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染整技术应用

2018-04-28 03:23洪桂香
网印工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染整染料等离子体

文 洪桂香

染整加工是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加工技术,它关系到人民的衣着和工业、军用纤维材料及装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传统的加工技术正在和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化。印染行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措施,在节水节能、污水排放、中水回用等方而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印染行业面临着新要求,针对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应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广一批具有较广泛适用性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这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环保节能新型纺织品绿色染整加工技术

染整技术就是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所谓绿色印染生产,即染整工艺对生态环境无公害,包括排出废弃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无害,工艺操作环境对劳动者无害,以及成品给人们使用无害,这种工艺又可称之为清洁性无害生产工艺。染整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生产一起,形成纺织物生产的全过程。染整质量的优劣对纺织品的使用价值有重要的影响。预处理亦称练漂,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纺织材料上的杂质,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加工效果。染色是通过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而使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颜色。印花是用色浆在纺织物上获得彩色花纹图案。整理是通过物理作用或使用化学药剂改进织物的光泽、形态等外观;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或使织物具有拒水、拒油等特性。大多数整理加工是在织物染整的后阶段进行的。在毛纺织物染整中往往把许多预处理过程归入整理范畴,并把整理划分为湿整理和干整理。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染整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浪潮高涨,一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新工艺被开发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印染业的环保水平。由于在染整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对环境有影响和妨碍人体健康的染化料助剂,其生物降解性差,毒性大,游离甲醛含量高,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超标。这些助剂,以气体、液体、固体的形态排放而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绿色染整是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以后,对染整加工技术提出来的一个努力方向与最终目标。

染整加工一般是在单机台上进行的。按照工艺要求,有些单机可顺次连接起来组成联合机进行连续生产。常见的联合机是由浸轧、汽蒸、水洗、烘干等设备组成的,特别适用于大批量产品的加工。织物的染整加工有的可成绳状进行,有的则成平幅状态进行。绳状加工效率较高,平幅加工则不易产生褶痕。毛织物和纬编织物的染色和净洗一般都以绳状的形式进行。由于针织物、毛织物、蚕丝织物和合成纤维织物容易变形,染整加工时应尽可能减少张力,采用松式设备加工。染整的大多数工序是化学加工过程,纺织材料经化学加工后要反复水洗并加以烘干,热能和水的消耗量都很大,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化学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有害物污染空气和水。因此,确定工艺和设计设备时,必须设法降低热能的消耗、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污染。

纺织材料的艺术染整

织物染整学是纺织服装领域一门重要的学科。广义上来讲,染整泛指纺织后的全部加工过程;狭义上来看,染整是对织物进行染色或印花处理,并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采用一定机械设备改善织物风格、提高织物身价的加工过程。

抛开染整技术,单就从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层面来看,织物染整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性能:一是通过染色和印花赋予织物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装饰艺术性;二是通过后整理赋予织物新功能和更细微的美的感受力。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染整包含“常规技术染整”和“艺术染整”。常规技术染整包含已有的染整技术,如传统手工印染、现代机械工业染整等,着重一切从工艺技术研发、工艺进步的本质出发,研究染整行业新助剂、新设备、新工艺、新流程管理等内容,是织物染整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而艺术染整则着重从艺术视觉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一切可以改变织物外观效果的工艺技法,兼容并蓄各种常规工艺手法,开展艺术化、个性化的生产实践活动,以获得纺织品差别化的全新视觉效果。

现代生活方式引发的工艺休闲服装风格改变和时尚全球化,也对我国纺织面料后整理的技术升级、服装设计语言创新和经营模式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e时代生活方式的巨变,人们追求时尚的个性化情感消费,进一步加剧了服装产品差别化的竞争。同时,消费理念的成熟使同质化和低价位产品让位于具有艺术品味、档次较高并能彰显个性的差异化产品。这是艺术染整创新与视觉审美风格形成的重要市场背景和人文环境。

