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桃栽植技术与栽后管理

2018-04-25 10:57周永凯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栽植技术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摘 要:本文主要就核桃的栽植技术进行了简单概述,并且从间作套种、修剪定干、灌水施肥、病虫防治及抹芽补栽等角度对栽后管理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提升核桃的栽植生产整体水平,推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栽植技术;栽后管理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31

1 核桃基本信息概述

核桃是胡桃科胡桃属植物,又称为胡桃、羌桃,与腰果、扁桃和榛子合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

1.1 核桃的形态特征

核桃树一般可长到3~5m,树皮呈现灰白色的浅纵裂纹,枝条髓部呈现片状,幼枝顶端多具有细柔微毛。核桃树树皮在幼年时呈现灰绿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灰白色纵向裂纹发展。核桃树叶呈现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在树枝顶端生长的叶片性状较大,长约5~15cm,宽约3~6cm,每个枝条约有13个羽叶。奇数羽状复叶长在25~30cm之间,边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齿,表面深绿色不含微毛,背面仅在脉腋处具有微毛。雌雄异花同株,花期多不相遇,因此又可分为雌先型、雄先型与同熟先型3类。核桃果实呈椭圆形,直径约为5cm,幼时具有胰毛,老时无毛,内部坚果呈现为黄褐色球形,表面存在不规则的槽纹。

1.2 核桃的生物学特性

核桃树属于阳性树种,喜光,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较好,具有一定的耐寒性。核桃树适宜生长在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的地区,最适宜的年平均生长温度在15~20℃,其中1月份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10℃,而7月份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核桃树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适于种植在较疏松、排水好、土壤深厚肥沃的冲积土或沙壤中。核桃树对土壤的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在微酸、微碱的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长。

1.3 核桃的品种类别

核桃是在汉代由张骞出使西域时经亚洲西部的伊朗带入我国,目前按核桃的产地可分为阳平核桃、陈仓核桃及野生核桃;按核桃的成熟期可分为夏核桃与秋核桃;按果壳的厚度可分为厚壳核桃与薄壳核桃;按果壳的光滑程度可分为光核桃与麻核桃。目前我国的核桃种类可大致分为核桃组、核桃楸组及黑核桃组3组,其中核桃组涵盖了核桃、铁核桃2个类别;核桃楸组涵盖了野核桃、核桃楸、麻核桃、心形核桃及吉宝核桃5个类别;黑核桃组则只有黑核桃这一个类别。

1.4 核桃的主要价值

核桃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克核桃含有15~20g的蛋白质、10g碳水化合物,大量脂肪,同时还富含人体必需的钙、铁、磷等微量元素与矿物质,因此又被人们赞为“长寿果”。核桃具有味甘、性温、补肾、温肺定喘、润燥滑肠、固精强腰等药用价值。多食用核桃还能降低患抑郁症、乳腺癌、糖尿病的机率,同时还能有效缓解压力。

2 核桃的栽植技术概述

2.1 品种选择与授粉树配置

在选择核桃主栽品种时需要确保选择品种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鉴定,即选择引种多年、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的品种,同时尽可能对同一品种进行集中管理,切忌选择品种过多。在核桃的栽植过程中,还需做好授粉树种的配置工作,若栽植周围100m内具有野生核桃树,就无需配置授粉树种。否则需要按照8:1的比例栽种授粉品种,需要注意的是授粉树必须垂直栽种在主风向的上风口。

2.2 栽植方式的选择

常见的核桃栽植方式主要涵盖了连片栽植与地埂栽植2类,其中连片栽植重点在于间作,地埂栽植主要分为四旁栽植及破碎地块的栽植。核桃的栽种密度需要依据树木种类、土壤肥力、周围环境及管控能力综合考量,通常株距×行距应在(3~4m)×(4~5m)之间。在山势平缓且坡度小的地方,可采取长方形的栽植方式;若坡度较大或台面较小时,则采取三角形的栽植方式。若地处土壤肥沃、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可控制行间距在4m×5m,并可在每667m2面积内栽种33株树木;对于土壤贫瘠或立地条件不高的区域,需控制行间距在3m×4m,且在每667m2面积内栽种44~55株树木。

