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者黄琳娜:从法官到法官服务者

2018-04-24 07:30法人罗嘉颖
法人 2018年3期
关键词:琳娜法官法院

文 《法人》实习记者 罗嘉颖 记者 彭

华宇元典的四位创始合伙人

在靠近目标的过程中,并非只有最终成果才是有价值的。即使是阶段性的经验、阶段性的教训,对整个行业同样是有益的

四年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寒冷的冬季溘然长眠,一首由其北大师妹、80后法官同行所写的《你使许多事情发芽,而自己被冬天拂去如落叶》小诗在法律圈流传。如今,这位对法官职业饱含真情的诗歌作者,已经离开法院。但她与法院的情缘未断,投身法律人工智能领域后,仍在以新的职业角色继续为法院等司法系统服务。

2007年,北大本科毕业后的黄琳娜在东莞市法院系统翻开人生新的篇章,从戴上象征神圣司法工作的徽章起,此后的每一页于她都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八年间,她先后在业务庭、审管办、研究室都留下过自己的印记,立过三等功;其间还抽身前往香港城市大学取得普通法硕士学位,并成为《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美国著名法官讲演录》的译者之一。

黄琳娜犹记得,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际,东莞这座“世界工厂”的大量企业接连倒闭,劳动纠纷案件堆叠如山。由于法院专网系统相对封闭,信息不联通,书记员不得不将纸质起诉状、答辩状手动录入专网电脑,案件高度同质化却无法简化,严重阻碍了办案效率。这段经历给刚做书记员的黄琳娜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彼时的她尚无法拿出解决方案,却因此深深感受到了数据流通复用的必要性。

此后,黄琳娜分别做过助审员、审判员,法院信息化程度逐步改观,但横亘在律师与法院两个数据孤岛之间的联通障碍并没有得到上的本质解决。如今,离开法院系统两年有余,黄琳娜从零起步,涉足法律智能领域,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宇元典”)是她发挥光热的新舞台,解决当年的数据联通难题正是其眼下工作的重要内容。

从法官到法官服务者

“用两句话来概括元典在做的事情,一是让机器逐渐习得法律认知能力,二是在数据孤岛之间搭建连接的道路。在法律领域,打通数据循环是实现智能非常重要的一环。”2018年春节前夕,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华宇元典公司“达特茅斯之夏”会议室,刚从另一个会场匆匆赶来的黄琳娜尝试着用更易于理解的词句向《法人》记者解释华宇元典的业务方向。

记者面前的黄琳娜身材娇小,齐肩短发,着装宽松,给人以利落之感。黄琳娜目前在华宇元典担任副总经理,主要分管元典面向律师端的产品和品牌市场。两次晤面,数小时的交流后,黄琳娜多面的性格让记者很难概而言之地去描状。她童真未泯,很难想象这位曾经独掌庭审的法官,至今喜欢宅在家中看《樱桃小丸子》动画;她率性自由,面对元典的邀请,不爱早起的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需要早上九点前上班吗?”她自律较真,以思维导图作出的工作计划图可以一层层展开到四五级子清单;去法学院做人工智能主题的演讲前,她会拉着公司技术总监反复试讲,校正技术细节。

会议室名字——达特茅斯之夏,对大部分人来说尚显陌生,却契合了华宇元典这家年轻创业公司的定位。

1956年夏天的达特茅斯会议,被视作人工智能的起源。时光划过一个甲子,2016年7月,华宇元典的母公司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这家生而具有创新、热情特质的“狮子座”创业公司。“使机器习得法律认知能力,然后将其输出在各种场景之中,辅助法律人的工作”正是其决志要达到的目标,法院、检察院、律师、法务等全法律生态圈是其产品服务的对象。

辞掉上份工作后,面对几个不同类型的offer,黄琳娜一度举棋不定,而加入华宇元典的决定却很爽快。彼时,华宇元典尚处于筹建期,前景并不明朗,但在法律垂直领域探求未知的魅惑,与黄琳娜志趣相投。“我对解决问题有兴趣。看到一个问题,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为它设计一个较优解决方案,并且不打折扣地执行下去,实实在在地带来改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元典充满这样的机会,这是我愿意加入的原因。”

黄琳娜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促进她所负责的律师端产品与法院办案系统的打通,让数据能够在律师和法官之间流通起来,上一个环节的数据积累可以被下一个环节的工作复用,减少双方的重复机械劳动,降低整个司法过程的成本。

从法官到人工智能创客,黄琳娜觉得自己的工作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让跟你关联的人和事变得更好一点。过去做法官的时候,通过处理案件,让当事人迫在眉睫的问题得到解决,放下一段陈年的心结,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点正向的改变。而现在的职业,如果创造出真正的好工具,就能改善法官、检察官、律师们的日常工作体验”。

法律人与工程师“互相靠近”

“在元典,走路要特别注意,一不小心,你就会撞到一位前法官或检察官。”

套用这句美式玩笑,放在华宇元典再合适不过。在这里,像黄琳娜这样有过多年法律实务从业经验的人不在少数。元典CEO邹劭坤有过多年的检察院经历,背着双肩包、脚踩平衡车,在开放工位间轻轻滑过的男子也很可能就是有着十几年工作经历的资深前检察官。

