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三门江林场油茶大苗培育技术

2018-04-25 10:57赵吉吉覃雯霞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油茶

赵吉吉 覃雯霞

摘 要:在广西三门江林场油茶大苗培育的过程中,需合理使用先进的培育技术方式,树立正确的大苗管理观念,合理使用先进的技术方式开展大苗管理工作,提高广西三门江林场的经济效益,改革传统的粗放管理工作方式,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要求。在此期间,还需制定完善的后期管理方案,提升油茶苗木的生产质量与产量,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

关键词:广西三门江林场;油茶;油茶大苗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25

引言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又叫茶子树, 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 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树高可达4~6m,花瓣呈倒卵形,单叶互生,种子呈现茶褐色或者黑色,三角状。油茶的主产品茶油是一种优质绿色营养保健食用油, 其不饱和脂肪酸是食用油中含量最高的一种, 在90%以上, 还含有特定的山茶甙,这些元素被人食用后,易被人体吸收,能够有效的降低胆固醇,对于空腹血糖、甘油三脂也有明显的降低效果,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所以为有效提高油茶造林成效,缩短油茶初产期,科学培育油茶大苗造林是一项有效的营林技术措施。

1 广西三门江林场概况

广西三门江林场始建于1951年,是自治区林业厅直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地跨柳州市城中区、鹿寨县及来宾市象州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大一型国有林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广西现代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广西绿化模范单位”、“广西油茶良种采穗圃”等称号,并通过国际FSC森林认证。林场始建初期(1926年)就以油茶种植为主,拥有悠久的油茶栽培历史,三门江油茶种质资源圃是广西3个品种最丰富的基因库之一,共收集了全区各地175个优树子代。目前,林场经营总面积23740hm2,其中国有林地13500hm2,场外租地10240hm2;公益林480hm2,商品林20960hm2,油茶2560hm2;森林蓄积量131.40万m3,森林覆盖率81.22%以上,每年可向社会提供木材15万m3以上。林场主要树种有桉树、松树、杉木,油茶。

近年来,林场广泛推广应用无纺布营养杯育苗技术、桉树组培生产配套技术以及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并配套完善采穗圃、繁殖圃自动化滴灌系统,逐步实现容器苗生产培育规模化、现代化和自动化。培育的主要造林树种有桉树、油茶、马尾松以及红锥等。

2 油茶大苗培育的技術

2.1 育苗的技术方式

采用春季采穗扦插生根后移栽至营养土容器的方式进行培育,按照广西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625-2009)进行管理。

2.2 明确种苗来源

油茶良种穗条采用三门江林场定点油茶良种采穗圃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2号(国S-SC-CO-001-2008)、3号油茶优良无性系(国S-SC-CO-002-2008)。

2.3 科学准备油茶苗圃地

2.3.1 芽苗苗床的管理

使用钢架结构的荫棚开展芽苗苗床的制作工作,合理使用砖块进行砌筑,将高度控制在30cm,将宽度控制在100cm,长度根据当地的地形进行管理。且在管理工作中,需针对插床之内设置干净且新鲜的河沙,然后进行基础结构的铺筑。将填筑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然后铺设10cm厚度的纯黄心土结构,在扦插工作实施之前的2~3d,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明确各方面管理工作要求与目的,提高油茶大苗的培育效果。

2.3.2 容器苗床的处理

在容器苗床处理之前,需针对杂草物质与土地进行平整与清理,设置苗床结构与步道结构,将苗床的高度控制在10cm,苗床宽度控制在80cm,然后根据苗床的实际地形特点进行管理,将步道的宽度控制在40cm。苗床用生石灰、辛硫磷进行地下病害虫的杀灭,奎面覆盖地布预防杂草滋生。

2.4 容器与基质的配置

油茶大苗培育,以无纺布袋作为主要的容器进行育苗,容器袋展开后直径为15cm,高度为15cm。在基质制作工作中,使用黄心土壤、泥炭土壤、谷壳物质、椰糠物质按9:4:3:2比例混合配置而成。