2.3 栽植技术要点

核桃栽培技术大致流程为“摆正—直立—埋土—提拉—复埋—踩实—围盘—浇水—盖膜”,摆正:指的就是将苗木放置在挖好的土坑中央,确保前后左右间距相等;直立:指的是将苗木扶直,确保根系在四周尽量铺开;埋土:就是将混有肥料的营养土均匀的铺盖在苗木根系上;提拉:就是在埋土之后,将苗木轻轻的提动一下,确保根系得到舒展的同时与细土紧密结合在一起;复埋:就是待苗木进行提拉之后,在对其进行逐渐填土,具体的栽植深度与苗木原苗圃的埋土深度相一致为宜;踩实:就是在填土过程中进行踩压,直到填土高度高于地表5cm左右为止;围盘就是在苗木周围挖置一个环形土埂,便于固土锁水;浇水:指的是浇灌定根水,基本每株苗木浇s灌50~80kg的水即可;盖膜:就是在每个苗株上覆盖1m×1m的农用地膜,并在膜中心剪出各半径3cm左右的小孔,以便于苗株从中穿过,随后在小孔周围用细土封严。

2.4 核桃的栽后管理概述

2.4.1 间作套种

核桃在幼树阶段,还未形成合适结果树冠时,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及经济收益,需要进行间作处理,从而有效降低种植成本。具体的间作操作是在树干1m范围内,种植绿豆、黄豆等豆科作物,不仅能够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的争夺,还能降低人工除草的工作量,从而降低培育成本;绿豆、黄豆等豆科作物的根菌具有固氮性,不仅能够增加土壤养分,还能确保林木增收。需要注意的是套种作物最好每3a进行1次间作,在间作时切忌破坏覆盖的地膜,同时还需做好中耕除草等操作。

2.4.2 修剪定干

核桃栽植后期通过幼苗定干操作能够确保核桃树的茁长成长,对于达到定干标准的树株,需要在其萌芽后尽快进行定干处理。早实核桃树的定干高度以1~1.2m为宜,晚实核桃树的定干高度以1.2~1.5m为宜。若有间作作物时,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定干高度进行适当调整,以2m左右为宜。核桃作为果用树木,在幼树阶段需要尽快扩大树冠,增加树冠內膛的通风透光性,从而促进果树提早结果与丰产。因此需要对核桃树的主枝进行适当修剪,剪去当前枝条长度的1/4~1/3,并尽量确保主枝与主干的夹角在60°作用,从而确保內膛的通风透光性。

2.4.3 灌水施肥

核桃栽植后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及环境特点进行适当浇水,从而确保苗木的成活与生长。夏季雨水较少时,最好每隔10~15d浇透水1次,并配以追肥。核桃树在栽植之后不宜施速效肥,最好采取叶面施肥的方式促进苗木生长。如在夏季可以喷洒0.3%~0.5%的尿素溶液;8月份以后可以喷洒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在苗木落叶之前,最好给予每株3kg的有机肥;到了次年生长季节继续追施专用肥。

2.4.4 病虫防治

核桃树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在每年的1月初至中旬喷施1次100倍的FT胶悬剂,用助于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灰斑病、自粉病及枝枯病等;3月下旬核桃萌芽时期需要喷施3~5度的石硫合剂,有助于防治各种越冬病虫害;5月中上旬喷施600倍的50%的甲基托布津,有助于防治枝枯病、溃疡病、黑斑病及腐烂病等;6月中下旬—7月上线在核桃树冠喷施600倍的50%的辛硫酸乳油,有助于防治出图举肢蛾;此外还需在秋冬季节对病叶、病果进行及时清除与烧毁,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发展。

2.4.5 抹芽补栽

待核桃树萌芽后,需要及时抹除多余的萌芽,对于高度达到1m的树株,在进行整形修剪时仅需保留3~4个萌芽即可;对于高度在0.5~1m的树株,只需包括2~3个萌芽即可;高度小于0.5m的树株,只需保留1个萌芽即可。在核桃在栽植后的第2年需要对栽植成活率进行调查记录,对于未成活的植株进行及时的同龄苗木补植第3年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参考文献

[1]王娟.核桃栽植技术[J].北京农业,2015(6):45-47.

[2]薛利民,张金平,薛莹.核桃建园与栽植技术[J].农技服务,2015(8):56.

[3]張云,张亮.浅析核桃的栽植技术[J].现代园艺,2013(4):12-14.

作者简介:周永凯(1965-),男,四川广元,大专,林业工程师,长期从事基层林业工作。

猜你喜欢
栽植技术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山区大树移栽的技术
浅析对嫌疑立体足迹形态特征的提取技术与生物特征辨析
网络互动类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
日光温室早熟油桃周年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