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RhoA/ROCK活化机制

2018-05-03 09:26葛水秀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2期
关键词:汀组瑞舒伐心肌细胞

葛水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以及持续性缺血,使得心肌出现缺氧进而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类疾病[1]。而瑞舒伐他汀则是目前临床上一种新型他汀类药物,有相关资料报道其对于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心功能损害以及心室肌细胞重塑等都具有较好地改善作用,但是由于其作用机制至今仍然尚未明确[2]。为了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RhoA/ROCK活化机制,我们利用SD大鼠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凝胶成像系统(北京东胜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蛋白定量试剂盒、蛋白提取试剂盒和HRP标记羊抗兔IgG(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大鼠B淋巴细胞瘤-基因(B_cell lymphoma,Bcl_2)、BCL2_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_Associated X,Bax)、ROCK1、ROCK2、NF_κB与其抑制蛋白(Inhibitor κB,I_κB)、NF_κBp65抗体(沈阳万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鼠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_α(tumor necrosis factor_α,TNF_α)、白细胞介素_6(interleukin_6,IL_6)ELISA试剂盒(武汉Uscn);ECL发光试剂盒(北京康为试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选取40只生理状况相近、体质量约为250g的成年健康SD大鼠,不限雌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大鼠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AMI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四组,每组10只。

1.2.2 手术及处理方法:各组大鼠均给予40mg/kg的戊巴比妥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随后进行口腔气管插管并连接小动物呼吸机。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胸部去毛,从胸骨左侧纵向切口打开胸腔并充分暴露心脏,统一使用7号丝线穿过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结扎,清除腔内淤血后排除气体并逐层关闭胸腔并缝合伤口。其中假手术组大鼠开胸后只进行穿线而不结扎,正常组大鼠则常规饲养而不进行任何处理。在术后24小时后对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给予1.0/kg·d的剂量瑞舒伐他汀溶液进行灌胃处理,而AMI组大鼠则使用等体积量的蒸馏水进行同样灌胃,另外两组大鼠进行常规饲养。术后24小时候开始每天进行一次给药,持续4个星期并于4个星期后进行取材,其中每组5只大鼠的心脏制成石蜡切片并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另外5只大鼠使用TTC/伊文思蓝染色测定心肌相对的梗死面积[3]。

1.2.3 测定指标:使用试剂盒法对各组大鼠肌酸激酶(CK)和氧化损伤标记分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心肌损伤标记分子乳酸盐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使用ELISA法对IL_6、TNF_α、炎性因子CRP等水平进行检测,使用TTC/伊文思蓝染色测定大鼠的心肌相应梗死面积,利用HE染色对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检测,使用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使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体内NF_κBp65、ROCK1、ROCK2、Bcl_2、Bax等表达水平[4]。

2 结果

2.1 瑞舒伐他汀对缺血引起SD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经缺血处理后瑞舒伐他汀组SD大鼠心肌梗死情况得到较好地缓解,其梗死面积下降至(30.00±7.00)%,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43.00±5.00)%(P<0.05);并且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记分子LDH和CK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其中瑞舒伐他汀组大鼠LDH和CK水平分别为(1572.13±362.14)U/L和(4.39±1.25)U/ml,而AMI组大鼠的LDH和CK水平分别为(2459.42±683.45)U/L和(7.51±1.69)U/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假手术组大鼠的心肌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而排列整齐,相较而言AMI组大鼠梗死区则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且心肌细胞数量较少,而瑞舒伐他汀组心肌细胞炎性程度低且心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由此提示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AMI组大鼠的心肌组织炎症程度有所降低,图1。

2.2 瑞舒伐他汀对缺血引起的大鼠心肌组织抗氧化作用:AMI组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清中的抗氧化分子SOD水平较假手术组大鼠急剧下降,同时AMI组大鼠氧化损伤标致分子MDA水平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均P<0.01);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SOD水平则与AMI组大鼠无统计学意义,其MDA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水平(P<0.05),由此提示瑞舒伐他汀能够在心肌细胞的保护中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效果,见表1。

表1 比较四组大鼠氧化应激分子的表达水平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AMI组比较#P<0.05

2.3 瑞舒伐他汀对缺血导致大鼠的心肌组织抗炎作用:AMI组大鼠血清中的IL_6、TNF_α、CRP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均P<0.01);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IL_6、TNF_α、CRP等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均P<0.05),同时又稍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四组大鼠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AMI组比较#P<0.05

