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孤单的罅隙,我用画笔雕刻你的时光

2018-04-27 05:42安朝伟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罅隙画师插画

安朝伟

想跟随内心自在地画画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取名叫“LOST7”?其实很简单,“7”是我的幸运数字,而“LOST”是“迷失”的意思,我想以此提醒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迷失了方向,要记住自己所坚持的东西。

而我一直坚持的,就是绘画。

记忆里,刚接触绘画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没有人教,我也不会创作,只是临摹喜欢的漫画书。上高一之后看过几本画集,画得很美,很精细,那时候不知道它叫插画,我统统称之为“漫画”。直到高三去省会学美术才慢慢了解原来还有插画师这个职业,也就是在那时候,我暗自决定要成为一名插画师。

在大学里我读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和大多数人一样四处求职,在游戏公司和图书公司都待过,直到一年以后才辞掉工作真正成为自由插画师。我想要“自由”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北京的交通太堵了,每天上班要在路上花好几个小时。反正去公司也是画画,还不如用这几个小时待在家多画一点。也许我这样决定显得有些随性,但我只想跟随内心自在地画画,这个愿望从初中到现在都没有变过。

不过,辞职做自由插画师这样的行为在普遍的观念里依然比较“另类”。因此,即便我从大学就开始断断续续地接稿,但辞职在家的那些日子仍旧算是我最艰难的时刻。收入不太稳定,父母也不理解,他们认为首先要学会养活自己,才有资格谈梦想这件事。好在等我挺過去以后,他们也不怎么干涉了。

平心而论,我选择自由插画师这条路和亲朋好友都没什么关系。我想从事什么职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由我自己决定,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不依靠父母的情况下,自己勤勤恳恳地凭借绘画养活自己,就不用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和态度一一其实我压根也没在乎过,我从来都不是活给他们看的。

让孤单的画治愈孤单的人

一开始是在坚持绘画的初心,到现在绘画早已成为我的习惯了。

我绘画的灵感大多来自影视、音乐、书籍和无数个生活的罅隙。我喜欢“收集情绪”,自己的,身边朋友的,城市里各种陌生人的,最后把它们定格在画里。尤其是孤单的情绪。或许因为我是个在生活里不太擅长社交的人,平日混得最熟的大概就是菜市场里的大叔大妈。除了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之外,剩下的就是做饭、看剧,偶尔出去旅行,算是个比较宅的人。而在我创作的时候,其实很像一种和自己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也是孤单的。

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太快了,快到我们有时忘记了如何去笑,去哭,去感受。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却变得越来越疏远,很多时候我们会渐渐忘记自己原本的样子。其实每个人内心里都是孤单的,内心的想法很难诉说,所以我都悄悄地将这些孤单的情绪融进了插画里。

假如我的某幅画会让读者停留许久,那可能意味着我们拥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看画的那一刻或许就能获得一些慰藉和温暖。

假如我创作的蕴藏着孤单情绪的插画能治愈看画人的孤单,那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因此我并不害怕孤单,尤其是在做插画师之后。插画师首先就得经得起孤单和寂寞以及心境的平和。我在创作绘本《睡了吗?摘颗星星给你》的时候,内心就保持着一种日落的阳光倾斜在白色墙面一般的平静,思绪和情感则在平静的海面下暗自涌动。

现在我每天绘画的时间一般都保持在6到10个小时,但这个过程其实一点都不枯燥。创作本身就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看着画里的世界从无到有,每个细节都由自己一笔一画勾勒出来,就会打心眼里感到满足。

有时候我在想,“面包”和“梦想”到底哪一个更重要?或许时光倒流,我还是会毅然辞职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做自由插画师。但如果梦想不能为自己谋生的话,也可以让梦想暂且等一等。毕竟先学会活下去比较重要,实现梦想的话还有一辈子呢。

猜你喜欢
罅隙画师插画
就要紧紧粘住你
风暴一种
空椅子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陷落
无脸小插画
萌娃遇上插画师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