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思考

2018-05-01 20:48荆嫄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积极作用对策建议

荆嫄

【摘 要】 该文认为,音乐欣赏课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明确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正确引导;提高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大学生;音乐欣赏课;积极作用;问题;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与时俱进,主动将十九大报告精神内涵贯彻实施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音乐欣赏课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心理健康素质以及形成创造性思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音乐欣赏课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2]本文将对其困境进行阐述并分析原因,从而为实现高校音乐欣赏课的良好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音乐欣赏课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说:“乐者,德之华也”,即:音乐是道德的精华。唐代学者张守节撰《史记正义》上说:“结乐使人知上之事,故观知其德也”。《史记·乐书》上说:“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非常重视礼、乐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作用。再纵观世界诸多著名音乐家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都把其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道德观念表现的淋漓尽致。因而,音乐欣赏除了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还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的一生影响至关重要。在此阶段我们有效结合音乐欣赏课,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和激发爱国热情。同时,由于大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会接触诸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关山月》《祖国颂》《满江红》等等,通过对这些经典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够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思想道德素质。

2、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音乐经典名作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精品,大都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代表当时时代的进步思想和主流文化。通过音乐欣赏课能够让学生在进行音乐鉴赏的同时深入了解音乐家的相关事迹,认知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价值,从而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如通过声乐曲、器乐曲作品的欣赏,能够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外各种乐器和学派的发展历史。通过《茉莉花》(江苏民歌)、《跳月歌》(彝族民歌)、《牧歌》(蒙古族民歌)等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格。

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促使他们理性地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而音乐对于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完善自我人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对音乐名作的欣赏、分析,能够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培养他们形成顽强的意志力、坚韧的品格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

4、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对创造性思维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和培育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是一项具有丰富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过程,还是一个进行积极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既能触发内心的感受,又能主动探索音乐作品,并结合各种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理解、想象和联想。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

二、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是当前高校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大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经典作品的赏析,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健康心理和创造性思维。然而,当前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当前,大多数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以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以欧洲音乐为主)作品为主。涉及的现代音乐作品很少,基本的课程内容框架未有突破性的改变,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对音乐欣赏的能力也仅停留于感官层次,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都离不开教育部门和教师的工作。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都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地位,出现了以教师专业设课而不是以学生需要设课的现象,这样的教学设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缺少音乐欣赏内容的正确引导

正确的引导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音乐欣赏课内容的正确引导,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想象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主要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被动的“学”,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缺少正确的引导教育和鼓励,致使学生后期出现更多的问题,也不愿和老师接近,慢慢地也失去了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4、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学校的教学设备,如学校局域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室等,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效。但就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而言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变成了一种教学演示的平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并没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很多课件也未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重视教师如何教,轻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在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数局限于教师的使用,学生使用的很少,这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出一辙,都把学生变成了是知识灌输的接受者。

三、几点建议

1、明确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任务,从根本上去改变以教师为核心,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与形式,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结合音乐的本质特征,重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创造出新的音乐教学体系。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以参考“闭目法”、“试错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排除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保持大脑的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聆听各种美妙悦耳的经典乐曲。[4]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还有助于当下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欣赏《让世界充满爱》《红旗颂》等作品时去理解音乐中洋溢的时代朝气,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憧憬,人民对红旗、对革命先烈、对祖国由衷的热爱和赞颂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正确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自己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去思考和投入到实践中去。教师应从多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分析他们的思维结构。在教学互动中对于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给予相应鼓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对于思维受阻的,应当给予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樂。如在音乐欣赏时,教师先不要讲,先让学生发言、讨论,谈谈自己对音乐作品节奏、风格、韵味等不同理解与感受。在指导学生演唱、奏乐时,先让学生来研究、评价学生的表演,包括优点和不足,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4、提高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大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声形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5]通过把诸多信息和多媒体进行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想象音乐和创造音乐,从而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数字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多媒体课件在应用时情景形象逼真、内容丰富多彩,使得音乐作品更加的动听悦耳,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之,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知,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在高等教育中,音乐欣赏不仅能够传承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综合素养、心理健康和创造性思维。然而,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在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正确引导,有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卓.万众一心 砥砺前行——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体会[j].共产党人,2017.10.30.

[2] 孙镜轩.试论在教学中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对策——以“音乐鉴赏”课为例[j].艺术科技,2017.09.

[3] 张敏.音乐欣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程改革[j].音乐时空,2014.01.

[4][5] 宋倩.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甘肃科技,2014.01.

【作者简介】

荆 嫄,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课积极作用对策建议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论音乐欣赏课提升学生聆听质量的策略选择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浅谈雾霾与经济
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