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2018-04-25 10:57芦嘉风付坤刘涛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对策

芦嘉风 付坤 刘涛

摘 要:本文指出了抚顺市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和成效,分析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80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而且也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坚持依法监管,标本兼治,有效保障了全市“菜篮子”与粮食安全。但与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抚顺市实际,简要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今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1 抚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

近年来,为了适应抚顺百姓由吃饱到吃好的饮食需求转变,抚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以强化绿色生产、安全消费为突破口,采取农资打假、例行检测、检打联动等有效监管措施,确保了农业生产顺利开展,维护了农民合法利益,全市蔬菜、水果、食用菌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有效地防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1 抚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成

全市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市县两级重点建设了行政、检测和执法“三支队伍”。成立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配备了执法车辆和专业执法队伍,依法开展监管工作,市检测中心通过计量认证。三县整合农业执法职能,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赋予监管职能。全市49个乡镇农技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赋予监管职能,安排专职监管员,37个乡镇配备速测仪和车辆。聘用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400人,作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1.2 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造成农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问题。重点对农业投入品销售市场和农业投入品使用基地2个源头加大监管和整治力度。对农资市场,以国家禁限用农药为重点,结合农资打假、高毒高残留农药治理等工作,贯穿全年重点生产季节对全市各地区的销售网点进行排查,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对生产基地,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面对农民、企业、合作社宣传讲解科学用药、采收等方式方法。同时,监管部门定期检查生产基地的生产纪录情况,定期检测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情况。

1.3 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

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历史性转变。2009年全市完成农业生产环境检测和评价64.67万hm2次,县域环评工作在全国得到推广。2013年开展的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创造“抚顺经验”,10万hm2耕地中共采集1473个土壤样品,提供1.5万个检测数据。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基地县1个、省级标准化基地县3个、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制定省级地方产品标准2个、市级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25个,争创省级名牌农产品24个;全市有效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到165个、绿色食品20家企业30个产品,总面积10.67万hm2,占全市耕地和果园面积比重达到89%;有机食品再认证企业2家、9个产品。可以看出,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的稳步提高为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平稳向好

始终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要对象,采取例行监测、监督抽测和专项抽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行“检打联动”。2017年对全市范围内生产基地的4500个蔬菜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合格率99.7%;324个蔬菜、水果和食用菌进行了农药残留定量检测工作,合格率97%。检查企业、合作社和大户198家,生产基地330个,农药经营网点329个,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未发现使用禁、限用农药及非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情况。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安全状况良好。

2 建议与对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对此,应从5个方面来抓。

2.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宣传上要突出“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从生产环节上增强生产者的安全责任感。对消费者的宣传上,要立足国情、省情和市情,把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常识的普及做为一项长期工作做来安排,把消费者的安全消费、理性消费观念打牢,化解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危机感。

2.2 突出重点,做好禁用限用农药监管工作

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继续完善剧毒高毒农药经营备案等制度(全市确定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45家、承诺诚信经营单位50家),开展农药产品质量和农药标签检查,及时向社会公布农药产品质量检测信息。加强对农民安全用药常识培训,指导农民合理選购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开展农残超标溯源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烟剂等混配农药中隐性掺入违禁成分行为。待国家《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后,建议完善《辽宁省农药管理办法》,实施“农药经营资格证书制度”,恢复农业部门对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前置审批,实行“先证后照”管理。

2.3 健全机构,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和资金投入,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完善市级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开展双认证工作,达到可独立开展权威检测的目标。三县要加快农产品检验检测站建设,配齐设备、培训人员,在完善速测的基础上,加快计量认证步伐,提高定量检测能力。各区也要配齐足够的速测设备,提高速测检验能力。各乡(镇)要逐步完善快速检测室,承担起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速测任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2.4 加强配合,保障监管经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仅靠一个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不能“包打天下”,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部门在部署工作时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其它有关部门要在经费支持、人才选拨培养、配套法规建设、对外舆论宣传、投入品监管、产品检测等环节上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同时,通过省政府,积极向各级政府提出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投入,确保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监管执法、农业标准化等项经费落到实处。

2.5 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应对重大安全事件能力

按照“敏感、快速、主动”的基本要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等媒体信息的收集与监测,对国内各地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各地发布的监测数据,以及省内外有关农产品质量的信息等都要纳入监测视野。特别是与抚顺市、县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无论信息真实与否,该查处的查处,该澄清的迅速澄清,同时请专家及时出面消除公众恐慌,避免事态扩大。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