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拳组合实现弯道超车 精准发力提升品牌赋能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委员会记者行走进安徽

2018-04-23 02:41中国农资焦自宣
中国农资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华星农化农药

□《中国农资》记者汪洋 焦自宣

为倾听企业心声、传播行业正能量、展现企业真面貌,为农药行业、企业健康发展鼓与呼,3月12日-16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委员会协调组织的“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委员会记者行”走进安徽。此次活动汇集了包含《中国农资》在内的12家行业主流媒体,先后对安徽省内的华星化工、合肥中海、众邦生物、辉隆瑞美福、银山药业、星宇化学、久易农业、丰乐农化8家农药生产和流通企业进行了参观交流。

本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与面对面交流,展现了安徽省农药生产与流通企业在行业大变革背景下,如何树立自身品牌,锻造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弯道超车的发展轨迹。其多点布局、精准发力、严抓环保安全生产、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的一系列发展策略,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新经验;为促进我国农药行业安全、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借鉴意义。《中国农资》记者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带着行业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与企业进行了交流。

安徽众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自云(左三)介绍公司产品。

环保不过关,何以谈发展?

环保趋严之下,绝无完卵。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农药行业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的支农产业,其转型升级的主旋律必然也是绿色。当前,环保高压已是常态化,国内化工企业受其影响巨大,许多工厂被迫关停,许多老牌化工企业更是内外交困,庞大的生产线提高了环保改造的资金投入和建设难度。但是,环保不过关,大企业在政策面前照样一视同仁;环保改建,庞大的资金投入和生产线改造则对企业生产和资金链运转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此形势下,企业该何去何从?

“环保必须要做,要下大决心做。”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泽彬表示,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为华星化工的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经过领导班子深入讨论,华星化工决定破釜沉舟,坚决打赢这场环保攻坚战。说干就干,2016年11月,华星化工原药生产项目全线停产,先后投资1.1亿元,对污染治理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对低效益、高污染的项目果断剔除。除此之外,华星化工还与江苏蓝必胜环保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投资8000万元,建设废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保障环保治理的专业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2017年4月25日,据在线检测数据显示,华星化工废水实现达标排放,也宣告了华星化工环保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颜泽彬表示,未来华星化工将继续深化环保治理工作,实施污染资源化回收,实行废水减量化、减排化,强化环境管理,进一步对环保进行升级和改造,实现清洁工厂建设,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欲谈发展,先言环保。环保问题已是当前企业生存的红线,当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发展也只能是空谈。对此,安徽的农药生产企业看地十分透彻,也都做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从中获益。

谁投入,谁受益,未来绿色环保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环保治理必须要抱以壮士断腕的大毅力,不能心存侥幸。唯有破釜沉舟,方能浴火重生,华星化工便是最好的例子。

对此,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普泉表示赞同。他认为,环保政策固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企业需要抗住压力,做好环保治理工作,虽然会加大短期内的投入,但长久而言,利必大于弊。

“最简单来说,环保合格最起码能够保障生产,能够生产就能赚钱。”何普泉表示,合肥市的环保风暴于5年前已经掀起,星宇化学在风暴之初就已经着手解决环保问题,且已全部达标。未来,环保要求的标准会逐步提高,企业的投入也会持续增加,但环保风暴也为行业提供了莫大的发展机遇。席卷全国的环保风暴,将不达标的企业全部关停,不但提升了行业质量,也为达标的企业腾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企业,尤其对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利好。环保质量的提升降低了员工的流通性,也使大企业的成本优势弱化,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与大型企业同水平线竞争的可能性。

环保是大趋势,不再以牺牲环境来发展也是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特别是十九大召开以来,国家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来保证我国的绿水青山。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进行环保改造,致力打造“有温度、有颜色、有厚度、无异味”的现代化花园式农药企业。据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帮林介绍,全国范围内仅有20%的农药企业能够取得排污许可证,而丰乐农化在2017年12月便跻身此行列,取得了排污许可证。2018年2月8日,安徽省农委向丰乐农化颁发了安徽省首张农药生产许可证。这无不证明了丰乐农化综合实力的强大。

