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初探

2018-04-25 05:50姜艳
价值工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管理策略

姜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如今,开放式创新模式日益深入,知识产权占有与使用的途径变得更加地多样化,如今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早已不是“成功创新需要控制”,更多的是对知识产权跨组织的流动以及优化配置,寻找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下的有效结合。因此,本文将对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Absrt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economy, China has strengthened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recent years. Nowadays, the pattern of open innovation is deepening, and the ways of possession and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ve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Today,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no longer "successful innovation requires control", and more is the flow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llocation, the search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open innovation model.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strategy of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under open innovation.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Key words: open innovation;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manage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2-0006-02

0 引言

所谓开放式创新,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创新“专属权”。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技发展的速度日益迅猛,竞争关系也在不断加剧,对于企业来说,关于知识产权的竞争早已不在企业内部存在,而是要由开放式创新组织边界外对资源进行获取,进而可以创造多样化地知识产权。

1 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价值创造分析

知识产权要符合新颖和有用与可用以及受法律保护等多种条件,其对创新成果有所保护,代表着创新激励,防止出现创新被模仿的问题,让创新人员可以获得短时期的垄断利润。企业当中只有一小部分的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比较高,该知识产权利用商业化的模式和市场进行接轨,让价值实现。但是对于企业已有的商业模式或者是市场现阶段的需求来说,很多知识产权本身的经济价值非常低。很多专利并没有被企业应用,主要原因是指,研究工作中的根本任务并没有被实现,主要目标是指发现与分析市场需求,对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行探索。相比而言,开发工作就是把研究成果看做是“投入物”,并在自身处理程序中所输入,开发出可以彰显研究成果的多种新产品以及服务,之后进行量产并将其向市场中推入。但是在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中,还是存在缓冲带,当企业中的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不能紧密地结合,研究成果很可能被搁置。

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不只彰显了知识产权在生成途径上的转变,而且还呈现了知识产权的利用与管理方式方面的改革,由受保护对象一直到交易商品,企业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进行创新的主要因素,可以帮助特定产业技术的出现,减少在技术市场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这是实施技术交易的促进者。其被认为是可以给予现有商业模式附加收益的新型资产,而且还说明已经步入新的商业模式趋势下,能够选择性地在企业中流入和流出,甚至能夠被公开或者是捐赠。在开放式创新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一些跨组织的知识产权成功地向企业内部的创新流程进行转移,特别是如果知识产权的管理与商业模式和创新过程进行有效地结合。

2 开放式创新在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2.1 对企业知识产权在管理中的成本重心进行转移

对于以往的创新模式而言,企业对于知识产权进行或者是最终目标,值得是所获得知识产权在技术上赢得的“垄断性利润”,推动了竞争环境下保护壁垒的不断形成,防止竞争企业产生“入侵”现象。因此,对外部技术和知识价值的运用的,是指利用科学化方法展开处理,但是,在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影响下,企业在知识产权上的管理核心内容值得是,怎样对企业外部知识产权进行利用并且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要对知识产权进行价值化管理。如此一来,发展中的企业可以在知识产权中的管理进行成本重心的转移,由传统性的知识产权向成本向对外部的知识产权和有关内容的评估进行转移。

2.2 知识产权在管理内容上呈现出复杂化

从知识产权在生成的途径上来看,开放式创新模式推动了生成途径的不断创新,由以往比较单一的制度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向外部综合资源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对生成渠道进行了创新,这在本质中外部市场的生产渠道主要是在开放式创新下所完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让知识产权的管理内容更加复杂。受到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影响,企业要加强对“技术合作”的重视。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比较复杂的,上游供应商与科研机构以及用户,还有政府等主体早已经发展为技术创新层面上的关联主体。因为复杂环境一直在变换,各个要素和主体在技术合作以及创新背景下具有很大的差异,企业具备对外部的技术资源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职责。因此,企业知识产权在载体的形式上非常多样,管理内容势必会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2.3 在风险管理中的要求逐渐提高

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影响下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就企业来说,其要对组织和知识价值进行跨越,并获得创新型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其是在价值创新时期中的风险管理加大了要求。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企业中的复杂化在内、外竞争上都变得非常混乱,所以,企业非常容易对知产权丧失,特别是企业技术的流动非常凸显,风险因子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好,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也提高了要求。

