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的符号形式对受众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

2018-04-25 09:57张浩哲
今传媒 2018年3期
关键词:媒体报道

张浩哲

摘 要:本研究立足于控制实验法,拟探讨媒介报道与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并借鉴索绪尔对符号系统的分类,重点考察不同符号组合形式的媒体报道是否会对受众的风险感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符号组合对风险感知的影响不同,文字+图片+视频的符号组合对风险感知的影响显著高于图片+视频和文字+视频的符号组合对风险感知的影响。

关键词:符号形式;媒体报道;风险感知;控制实验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081-03

一、研究背景

在现如今的生活中,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理论一样,媒介成为了人体的延伸,人们通过媒介来感知外在世界。另一方面,媒体所呈现出的拟态环境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认知。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中国,无论是在自然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都会产生众多的风险危机,而媒介报道是人们感知风险的重要来源。关于媒介报道与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早在1991年就有了相关研究。其普遍认为媒介报道是人们感知风险的重要来源。英国学者发现,大众媒体影响着人们对危险的理解,尤其是当人们对这些危险缺乏直接经验和相关知识的时候,媒体的作用更明显。

总结现有成果发现,结合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理论对风险感知的研究比较成熟,而从符号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媒体报道与风险感知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谢晓非等学者对风险沟通渠道的研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经验。为此,本研究将从符号的角度出发,利用控制实验的方法分析媒体报道与社会风险感知的相关性。

二、研究综述

(一)风险感知及其测量

目前学界对“risk perception”的翻译差异较大,部分学者将其译为风险知觉,但是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不能将受众对于风险的认知局限于感知上,应该更加注重受众从认知层面上的理解,因此一般使用风险认知。本文采纳“风险感知”一词。对风险感知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首先,从个体视角认为风险感知就是个体依赖自身的主观直觉对外界环境中各种风险因素的主观感知;那么,从群体角度出发则认为风险感知是人类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某一个或多个特定风险的了解,并且对于风险的产生进行判断和评估。风险感知不仅具有个体属性,其还可以客观的反映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现状。在我国,学者们普遍认为风险感知带有心理学属性,是对于社会消极事件的主观评价,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建构,指对各种风险因素的主观认识和评价,经常被归纳为一种心理范式,是用来研究人们对于风险感知的研究方法,反映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历史观的重要手段。

关于风险感知的测量研究,Slovic等人提出了“心理测量范式”,开始关注社会公众对于风险认知的不同结构,探讨公众知觉风险信息所共同依赖的维度。该范式运用心理测量的定量研究方法来分析公众的风险认知。Slovic认为“风险是个体主观界定的,并且个体易被心理、社会、组织的因素所影响”。通过对于不同维度风险特征的评估,就可以更好的测量公众在不同维度风险认知的特征。在确定影响个体风险认知的主观维度的研究过程中,对大量数据分析进而揭示出一些可以影响公众风险认知的特定维度,最经典的是Slovic的两维模型,即“忧虑性”(perceived dread)和“未知风险”(unknown risk)。随后的相关研究都建立在前文提到的心理测量范式上。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情况,关于媒介报道与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早在1991年就有了相关研究。其普遍认为媒介报道是人们感知风险的重要来源,在充满了大量人们无法预知风险的社会中,媒介是公众获知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传播风险信息的重要渠道。有英国学者发现,在人们对于社会中所存在的某些危险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时候,媒体对于人们风险的认知的影响更为明显。Kitzinger 与Reilly 在文献疏理中回顾了媒体在风险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有的研究发现,媒体已经关注科学的“不确定性”特质,即科学可能带来社会进步,同时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而一些媒体在做科技相关的报道时,会提醒公众对于某些危机的关注;但也有的研究发现媒体刻意回避风险,转而提供“肯定现状”的信息。更有一些媒体对于科学发展的报道不加以批判,只谈及其进步,对于相关风险只字不提。

2.国内研究情况,由于早期我国不重视新闻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之欧美等发达国家要晚。总结国内现有的研究结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研究的。

一是从涵化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涵化”理论研究的初期,学者们主要就电视媒介是如何影响受众的社会现实

感知和观念产生进行讨论的,认为受众对于社会现实的基本认知与电视中所表述的社会现实更为接近,而这种现象在以电视为主要信息获取媒介的受众中更为明显。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电视节目中存在大量的有关社会各种风险的内容,与普通大众相比,观看这种节目越多的人,就更容易涵化出社会存在大量风险的概念。