“环保治理不仅仅是迎合环保政策要求,也是对员工负责。”张帮林表示,企业是员工的第二个家,打造“有温度、有颜色、有厚度、无异味”的现代化花园式农药企业是丰乐农化的目标。为此,丰乐农化与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采取自身治理与第三方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三废”问题。目前,MVR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丰乐农化将通过投资MVR、冷源蒸发项目建设来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废气则采用全封闭措施,对于无法封闭的也有相应抽气设施,保证员工清洁化生产。

智能化生产已是大势所趋

智能制造是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当前我国制造业由大国变强国的根本途径。同时,在人工成本愈加高昂的当下,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尽可能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还能大幅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保证整体质量。农药制剂加工自动化和智能化已逐渐成为农药制剂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2012年,安徽辉隆集团瑞美福农化有限公司并购安徽省银山药业有限公司,借助辉隆集团的平台优势,银山药业正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现已拥有2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厂房和1000平方米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年生产能力达10000吨以上。

在谈及企业发展时,安徽省银山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怀铜表示,并购后公司发展拥有了更大的平台,借助辉隆集团的品牌、网络、资金、人才等优势,银山药业率先推行农药生产智能化和信息化项目建设。2013年底,占地8700平方米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装置正式投入运营,采用DCS系统,实现了全程计算机控制,使公司生产管理目标最大化,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农药加工生产基地。

华星化工做为本次记者行第一站,其充满科技感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也让人为之惊艳。据了解,华星化工已与江苏金旺包装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对草甘膦水剂包装车间进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该智能化制剂车间设有4条草甘膦包装线,整条生产线从理瓶、灌装、旋盖、封口、检重、贴标、赋码、装箱、码垛、入库等全程实现包装自动化,为国内首套装置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11月18日上午,安徽华星化工首批通过智能化生产的草甘膦水剂从生产线上缓缓下线,正式迈入草甘膦制剂智能制造时代。

丰乐农化在智能化进程上也不遑多让,走进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地运行着投料、调试、灌装、包装等程序。据丰乐农化副总经理王多斌介绍,生产线的自动化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在未能实现自动化之前,每条生产线至少需要10-12人操作,现在只需要5人。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未来有望减少到3人。丰乐农化现拥有15条智能化制剂生产线,创建了无泄漏车间。未来在合成加工方面也将实现自动化。自动化进程的推进,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节约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在参观过程中,记者还关注到,几乎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打上了二维码,农药行业的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正在日益健全。对此,安徽众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自云表示,未来的农药产品包装必须全部打上二维码,可追溯制度只会愈加严格,这是大势所趋。众邦生物在第一时间将8条生产线的所有产品全部交由第三方合作平台建立了二维码系统,就是因为认识到这种趋势。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防止假冒伪劣,有效肃清市场,这对企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所以,未来所有行业都将纳入到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中来,企业更应该加强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快速推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社会化服务各显神通

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销售模式和市场竞争的内容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企业已经由原有的“卖产品”转化为了“卖服务”,市场竞争也由“产品竞争”过渡到了“服务竞争”的时代。如何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服务体系,成为了所有农资企业需要研究的课题。

合肥中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农药流通企业,对于生产企业如何构建服务体系,对他们而言显得更加重要。合肥中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波表示,作为一个专门做农药经营和流通的经销商,自身虽然没有产品,但却可以通过打造独有服务体系从而构建品牌。合肥中海始终秉承“技术+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技术带动销售,以服务为营销导向,为农户提供配套的作物解决方案,形成了“稼优汇”系列品牌解决方案,并利用其独有的电台优势,打造了“中海农广超市”这一宣传平台。

在技术落地上,合肥中海也已经形成一套立体化成熟的模式。据合肥中海技术服务部经理陈贵录介绍,合肥中海现已在地推团队、项目推进、服务升级、新媒体、方案整合4个方面形成成熟样板。

