违约率较小。

五是CDM 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该模式中,项目开发商以CDM项下的碳减排指标销售收入作为贷款还款的主要来源,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支持。该模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两种,其特点是金融机构通过对项目开发商的技术能力和综合实力的评估来设计一揽子融资方案,注重项目开发商第一还款来源的现金流分析,还引入风险分担机制和担保机制,能有效解决项目开发商的融资短缺问题。该模式打破了金融机构传统项目贷款以抵押担保为主的条件限制,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贷款与碳金融创新相结合,达到融资模式创新的目的。

六是项目开发商担保下的上游服务商授信融资模式。该模式主要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上游生产设备、生产资料提供商提供融资支持。该模式中,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发商为项目上游服务商的信贷融资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向上游服务商提供项目采购环节的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必要时,金融机构还可为上游服务商提供其他融资服务。该模式有效克服了金融机构与上游服务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上游服务商的融资问题,实现了金融机构、项目开发商、项目上游服务商的共赢。

参考文献

[1]Jeucken J.Sustainable Finance and Banking[M].USA:The Earth scan Publication,2006.

[2]Scholtens B.Finance as a Driver of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8,(1):19-33.

[3]曹军新.构建多层次跨界合作治理的绿色金融体系——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的扩展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

(2):154-162。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J].金融论坛,2016,(2):17-28。

[5]辜胜阻,韩龙艳,郑超,李睿.绿色发展视角下的绿色金融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6,(5):30-33。

[6]胡春生.绿色金融: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的新经济发展方式[J].改革与战略,2012,(2):66-69。

[7]李晓文,张明东.节能减排银行支持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2,(10):68-70。

[8]李淑文.低碳发展视域下的绿色金融创新研究——以兴业银行的实践探索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5):14-16。

[9]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5):18-27。

[10]麦均洪,徐枫.基于联合分析的我国绿色金融影响因素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5):23-37。

[11]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金融论坛,2015,(10):30-40。

[12]俞岚.绿色金融发展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6,(1):78-81。

[13]隗斌贤.G20框架下我国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6):64-72。

[14]翁智雄,葛察忠,段显明,龙凤.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对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6):17-22。

The Object Positioning, Logic and Model Researc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reen Finance

YAO Jingchao HE Wenhu WANG Yongfeng1 YANG Yunlong2

(1Guyu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Guyuan Ningxia 756000; 2Harbin Bank,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70)

Abstract:The key point of the green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s to provide a package of financial services, especially the financing plan for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hree types of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such as protection, new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o meet the financing need of farmers and enterprises who manage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everal financing modes can be adopted such as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ode, financing mode dominated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ncing mode dominated by Internet finance, and financing mode dominated by “electric business platform + finance” . To satisfy the financing need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roject, such modes as PFI, PPP and BOT project financing, EMC (energy conservation service) financing, green fund, green bond, CDM financing and utilities services financing can be adopted.

Keywords: green finance; beautiful countryside; financing mode

猜你喜欢
融资模式绿色金融美丽乡村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贵州省XX市新型城镇化试点融资模式探索
浅析公租房融资模式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