二是从放大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一些学者在对社会风险事件中的风险放大机制进行研究时发现,媒体可以放大受众的“视线”,任何社会风险事件在有大众媒介广泛参与的情况下,都会产生快速“放大效应”,进而加深公众对于风险事件的感知[1]。卜玉梅认为,媒介对于风险事件中某个特定事实或观点的放大,往往加剧着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慌,造成无法预料的社会事件,使报道本身成为社会风险建构的一部分[2]。

三是从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认为,因为媒介议程设置的存在,往往媒介使用会对公众的风险感知产生影响。有学者根据李普曼提出的“脑海中的图景”,认为媒介表征在很大程度上建构了公众的风险感知[3]。陈力丹也提出,傳媒的新闻报道,通过对于不同的社会话题进行有差别的报道,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重要性的判断[4]。

四是从框架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框架理论在认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集中关注了媒介框架对公众感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受众使用大众媒介的过程中,由于媒介对于客观世界的报道进行了技术加工和选择,无法避免的主观影响造成了特定内涵的凸显,因而媒介呈现事物的架构会对受众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或认知产生影响[5]。一些大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受众对社会事件的认知框架会因媒介报道而得到延伸,会对原有的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对其感知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对该议题生发出不同的看法。也有港台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媒介框架在具备强度与实时性时,会对受众发挥长期预设判准效应。即受众对于媒介的信息关注越多,就越会采用媒介框架来对于客观社会的想象进行感知。因此,在媒介对于某一项社会议题产生不同的框架时,会对受众的感知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如Slovic的“心理测量范式”为我们提供了风险感知测量的模型;又如国内外普遍认为媒体报道会对受众风险感知产生影响,这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现有研究集中于从不同理论角度从整体上分析媒体报道如何影响受众风险感知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较少从符号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媒体报道与与风险感知的关系。另外,现有关于新闻报道对风险感知的研究多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研究方法较为同质化。前人的研究空白为笔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控制实验法,从符号系统出发,探讨不同符号形式的媒体报道对受众的风险感知是否有差异。

三、研究假设

根据语言学家索绪尔对符号系统的分类,符号系统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又分为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体现在媒体报道中,主要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这些符号形式的不同组合形成的媒体报道是否会对受众的风险感知产生不同的影响是本论文试图考察的重点。

同时,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可为我们的研究假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Onyeka与Martin-hirsch(2003)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科教宣传手册与医生的口头咨询都有利于提高妇女对患病风险的了解。Burger J和McDermott M H(2003)的研究发现,课堂讲授比发放宣传册更能提高个体的风险感知。这两组实验结果都意指不同的符号对被试者引发的风险认知程度具有差异。但是我国学者谢晓非(2008)在研究中提出不同的信息通道(文字和声音)所引发的风险认知在程度上并没有显著差异。Duffy(2003)在一项研究中也提到,在同样视觉条件下,被试者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所知觉到的风险是有差异的,高频声音会引发更高的风险感知。 Severin的线索加和理论提出:在一定条件下,信息的记忆和回忆效果与线索数量是成正相关的。这一理论已被许多跨媒介和多媒介融合的研究所证实。谢晓非(2008)的研究也表明,在文字或声音的但符号系统实验中,同时呈现图片确实提高了被试者的风险认知水平。Paivio双重编码理论同样认为诉诸于两套处理体系的信息要比诉诸于单一处理体系的信息能获得更好的认知效果。

鉴于此,针对符号系统对于受众风险感知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三个假设:

研究假设1:媒体报道会对受众风险感知产生影响。

研究假设2:不同的符号系统组合对风险感知影响不同。

研究假设3:双重符号系统(文字+图片、文字+视频、图片+视频)对风险感知的影响程度低于三重符号系统(文字+图片+视频)对风险感知的影响程度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针对媒体报道与社会风险感知相关性的探讨,笔者采用了控制实验法。控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由卢因(又译为勒温)和霍夫兰这两位传播学先驱从实验心理学中引入传播研究领域的。本研究将根据以下几个依据设计研究变量:

1.不同于单纯使用心理测量范式,本研究将采用实验设计与问卷测量相结合的手段,比较信息传递过程中感觉通道和形象化信息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分析基础心理变量可以保证较高的内部效度。

2.本研究将不同的感觉通道进行分组控制实验,以确定不同的媒介传播渠道对受众风险感知程度的影响力的大小。

3.本研究将利用以往出现的真实案例,对其进行改编和加工,将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更改以更好地适用于当今的风险感知测量,探讨在不同的信息呈现形式以及不同的媒介报道渠道下,公众对于环境风险信息的风险认知特征。在模拟现实情景的实验条件,可以保证较高的外部效度。