3 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策略分析

3.1 对知识产权在管理过程中的商务模式进行创新

对企业知识产权在管理过程中的商务模式进行创新,对企业而言,即是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全面经营和管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背景下,多数企业都清楚地明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商务模式的重要性,同时,还知晓其能够对技术创意发挥营造的经济利润。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商务模式不断创新是对开放式商务模式的构建,核心内容指的是其他企业对“共同性发展关系”的一种建立,是企业当中的核心管理者把知识产权的资产管理向公司战略层面中提升,把其看做是盈利资产展开管理。所以,企业非常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进一步经营,从而得到比较多的价值。

3.2 对组织知识的能力进行培育和分析

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而且还会生成和转移与利用,其中会对知识能力有所依赖,知识能力是指组织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资源以及能力以外的对组织内外的知识和资源与能力协调下的学识,彰显了一个组织在外界中吸取能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外界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其还是扫描能力和创造能力与吸收能力三者的直接体现。扫描能力可以更好地寻找有价值的伙伴,还能按照合作对象的知识展开互补。但是识别和创新对于合作伙伴而言,能够看成是创新活动的首要一步,其中的吸收能力是创新情境和学习过程中的识别能力以及应用外部的知识能力,可以获得更加有价值的知识,有助于知识库的不断丰富。

3.3 加强对知识产权评估系统的构建和完善

开放式创新模式比较突出的特征是指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共同利用,在外部资源的利用,要展开客观和准确的价值与风险的评估,所以,就企业而言,对知识产权实施针对性的管理,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评估系统展开进一步完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对企业外部知识和技术的选择,并对内部资源基础和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估,探索和自身在发展战略上有关的技术内容,获得较多的经济利润。一般而言,企业非常有必要对评估系统进行建立,并且需要人力和技术基础,进而对评估范围和特点要求展开系统性评估,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还要对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实施充分性评估,同时,在知识产权的动态性特征下,企业的评估系统和实时性与专业的动态化需求相符合,达到预期的经济收益。

3.4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进行构建

就企业来说,受到开放式创新背景的影响,知识产权的管理内容非常复杂,呈现出多元化,与此同时,在风险管控水平上的要求一直在提高,因此,企业必需对知识产权有关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从制度性管理的角度上对知识产权的流动性内容进行评估。例如,宝洁公司与博奥生物等诸多企业都在这一点上构建了示范性的管理内容,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当部分企业面临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纠纷时,该企业却通过对管理手段的运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及处理,所获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企业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于知识产权风险因子的关注,还要对其实施制度化创新管理,利用风险评估中的制度和风险的投资制度等对知识产权的资源流动性进行正确的评估,并且针对该内容对制度手段合理地运用,有助于风险的有效规避。

3.5 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提升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指知识生产;其二,是指知识利用。但是选择兼具知识生产和利用下的产权的保护强度,是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产权在具体的管理中比较重要的问题。相关研究者根据知识产权的投入進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是,对开放模式下产权可以帮助知识生产,主要原因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受到我国大环境背景的影响,强化的知识产权的专属制度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要在知识生产和知识利用方面实现动态性的平衡,不但要求对知识生产速度的提升,还要对其质量有所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开放式创新而言,其给予了企业一个成本比较低和市场反应比较快的风险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探索新的技术与新知识,促进新陈代谢的快速发展,因此,企业要按照由内部创造和内部应用向一同创造与管理知识产权进行转移,进而对收入结构进行调整,对商业模式进行针对性地改变,将知识产权的内部生产和外部应用进行有效结合,要加强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实现在开放式创新下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必好.创新驱动发展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刘文娟.开放式创新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J].工业经济论坛,2016,03(03):351-357.

[3]刘文娟.开放式创新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J].知识经济,2016(10):10-11.

[4]李玮.知识资产保护战略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5]易嘉翔.开放式创新下跨国公司开放专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6]任佳伟.开放式创新下的技术标准化机理与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创新管理策略
企业风险投资(CVC)对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我国中小企业结盟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模式耦合机制研究
开放式创新下的专用性知识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