2.5 油茶扦插苗的科学培育

2.5.1 插穗选取及处理

油茶插穗选自优良无性系树冠外围中上部枝条,要求粗壮、通直、腋芽健全饱满、叶片完整,以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春梢枝条为最好。插穗长3~5cm,保留1~2片完整叶。采下的穗条立即放入避光、保湿的容器内。扦插前将插穗削成斜面,切口要平滑,不能伤及芽、叶。削穗的过程要注意保湿,防止风吹日晒。削好的插穗采用植物生长激素浸泡半小时后扦插。

2.5.2 扦插时间

每年4月上旬。

2.5.3 扦插及管理

插穗经处理后即可扦插,入土深度以达叶柄基部为止,插后稍压实穗周基部,并浇透水,加盖塑料薄膜保湿,搭建荫棚遮阴,遮阴度为70%~75%。

2.5.4 移栽及管理

插穗生根后1个月左右即可移栽到容器中(视根系生长状况定),宜选阴天移植,随起随栽。起苗时先淋透苗床,起苗后放入盛有少量清水的盆内,再用50~100mg/L的ABT6号生根促进剂浆根后移栽至容器,移栽前1d将容器内基质用水淋透,栽后压紧、浇透水,使容器内基质与苗根充分接触。

2.6 苗木管护措施

扦插后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0%,土壤进行常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要求待生根后每7~10d进行叶面追肥。自移栽至苗木根系恢复长出新根后开始追肥,并结合浇水进行,每10~15d 1次,以施腐熟有机质水肥为主,或施0.2%~0.3%化肥水溶液。苗期注意防治油茶根腐病、叶软腐病和炭疽病以及各类油茶害虫,各种杀菌、杀虫剂交替使用。在病虫防治的同时,加入0.1%~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腐植酸液体进行叶面追肥。加强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培育满3a后再出圃造林。

3 苗木出圃管理

3.1 苗木质量标准

苗龄满3a,苗高达80cm以上,地径0.7cm以上,冠幅30cm×30cm以上,根系发达,形成良好根团。

3.2 苗木调查和质量评估

苗木出圃前,按照种类、苗龄,对同一苗批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其质量、数量。参照《广西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625-2009)进行质量评估,要求调查结果可靠性达90%以上,并如实填写苗木调查记录表,形成自检报告及自检材料。

3.3 苗木出圃

苗木达到质量标准后,即可出圃造林,出圃前应办理出圃手续,每批苗木调运时附有《产地检疫合格证》、《广西林木种苗质量检验证书》、《广西林木种苗标签(良种种苗专用)》等证明材料。跨县调运的,还需附有《植物检疫证书》。起苗时注意不伤顶芽。起苗后应及时进行分级选苗,留优去劣,全过程注意苗木根系的保湿。

4 结语

在广西三门江林场油茶大苗管理工作中,需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樹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及时发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根据油茶大苗的实际生长需求,合理开展土壤与肥料的管理工作。且在当地油茶大苗栽培期间,需筛选最佳的技术方式,合理实现油茶大苗的良好培育,提高油茶大苗培育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张俊.油茶大苗造林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2):

165.

[2]王湘南,王瑞,陈隆升,等.油茶新品种芽苗砧嫁接砧穗组合的亲和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12):1-6.

[3]徐少军.油茶大苗移载技术研究[J].大科技,2016(18):211-212.

[4]管天球.一种旱地油茶大苗的培育方法:CN201611267709.3[P].2017-04-26.

[5]解检清,张宏志,李炎林,等.油茶嫁接名贵山茶品种技术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17(3):5-6,9.

[6]湖南省唐家山油茶开发有限公司.一种优质油茶树苗的培育方法:CN201610891626.5[P].2017-02-22.

[7]管天球.一种旱地油茶大苗的培育方法:CN201611267709.3[P].2017-04-26.

作者简介:赵吉吉(1984-),男,本科,广西武宣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生产规划及管理。

猜你喜欢
油茶
油茶花开茶子红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与效益探究
油茶价值观的转变是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关键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油茶新品种‘红羽1号’
油茶新品种‘红羽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