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程序对改善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效果与急救结局的作用研究

2018-04-27 03:48彭莉李小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昏迷脑出血

彭莉 李小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程序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救效果和改善急救结局的意义。方法 11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 按照入院登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 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程序,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结局和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成功抢救47例(85.45%), 致残6例(10.91%), 死亡2例(3.64%);对照组患者中成功抢救30例(54.55%), 致残14例(25.45%), 死亡11例(20.0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所需时间为(45.1±10.8)min, 病情稳定患者35例(63.64%);对照组急救所需时间为(72.9±18.5)min, 病情稳定患者17例(30.91%);观察组急救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患者病情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果和改善急救结局中运用急诊护理程序, 能够显著优化急救结局, 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死亡和致残率, 其应用价值极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脑出血;昏迷;急诊护理程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099

脑出血病情复杂多变且并发症呈多样化, 是危害性极大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如果在早期未能及时处理, 极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造成死亡[1]。相关资料显示, 脑出血是我国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 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急性期的病死率高达30%~40%[2]。更严重的是, 伴随着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发病人群的逐步扩大, 脑出血日渐成为广泛病发的急重症。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改善其预后迫在眉睫。本研究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果和改善急救结局中运用急诊护理程序, 旨在探讨其应用价值, 为脑出血临床急救治疗提供科学真实的客观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接受诊治的11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登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5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58.5±4.5)岁, 平均病程(22.9±2.5)h。

对照组患者中男33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59.5±3.5)岁, 平均病程(23.4±3.8)h。所有患者经有效检查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属自愿, 并与院方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辅助医师为其进行常规检查, 监测其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 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

1. 2. 2 观察组 应用急诊护理程序, 具体如下。①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急救处理, 掌握其发病特点, 判断其意识状态;辅助医师进行CT检查, 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瞳孔、呼吸频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必要时实施干预方案。②帮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以保证呼吸畅通, 避免导致因呕吐物堵塞而窒息。若患者不能自主排痰可借助医疗器械及时清理, 防止发生感染。必要时为患者搭建人工气道或借助呼吸机维持机体有氧呼吸功能。③患者在昏迷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症状, 此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利用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减轻颅内压过高引发的脑干神经损伤。同时, 遵医嘱对症给予止血、凝血药物[3, 4]。④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和病情选取合适的进食方式, 同时指导并协助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清淡膳食, 以维持机体营养需求。⑤在患者恢复期间, 及时更换患者病服和床单, 不定时协助患者翻身, 为其叩背按摩等, 防止压疮生成[5]。⑥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并做好消毒、止痛处理, 防止尿道感染[6]。同时, 留意患者粪便、尿液和呕吐物的性状、颜色, 进行准确评估, 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

1. 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死亡和致残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所需时间和病情稳定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整体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成功抢救47例(85.45%), 致残6例(10.91%), 死亡2例(3.64%);对照组患者中成功抢救30例(54.55%), 致残14例(25.45%), 死亡11例(20.0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急救所需时间和病情稳定情况比较 观察组急救所需时间为(45.1±10.8)min, 病情稳定患者35例(63.64%);对照组急救所需时间为(72.9±18.5)min, 病情稳定患者17例(30.91%);觀察组急救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患者病情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突发疾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患者而言, 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和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甚至挽救患者生命。有研究显示, 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救黄金时间是发病后1 h内。因此, 如何把握这一个小时的黄金急救期[7, 8], 开展专业、科学的急救措施需要所有医疗从业人员思考和探究。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中成功抢救47例(85.45%), 致残6例(10.91%), 死亡2例(3.64%);对照组患者中成功抢救30例(54.55%), 致残14例(25.45%), 死亡11例(20.0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所需时间为(45.1±10.8)min, 病情稳定患者35例(63.64%);对照组急救所需时间为(72.9±18.5)min, 病情稳定患者17例(30.91%);观察组急救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患者病情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果和改善急救结局中运用急诊护理程序, 能够显著优化急救结局, 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死亡和致残率, 其应用价值极高,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肖素红. 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 2016, 42(4):118-119.

[2] 张倩. 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5):250-251.

[3] 燕玉芹. 脑出血昏迷患者43例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 19(2):143-144.

[4] 林海红. 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探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1):4442-4443.

[5] 曹美健. 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3):185-186.

[6] 黎弘海, 陈海玲. 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1):88-90.

[7] 赖碧莹, 梁雅玲, 邓顺谊. 急诊护理程序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中的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23(6):189-191.

[8] 邓明玉, 刘蓉晖, 伍婵娟, 等. 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医学工程, 2017(11):1613-1614.

[收稿日期:2017-12-05]

猜你喜欢
昏迷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脑出血昏迷患者早期气管插管60例临床分析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
再发性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