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入旅游发展的思考

2018-04-25 07:34向荣淑
当代旅游 2018年5期
关键词:融合旅游文化

向荣淑

摘要:文化与旅游是“魂与形”的关系。旅游失去文化的内涵会淡然无色。该文通过目前旅游与文化在融合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提升旅游的品位度、知名度、舒适度、美誉度方面去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文化;融合

旅游是一个带动多项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产业。近年一些地方陆续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均在研究并出台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旅游发展问题。要将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如旅游的软硬件建设、对整个旅游业全面发展的超前规划,特别是其中文化与旅游如何进行深度融合。因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是“魂与形”的关系,文化与旅游犹如灵与肉,文化构成旅游的灵魂,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文化与旅游水乳交融。但现实中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重庆南岸区所收集的实例为基础,主要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建议。

一、旅游与文化融合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不足

由于资金缺乏,不少区县现有的景点景区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如重庆南岸的黄山抗战文化,在八年抗战中,南岸与其他地方一样,经历了民族兴亡血与火的洗礼,但主要集中于黄山景区内的众多抗战文化遗址,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它给予漠视使之几乎荒弃。2001年后才开始重视,并组织相关机构对其进行了较深的研究和开发。不少资料失传,如著名的空军坟埋了280多名为国捐躯的爱国青年,其中有名有姓的只知道20多个,对他们的英通事迹没有人收集撰写,使之无法进行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至2009年通过政府多方努力协调才获得资金对其投资1500万,可以说对抗战文化内涵还缺乏深度的挖掘和有影响力的对外包装,致使南岸区的抗战文化未能很好地推向市场,未能产生应有的影响力。

(二)资金投入少,开发建设无序,破坏性严重

由于在长期的发展中并未从战略高度真正认识旅游产业,因此不少区县对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文化遗址缺乏一个总体规划,导致实践中对文化遗址的保护资金投入少,旅游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严重。如:重庆南岸区的133处抗战文化遗址,至今保存较好的有20多处,约占总数的22%;较差的仍可利用的有45个,占总数的49.4%;仅存遗址,难以再利用的26个,占总数的28.6%。又如:南山景区内就有历史遗迹、抗战遗迹、宗教文化等近70余处以及抗战时期的一些国家的使馆、公馆,但多数已不存在被破坏,如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军事委员会、高级法院、川东军大礼堂、美国使馆所在地解放后改为涂山中學,在南山植物园扩建时将其全部拆除;凉水井步道中途曾有一个育婴堂,是抗战时期收留孤儿处所,现也被拆除。由于不少遗址被拆后均未留下任何遗迹,再加之保存遗址未能很好地修复,导致一些景点逐渐失去内在魅力,沦为平淡。

(三)管理体制不顺,缺乏一个具有较高权威的管理机构

不少区县文化、旅游业缺乏上下左右的联动工作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已不适应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一是文化、旅游业从类别上主要属于文化、旅游两大管理部门。为此,在管理上就出现各自制定其产业发展规划,各自打造自己的产品。但由于文化与旅游产品的不可分割性,往往会出现为打造同一产品而争资金、或无人管理的问题。二是景区的景点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据调查旅游景区涉及的管理部门有:园林局、卫生局、文化局、体委、、旅游局及街、镇。由于所属行业和管理权限的不同,各自为政,管理重复,管理效率低下,使文化、旅游资源与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了许多矛盾,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整体开发与局部开发的矛盾、整体效益与本位主义的矛盾、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为此很难统一规划建设。目前一些景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的管理机构,体现在景区的单位分属不同的上级部门管理,政出多门不统一,难以使景区内的资源实现整合,表现在景区污染企业、景区的交通、景区的居民等诸多问题区一级政府难以解决。严重地制约了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使得旅游业难以形成南岸区的支柱产业。

(四)软硬件建设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近几年因环境改善虽然成效较明显,但整个大环境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景区内的交通严重不畅。开设的公交线路少,旅客到景区只能靠自驾车,在旅游旺季或休假日人流络绎不绝,狭窄的公路又是双向行使,经常发生严重的阻塞。二是景区旅游服务配套不完善。娱乐设施少,食宿档次低、数量不足,酒店和上档次的农家乐为数极少,食宿跟不上人们周末休闲的需求,难以留住游客。

二、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一)要注重挖掘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元素,提升旅游的品位度

何为品位度?品位在通常情况下是针对人而言的,主要指一个人的品质、趣味、情操、修养。只有文化修养到一定程度才能谈上品位,旅游也是如此,旅游只有具有了文化的内涵才有品位,才有吸引力。每开设一条景区的旅游线路就要思考景点的设置,这些景区中设置那些景点,每一景点内在的文化元素是什么,确立什么标志,带给游客什么,要从独特上考虑游客从市内市外其他景区的景点中难以得到,做到品位要绝。要提升旅游的品位度,还需在深度整合上下功夫,特别是要用好各景点中的文化形态,将其整合到旅游景点中提升南岸旅游的品位度。如:森林景区要从重点打造休闲养生圣地上去考虑品味度。使游客来到景区后,不仅享受了大自然给予的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品尝一些美食,而且还能感受这个景区中的所存的文化,或许是各类宗教文化或许是红色文化等对人修身养性的诸多启迪。如何让游客获得到一个风景区的这些品位,需要我们在深度上结合景区实际进行重点挖掘,并形成特色。

(二)加大对旅游项目的宣传,扩大旅游的知名度

每一个景区景点都应有自己宣传的亮点和向外展示自己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的宣传,加深人们对所推出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借鉴和学习一些旅游大省的经验,从内涵上对其景区景点进行高品位的策划包装,将各个景区景点挖掘出的文化内涵,融入进各个旅游项目中,制作各大景区景点相关的宣传资料,如画册、故事书、MTV片、旅游网站等,为旅游奠定人们相互传递的大环境。进行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对外宣传,使其推出的旅游景区在各类媒体上有声有影。

(三)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的舒适度

景区的舒适度是获得游客好评的关键,而前提是成立具有较高权威的管理机构将其景区内的各类资源充分融合。要将美的带给游客心灵的滋养的呈现给游客。如重庆南山要建成主城最大的中央山城公园,政府应充分认识大南山发展对整个重庆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南山是我们重庆人的南山,重庆的南山,而不是南山的南山。因此,应对南山进行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开发,充分挖掘其中的旅游价值,从打造名山、名人、名食、名街上去规划整个南山。应建立市级层面的大南山发展管理机构,有利于对景区内各景点单位的协调,减少景区内各单位管理上的矛盾纠纷。另外,自然景区就要实现季季都有花赏;江边夜景,尽情体验享受现代都市生活的无尽魅力;乡村休闲能尽情享受农家泥土芬芳,在田园中彻底放松自己。在提升人文上要充分利用所挖掘的各景区景点的文化元素。尽快建设各景区便捷舒适的交通,增设公交旅游线路,或在景区核心区域内开增开旅游环保车接送游客,实现游客到景区不用自驾。加快景区适应旅游所需的住宿玩的相关配套,达到景区能留住人的要求。

(四)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保护和改造的资金投入,增加景点的美誉度

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对景区景点进行保护和改造。特别是原始的遗址古迹及宗教寺观教堂,要按其原貌恢复。在景区内要对一些标志性建筑进行打造,彰显景区特色,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要将景区内的各景点用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串起来,实现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猜你喜欢
融合旅游文化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谁远谁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