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继续学习对编辑的重要性

2018-04-25 09:57马小芳
今传媒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

马小芳

摘 要:结合当今社会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趋势,论述了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坚持学习的目的,和一些有效的方法。 倡导编辑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持续学习;科技期刊;编辑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18-0150-02

当前,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新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层出不穷[1]。与之相应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与时俱进,随时跟踪行业研究的热点,把最前沿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读者;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需要不断地、深入的钻研,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的给自己的知识树增枝添叶,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2]。作为期刊稿件的把关人[3],对录用什么样的稿件和刊登稿件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这期刊的质量,是实现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4]。编辑自身的素质就是期刊质量的核心,为保证期刊稿件的质量,编辑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

一、持续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已经不单单是改改错别字和病句,排排版这么简单,实际上一种创造性工作[2]。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相符的是,有的编辑却没有意识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依然用老思想、老方法来编辑稿件,甚至有的编辑还有“编辑就是要留下编辑痕迹,以展示期刊的特点”这样的想法,还有的會僵化的固守一些规矩,如三线表就是只能是三条线,不能再有其他任何多余的线。这些表现都说明了思想的僵化,钻进一些条框中出不来。而持续学习能够让编辑打开眼界,抱有一个学习的态度,能够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知识和信息有充分的敏感性,不断吸收和积累,跟上时代的步伐。

科技期刊编辑往往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学科或领域的文章,但是还没有任何一所专门针对编辑的学校时可以同时教授多门学科,同时还教授编辑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期刊编辑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根据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刊登范围,学习范围内的相关学科知识,提高鉴别稿件的能力,做好稿件的把关工作,最终成为知识类型全面、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也就是学者型编辑[5]。

二、持续学习,有法可循

我们经常会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比如学英语、锻炼减肥、写作之类的。但是往往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最后不了了之。为什么我们坚持不下来呢?答案就是没有形成习惯。没有形成习惯是因为“习惯引力”。习惯引力,顾名思义,就是以前的习惯延续,对新的习惯的抗拒。人们大多都愿意按部就班,不愿意接受变化,是因为“习惯引力”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维持现状。如果我们的大脑认为某种行为和往常一样,就会维持这种行为。比如形成了跑步的习惯,大脑就会认为,每天跑步和往常一样,就容易继续下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大脑觉得某个好习惯也和“往常一样”,坚持起来就简单了。

多久能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呢?目前的说法有21天的,有30天的,差别不是很大。还有一种说法,习惯形成的时间跟习惯的类别有关系。该种说法把习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行为习惯,也就是每天规律的行为,比如背单词、读书,等等。养成这些习惯要一个月。第二类是身体习惯,比如健身、早起等等,这些对我们身体有影响的习惯,要花三个月。第三类是思考习惯,也就是思考能力,这是最难养成的,有变化的时候,身体反应最强烈,所以要花半年的时间。

最后就是,怎么才能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呢?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大概有三个阶段。

(一)反抗期

这个阶段十分容易放弃,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那是因为我们在克服“习惯引力”。这时候我们要坚持,尽量把目标拆分成容易实现的阶段性小目标,相对容易实现。达成目标后的成就感会驱动我们继续实现目标,就能坚持下去。

(二)不稳定期

此阶段的特征是虽然初步形成了习惯,但是比较容易受到其他事件的影响。这时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还会回复到从前。比如突然有客人到访,扰几天,不得不中断,最终导致失败。要在这个时期保持连续状态,需要将我们的行为模式化,就像吃饭、刷牙一样,固定下来。也可以设定一个例外规则,比如今天中断了,明天双倍,或者就中断一次。还可以通过设定给自己的奖惩措施,帮助坚持下去。

(三)进入倦怠期

前期的热情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消磨,突然感到厌倦了。这时候就要通过一些小改变,给坚持的事情增加乐趣。比如学英语,现在可以参加一些社群,找一些目标相同的学友,互相鼓励。还有就是可以设定一个新的小目标,就像过关一样,一步一步朝着目标推进。当不断的投入,带来不断的成就感时,习惯就容易形成了。一旦跨入稳定的习惯性活动,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会感觉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

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受用终身。上面说到的21天能形成一个新习惯的方法,笔者曾经尝试该方法,中间一段时间感觉很难坚持,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收益良多。

