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鼻饲喂养早产儿实施体位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8-04-27 03:48闫春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早产儿临床观察护理

闫春梅

【摘要】 目的 探究体位干预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00例鼻饲喂养早产儿,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实施仰卧位)和干预组A(实施俯卧位仰卧位)、干预组B(实施左侧卧位仰卧位)、干预组C(实施右侧卧位仰卧位), 每组25例。比较四组早产儿生命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比四组早产儿心率(HR)、呼吸频率(RR)、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等指标, 除俯卧位早产儿外, 其余体位早产儿各个时间点取样均为正常值, 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 俯卧位早产儿随时间增长RR指标降低, 下降程度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四组早产儿体位变化情况, 其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具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其中俯卧位可以帮助呼吸, 左侧卧位易发生胃潴留, 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消化、防止腹胀。

【关键词】 鼻饲喂养;体位干预;早产儿;护理;临床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110

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37周的新生儿[1], 鼻饲喂养是保证早产儿机体营养及热量的有效途径[2], 事实证明有效的体位干预可以有效增加早产儿营养吸收, 减少呼吸暂停、腹胀等并发症状的发生。本次研究对体位干预对早产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鼻饲喂养早产儿,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A、干预组B、干预组C, 每组25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0例;胎龄31.12~33.90周, 平均胎龄(32.64±2.53)周。干预组A男13例, 女12例;胎龄32.74~ 34.21周, 平均胎龄(33.73±2.71)周。干预组B男11例, 女14例;胎龄31.76~33.82周, 平均胎龄(32.67±2.77)周。干预组C男13例, 女12例;胎龄31.16~35.03周, 平均胎龄(33.73±2.62)周。四组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仪器 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YP-90B 和YP-90早产儿培养箱、美国飞利浦电子公司生产的Sure Signs VM6 多参数监护仪。

1. 3 方法 四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护理操作:将早产儿置于新生儿暖箱, 箱温根据早产儿的胎龄、体重进行设定, 治疗、护理、监测均在暖箱内完成, 取仰卧位是基础体位, 通过自制的“鸟巢”枕部抬高2~3 cm, 使头轻微仰伸, 咽后壁、喉和气管成一直线, 呈鼻吸气位, 腿部自然摆放, 连接血氧探头在左右手掌或足底, 每8 小时更换部位进行监护。

对照组采用仰卧位, 干预组A采用俯卧位→仰卧位, 干预组B采用左侧卧位→仰卧位, 干预组C采用右侧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时早产儿四肢呈蛙状, 头偏向一侧(左右交替), 俯卧位腹部放置自制的棉垫, 以确保早产儿舒适。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和俯卧位均在鼻饲奶30 min后开始, 所有早产儿均以发际至剑突的测量方法经口留置胃管。各种卧位交替时妥善固定胃管, 防止脱管。除打鼻饲奶及基础护理和穿刺时采取仰卧位, 其余时间均采取相应体位, 12 h/d, 连续观察记录14 d。

观察记录早产儿每日的体重、头围、身长及每日奶量、大小便量, 并观察呼吸暂停、腹胀、胃潴留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早产儿本身存在的风险及家庭照护知识的需求, 采用自制问卷对入院后的家长进行现场调查, 个性化给予健康教育, 将体位护理的理念传达到每一位家长, 得到家长的理解及配合, 在出院前期本科开展了家长参与护理的管理模式, 通过现场指导能够让家长尽快进入角色, 方便出院后护理。

1. 4 观察指标 观察四组早产儿鼻饲喂养后90 min HR、RR、TcSO2、体温指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四组早产儿RR、HR、TcSO2指标, 除俯卧位早产儿外, 其余体位早产儿各个时间点取样均为正常值, 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俯卧位早产儿随时间增长RR指标降低, 下降程度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四组早产儿体位变化情况, 其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早产儿是较为特殊的医疗个体, 由于早产儿的胎龄较短, 所以其机体发育并未完善, 尤其是其消化系统, 各种消化酶分泌量较低, 若该时间段新生儿机体营养不能及时补充很可能导致新生儿营养不良, 严重的会造成发育阻碍性疾病。早产儿吸吮能力差, 吞咽反射弱, 易发生呛乳和呛奶, 鼻饲是通过鼻饲管从鼻腔插入到胃内[3-6], 使营养物质能够及时、充分地进入到早产儿胃中。当前对体位护理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的干预效果研究越来越多, 不同体位会对鼻饲喂养早产儿产生明顯的影响[7-9]。传统护理中常常忽略体位对儿童营养吸收的重要性[10]。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仰卧位, 干预组A采用俯卧位→仰卧位, 干预组B采用左侧卧位→仰卧位, 干预组C采用右侧卧位→仰卧位。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比四组早产儿RR、HR、TcSO2指标, 除俯卧位早产儿外, 其余体位早产儿各个时间点取样均为正常值, 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俯卧位早产儿随时间增长RR指标降低, 下降程度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四组早产儿体位变化情况, 其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位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具有明显的影响, 良好、理想的体位护理能够帮助早产儿消化吸收、减少腹胀和胃潴留, 并且能够改善早产儿呼吸状态。根据本院护理经验总结, 俯卧位可以改善早产儿呼吸, 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常处左侧卧位易发生胃潴留, 常处右侧侧位有利于促进早产儿鼻饲奶的消化、防止腹胀和胃食管返流。

总之, 不同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具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韦芳惠, 符婵, 陈庆铃. 探讨支持性体位护理在早产儿鼻饲后的意义. 当代护士旬刊, 2017, 2(6):107-108.

[2] 薄杰, 郑新. 不同体位鼻饲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17):93-94.

[3] 朱丽兴.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作用.特别健康, 2017, 1(4):342-343.

[4] 王桂淑.不同护理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护理研究, 2015, 15(5):585-587.

[5] 刘经飘, 曾秋月, 梁腊梅. 重力喂养与常规鼻饲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6):3-4.

[6] 何梅香, 韩叶, 张英霞.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8):95-96.

[7] 郭翠玲. 早产儿肠内喂养的护理进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7):96-99.

[8] 金嘉鋆, 黄丽萍, 曹洁, 等. 不同体位鼻饲喂养早产儿的安全性比较.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3, 28(5):307-311.

[9] 韩静, 周翔, 王强, 等. 三种鼻饲喂养方式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7, 22(4): 204-206.

[10] 聂翠丽, 吴小玲, 刘伟.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鼻饲喂养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7):107-108.

[收稿日期:2018-01-04]

猜你喜欢
早产儿临床观察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