艺术染整将中国民族工艺文化精神与纺染科技、现代设计原理和数码技术相结合,通过视觉差别化的审美创造和现代扎染研发,成为深受服装、家纺设计师喜爱的一种全新的工艺表现形式和创意设计手段。近年来,以扎染优雅精致、色韵丰富的时尚风格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扎染产业群的崛起,初步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服务于国际主流时尚的艺术染整全新业态。这种艺术的、个性化的面料、服装后整理技术,通过发掘东方艺术的意境美和西方艺术形式感,关切、理解和满足现代人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之需。

艺术染整是区别于传统扎染、蜡染、蓝印和工业印染的,具有人文染整性质的新兴学科分支,具有艺术和科学、民艺与时尚相融并汇的多重属性。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技法和标准可控的生产流程,具有边缘学科交叉性和工艺集成的开放性。

自由创作平面染色图形、即兴创意三维肌理美感、随类赋彩国际时尚流行的柔性化技术,是形成艺术染整视觉差别化审美风格的重要支撑。艺术染整的核心工艺是现代扎染(一种以南通扎染风格为代表、突破传统和创造扎染新传统的后整理工艺),以染艺形态为标准,将其划分为绞缬浸染、聚集浸染、吊染、段染、数码染整和彩色植物染工艺等。

设计师在进行现代扎染创作的时候,一种或数种工艺可独立、交叉应用,也可与涂料印花、转移印花、电脑绣花、数码喷绘、镭射雕花等其他染整科技和数码技术结合,形成极具时代特色、富于效率、柔性变化和表现力丰富的集成化综合工艺,能广泛应用于真丝、棉、毛、麻等天然纤维和改性涤纶、交织混纺及绿色生态面料和时尚服饰产品深加工,并以视觉差别化的审美优势,支持设计师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新品设计中可感受到素有“艺术染整”之称的现代扎染工艺文化的魅力,同时可以看到,这种探寻传统工艺蕴涵与现代设计意念有机结合的工艺,受到了中外设计师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应用。

艺术染整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中,介于纺织染整后整理与时尚工艺服装和家纺产品的终端市场之间,是顺应和满足后工业时代个性化消费需求诞生的一种新的染整文化,展现出纺织服装产业从传统手工形态走向现代工业化,继而进入后工业时代新的文化回归和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轨迹,具有现代科技与艺术创造互渗共生“创意产业”的鲜明时代特征。它打破我国纺织企业对传统中低档面料出口加工的路径依赖,促进纺织企业关注面料原创设计能力、时尚创意能力的提高,正确导入产品个性化、染整艺术化、工艺差别化的竞争思路,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艺术染整工艺创新和视觉审美差别化风格的形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顺应市场国际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发展出路。艺术染整将视觉设计与工艺技术融于一体,在染整科技向多样化、时尚化、功能化,织物风格向艺术化、差别化、个性化发展的今天,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等离子体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纺织染整加工中的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等都属于湿加工处理工序,在处理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水,容易引起环境污染。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特别是对水污染问题的密切关注,绿色生产也成为纺织生产发展的方向。作为染整清洁工艺生产的新技术——等离子体技术,节水、节能、环境污染少,操作简单且易控制,而且对纺织品处理时仅涉及纤维的表面,不破坏纤维自身的性质,理论上可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处理。因此,可以说等离子体技术满足了生态纺织品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始于50年代,我国从80年代开始对等离子体处理纺织品进行研究。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面十分广泛,常用来提高纤维可纺性;改善羊毛防毡缩;提高纤维亲水性;增加纤维表面粘结力;改进染色性能,提高染色深度;赋予纤维拒水拒油性能;提高天然纤维前处理效果;进行各种功能整理——防皱、阻燃、抗菌、抗静电;通过表面处理,提高染料和整理剂对织物的固着率。等离子体处理采用干法加工,不用水和化学助剂,从而可节能节水、减少废水、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环保。