坚持做笔记,好处很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见到好的语句、一直想找的知识点,或者是当下的感受,觉得好就要立刻写下来,不然过后就再也找不到相同的语句来描写。笔者以前看到什么好的句子就觉得想用的时候肯定可以再找到,结果却发现,根本都想不起来是什么句子,只是觉得有一个好句子,感觉自己丢了它。现在有了很多可以记录的方式,即使当下没有笔记本,也可以写在微博、微信、QQ空间里等,有空了再总结,经常可以翻看,用的时候也得心应手。

2.养成写作的习惯对于编辑来说,写作是一个基本功底。如果自身都对写作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良好的写作能力,那也没有可能编辑好稿件。科技期刊编辑不但要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方式,也要知道如何写作一些平时经常用的评述、描述性的写作方式,这就要求在平时自己加强练习。

写作,不仅仅是对编辑,对于所有人都非常重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小到写日记、写信,大到写学术论文、论著,如果没有良好的写作基础,那么再丰富的内涵、再精彩的内容也表达不出来。而编辑,在遇到写作基础不好的作者的时候,就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作者,建立完整的结构,使用合适的语句修辞,充分表达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另一方面,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会同时带动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閱读能力,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中的技能和智慧[6]。

3.参加岗位职能比赛、编辑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活动除了自主学习之外,提升自身素质还可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7]。巩固和实践所掌握知识的比较好的方法便是通过比赛等活动,不但加深理解,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参加活动的选手交流,开拓眼界,扩展知识面。还有编辑行业组织的沙龙、读书会等,可以学到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都是很好的机会。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对自己所学知识可以进行总结,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有趣的形式,提高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可以保持对工作的兴趣。

4.用活在未来的眼光看待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阶段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和创造未来的生活。之前有一篇非常火的文章,里面介绍了未来会消失的工作这些工作不用人类来干,而是用机器人替代。我看到编辑的可能性约为30%。我想,编辑里面再细分的话,编辑作为提出设想、组织者、领导者的部分是无法用机器替代的,但是仅仅是从事排版、纠错工作的部分,就完全可以用机器代替了。所以,要想适应未来社会,就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并学习相关的知识。

那么,如何做到活在未来呢?我认为首先要了解未来的社会,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要了解未来的社会,就要了解最新的技术革新。当下大数据的应用,人工智能正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区块链、各种币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些技术革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环境。对于期刊编辑来说,了解这些知识,可以正确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并做好准备。其次要有一个适应未来的心态。未来是一场迷雾,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心态应该是坚定的、热情的、坚持的和开放的。最后要把这些心态转化为行动。积极面对,坚持学习,热情拥抱,全面接受。

三、学习一些跟作者之间的沟通技巧

编辑的工作不仅仅是与文字打交道,更多的是与作者沟通,因此持续学习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一些与作者沟通的技巧方法,迅速有效的与作者协调,修改文章,达到出版要求,增进工作的成就感。

有效沟通的理论知识,比如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提出的沟通行动的概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自己的合理性理论,满足沟通有效性的条件,达到有效沟通[8]。

有效沟通还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沟通前通读文章做好准备,电话沟通时用PADD(purse,action,detail,deadline)模式整理思路,也就是目的、行动、细节和截止日期[9]。通过这些方法,节约双方时间,高效沟通,修改了稿件,提高了跟作者的连接,不但提高期刊稿件质量,而且提高作者对期刊的好感度,促进期刊的发展。

四、结 语

在当下的环境里,学习被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作为编辑,在人人都不断学习的大环境下,也应当奋勇前行,持续学习,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轻松应对,免遭淘汰。

参考文献:

[1] 单凝.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70

[2] 梁丽. 自主学习: 科技期刊编辑再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J]. 编辑学报,2014,26(5):488

[3] 李明德,相宁. 从“把关人”理论看科技期刊编辑应有的素质[J]. 编辑学报,2007,19(5):384

[4] 王晓宁. 关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质量的思考[J]. 编辑学报,2011,23(1):52

[5] 常思敏. 科技期刊编辑的4种类型[J]. 编辑学报,2009,21(4):295.

[6] 宫福满. 对提升科技期刊编辑阅读能力的思考[J]. 编辑学报,2015,27(2):191

[7] 夏爽,游苏宁. 科技期刊编辑多途径培养的实践[J]. 编辑学报,2012,24(1):79

[8] 王辉. 科技期刊编辑的“有效沟通”[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4):109

[9] 张琳,刘晓涵.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沟通效率的研究[J]. 编辑学报,2017,29(1):17.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
融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新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讲好绿水青山故事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召开理事工作会议
全球顶级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齐聚冰城深度探讨科技期刊的未来与学术传播体系的重构
一流编辑学会和一流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浙江举办
科技期刊缺好稿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