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西方新一轮对峙:愿望与结果

2018-04-23 03:23毕洪业
世界知识 2018年8期
关键词:美欧支持率制裁

毕洪业

继3月14日英国宣布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限其一周内离境后,作为回应,俄外交部3月17日宣布驱逐23名英驻俄外交人员。3月26日,美国宣布将驱逐60名俄外交官,关闭俄驻西雅图总领馆,以显示对盟友的支持。与此同时,欧洲20多个国家也纷纷“站队”表态,并同样采取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实际行动,声援英国。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月25日表示,英国对俄罗斯的指责类似敲诈,“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蛮横行为”。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切帕认为,西方对普京国内支持率高企感到失望,“由于没能看到俄罗斯社会的分裂,西方国家希望再一次抹黑俄罗斯的国际形象”。3月29日,作为回应,俄罗斯宣布在3月31日前将驱逐60名美国外交官,并关闭美驻圣彼得堡总领馆。

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双方也曾有过短暂的“蜜月期”,但更多的是争吵和指责,克里米亚被“并入”俄罗斯后更是进入相互制裁甚至对抗的常态。最新的情况是,美欧不仅继续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还借“通俄门”和“间谍中毒”事件等对俄罗斯展开“群殴”,导致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形成冷战后的“最严重对峙”。

老调重弹:西方对俄罗斯的“集体外交敌视”

此轮对峙开始于2017年底至今年初特朗普政府连续推出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三个重磅战略文件。三份报告分别从国家安全、国防和核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美国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和对策。在报告中,俄罗斯被称为“世界舞台上的坏人”,强调莫斯科的“地缘政治野心”是美国面临的三大威胁之一,特别是其拥有的核武器依然是美国最大的现实威胁。此前,俄罗斯还被贴上“干涉选举”的标签,成为很多欧盟成员国中传统力量为自己选战不佳进行开脱的“替罪羊”。今年1月底,在“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之下,美国财政部拼凑出了一份令人啼笑皆非的共210人的所谓“克里姆林宫名单”(几乎囊括了俄罗斯政治领导层和知名企业家),暗示这些与普京关系密切的人可能会被制裁,意在施压普京的“核心圈”。这看起来更像是“干涉”俄罗斯3月举行的总统大选的步骤。“间谍中毒”事件在英国发生后,美国白宫以“干涉大选”和“恶意网络攻击”为由,宣布对俄罗斯5家实体和19名个人进行制裁。针对“间谍中毒”事件,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宣布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召回驻俄大使及暂停一切双边接触。随即,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认定“间谍中毒”事件很有可能是俄罗斯所为,是对英国领土完整的侵犯。北约发表声明,认为这是对英国进行明目张胆的攻击,很大可能是莫斯科所为。欧盟召回驻俄大使。为声援英国的举动,打着维护价值观和国际法的旗号,美欧20多个国家还共同掀起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的浪潮,这些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波兰、荷兰、丹麦、捷克、瑞典、爱尔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表明西方对俄罗斯的“集体外交敌视”行动正式展开。外交人员遭到如此规模的集体驱逐为现代外交史上所罕见。

事实表明,尽管内部存在着矛盾和竞争,但在重大地缘政治利益和价值观冲突面前,美欧仍然会团结起来对异己力量进行集体攻击,而且这就是他们所设定并且要全力维护的秩序和规则。令人惊讶的还有,受反俄“政治正确”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些最讲法律规则的国家竟然省去所有程序,直接给俄罗斯“盖棺定论”,并迅即举起自己熟悉的“制裁大棒”。这难免让人在感到西方双重标准的同时,似乎也有“间接干涉”俄罗斯大选之嫌。美欧在制裁和打压俄罗斯问题上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所付出的代价要比俄罗斯小得多且完全能够承受,而对俄罗斯则可能形成重创。同时,美欧更希望通过制裁和外部压力使俄罗斯社会发生动摇,出现反普京情绪和社会运动,从而削弱普京政权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事与愿违:普京支持率重返高位

事实表明,正是西方的制裁和对抗政策激发了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的持续高涨,也使普京在俄罗斯民众中的支持率重返高位并一直保持至今。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众对普京及其政权的信任度開始下降,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普京的支持率已经跌落低位。列瓦达中心在2012年8月中旬进行的民调显示,普京的支持率首次降至50%以下的48%,而且有56%的人表示对普京做出成绩的不断期待已经感到疲劳。同时,俄罗斯还出现了民众上街游行示威反对政府政策的活动。2010年3月20日,俄罗斯反对派还发起了“愤怒日”抗议活动,全国有数千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普京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甚至打出了“普京下台”的标语。尽管未达到预期效果,但俄反对派以及西方媒体还是借机大肆炒作俄罗斯出现了“去普京化”浪潮。临近2012年大选,俄罗斯又爆发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民众游行示威(2011年12月10日和24日)。这期间,不仅是反对派,之前远离政治的城市中产阶级和年轻人也参与其中,他们要求政治参与权,对普京政权构成了考验和冲击。