笔者主要采用控制实验与问卷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李克特量表),向被试提供真实的环境风险材料(本研究使用的材料是武汉自来水污染事件的报道)。探讨媒体报道与风险认知的影响。笔者选择的控制实验采用真实的环境信息作为实验材料,材料全部来自于网络检索中的新闻事件,并对材料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编排;目的在于检验两种不同的信息通道以及有无图片的形象信息所引发的风险认知在程度上的差异。实验组采用文字、图片、视频混合设计,共呈现出四组的形式,分别为第一组文字与图片结合组,第二組文字与视频结合组,第三组图片与视频结合组以及第四组文字、图片、视频共同组合组。

自变量为媒体报道中的符号系统,笔者采用上述四种形式作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为受众的风险感知程度,通过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来测量。认知评价维度借鉴谢晓非在《怎样会让我们感觉更危险——风险沟通渠道分析》中使用的总体风险大小、后果严重性、发生的可能性、灾害的可控性和令人焦虑性。

(二)问卷设计

实验组与控制组采用相同的问卷,共14道题目。前两题为控制检查题项,题一为“我曾通过媒体或自身经历接触过武汉自来水污染方面的事件”,答案设置为“A.是”“B.否”两个选项;题二为“总体上我对武汉自来水污染的了解程度是____ ”,答案选项分别按照李克特量表分别设置为“A.非常不了解”“B.不了解”“C.不确定”“D.了解”“E.非常了解”五个选项。控制了解程度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试者在回答问卷之前对本研究设计的社会风险事件了解程度基本保持一致,这样就可以排除由于已有知识或经历对本次媒体报道风险感知程度造成的影响,并能够保证受试者在理解程度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不同媒体符号对造成的风险认知的差异。

之后的12道问题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了解受众对自来水污染的态度,均设置了非常不了解、不了解、不确定、了解、非常了解五个选项,依次赋值1-5分。

五、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共发放3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260份有效问卷。将所有样本12道题目的得分录入SPSS,计算出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745,说明问卷有较高的信度。控制组得分的均值为39.20,标准差为2.926;实验组得分的均值为46.00,标准差为2.174。

將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控制组和实验组在风险感知上的均值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t=﹣13.967,p=0.000﹤0.05,说明控制组和实验组在风险感知上有显著差异,即媒体报道对受众风险感知产生影响,研究假设1成立。

对四种符号组合的实验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3.112,p=0.034。F的实际值大于临界值2.77,p﹤0.05,说明不同的符号组合对风险感知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假设2成立。将四种符号组合的实验组得分进行两两比较,进一步检验假设3,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文字+图片+视频实验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图片+视频实验组和文字+视频实验组,而文字+图片+视频实验组的得分并没有显著高于文字+图片实验组的得分,假设3不成立。

最终我们可以得知,媒介报道的符号形式会影响受众的风险感知。不同的符号组合形式会对受众风险感知产生不同影响,但哪两种符号形式结合的影响更大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实验。文字+图片+视频这三种符号形式的结合相较于图片+视频和文字+视频传播效果更好。

本次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首先,实验材料选取武汉自来水污染,优势在于该事件和被试者有地理上的贴近性,劣势在于部分被试者事先对这方面的事件有过接触,实验材料对已有观念的影响可能不足。找到理想的被试对象比较难。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实验材料的选取、制作还需要多方考量。

其次,实验材料议题的多样性不足。鉴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本研究只选取了一个议题的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风险事件下不同的符号组合对风险感知的影响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便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成果。

最后,无法排除实验环境对研究结果的可能性影响。这是控制实验的一个缺点,本研究为随机抽样,不能排除不同环境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乐,童星.加强与衰减:风险的社会放大机制探析——以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为例[J].人文杂志,2008(5):178-182.

[2] 卜玉梅.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与经验研究及启示[J].人文杂志,2009(2):120-125.

[3] 蒋晓丽,胡登全.风险社会与媒介表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6-60+144.

[4] 陈力丹,李予慧.谁在安排我们每天的议论话题?[N].学习时报,2004-11-15.

[5] 张克旭,臧海群,韩纲,何婕. 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2-10+942-10+94 2-10+94 2-10+94.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媒体议程设置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
解析“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
超级平衡兔
陈水扁侵占机密公文逾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