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特色品牌,提升学校整体心育水平

2018-05-02 07:40余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作模式

余丹

〔摘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提升学校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每个学校都应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嘉定区金鹤小学特色心育品牌“快乐‘偶育”为例,探索其通过以特色品牌创建提升学校整体心育水平的工作模式,即应该立足校本,整合资源;以人为本,师资先行;学会借力,扩大影响。

〔关键词〕特色品牌;心育水平;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9-0030-03

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十九大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都明确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提升学校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每个学校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上海市嘉定区金鹤小学通过创建特色心育品牌——快乐“偶”育,摸索出来一条小学推进学校整体心育水平的道路。

一、学校概况

上海市嘉定区金鹤小学位于嘉定南部江桥镇,创建于2006年,是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2012年建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占地 270平的“快乐城堡心理辅导中心”。2014年,成为嘉定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第一分中心。2016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2017年,争创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金鹤小学追求的是“让每一个孩子‘每天飞得高一点”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心怀高远志向,努力探索和实践,不畏艰难和挫折,每天进步一点点,幸福生活每一天。学校开办至今,一直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培养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快乐金小鹤为心育目标。

快乐“偶育”是学校的心育特色品牌。它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以帮助学生成为自信向上、乐学高效、善于交流、飞扬个性、拥有快乐健康生活的人为目标;以发展其适应力、自信力、学习力、社交力、创造力、生活力和表达力等“七力”为内容;以“偶”社团、“偶”课程、“偶”展示、“偶”文化为实施网络,通过“吾能行——金小鹤成长足迹”和“金小鹤飞行日志”进行及时、生成、动态评价的心育模式。

二、特色心育品牌——快乐“偶育”介绍

(一)快乐“偶育”的由来

金鹤小学特色心育品牌的由来,源于学校已有的师资基础。快乐“偶”育的形成看似偶然,实则不然。

首先,木偶憨态可掬,活泼可爱,是孩子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每颗跃动的童心中都有一个渴望关注的“我”,住着一个充满童真的木偶。它天然就是孩子们表达自我,与自我对话的载体;也是孩子们结交朋友,认识他人,与他人对话的舞台。在木偶制作与表演中,小伙伴互相交流、沟通、配合,不再孤单,孩子们的社交力、学习力、创造力得以提升。同时,木偶心理剧是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途径。通过木偶心理剧排演,孩子们将遇到的心理困惑或者问题投射在剧中木偶角色上,在排演观看的过程中,宣泄情绪,自主自助地解决自己的困惑,提升自身的心理品质。在木偶心理剧这种团体活动中,学生参与群体生活,开始认识社会。

其次,木偶形式多样,包容可塑,是老师们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建校之初,我们发现,学校中有一部分老师对木偶很感兴趣,并有学习或选修木偶类课程的经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教师们拜访传统木偶工作室,邀请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作指导,进行相关的课堂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经过几年,木偶特色在学校初步形成。大家发现,木偶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木偶天然具有心育的因子,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强大的生命力,在推进之初,我们就将其与学校的木偶特色紧密结合。我们紧紧依靠一线老师,创造各种条件,针对各个层次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探索开拓快乐“偶”育类课程和社团,我们的心育品牌初具形态。为了快乐“偶”育更加专业,学校成立了以“一专二兼”心理老师为核心、10名快乐“偶”育社团教师为骨干的心育团队,让充满童趣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吸引孩子、感染孩子。

再次,立足校本研究,深入教学实践,在课题引领下做深做精快乐“偶”育。在市级德尚课题“小学中高年级学业中等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引领下,发现学生在学习力、自信力、适应力、情绪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初步提出了心育“五力”课程,后发展为现在的“七力”,成为快乐“偶”育的重要内容。区级规划课题“木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木偶制作和表演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尝试研究”进一步探索了木偶在心育上的价值。后续,我们将深入研究木偶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二)快乐“偶育”目标

在特色品牌的形成过程中,逐渐梳理出品牌目标,即:帮助学生成为自信向上、乐学高效、善于交流、飞扬个性、快樂健康的“金小鹤”。这与教育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的内容高度一致。