但2013年发生的乌克兰危机激发了俄罗斯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而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的军事介入更迎合了俄罗斯民众的大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推动了普京的支持率反转并使其达到了新高度。2014年1月,普京的支持率还只有65%,而3月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则直线飙升到80%以上,并持续维持在高位。尽管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导致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但克里米亚的“回归”强化了人们对普京的信任与支持。对此,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表示:“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被丢掉了,但即便是非常温和的人也从未真正接受这一事实。他们始终认为这是很不公平的。普京有胆识……没有流一滴血就使它回归了俄罗斯。”普京也因此被《时代》《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世界最具影响力人物。2015年10月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展开空袭后,普京的支持率曾一度高达近90%,尽管2016年以来有所下滑,但仍没有低于80%。

长期维持如此高的支持率是美欧国家领导人所难以企及的,而且这还是在俄国内经济处于困境的形势下所取得的,这一结果显然与美欧的制裁不无关系。尽管高支持率并不代表普京执政的成功,况且西方媒体和政治人士还认为数据可能“有水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数据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与俄罗斯官方关系并不密切的独立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所发布(2016年列瓦达中心曾被列入“外国代理人”名单),而且不同调查机构的结果基本没有太大的出入。在美欧国家看来,一旦经济制裁使俄罗斯民众生活更加艰难,普京政权的基础就会出现动摇。但事与愿违,尽管西方的制裁造成了俄罗斯的经济困境,但却未能引发反对普京的浪潮,西方的敌意反而激发了俄罗斯民众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绪,使普京获得了广大民众包括先前一些反对者的支持。今年3月18日,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四周年之际,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普京以近77%的高得票率再次当选,这一结果反映了俄罗斯当前的民意走向。正如欧洲新闻网所言,美欧国家越是指责普京,他就越是会在国内得到支持,这两方面具有极大的正相关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和分歧不仅体现在地缘政治、安全及人权等方面,还体现在双方历史传统和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上。历史上,西欧与俄国选择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冷战结束后,出于对俄罗斯的担心,西方一直在讨论控制俄罗斯的政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建议,在鼓励俄罗斯进行改革的同时,美国要特别注意提防“俄罗斯恢复帝国的企图”。更广泛的理解应该是,西方要促使“民主俄罗斯”的出现,目的在于“消灭来自俄罗斯的威胁”。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强调,俄罗斯如果要得到援助,就必须做出以下两个有利于欧美的抉择:俄罗斯要抛弃帝国的过去,对扩大的欧洲与美国的政治和安全关系不表示异议;允许在原苏联领土上实行地缘政治多元化。然而与西方国家所希望的相反,观察俄罗斯近20年的发展路径,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威权主义的复兴和民族主义情绪的积累。普京曾多次强调要重视俄罗斯历史,回归东正教的传统价值观。在2013年举行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上,普京谈到,“我们不應该再这样,只盯着我们历史中的坏事然后妄自菲薄了,就连我们的对手都不会这样谴责我们”,“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历史感到骄傲”。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普京颁布命令在全社会开展纪念活动,希望表达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同时总结历史教训,凝聚社会共识,实现社会和谐和民族和解。历史传统和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西方国家在已得到俄大部分民众支持的车臣战争、对独联体政策、选举及加强中央权力改革等问题上对克里姆林宫进行了激烈指责和批评。

面对西方的持续制裁,俄罗斯社会基本平稳,并没有出现针对普京的严重抗议活动。显然,普京的高支持率表明其所推行的政策既契合国家的历史传统也符合民众的现实需要,迎合了俄罗斯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的期待。正如普京在当选庆祝活动上对民众表示感谢时所言:“今天俄罗斯所有的选民都属于同一个团队——全俄国家队。重要的是让我们保持团结、共同前进。”列瓦达中心的负责人列夫·古德科夫说:“普京在各社会群体中都拥有广泛的支持,这与民众支持其外交政策成就是分不开的。”美国公共政策智库国家利益中心认为,如果西方想依靠制裁把普京赶下台,恐怕是要失望了,结果更可能是适得其反,最终成为普京强化其国内地位的“神助攻”。自然,新一轮的制裁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只是激起俄罗斯方面有节制的反击。俄罗斯称这是西方发动的“臭名昭著的团结一致的挑衅”,并做出了“对等回应”。此前,普京已经驱逐了同样人数的英驻俄外交官,并宣布关闭英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对话和妥协是解决当前对峙的有效途径,俄罗斯方面已经表现出了意愿。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美欧支持率制裁
岸田支持率跌至新低
本期导读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制裁与反制:西方与俄罗斯之大博弈
China investment in U.S.,Europe and ASEAN surges in 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