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新特性安全研究综述

2018-04-24 05:01韩多成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4期

韩多成

摘 要:HTML5的推广与应用带给了浏览器更多功能,属于Web应用最新标准。但同时HTML5新特性存在安全隐患,由不同新特性安全问题构成。文章结合功能不同对HTML5标签和表单、通信、离线应用的问题探究,将HTML5安全问题总结为不同类型,指出了HTML5安全研究今后发展,即:新特性安全性、恶意检验、新安全应用等。

关键词:HTML5;新特性;安全

如今,Web成为人们生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网购、银行业务、新闻观看、社交等。伴随着人们需求的多元化,HTML5的出现有效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尽管HTML5应用形式更为多样化,但其安全性也随之出现,以往Web安全问题在HTML5条件下形成了新的发展。同时,XML HttpRequest2,Web Storage等新API引进了新的跨源、标签通信风险[1]。HTML5安全问题与浏览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各国纷纷对HTML5新特性安全展开研究。

1 HTML5新特性安全研究

笔者结合新特性功能差异分析其安全现状。跨站点脚本因其普遍性,可以作为其他侵入的决定条件,因此进行单独分析。另一方面,分析确保其完整性以及HTML5有关安全问题。

1.1 标签和表单

安卓平台HTML5 APP发现了存在XSS供给。因此,也应列为今后研究课题之一,例如:HTML5在移动终端、WebTV等平台安全、隐私保护、恢复力。HTML5对HTML解析器进行规范,对其新的内容展开定义,例如音视频标签,MathML等。同时,丰富原有表单、内嵌窗口属性。其内容不仅带有跨站点脚本威胁外,也会带有其他风险。Iframe的sandbox属性可以设定是否允许内嵌窗口执行脚本,进而让攻击人员展开UI欺骗过程中越过FrameBusting检验。HTML5增加表单功能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例如:autocomplete属性提供自动完成功能,让Web结合表单ID把输入信息储存在文档中,为用户提供方便,也与同源策略背道而驰,容易导致表单隐私外泄。不过,研发人员依然要在服务器终端对输入展开认证,忽略造成的安全风险。Formaction属性涵盖了form的action属性,侵入者如果可以对表单输入其属性,就能够操作表单提供的地址。同时,因为并非脚本注入,因此不能受到CSP的保护[2]。

HTML5新标签丰富性造成的安全问题也是多元化的,为侵入者越过防御提供了条件,也容易导致研发者应用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例如资料外泄、表单注入。现阶段,新标签安全性问题想要展开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困难,需要以打补丁方式展开,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安全问题。例如各终端浏览器中的不同展现方式。

1.2 通信功能

1.2.1 postMessage API

立足于安全性问题考量,运营在相同浏览器的窗口间、标签页的通信存在不同影响因素;实际合理需求使不同站点内容可以在浏览器中交互。HTML5为跨文档信息机制创造了postMessage API,进而达到窗口通信、标签页功能。利用响应事件接受信息,经过检查信息来源判断是否需要科学处理。对此,一些人进行了研究,发现新型浏览器在设置postMessage技术过程中客户端通信协议发生安全问题;具体origin源认证发生漏洞,给了侵入者可乘之机。针对这一问题,提供跨文档消息输送形式SafePM确保安全性。

1.2.2 XMLHttpRequest2

XMLHttpRequest2 API为Ajax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作为其修改后的版本,XHR2具有跨源与进度事件功能。跨源支持也为CSRE提供了条件,经过XHR2目标的setRequestHeader设定Content-type,multi/form-data,把属性WithCredentials设定true,进而实现cookie重放展开攻击。

现阶段,不同地区对postMessageAPI与WebSocket安全性展开研究,同时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其中,对postMessage的分析包括研发人员安全使用与浏览器bug,以及其他安全问题中的展现与新恶意使用形式。XHR2基于XHR下进行提升,分析集中于跨源新特性带来的风险。通信API包含客户端和服务端,分析服务端达到安全性问题,也是其今后发展主导。

1.3 离线使用和保存

1.3.1 本地储存API

WebStorage作为HTML新增的本地储存有效形式,相对于cookie,WebStorage降低了通信流量,减少了被监听的风险。WebStorage应用单一的字符串键值对本地储存信息,具有简单简便的特点。不过,针对较大结构化数据储存具有一定困难。IndexedDB可以在客户端储存较大的结构化数据,同时检索效果显著。