(三)快乐“偶育”内涵和内容

快乐“偶”育内涵是在对“偶”的深入理解中逐渐丰富起来的,总的来说有三层。(1)“偶”是“我”,意味着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培养他们的独特个性,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2)“偶”是双数,有陪伴,不孤单。希望孩子们在同学、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3)“偶”也是木偶,木偶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表演艺术载体,是艺术表达性心理治疗的方式之一,快乐“偶”育以此为基础积极进行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的探索,将围绕木偶系列课程,继续开发心理游戏、沙盘、心理绘画、心理绘本等多样化的心育课程体系。

在心育推进及学校的心育科研中,逐渐形成了快乐“偶”育的内容目标即发展学生的适应力、自信力、学习力、社交力、创造力、表达力和生活力等七个方面的心理品质,简称为“七力”,“七力”内容贯穿一到五年级,各年级有侧重,呈螺旋式发展贯通。既有面向学生的 “‘偶是达人”心理体验课程,也有面向各年级学生家长的父母课堂。

(四)快乐“偶育”的实施

学校成立了“偶”社团,分为教师社团、学生社团及“偶育”亲子社团三类,学生社团分为木偶制作类的“妙手偶得”社团系列和小团体辅导之“心灵之约”社团系列两类。设立了“偶”课程,包含学生课程和家长课堂,学生课程指校本特色分年级的“‘偶是达人”系列课程,家长课堂是一到五分年级的家庭教育适应力系列课堂。开展“偶”展示,分校内展示(班级展示和年级展示)和校外展示两种。“偶”文化是学校“仰高”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木偶文化长廊、木偶心理剧场等布置进行浸润,同时快乐“偶”育也融入学科教育和学校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快乐“偶育”评价

将快乐“偶育”评价纳入学校“吾能行——金小鹤成长足迹”评价体系,以 “金小鹤” 木偶形象邮票为载体,通过挣邮票、换奖品的正向强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通过“偶快乐——金小鹤飞翔日志”记录学生五年成长过程中的20件事,进行及时、立体的过程性评价。

三、对其他学校的启示

(一)立足校本,整合资源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氛围。有的学校重视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的学校注重体育运动,紧紧抓住学生在校运动一小时;还有的学校重视艺术教育,师生人人都有技艺……学校的管理风格也不一样,有的重民主,有的重制度。总而言之,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资源,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本校的已有特点,遵循已有的文化规范,而不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心育工作不像教学工作,有客观的测量和评价标准,它的作用是缓慢的,甚至是隐蔽的,加之它在我国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容易被边缘化。为此,学校的心育工作要善于整合各项资源,在已有的基础上深化、升华,寻找自己独特的着力点和价值点,为学校的师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师资先行

人是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的工作,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学校心育工作要发展,首先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参与。因此,学校要有培养人的意识,通过招聘专业教师或者鼓励教师考证的方式,培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团队的培养不仅需要专职的心理教师,也需要按照學校生源数配备一定的兼职教师,同时也要有班主任等其他团队。不仅要有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让团队呈阶梯式发展。全体教师也需要进行基础的心育理念和知识的培训,以具备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学校的各项培训要建立各项制度,保证时间,确保心育发展的各项经费能够真正到位。只有师资先行,才能真正发挥心育工作的作用,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惠及师生,落到实处。

(三)学会借力,扩大影响

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凭借几个心理教师就能做好的。鉴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学校需要不断走出去,去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做法,也要请进来,通过与本地的心理协会、心理机构进行合作和联系,借用对方优质的资源,学习对方优秀的做法,不断提升自身的功力。当然,也要积极寻找各种机会,在区、市各个层面进行展示和交流,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优秀的人更容易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学校也是一样。在不断学习成长中,影响不断扩大,同时也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学校的心育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金鹤小学,上海,201803)

猜你喜欢
工作模式
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探索之我见
创新农业类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新时期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新模式
高师院校外语学院心理服务站工作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关于学校后勤工作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