等离子体是物质继固、液、气三态之后的又一种聚集态,被称为第四态,是表现出集体的准中性的一种电离气体。其中的活性粒子会因运动状态的改变释放能量。因此,等离子体应用于材料处理时,一方面活性离子直接参与反应或转移能量,另一方面通过等离子体辐射释放的能量有效地激活反应体系。按温度分,等离子体可分为热平衡等离子体(也叫热等离子体)和非平衡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是由稀薄气体在低压下激发辉光放电产生的,而气体温度很低,大致在室温至上百摄氏度。常被用于纺织品处理的是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简称LTP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环保的表面处理方法。

目前,纺织染整工业生产仍以湿加工为主,不但需耗用大量的水,而且带来污水公害问题。而作为染整清洁工艺生产的等离子体新技术,是干式反应体系,节水节能、环境污染和公害少,操作简单且易控制。而且处理仅涉及纤维的表面,不破坏纤维自身的性质,理论上可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基质物。等离子体技术可用于织物的上浆、退浆和麻的脱胶、羊毛的防毡缩、织物的轧光、合成纤维的亲水化处理等诸多领域。等离子体处理也可以改进纤维的染色和印花工艺。近年来,也有人将等离子体处理用于织物的阻燃、防皱和卫生等功能性整理。

等离子体技术随当代高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已在化学合成、新材料的研制、表面处理等领域开拓出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等离子体这一新的存在形式是经气体电离产生的由大量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所组成的体系,含有离子、电子、自由基、激发态分子和原子,总的正负电荷取相等,不发生静电中和反应,并表现出集体行为的一种准中性电离气体,继固、液、气三态之后列为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态。

在一般情况下,可将等离子体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前者又称为平衡等离子体,其电子和分子或原子类粒子都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后者又称为非平衡等离子体,其电子和分子或原子类粒子具有的温度是不同的,电子温度仍然很高,而分子或原子类粒子的温度却较低,低温等离子在纺织染整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通常来说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等离子体处理纺织品的方法:非聚合性等离子体如氧气、氮气、氢气、氨气或水蒸气等对纤维材料产生表面改性;用有机氟、有机硅的或有机金属的等离子体作用于材料表面并在纤维材料表面产生一薄层沉积物;先用等离子体使聚合物表面活化产生自由基,再用等离子体与已产生的自由基发生移植作用,从而使纤维材料表面改性。

等离子体的能量可通过光辐射、中性分子流和离子流作用于聚合物表面,这些能量的消散过程就使聚合物表面发生改性。在等离子体系中的中性粒子将通过连续不断地轰击固体表面将能量转移给聚合物。这些中性粒子的能量具有四种形式:动能、振动能、离解能和激化能。动能和振动能只对聚合物起加热作用,而自由基离解能则是通过引起聚合物表面的各种化学反应而得到消散的,激化分子和原子是以与固体表面碰撞而达到消散的。这些准稳态分子和原子的能量通常大于聚合物的离解能,因而在碰撞过程中会产生聚合物自由基。所以把织物密封置于该电场,电场中产生的大量等离子体极其高能的自由电子,能促使纤维表层产生腐蚀、交换、接枝和共聚反应。由于织物在处理过程中,等离子体中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渗入到纺织材料表面,材料表面的原子逸入等离子体中,使纤维表面大分子链断裂,从而使纤维受到等离子体粒子的刻蚀,表面产生粗糙的凹坑,使织物表面的吸湿性和粘着性增加,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伴随着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使织物表面产生化学和物理改性。

使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织物进行前处理,即用等离子体作用于浆料、油脂、蜡质等有机分子,最终使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跑掉,节水、节能、无污染,可代替织物用碱剂进行退浆和精练的传统前处理方法。等离子体处理棉纤维一般是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改性法,通过氧化性气体辉光放电进行的。在纺织工序中,棉纱经氯气等离子体处理后,抱合力可增加四倍左右,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抱合力也会很快减小,不过最后棉纱的拉伸强力还是可以增加很大,改善了可纺性,织物的耐磨性也得到提高。

