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研究

2018-04-27 03:48王福娟韩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王福娟 韩娟

【摘要】 目的 研究与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方法 100例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 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 各5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呼吸相关指标变化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 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指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干预组PaO2、PaCO2、PaO2/FiO2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48/50), 常规组患者为82.0%(41/50),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 能显著改善患者呼吸相关指标, 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护理干预;施行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096

在临床上, ICU重症肺炎患者的特点在于发病迅速, 且病情危急,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此类患者一般呼吸能力较弱, 容易发生呼吸衰竭, 而改善患者呼吸状况的重要方式即为机械通气。然而一些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 因而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1]。本文即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2017年本院收治的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通过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 各50例。常规组男23例, 女27例, 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70.2±3.7)岁。干预组男30例, 女20例, 年龄61~83岁, 平均年龄(71.3±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即体位护理和口腔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机械通气时, 需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以避免出现交叉性感染。

②吸痰护理, 即对患者及时吸痰, 避免发生气道堵塞, 吸痰时注意动作轻柔, 避免对气道黏膜产生损伤。③适当抬高患者床头位置, 以防治患者发生误吸。④加强口腔护理, 采用不同冲洗液冲洗口腔。⑤定期消毒处理呼吸机管道, 以便及时处理各种问题。⑥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并结合病情变化采用营养成分进行静脉输注。⑦心理疏导, 与患者加强交流和沟通, 帮助其消除抑郁、焦虑情绪, 促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呼吸相关指标(PaO2、PaCO2、PaO2/FiO2)等变化水平以及护理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肺部体征基本消失, 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肺部体征消失, 各临床症状缓解显著;无效:肺部体征及临床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呼吸相关指标对比 护理前, 两组PaO2、PaCO2、PaO2/FiO2指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干预组PaO2、PaCO2、PaO2/FiO2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干预组患者显效30例, 有效1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0%(48/50);常规组患者显效23例, 有效1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2.0%(41/50)。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 ICU重症患者由于呼吸机机械通气而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几率约为50%, 而此类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0%[2-4]。而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主要在于肺功能受到影响、患者自身体质较差以及抵抗外来菌的能力较弱等。据有关临床研究表明, ICU病房的护士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知识掌握不充分, 一些护士缺乏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因而导致了ICU重症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较高[5-7]。而通过对此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即护理前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培训, 指导相关护士对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和培训, 并严格实施到各个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这样既能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 同时还能促使患者快速恢复, 从而达到提高其预后质量的目的[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干预组PaO2、PaCO2、PaO2/FiO2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48/50), 常规组患者为82.0%(41/50),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 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 能显著改善患者呼吸相关指标, 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天玲.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 2015(8):754-756.

[2] 姚慧娟. 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4):300-301, 304.

[3] 刘媛媛. 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观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4(8):22, 25.

[4] 赵方, 王鹤, 兰泽军. 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养生保健指南, 2017(28):156.

[5] 王超.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 2016, 29(10):272.

[6] 金奕. 气道护理干预对ICU重症肺炎恢复情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7):525-526.

[7] 朱以芳, 余咏, 杨春香, 等. 机械通气致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4):37-38.

[8] 黄小芳, 唐晓燕, 胡琼燕. 护理干预预防机械通气患者相关性肺炎的意义. 广西医学, 2007, 29(12):1972-1974.

[9] 宋振芳. 预防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9):711-713.

[10] 陈海为.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2):328-329.

[收稿日期:2017-11-30]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