元典法律研究院有从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务转型而来的资深实务人士,也有来自北大、清华、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的优秀法学院毕业生,他们全部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这种搭配模式让职业经验丰富的人充满朝气,也为新人提供了充分的培养和发展空间。

华宇元典的技术研发团队同样有着资深的履历背景,这得益于其母公司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上市公司在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法院、检察院信息化建设领域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第一,其雄厚的技术积淀为年轻的元典赋予了探索的底气。

“要如何才能吸引这么多优秀人才加入这个新领域?”这是在华宇元典与北京大学中国法项目的异国学生进行的一次交流会上,一位从事法律科技创业的韩国律师目睹了元典的法律人阵容后,诧异地发出的提问。

争取人才固然不易,但如何让这一威武之师协力并进、通力有为,更是整个行业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在元典,法律人与技术人员的数量几乎持平,黄琳娜用“互相靠近”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合作方式:技术人员与法律人共同将研发流程固化为一整套元典独有的内部研发工具,让法律人学习必要的技术,使其能够独立操作工具完成原本只有技术人员才能挑战的工作;同时元典的技术人员也不断浸润在法律知识中,加深对法律和法律人的理解。

“Loading”是元典人的口头禅,在这里,它代表两个人信息同步的过程。黄琳娜非常重视培养元典人的loading意识,“在一个事情的决策过程中,各方如果相互拥有对等的背景信息,了解对方的推理过程,会使彼此更容易理解对方为何会得出这个结论。即使不同意结论本身,双方的交流也会更有效率,避免无意义的争执。”

事实上,在团队的协同配合下,过去一年里,华宇元典已经取得了不俗的阶段性成果。譬如,列入“2016北京法院十大关键词”的法院智能研判系统“睿法官”、2017年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亮相的检察院事实和证据分析系统“晓督”,均由华宇元典提供支持。

黄琳娜还记得,有一次刷朋友圈,看到有律师朋友发的加班照片,电脑屏幕显示的正是他正在使用元典律师工作平台的画面,这一场景对她触动颇深,“因为你做的成果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黄琳娜简介:

北京大学法学院学士,香港城市大学普通法硕士。曾在广东法院系统工作八年,现任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布道人工智能

“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你将如何学习?”

这是招聘季里黄琳娜在各高校校招时常问面试者的一个问题。在她看来,法律人工智能是一个尚不成熟、无迹可寻的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时刻准备迎接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水深坑多”,是黄琳娜在多个场合对法律人工智能领域的描述。黄琳娜坦言,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元典“踩坑”的概率也不在少数,设计好的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不得不推倒重来或者反复优化都是常事。“所以,掉入坑里后能迅速爬出来的能力,对元典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进入一个新行业必须要有的心理素质。”

这也是元典从高校招聘大量优秀毕业生的原因。“年轻人为元典输入了新鲜血液,也是这家几乎时刻都在创新的创业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需要,要让这个行业有后备军。”

如今,站在法律人工智能求索之舰的前沿,黄琳娜比其他人更有机会率先积累下这一领域的新知。在她看来,尽管眼下“法律人工智能”话题探讨非常火热,但很多讨论都是基于想象的,或来自科幻电影,或来自科幻小说,甚至浮夸的报道,大众可能还未能了解真正的人工智能概念和它的运作方式,更不用说“未来是否可期”这样的话题。所以她希望借着一线研发人员的讲述,展现真实的探索历程。元典每月会举办“元典实验室”主题开放日,接待前往元典参观、座谈的各界人士了解法律人工智能,记者与黄琳娜的初次见面即是在一次开放日上。

一年多以来,黄琳娜还多次受邀走到母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讲台上,就法律大数据、人工智能话题发表演讲。多年法官的职业要求加之自身性格的缘故,黄琳娜属于不太乐意外出参加活动的人,但是对于大学的邀请她从不拒绝。

虽然课件内容持续升级,她的演讲题目始终如一:《不吹不黑,法律人工智能到底有没有戏》。对此黄琳娜有着自己的判断,但她更愿意与听众交流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法律结合的路径、特点和当下真实的研发现状。她希望在与学生的碰撞中,变换新的思考维度,“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就对基础原理和真实现状有所了解,才能推想可能的未来”。

“在商业上,如果一件事情是百分之百会成功的,那么它是不值得一做的事。有回报的东西,必然会有失败的概率。”当记者问黄琳娜是否担心在法律人工智能领域“多年深耕,无所获益”时,她回复记者,元典的意义不在于最终的目标,而在于每一阶段都能有所进展。“在靠近目标的过程中,并非只有最终成果才是有价值的。即使是阶段性的经验、阶段性的教训,对整个行业同样是有益的。”

“独角兽回到了寓言里/谁来驮负巨大的词语/有的人说会放弃/有的人说会继承。”在开头那首小诗的最后,黄琳娜如是写道。于如今的黄琳娜而言,作别八年法官经历,她继续选择了后者。

猜你喜欢
琳娜法官法院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全国法院2021年审结商业贿赂、逃税骗税等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聚焦法院改革 促进公正司法
开封中院:坚守司法公正 共创文明法院
New twist on Old Style
阅读理解两则
吹毛求疵
国外法界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