1.3.2 应用程序缓存

伴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与应用,成为人们生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偶尔出现网络中断问题;而通过HTML5引进应用程序缓存,防止程序加载过程中的正常网络请求。若缓存清单文件是最新的,浏览器则无需检验气态资源是否为最新,这样一来能够节省带宽,快速进入页面,也降低服务器荷载。

2 HTML5新特性安全性划分

现阶段,安全界对HTML5安全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可以划分为2类。

(1)对某个特性展开分析,例如,发现新的恶意形式、API自身存在问题、应用漏洞等。其中,通信API与离线应用、储存关注较多,该方面是因为其特性自身复杂性,本地储存客户端的实现,应用程序缓存的长久性与时间机制全部引进了安全风险。一方面因为应用广泛性,例如:postMessage在应用对源验证漏洞。多媒体类特性也具有一定复杂性,包含到脚本接口和硬件连接特性,生成一些安全问题。屬性和设备访问类特性因为自身特征,其研究集中于社会工程学的隐私泄露。标签和表单时常引入新的注入供给,供给思路固定,预防措施成熟受到了重视。

(2)主要是安全使用建议与整体安全分析、以往问题的总结、安全检测等。例如HTML5总体展开安全性研究,把HTML5安全问题划分成3类:HTML5安全泄漏、新型供给机制、新特性滥用。通过调查得出挖掘思路,基于漏洞出现原因分析能够把HTML5安全问题划分3类。①受传统因素影响,即Web供给思路延伸至HTML5应用,对原来预防制度造成影响。例如:新标签带来的XSS对黑名单过滤出现挑战,移动端HTML5 APP出现的XSS等。这种问题重点关注新供给和传统供给在思路上是否相同。②新功能的恶意使用,即:新特性在提供研发便利条件过程中,为攻击者提供了新的供给方法。③新特性错误出现漏洞,即:研发人员在应用新特性过程中因为对新功能缺少了解,未对安全漏洞有所重视。例如:应用CORS过程中缺乏对源的校正与数据检验[3]。

3 HTML5新特性安全展望

现阶段,HTML5标准体系趋于成熟,其安全性研究给予了大量投入,包含一些漏洞与研究成果。XML HttpRequest2,Web Storage等新API引进了新的跨源、标签通信风险。接下来,笔者就今后HTML5新特性安全研究展开分析。

3.1 新特性安全性

伴随着HTML5的规范化发展,安全性研究同步发展。不过,在其新特性自身研究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于两点:(1)虽然研发人员对一些新特性展开研究。不过,在Web高速发展的同时新特性也有了新的发展;例如:W3C推出Web Storage第二版,持续推出的新特性具有适用性广与修补安全性,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安全问题,有待优化。(2)一些特性的安全性缺少综合性考量,研究的特性不能规避其他恶意使用形式。例如:通信API服务端、多媒体API的底层兼容。

不同新特性应用在浏览器中逐渐趋于复杂性。因此,对不同特性隐藏的安全性问题依然是今后研究重点,其中包含隐私保护、新恶意使用形式、平台差异等。笔者建议通过差异化形式对新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

3.2 恶意使用检测

现阶段,研究多集中于发现一个问题处理一个问题,具有局限性。一些研究注重现存在的漏洞检验,缺乏对HTML5恶意使用检验与预防措施,考量恶意行为建模研究、特征提取,设备学习等方法,依据入侵检验系统形式。

3.3 跨平台安全性

W3C集中于统一不同平台的Web标准,便于研发功能多样的Web应用流程。但是,各平台、终端有着不同的标准,进而埋下安全隐患。移动网络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让HTML5得到了应用,浏览器也趋于多样化,一些智能设备中也安装了Web程序。这样一来,一些智能设备也会存在安全问题,例如:设备访问API在各硬件特性平台中存在隐患[4]。现阶段,安卓平台HTML5 APP发现了存在XSS供给。因此,也应列为今后研究课题之一,例如:HTML5在移动终端和WebTV等平台安全、隐私保护、恢复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Web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对HTML5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笔者围绕HTML5新特性安全性,首先综合国内外研究分析,随后结合功能不同分析HTML5不同新特性安全漏洞。同时,将HTML5安全问题划分为不同类型。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玉清,贾岩,雷柯楠,等.HTML5新特性安全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10):2163-2172.

[2]赵学铭,王刚.基于HTML5的交互式移動学习平台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9):106-112.

[3]王淑庆,韩勇,张小垒,等.基于HTML5的时空轨迹动态可视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12):15.

[4]徐久成,孔德宇,骆阳阳.基于HTML5的移动在线教育平台学习支持技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