2.4 瑞舒伐他汀抑制缺血导致大鼠的心肌组织Rho激酶信号:AMI组大鼠的ROCK1和ROCK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7±0.06)和(1.49±0.04)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的(0.41±0.04)和(0.53±0.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ROCK1和ROCK2的表达水平则分别为(0.64±0.03)和(0.67±0.03),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均P<0.05),由此提示Rho激酶可能为瑞舒伐他汀的作用靶点。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多具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症状,并且在休息及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亦不能完全缓解,常并发有休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5]。临床上该类患者多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出现的急性心肌缺血坏死,但是如果患者冠状动脉痉挛或者心肌耗氧量剧增也可以引发AMI的出现,其常见病因包括过劳、过于激动紧张、暴饮暴食、过度寒冷刺激、便秘以及吸烟和大量饮酒等[6]。其临床表现少数患者无疼痛感出现,一开始即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着休克;而多数患者则有出汗和烦躁不安,表现为突然发作持久而剧烈的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则有上腹部疼痛出现,因此常被误诊为胃穿孔等急腹症;此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通常会有神志障碍、难以形容的不适等全身症状、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起病1至2周内原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心绞痛加重,原无心绞痛症状患者则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7,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常见有心脏破裂、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出现室壁瘤、形成附壁血栓、心率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并发症[9,10]。临床治疗AMI主要以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和保护心脏功能以及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为治疗原则,通常为镇静止痛、抗心律失常、调整血容量、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直接冠状动脉介入以及溶栓治疗等配合监护和一般治疗[11,12]。由于AMI死亡率高,预后多为不良,所以医学界内对于AMI的治疗探索也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13,14]。

本文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梗死面积下降,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且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记分子LDH和CK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大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的心肌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而排列整齐,相比而言AMI组大鼠梗死区则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且心肌细胞数量较少,而瑞舒伐他汀组心肌细胞炎性程度低且心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由此提示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AMI组大鼠的心肌组织炎症程度有所降低[15]。AMI组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清中的抗氧化分子SOD水平较假手术组大鼠急剧下降,同时AMI组大鼠氧化损伤标致分子MDA水平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SOD水平则与AMI组大鼠无统计学意义,其MDA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水平,由此提示瑞舒伐他汀能够在心肌细胞的保护中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效果。AMI组大鼠血清中的IL_6、TNF_α、CRP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IL_6、TNF_α、CRP等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同时又稍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但无统计学意义。AMI组大鼠的ROCK1和ROCK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ROCK1和ROCK2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大鼠,由此提示了Rho激酶可能为瑞舒伐他汀的作用靶点。

瑞舒伐他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选择性HMG_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中HMG_CoA还原酶抑制剂则主要是将3_羟基_3_甲基戊二酰辅酶A转变为甲戊酸盐一胆固醇的前体一的限速酶。瑞舒伐他汀临床主要作用于肝-降低胆固醇的靶向器官,其增加了肝LDL细胞的表面受体数量,促进LDL的吸收与分解代谢,并且抑制VLDL的肝合成进而降低LDL和VLDL的微粒总数。临床上瑞舒伐他汀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患者,同时也适用于无心脏病临床表现但是又存在心脏疾病风险的患者,能够起到减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以及再造冠状动脉血管的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大鼠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现象瑞舒伐他汀能够起到较好地缓解效果,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对RhoA/ROCK活化和介导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的抑制。

[1]宋占春,白静慧,汪琦,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可能机制[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5):3695-3700.

[2]Jin QH, Chen YD, Tian F, et al. Vessel healings after stenting with different polymers in STEMI patients[J]. J Geriatr Cardiol,2016,13(4):306-311.

[3]张兰芳,齐晓勇,贾新未,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3):1223-1226.

[4]吴萃荣,王湛.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影响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3):470-472.

[5]Feiz F, Sedghi R, Salehi A, et al. Study of the efficacy,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low_molecular_weight heparin v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as bridg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mbolic stroke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J]. J Vasc Interv Neurol,2016,9(1):35-41.

[6]刘科卫,李晓燕,张国明,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近中期预后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6):576-579.

[7]郭素萍,张霞,高传玉,等.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MMP_9及心功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6):836-838.

[8]Wenger NK, Ma CS. Geriatric cardiology and the Great Wall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ardiology 2015[J]. J Geriatr Cardiol,2016,13(4):279-281.

[9]张北玉,刘灿君,孙爽,等.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4):270-273.

[10]张玲,张蕾,李霞,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9):5389-5391.

[11]吴忠林,汤建民.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852-2854.

[12]Li DD, Wang XY, Xi SZ,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DP_induced platelet_fibrin clot strength and anti_platelet responsiveness in ticagrelor treated ACS patients[J]. J Geriatr Cardiol, 2016,13(4):282-289.

[13]孙涛,万大国,宋恒良,等.瑞舒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组织miR_126的表达及血管再生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5):640-642,643.

[14]冯惠平,冯惠清,王占启,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_6、GMP_140、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11):38-39.

[15]王旭刚,高政.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F_κB表达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1):11-12.

猜你喜欢
汀组瑞舒伐心肌细胞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作用探讨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