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都有哪些法律知识?

2018-04-27 03:24孙凤娟
方圆 2018年6期
关键词:红海行动公海武力

孙凤娟

电影《红海行动》热播,剧中涉及不少国际法知识,其中最主要的是海盗和撤侨的问题。

海盗行为一直严重影响着海上运输航行的安全,是各国打击的对象。何为海盗行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第101条规定:“下列行为中的任何行为构成海盗行为:(a)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的船员、机组成员或乘客为私人目的,对下列对象所从事的任何非法的暴力或扣留行为,或任何掠夺行为:(1)在公海上对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对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物;(2)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对船舶、飞机、人或财物;(b)明知船舶或飞机成为海盗船舶或飞机的事实,而自愿参加其活动的任何行为;(c)教唆或故意便利(a)或(b)项所述行为的任何行为。”即,行为是需要发生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或公海上对船、航空器、人或物的非法暴力、扣留或掠夺的行为。任何的国家均享有公海自由,公海上的船只应由所属国家进行排他性管辖,所以在公海上,一般情况下各国不能对他国船只航空器行使国家权力。但“在公海上,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每个国家均可扣押海盗船舶或飞机或为海盗所夺取并在海盗控制下的船舶或飞机,和逮捕船上或机上人员并扣押船上或机上财物。扣押国的法院可判定应处的刑罚,并可决定对船舶、飞机或财产所应采取的行动,但受善意第三者的权利的限制”。“由于发生海盗行为而进行的扣押,只可由军舰、军用飞机或其他有清楚标志可以识别的为政府服务并经授权扣押的船舶或飞机实施。”我国是《海洋公约》的缔约国,在公海上打击海盗是履行公约賦予的权利和义务。

撤侨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把侨居在其他国家的本国公民撤回本国政府的行政区域的外交行为。而武装撤侨是指武装力量参与撤侨,体现在政府派出军舰、军机参与撤侨,是撤侨方式之一。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所以,我国军队等武装力量有保护其海外公民安全和利益的重任。

国际法也为我军开展武装撤侨提供了法律依据。国际法上的属人管辖原则和保护性管辖原则是国家出动军队为侨民提供保护的法律前提。保护本国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免受不法侵害是国家责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国家有权在国际法许可的限度内,在接受国内保护本国及国民的利益。将部队开赴海外,我军在开展武装撤侨时首先必须遵守相应的国际法规则,如联合国宪章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武力规则的遵守问题。其次,还须遵守有关国家的国内法,如军舰和军机进入东道国领海及港口,或进入其领空,须事先获得该国的同意或授权,途径第三国的领海、领空还需获得该国的事先同意,遵守当地国家的相关法律。如果东道国政府已完全陷入瘫痪而不能有效行使主权权利,在十分紧急和危难的情况下,军队也可直接进入其境内撤侨,但须尊重该国主权,不得卷入东道国的内部纷争,严格遵守禁止使用武力原则,只有在受到武力攻击时才能使用武力自卫。

猜你喜欢
红海行动公海武力
论新时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政策的辩证意蕴
Deep Sea Exploration History and Technology
2021年我国公海自主休渔措施正式实施
今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公海自主休渔
我国首次公海自主休渔7月1日起实施
《红海行动》大年初一登陆全国院线
《红海行动》举行发布会
《红海行动》举行发布会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武力清党”之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