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分析

2018-04-27 03:48王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甘露醇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王冬梅

【摘要】 目的 探究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醒脑静组, 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 醒脑静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甘露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醒脑静组患者总改善率为97.22%, 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组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时间为(14.51±1.88)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78±2.7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89%,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醒脑静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 可缓解临床症状和缩短疗程, 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减少血肿。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甘露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联合治疗;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054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将血肿清除, 以减轻血肿占位效应, 减轻缺血损伤, 改善神经功能。单一手术治疗后仍有多数患者遗留后遗症, 需辅以药物治疗[1]。本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醒脑静组, 各36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 女10例;年龄61~74岁, 平均年龄(65.52±4.11)岁;额叶出血5例, 基底节区出血24例,枕叶出血4例, 其他部位出血3例;出血量5~31 ml, 平均出血量(15.56±5.71)ml。醒脑静组患者男26例, 女10例;年龄61~74岁, 平均年龄(65.55±4.68)岁;额叶出血5例, 基底节区出血23例, 枕叶出血5例, 其他部位出血3例;出血量5~32 ml, 平均出血量(15.51±5.76)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 给予20%甘露醇125 ml进行静脉滴注, 3次/d, 治疗14 d。醒脑静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甘露醇联合治疗, 甘露醇用法同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 1次/d, 治疗14 d。可根据患者病情延长治疗时间。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时间及不良事件, 观察治疗前后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评分越低, 表示能力越好)。疗效判定标准[2]:显著改善:症状消失,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90%;改善:症状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50%;无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改善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醒脑静组患者显著改善24例, 改善11例, 无改善1例, 总有效35例, 总改善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16例, 改善12例, 无改善8例, 总有效28例, 总改善率为77.78%。醒脑静组患者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时间比较 醒脑静组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时间为(14.51±1.88)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78±2.7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醒脑静组1例发热、1例脑积水、1例发热和1例寒战,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1例发热、1例脑积水、2例发热和1例寒战,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89%。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治疗前后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比较 治疗前, 醒脑静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分别为(15.91±5.72)ml、(33.37±5.12)分、(18.93±2.92)分, 对照组分别为(15.13±5.16)ml、(33.95±5.66)分、(18.45±2.91)分, 两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醒脑静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分别为(6.53±3.26)ml、(11.18±4.31)分、(78.21±3.59)分, 对照组分别为(9.46±4.12)ml、(17.43±5.22)分、(57.12±3.94)分, 醒脑静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主要因素在于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其他因素(如凝血障碍、大量吸烟饮酒、脑动脉畸形等)也可影响其发病[3-5]。脑出血患者主要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和失语等为突然发作表现, 在发生脑出血后, 血肿占位效应、炎性细胞浸润等可导致神经损害加重, 需及时治疗, 降低死亡和残障发生率。醒脑静注射液属于中药制剂, 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等为主要成分, 其中, 栀子芳香开窍;麝香开窍通痹;冰片辛香通窍;郁金可开郁通窍。可见各种药物均有通窍之功, 對于改善患者病情和神经功能效果肯定。

现代医学证实, 醒脑静注射液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 可有效减少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还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减少神经细胞损伤;醒脑静注射液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平衡进行调节, 发挥良好抗凝作用。各种药物联合可共同改善脑循环和减轻神经损伤, 加速患者康复[6-9]。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 醒脑静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甘露醇联合治疗。结果显示, 醒脑静组患者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组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时间为(14.51±1.88)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78±2.7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醒脑静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醒脑静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89%,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了药物的安全性。王宗绍[10]研究显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高, 与本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 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 可缓解临床症状和缩短疗程, 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减少血肿。

参考文献

[1] 童民锋, 刘继红, 戴海斌. 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5):399-401.

[2] 李雅, 吴锦雄. 盐酸氟西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脑出血吸收率及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15):48-51.

[3] 赵俊涛. 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15(2):62-63.

[4] 朱颖, 葛志宏.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水肿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 2015, 25(29):67-68.

[5] 马明辉. 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1):48-50.

[6] 刘志霖, 罗盛. 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意识障碍影响的研究. 北京医学, 2001, 23(2):116.

[7] 翟娜, 刘岩. 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8):118-119.

[8] 林堅, 张弩, 周伟鹤, 等.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疗效评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23(5):389-390.

[9] 王光炜.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5(2):160-161.

[10] 王宗绍.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24(8):58-59.

[收稿日期:2018-01-02]

猜你喜欢
甘露醇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口服甘露醇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