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2018-04-27 03:48张天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

张天庆

【摘要】 目的 分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实施生长抑素及泮托拉唑钠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及治疗组, 各25例。参照组实施泮托拉唑钠治疗, 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呼吸机撤离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300、5.9806、5.5786, 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中血清白介素细胞-8(IL-8)(5.1±1.5)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1.2±12.7)ng/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2.7±9.9)mg/L均低于参照组的(7.2±1.9)ng/L、(64.3±12.9)ng/L、(56.2±11.3)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375、3.6183、4.4930, 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实施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药物方法, 能够降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 有利于患者症状的快速改善。

【关键词】 生长抑素;泮托拉唑钠;重症急性胰腺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064

临床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症属于病情程度危重的腹部外科病症, 其相关致病因在医学中尚未明确, 临床表现有呼吸失常、高热、黏膜出血、黄疸及休克等症状, 患者患病时发病速度较快, 病情进展速度较快, 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症状, 由此导致该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由此需要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 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就生长抑素及泮托拉唑钠治疗方法效果展开应用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经临床检查后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症, 排除了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病症患者以及妊娠期患者。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25例。治疗组中男15例, 女10例;年龄40~67岁, 平均年龄(53.5±4.5)岁;病程4 h~5 d, 平均病程(4.50±0.12)d。参照组中男13例, 女12例;年龄40~65岁, 平均年龄(52.5±4.2)岁;病程4 h~6 d, 平均病程(5.00±0.1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开展解除痉挛、抗感染、胃肠减压等治疗, 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前不应食用任何食物。以此为基础, 参照组实施泮托拉唑钠治疗, 40 mg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7214, 规格:40 mg)与100 ml 0.9%的生理盐水融合开展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 治疗方法为: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使用方法及剂量同参照组;使用3 mg注射用生长抑素(青岛国大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3837, 规格:3 mg)与500 ml 0.9%生理盐水融合, 通过微量静脉泵实施持续性静脉药物注射, 注射速度控制在0.25 mg/h。两组患者均开展持续1周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其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呼吸机撤离时间;在治疗后取两组患者静脉血, 在实施血清分离后, 采用酶联免疫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8、TNF-α、hs-CRP)。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呼吸机撤离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中IL-8、TNF-α及hs-CRP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组织坏死和胰腺弥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发作炎症, 该病症在病情>2周后可迅速发展为全身感染期、急性期及残余感染期。尤其在急性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患者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非常有必要[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应用效果显著的原因分析如下:泮托拉唑钠是H2受体阻滞剂, 对应激性溃疡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效果显著且药效持续时间较长, 是临床中广泛用以开展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药物[3-5]。生长抑素为人工合成环状十四氨基酸肽, 其结构及作用与天然生长抑素完全相似, 患者用药后能够降低患者胰腺炎性评分, 对血清中含有的淀粉酶及脂肪酶含量有较好的降低作用。基于以上两组药物原理的不同, 在治疗中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6-8]。

综上所述,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方法, 能够通过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 快速实现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建伟, 刘应裕, 胡小红, 等.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20): 3940-3942.

[2] 李佳.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20):98-99.

[3] 李佳. 生長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医药前沿, 2016, 6(32):106-107.

[4] 徐建川, 林燕.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6):31.

[5] 丁洪涛, 吴玉芳.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重庆医学, 2012, 41(6):552- 553.

[6] 雷丰顺.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 2013(25):144-145.

[7] 姜素伟, 程子安.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药房, 2015, 13(18):2493-2495.

[8] 刘习庚.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41(2):200-201.

[收稿日期:2017-12-20]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不同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探析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对血清炎症因子及疗效影响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