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路径探析

2018-05-01 20:48陈昱竹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素质提升高校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的迫切性和艰巨性,分析了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现状,提出了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的提升路径。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积极行动,身体力行,切实开展学习培训。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路径

《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创新大学生思政工作形式,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长效有序的教育工作机制。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最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传播者,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人才储备基地。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工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领导者和组织者。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高校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

一、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1、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的迫切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从机制体制的创新、工作方式的改进、思政工作能力的提高来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爱党、言党、为党。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的人才储备库,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至关重要。随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逐渐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一方面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团结广大青年学生,帮助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学生党支部书记应多加学习理论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前更高要求的党建工作。

2、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的艰巨性

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提升还存在着不少困难。首先难在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上。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把党支部的日常工作作为党支部的主要工作,包括组织生活的有效创新、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思考;其次难在角色多元化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对政策和时事的研究上,大调整、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事事时时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文化不断交融激荡,学生党支部书记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深刻理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最后难在党支部思想工作的开展上,如何弘扬主旋律,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既要教育人又要自我教育,既要有高度又要让大学生普遍接受,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现状

1、疏于理论学习,缺乏政治敏感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往往都身兼数职,同时是上课老师、辅导员、班导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承担着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工作量大且繁琐。学生党支部书记要么时间上很难潜心研究和学习党务工作、党的政治理论,不能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各项支部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去;要么被动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降低了党支部书记的政治敏感性和分辨力。

2、工作方式传统,缺乏创新意识

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理论知识匮乏、社会发展状况后知后觉、关注专业前沿有限,对支部工作不思考、不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还停留在过去,在当前新形势下存在很大局限性;主要为组织生活方式不灵活,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活动持续性较差,覆盖面不够宽,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不够,宣传方式传统,入党积极分子在确定为积极分子后参加支部活动的机会较少。

3、角色多元化,工作职责不明确

角色多元化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划分不够明确,认识不清晰,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工作职责是什么,工作范围有哪些。在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认识中,党员发展、具体的党建活动就是党支部工作的全部,忽略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无法及时地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积极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示范模范作用。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

1、加強理论学习

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时刻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认真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其逻辑结构、思想脉络,提高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学生党支部书记只有在理论上保持清醒才能在政治上保持坚定,才能分辨大是大非。同时,党支部书记还应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提高知识储备量。因此作为党支部书记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在理论学习上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内部党员理论学习的楷模,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党支部书记做到以下要求:首先,端正态度、学习党的基础知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学习马列主义、“毛邓三”、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科学理论,理论联系实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紧跟时代趋势,积极关注世界时事。当前全球化进程在起伏中前进,世界和中国局势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当前趋势下更应具有广阔的视野,深入解读国内外重大事件,重点关注党的态度和决策,与党俱进,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2、提高综合能力

当前高校的周边环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能力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支部工作。

首先要增强创新能力,创新工作方式。在党支部建设中不怕困难,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比如在开展组织生活的形式上可以创新工作内容或者工作方式,组织开展符合学生党员个性特点的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素质拓展训练,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与其他学生党支部联合进行实践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改进主题开展方式,比如说演讲、辩论等。

其次要提升管理能力。学生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核心,只有党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工作了如指掌,才能创新性地开展支部工作,掌握支部成员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学生党支部書记要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职责和范围,明确自己工作的重心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新时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一方面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及时汇总,建立完善和完备的支部成员档案,同时跟踪学生党员离校后的党组织关系转接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平台,促进支部成员相互间的沟通和了解,宣传党的先进科学理论、方针、政策,创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机制。

最后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党章》规定,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比如当代大学生党员都具有鲜明张扬的个性,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就会产生摩擦,学生党支部书记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论问题何时出现,简单与否,都应及时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性质、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方案,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得到锻炼。

3、积极行动,身体力行

理论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二者都需要行动力和执行力。学生党支部书记需要身体力行和遵循“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行动原则,才能更好地带领他人。《党章》规定,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开展支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为支部成员树立榜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学生党支部书记身兼数职,时间和精力有限,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与支部成员一起发挥主动能动性,共同建设支部。提高执行力。简单来说,执行力就是一个人从接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能力。学生党支部书记需要全面认识工作的内容、性质和目标,调整工作秩序,才能提高工作执行力,将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4、加强学习培训

除了继续学习、身体力行、提升能力之外,学生党支部书记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培训。比如说组织党内支部书记的培训,使好的工作经验能够在支部书记中传播,同时也加强各学生党支部书记之间的认识,对出现的问题可以共同探讨。通过展示各学生党支部的特色活动,拉近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距离,提高各项素质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燕盛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5.9.96-98.

[2] 徐练,杨婷,袁小松.浅谈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要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1.26(4)62-63.

【作者简介】

陈昱竹(1988-)女,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素质提升高校
全面建设素质提升工程 打造高素质党群干部队伍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提升研究
新时期舞蹈编导素质的提升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