冷轧堆染色工艺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冷轧堆染色是一种全新的平幅染色工艺,这种染色工艺起源于欧洲,由于这种染色工艺具有固色率高、染色牢度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设备维护方便以及适宜小批量生产等优点,这项新技术盛行于欧洲各国的印染企业。我们国家由于受设备、染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冷轧堆染色的工艺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进口设备和染料的引进以及国内设备制造工厂和染料生产厂家的不断努力,用于冷染的设备和染料目前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求,冷轧堆染色工艺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众多印染企业的关注。冷轧堆染色工艺也有不足之处,如色光不易控制、染色过程中产生的疵点无法得到及时纠正等,目前印染企业面对能源成本不断增加、出口产品内在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使用冷轧堆染色工艺不失是一种明智的考虑。冷轧堆染色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工艺,主要应用于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冷轧堆染色和浸染以及连续轧染的染色机理基本相同,都要经过吸附、扩散、固着三个阶段。不同的是浸染和连续轧染是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染色的三个阶段,而冷轧堆染色是在室温下通过长时间的堆置来完成染色的三个阶段。通常是织物在低温下通过浸轧染料和碱液,然后进行打卷堆置,在室温下堆置一定时间,使之完成染料的吸附、扩散和固色过程,然后通过水洗、皂煮去除浮色,经烘干后完成染色工序。

冷轧堆染色工艺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进布→浸轧染料→烘干→浸轧固色液→打卷堆置→水洗→皂洗→水洗→烘干→落布;二是进布→浸轧染液→打卷堆置→水洗→皂洗→水洗→烘干→落布。前者与连续轧染相比只是少了蒸箱汽蒸,在节约能源方面远远不如后者,因此目前通常都是采用第二种冷轧堆染色方法。冷轧堆染色的染液包含染料和碱液,碱液一般采用缓冲混合碱,混合碱通常由纯碱和碳酸氢钠、纯碱和烧碱、烧碱和硅酸钠组成。纯碱和碳酸氢钠只能用于二氯均三嗪型较活泼的染料在染浅色时使用,目前基本上都使用烧碱和硅酸钠组成的缓冲混合碱,此方法不仅提高工作液稳定性,同时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对染色的影响。为了提高染料的溶解度和扩散性,染液中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加入一些尿素和渗透剂。

冷轧堆平幅染色属于半连续的染色工艺,和传统的染缸平幅浸染以及平幅连续轧染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由于冷轧堆染色的染液包含染料和碱剂,而且在室温下长时间堆置,因此,在染色过程中,活性染料的吸附、扩散和固色三个阶段应该是一个缓慢和同时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降低了活性染料的水解率,还增加了活性染料和纤维的键合数量,提高了染料的固色率和干、湿摩牢度,并且减少环境污染。在生产实践中,确实由于此工艺提高了染料的固色率,可以节约10-20%的染料,同时对深色干、湿摩牢度都可以提高半级以上,因此对活性特深色染色更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节约能源,特别是和连续轧染工艺相比,能源节约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冷轧堆染色工艺流程短,浸轧染液后直接打卷堆置,不需要连续轧染工艺中织物浸轧染料后要经过远红外、预烘、烘筒烘干,然后再浸轧固色液汽蒸的过程,所以电和蒸汽的节约是显而易见的。在目前能源成本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节约能源就是为企业创造利润,所以这个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冷轧堆染色工艺浸轧染液后不需要烘干,不仅能节约能源,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过程中染料产生泳移弊病,因此特别适合生产厚重织物、稀薄织物和麻棉、麻粘混纺织物。如灯芯绒的露底问题;稀薄织物由于烘燥不均匀造成的色条;对于麻棉、麻粘混纺织物,可以改善由于纤维扩散性、吸湿性不同造成的染色不均匀现象;四是冷轧堆染色工艺不仅可以像连续轧染一样生产批量大的色位,不会产生和污染一样的缸差,同时也非常适宜小批量的生产。主要原因是冷染工艺流程短,设备容易做清洁工作,不需要试样,通过张力调节可以适合各类织物生产。

