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生活指南

2018-05-04 03:01张燕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指南年轻人社交

张燕

近日社交网络脸书曝出的信息安全丑闻让人们对网络信息的滥用有了更多的认识。就在你惬意地更新社交网络状态或者刷朋友圈的时候,也有眼睛在黑暗之处注视着你,并记录下你的一举一动。

更全面地了解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和风险非常重要,对被称为“千禧一代”的“00后”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个群体是社交网络的第一代“原住民”,他们的成长轨迹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他们几乎不了解社交媒体诞生之前的世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了解一些,也大都是从社交媒体中获得的相关信息。

<;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lwdf/lwdf201816/lwdf20181612-1-l.jpg" alt="" />;

对生活在社交媒体中的这代人来说,脸书的用户隐私泄露事件翻开了“社交媒体生活指南”的第一页。

避免负面情绪

要读懂社交媒体生活指南,首先要对社交媒体的世界有所了解。一些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个虚拟世界到底有多庞大。

目前有30亿人使用网络社交媒体。根据一些研究报告,我们平均每天花两小时在这些平台上分享,点赞,发推文,更新帖子。这意味着,全球每分钟就有50万条文字、照片或者视频被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如果将这些信息都转化成传统出版物的话,那分分钟就能填满一座中型图书馆。

现在人们更多地是通过手机来登录社交网络,研究表明,年轻人每天查看手机大约85次。人们之所以如此频繁地查看智能手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会收到很多推送通知。人们还会用即时通讯软件和好友聊天。久而久之,我们不仅会患上社交媒体依赖症,也许还会偶尔出现幻听,以为手机震动了或响铃了,但实际上并没有。

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促进沟通的同时,也给一些用户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研究,对1亿多个Facebook用户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的10亿条带有情绪的内容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正面和负面情绪都会在使用社交媒体的人群中蔓延。但是,后者对人们的影响更大。研究人员对社交媒体引起的焦虑进行了研究,这些焦虑的主要特征是烦躁、担忧的情绪,以及睡眠障碍和注意力下降。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7个以上社交媒体平台的人,其焦虑症状比使用0至2个平台的人严重三倍。

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很多行为——尤其是在周末或上床睡觉之前——都是为了让自己忘掉一些个人的问题和担忧,但事实上不少人却在承担相反的后果。2016年,研究者对年龄介于19~32岁之间的1787名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每天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花费的时间与所体验到的抑郁症状数量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人们越是感到无希望、无价值和无助,会越频繁地登录社交媒体网站。因此社交媒体生活指南首要建议是:避免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

保护“网络弱势群体”

在不少学校,老师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深知“禁屏令”的必要性,他们知道,一个小小的智能终端后面连接的是庞大的社交网络,这会毫不留情地占据孩子们宝贵的学习时间。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并不成熟的心智可能还不足以辨别社交网络上泥沙俱下的信息轰炸。

所以,保护“网络弱势群体”是社交媒体生活指南的根本原则。

社交网络让世界扁平化,很多国家的孩子们都在社交网络上聊天,分享图片和趣事,那已经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像穿衣和吃饭一样平常。通过社交网络,年轻人似乎跟同龄人联系更为紧密,但社交媒体也并非没有坏处。

由于社交网络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因此年轻人要应对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即现实生活被社交网络所影响。在年轻群体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一个现象是:社交媒体的使用导致了焦虑、抑郁和睡眠不佳等问题的增多。

孩子是不折不扣的“网络弱势群体”。英国的苏格兰国家医疗服务信托机构做了一项研究,帮助医疗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年轻人面临的新风险,其实也是很多国家年轻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其中包括年轻人因为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流而导致世界观发生扭曲;社交媒体甚至成为色情、仇恨、网络欺凌、隐私泄露、赌博以及各种不当内容的获取渠道等。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有人提出用制定法律规则的方式来限制社交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但效果不佳。《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是美国的一部联邦法律,为的是确保用户至少年满13岁才能注册社交媒体账号。在社交网络注册账号的用户须知里,清楚地写着用户的年龄要在13岁以上,但就像没几个成年人会认真看完冗长的用户条款一样,孩子们不太可能会读那些没有约束力的文字。据估计,美国至少有750万13岁以下的社交媒体用户。

还有人建议从社交网络加强行业自律入手解决问题,但对社交网络公司而言,他们更重视的是用户黏性,不太可能考虑用户的健康。而且,不同公司之间相互竞争,如果没有一家社交网络公司率先开始,其他企业都不会“冒昧”地作出改变。

使用适合自己的社交网络

立法很难贯彻,指望社交媒体网站自我约束也遥遥无期,可孩子的成长却时不我待。要弥合这对矛盾,技术带来的问题还要靠技术本身来解决。因此社交媒体生活指南的基础就是:使用适合自己的社交网络。

针对特定群体推送信息的“警觉算法”是个选择。如果它发现某人在社交媒体中浏览的信息里包含的词汇表现出糟糕的心理状态,就会给他推送一些快乐的信息。

其他的选择还包括智能通知功能,通过地理位置来判断你什么时候需要休息。计步器和其他有活动追踪功能的网络应用软件也可以衡量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习惯,并鼓励用户设定更加积极的目标。

针对年轻的“网络弱势群体”,智能推送可以将他们导向“绿色社交网络”。毕竟对这些社交网络原住民来说,对待网络的态度是堵不如疏。他们对社交网络有明显的功能性需求,比如在网上与同龄人联系,与之分享欢乐、担忧和经历。有些年轻人称他们发现几乎不可能跟父母交流,也有点害怕跟朋友讨论某些问题,但在网上跟别人聊一聊,非常有用,否则,他们会把一切都压抑在心中。对他们来说,社交网络是刚性需求,如果“绿色社交网络”能够得到更好的监督,孩子们就能从中挖掘出更有用的信息。

開发智能推送业务的那家公司的商务总监詹姆斯·德巴斯称,其重点不是年轻人所能获得的在线解决方案的数量,而是更加关注这些方案的质量和安全性。“任何个人或组织都能开发一款应用或一款在线服务,但某个人的心理健康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他说。

对于孩子们在网上碰到的新困难,真正的解决方案或许应该跳出主流社交媒体公司的利益之外,只不过,这种另起炉灶的方式成本较高。但这也衍生了另一种解决方案:由第三方公司对现有的社交网络按照特定群体的需求进行调整“净化”。

现在已经有团队针对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设计了不少简单的优化调整方案,试图降低其用户面临的某些风险。而对社交网站来说,这种调整可以为用户创造健康、快乐、可持续的环境。

猜你喜欢
指南年轻人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年轻人如何理财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