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之路第五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在察右后旗隆重召开

2018-04-23 02:41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核心区绿色生态提质

《中国农资》记者崔海涛

3月17日,由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隆重举办。本次大会围绕马铃薯高效生产经验分享、技术集成应用、农资农艺融合、产品价值提升、品牌培育推广、营销渠道拓展、产值效益突围等专题,开展全方位的技术交流,以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走向更高层次。

“薯都”核心区走向生态化、品牌化

本次大会在察右后旗举办是因为该地区对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察右后旗隶属有“中国薯都”之称的乌兰察布市,它是我国第一个马铃薯原种繁育场诞生地,是我国第一个马铃薯产品获得国际品牌5A级认证诞生地,还是我国第一个《生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企业标准诞生地,因此察右后旗也被相关专家认定为“中国薯都”核心区。“中国薯都”核心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成为本次大会主要议题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文占平在会上表示:在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是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大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利于提高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有利于整合马铃薯产业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有利于科研与生产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有利于推动马铃薯及其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形成持续和稳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由此可见,我国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过程中,马铃薯产业也必将走向提质增效的道路。会上,察右后旗人民政府也披露了“中国薯都”核心区察右后旗马铃薯产业质量提升的战略构想。

在其战略规划中,示范推广绿色优质专用特色品种是主要目标之一,未来该地区将主推适合全粉加工、淀粉加工、油炸加工、主食加工、特色鲜食和营养强化的专用品种。同时,该地区还将推进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创建,集成以农业机械为载体的绿色生态的高效标准化技术,形成独具特色地生产标准或技术规程。另外,还将急需强化品牌建设,扶持马铃薯优质品牌,提高地方特色马铃薯产品的影响力。察右后旗马铃薯产业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好品质引领产业突围

本次大会还邀请众多专家和行业大咖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李辉尚在会上分析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市场形势。据他介绍,2017年我国马铃薯年平均价格为2.12元/kg,同比跌11.7%,是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据李辉尚分析,2017年我国马铃薯产业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给总体增加,但是消费需求增加不明显。据估计,2017年上半年,山东、云南、贵州等春薯主产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同比增加5%-10%,河南、安徽等非主产区同比增加30%左右。但是在市场供给增加的同时,消费量却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自去年冬季以来,集团消费再次明显减少,加工消费虽然稳定增长但幅度有限。

会议期间,记者随机采访了参会的马铃薯种植大户。有农户表示,目前马铃薯地头收购价大幅下滑,很多马铃薯卖不出去而只能储存在窖中。对此,内蒙古格瑞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冬虎表示,马铃薯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如果农民奔着淘金的梦想加入马铃薯产业的话,这个梦想可能会落空。要想在这个产业中站住脚就必须认真学习,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并在行情低迷的时候能有所坚持。他认为我国缺乏制作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是制约马铃薯产业做强的一大因素,因此未来马铃薯产业应该更多地考虑消费人群真实需求。

尽管我国当前马铃薯产业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马铃薯产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只有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提质增效,发展绿色生态而且符合中国人口味偏好的加工食品,我国的马铃薯产业才能实现突围。

猜你喜欢
核心区绿色生态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为城市提质而歌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