冷轧堆染色工艺虽然具有固色率高、染色牢度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设备维护方便以及适宜小批量生产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不直观,手感较硬,容易产生缝头印等缺点。然而,在目前印染企业面临环保压力大,能源成本不断攀升,定单数量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短的形势下,冷轧堆染色工艺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只有通过印染同行的共同努力,完善冷轧堆染色工艺,冷轧堆染色工艺在印染领域的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广泛的。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法,由常规“轧-烘-焙”三步或“轧-烘-轧碱-蒸”四步法缩短成“轧染液-冷堆置”两步进行。选用直接性较小、反应性适中的活性染料,含乙烯砜基的活性染料特别适用于冷轧堆染色,其他单活性基染料或双活性基染料也适用。固色碱剂有烧碱法、烧碱-纯碱法、烧碱-硅酸钠法、烧碱-磷酸钠法等。

冷轧堆染色的优点:染料上染、固着率高、湿处理牢度好、染色质量稳定;能降低能耗、减少盐用量、节水等;适宜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建立生产线成本低、投产快。

染整前处理工艺简单,将常规“退-煮-漂”高温三步或“退-煮-漂”和“退-煮漂”高温二步法缩短成“退煮漂”低温一步法或二步法工艺。织物在浓碱氧煮漂液中充分浸渍-轧液-室温堆置-或热碱处理(厚重织物))-高效水洗-半制品。冷轧堆前处理技术大大缩短工序,在堆置过程中含液量保持均匀渗透,助剂与杂质有充分作用时间。经水洗后获得满意质量,纤维损伤小、渗透性好、白度高,特别适用于含氨纶弹力织物,可避免卷边起皱、减少弹力损失,冷轧堆前处理可节水15%左右、节能30%左右,适用品种广泛,有棉灯芯绒、棉弹力织物、高支高密织物、毛巾、针织纬编织物及真丝绸精炼脱胶等。

冷轧堆染色工艺在我国逐渐扩大使用范围,生产出优质灯芯绒、棉氨纶弹力织物、防羽绒高支高密布、棉麻混纺织物、厚重咔叽等织物;有普通宽幅织物,也有特宽幅布。

辐射能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近年来,激光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包括切割材料、热处理、测试检验以及在纤维材料改性、雕刻和染色印花设备控制等方面。

紫外线辐射在染整中的应用:紫外线是波长为100-400nm的电磁波。紫外线在纺织染整上有广泛的应用,用紫外线处理纺织品的优点是,一方面它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对纺织材料进行改性或加工,另一方面它不需在真空状态,或不需引用专门的气体,只需在常压空气中就能加工。利用紫外线辐射来改善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紫外线辐射改善羊毛的染色和印花能大大提高羊毛对染料的吸附和固着能力,紫外线辐射改善蚕丝的染色和印花性能,对蚕丝进行紫外线低温染色试验,发现可显著提高某些染料的上染率。

用不同染料可分别获得不同颜色的图案,例如,如果用阴离子染料染色,则辐射部位得色浅,反之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则得色深于非辐射的部位。当然,获得颜色深浅差别决定于紫外线辐射改性程度,也和染料性能有关。我们也可通过紫外线辐射对棉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处理,大大改变棉纤维的染色性能。如果是局部进行紫外线辐射,则可以在织物上进行局部接枝改性,经过染色后获得特殊的图案。这实质上是对织物局部进行化学改性,改性的织物可发生差别化染色,也可以说是一种不接触式的印花加工。通过紫外线辐射接枝改性,工艺简单,而且特别适合用于生产有特殊花纹的织物或服装,加工也容易连续化。