与之不同,生产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服务精度或有所不及,但服务广度却是流通企业无法比拟的。辉隆股份副总经理、瑞美福农化集团董事长程金华表示,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加快,大农户不断涌现,销售模式不再是简单的一买一卖,简单的农化服务也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未来的社会化服务将越来越全面。瑞美福始终以双赢为原则,坚持打造和完善自身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大农户提供综合性的农化服务,从种子、化肥、农药各方面为农民减少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平台为大农户提供农产品标准化服务,提高作物品质,从而提升农产品价格和农户收益,服务的溢价自然呈现。目前,这种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果。未来,瑞美福将加大服务力度和规模,助力农民增收,提升自身价值。

“未来农业企业的竞争,将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张帮林认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贯穿产业链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丰乐农化已经制定了大发展战略,积极拓展种、药、肥、贷、险、收的综合业务。2017年8月,丰乐农化与湖北省钟祥市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收购并成立湖北丰乐生态肥业有限公司,补齐了在肥料领域的短板,开启了丰乐农化“种、药、肥一体化”的新征程。未来,丰乐农化将围绕公司“五大战略”“八大工程”的战略规划,进行全面的业务开拓和市场布局,不断完善自身产业链综合服务水平,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实现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

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泽彬(左三)介绍华星化工在污水处理上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参观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自动化总控室。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农化企业而言,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就是影响企业上层发展的下层基础。不具备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的,即使是注重服务的当下,其产品质量仍然是最为核心的关键点。没有产品做支撑,再好的服务和宣传都是空中楼阁。

何普泉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技术工作,科班出身的他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研发。他表示,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而持续的研发投入是打造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星宇化学每年的研发经费都占到销售额的3%。在研发方向上,星宇化学始终致力于新型、高效、环保型的农药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在自有原药的基础上加大复配和新剂型的系列产品的开发,并结合当前用药特点和今后市场热点,不断开发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国内的农药生产企业与外企的制造加工能力不相上下,甚至有所超越,差距就在于产品的研发。”黄自云表示,目前整个农药行业都在寻求改变,未来3-5年内,行业的集中度将越来越高,管理也将越来越严,落后的产能将会逐步被淘汰。在此背景下,企业想要走得更远,必须要做好环保治理,提升设备水平,防止决策失误,最重要便是拥有创新研发能力。唯有能够根据当下市场需求不断对自身产品结构进行升级创新,确保能够为农民解决实在问题,才能拥有高黏性的客户群体。同时,随着原药研发难度的不断加大,产品推出的滞后性,外企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对国内企业而言也存在着机遇,而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点就在于研发能力的强弱。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烟嘧磺隆玉米田除草剂的首创者。当时,国内尚没有厂家做烟嘧磺隆这款玉米田除草剂产品。久易农业看到了这个产品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潜心研究,历时2年多,烟嘧磺隆原药正式合成试产。经过后续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久易农业掀起了整个中国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的发展高潮。

久易农业还对产品不断地进行升级创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延伸。一方面,改进研发了水基化型制剂,使其更容易分解,解决了乳油制剂对环境污染大,稳定性不够的弱点;另一方面,还研发成功了含量很高的油悬浮剂的生产加工技术和烟嘧磺隆的合成技术,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成就了国内一大批制剂加工厂家和经销商。目前,久易农业已经围绕烟嘧磺隆推出多个制剂品牌产品,并通过多年对玉米苗后除草剂的专注研发和积极推广,使得玉米苗后除草完全取代了苗前除草。

可以说,久易农业是产品创新研发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运河表示,久易农业秉承“天下凡事,久为则易”的理念,以“用心服务,恒久创新”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以科技带动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与产业结合,不断创新,勇攀高峰,以生产食品的责任感来生产农药,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安全、放心的农资产品。他还说:“农药企业必须要有担当,作为农药企业,久易农业始终以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和痛点为己任,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质量创新入手,打造核心竞争力,不做品牌炒作的印象派,要做产品过硬的实力派。”

猜你喜欢
华星农化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我要读书啦(下)
我要读书啦(上)
写话,一点都不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鸟”和“乌”
农化人不谈九九六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