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有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2018-04-25 10:57车向红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路条件现状

摘 要:有机农业是在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按照农业生产原则应遵循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养业二者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农业技术以维持和稳定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伴随着“左权县生态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如何发展“有机”产业,将左权县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迅速转化成经济发展胜势,转化成脱贫攻坚扶贫举措,是左权县面临的重大工作。为准确把握全县“有机”产业发展现状,提升左权县有机产品的品牌建设,近期对“有机”产业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条件;现状;思路;对策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76

1 发展现状

全县发展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17.3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64%。其中,有机杂粮基地4hm2,有机莲藕基地0.6hm2,有机茶叶基地1.03hm2,有机核桃基地7.6hm2,有机葡萄基地1.05hm2,有机糯玉米基地3hm2。2017年全县“有机”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机农产品实现总产值6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6%。现已认证有机产业企业7家,种植业6家,养殖业1家,分别为麻田顺康天然农产品有限公司、馨源丰商贸有限公司、左权县龙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双安莲藕联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鱻淼葡萄开发专业合作社、左权县丰和园糯玉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左权县桐峪镇顺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麻田顺康天然农产品有限公司和馨源丰商贸有限公司为重点有机产业龙头企业。有机认证农产品32个,分别是:核桃、核桃仁、核桃油、沙棘、桑叶茶、绿豆等。经调查发现有机产品的价格是普通产品价格的十几倍。以有机鸡蛋为例:普通鸡蛋10元/kg左右,而有机鸡蛋是30元/kg左右,有机市场的利润空间很大。这样对增加农民的收入意义非常大。

2 全县“有机”产业发展思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特色为发展方向,以富民强县为总体目标;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横抓基地、区域推进;纵抓龙头、产业延伸;科技引导、政策推动”的发展要求,科学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不断培植“有机农产品”基地,着力发展左权县优势主导产业,努力把左权建设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

2.1 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左权县核桃、杂粮、花椒、柿饼、连翘、畜禽6大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具有特色产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品牌的专业化生产区。

2.2 摸清底细,加大扶持、宣传

摸清2张底牌:有机农业的市场供给需求和农业自然资源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有机农业的市场调查,根据市场的需求整合农业资源,进而优化和对有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好2个支撑:科技支撑和资金支撑。继续借助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晋中学院、山西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有机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出台扶持有机农产品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强化品牌认证,促进有机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市场化运作。通过资金整合,加大向有机农业倾斜力度。对那些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区域带动力大的有机食品开发项目和加工龙头企业的信贷扶持要加大。设立有机循环农业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加工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技术培训、品牌打造、认证费用补贴等。继续鼓励和扶持有机农业投资公司的经营模式;搭建一个平台:农业信息销售平台。通过设立专柜、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网络营销。再一通过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宣传途径,“走出去、领进来”,全方位宣传左权有机农产品,拓展专业流通平台和贸易渠道,进一步提高左权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加强“左权有机农产品”品牌的包装和培育,使“有机”成为左权县农产品的销售亮点。

2.3 完善保障机制

加大对有机农业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形成技術人才引进培育保障体系。依托与省内、外各大院校的合作,加大对农民进行有机农业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招收相关农业专业方面的大学生,充实到左权县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域建设队伍中来。

2.4 加强产业融合和开发

充分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实现第一产(农林牧渔)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有效融合。左权县作为“中国核桃之乡”、“山西省一县一业基地县”,在大力推进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立足县域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新型旅游业,把有机农业的科普、示范、展示和休闲功能纳入其中,以左权县发展权与陆游、生态旅游为契机,有效延伸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将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左权县现代农业发展“破题”关键,扎扎实实地把左权县有机农业整体向前推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3 “有机”产业发展对策和措施

调查表明:全县“有机”农业产业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对“有机农产品”认识不到位、组织化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政策倾斜力度不大、周转资金严重缺乏、产品销路难、农业标准化建设不规范等实际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3.1 成立领导组,加强能力建设

以执行体系、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为核心是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必要保证。因此要尽快建立涵盖环保、农林、工业、质监、商贸等部门的左权县有机产品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对全县有机产品产业进行协调领导、统一规划布局、监督、管理。本着“发展、促进、监督”的原则为有机产业服务。

3.2 立足资源优势,搞好发展规划

挖掘和整合农业自然优势资源,根据10个乡镇不同的地域特点、自然条件、气候特性,进行集中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大力培育适合本地生产的品牌,联合打造一批左权有机农产品知名品牌。

3.3 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机制

精心培植“有机”龙头载体,发挥企业+农户为形式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而且推动了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成立有机农业专业协会,打破想、村两级行政界限,将位于不同行政村的同一品种的基地整合起来,按一个生产单元申报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统一有机生产标准、技术管理、市场价格、统一提供生产物资,以规模求质量,以质量求效益,克服基地分散、规模小、成本高等不足。

3.4 提升品牌创建,建立诚信质量制度

品牌是产品的品质、特征、造型的凝结。好的品牌能使产品收益增加。例如过去小杂粮虽然品质优,营养丰富,但包装差、精品少,商家关注度不高,实际经验表明,发展品牌农业不仅能够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者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而且能够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并特别提到要用品牌建设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就为发展品牌农业指出了方向,要大力发展人人心中皆有,但人人手中皆无的特色产业。打造出左权独有的品牌,这是左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和加快农业生产建设的一个迫切任务。

3.5 加大政府支持,完善发展机制

建立有特色的区域品牌产地市场,积极探索建立了电商助力扶贫“三方联动”形式,使电商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三方共赢为有机产品品牌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和物流体系,及产品推广和销售服务平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扶持优质有机产品基地建设,放宽金融信贷政策。

作者简介:车向红(1970-),女,本科,经济学专业,高级农经师(副高),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思路条件现状
排除多余的条件
不同思路解答
选择合适的条件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