紫外线辐射整理是干态加工而且不需催化剂,固着时间短。采用同样原理,可进行其他化学反应,使纤维进行改性,包括全幅改性或局部改性,还可通过调节紫外线的强度, 获得各种不同接枝改性程度的产物,获得从浅到深的连续变化的色彩,这点采用其他方法是很难达到的。不过这种改性的印花方法的不足在于很难获得多种彩色,花纹精细度也受到限制。

等离子体处理羊毛后,可以改善羊毛的染色性能,主要原因是改变了羊毛表皮层的化学结构,特别是鳞片层的化学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羊毛对染料的吸附和固着能力。应用紫外线辐射和臭氧结合处理后,羊毛对各类染料的吸附和固着能力均大大增强,和氯化处理的效果基本相同。这种处理与氯化处理一样会引起织物泛黄,这仍有待今后努力改进。

紫外线同样可用于蚕丝的接枝共聚化学改性。它们可以使被照射的蚕丝产生自由基,引起许多反应。如果在处理物中加入少量的紫外线光敏剂,它首先吸收紫外线,并将此能量转移到其他化学物质,使它发生特定的反应。实验发现某些蒽醌染料被低能量紫外线照射后,能形成自由基,如果这种自由基可以和纤维发生反应,则不仅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率,而且可改善染色牢度。对蚕丝进行紫外线低温染色试验,发现可以显著提高某些染料的上染率。

紫外线还可以加速树脂、粘合剂以及其他改性剂与纤维的固着反应。一些粘合剂也可以采用紫外线辐射固着,这些粘合剂用于涂料印花或涂层加工后,在干态条件下,用紫外线辐射后可被固着,而不需经过通常进行的烘干、焙烘等加工。紫外线辐射还用于双氧水或亚氯酸钠漂白,也有较好效果。同理,近年来国内还应用紫外线光催化脱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正式用于染色污水的脱色。作为一种能源它也可以用于辐射接枝聚合,例如用于醋酯纤维薄膜、聚乙烯纤维以及聚酯纤维接枝聚合,改善它们的吸湿性、染色性和粘合性等性能。激光是受激辐射下强化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束是严格平行的,产生激光的激光器有固态、气体、化学、半导体和染料激光器等。激光已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一些高新科技领域,近年来激光在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包括切割材料、热处理、测试检验以及在纤维材料改性、雕刻和染色印花设备控制等方面。

除了现代化学、生物化学及计算机的应用外,现代物理学中的等离子体技术业已渗透到纺织染整工业的各个行业,提高了纺织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利用等离子体的一些特殊的性质,可对纺织材料进行用其他加工方法无法实现的处理,而且由于等离子体技术符合生态纺织工业的要求,其必将推动纺织染料工业向前快速的发展。当今世界上正处于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并已冲破行业的界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拓了纺织染整工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染整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印染行业的需求,而且,现在印染行业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技术污染严重,所以为了更好的迎合当今染整行业的发展,迫切的需要新型的染整技术。新型染整技术在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中都有重要作用。运用先进的技术,可以达到多色、多品种的染色和印花,在纺织品后整理中还可以做到普通整理不可能达到的效果。还有一些辐射能和超声波的新技术可以对纤维进行改性,纤维在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上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新型的技术可以带动印染厂乃至整个印染行业更好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更为了在印染行业能走得更远,学习先进的染整技术,不断地创新,降低印染行业的能耗,减少印染行业的用水量和水污染,为人们制作拥有更多功能,穿着更加舒适的服装,还使印染行业到得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染整染料等离子体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海绵负载双组分凝胶剂对染料吸附的研究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染整节能减排新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连续磁活动对等离子体层演化的影响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发布
不同稀释气体下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点火
共轴共聚焦干涉式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