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2018-05-04 02:30查六君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涵传统文化

查六君

摘要:“艺术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透过语言做思想上的交流,透过艺术的形象做心灵的交流”。宜兴紫砂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将诗书画铭吸纳交融,使其充盈文化味和书卷气。

关键词:文化;传统;内涵

紫砂壶又称紫砂陶,主要是以采自江苏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据收藏专业人士介绍,紫砂壶得名于世,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紫砂壶所泡之茶“色香味皆蕴”。紫砂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俗称“富贵士”,原产自江苏宜兴黄龙山,深藏于岩石层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紫泥,其特性颇类制瓷原料,可塑性强,泥坯韧性高,适宜塑造各类壶型;绿泥与红泥(或称朱泥)质量较次且产量也少,一般只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装饰涂料,较少用来制作完整的紫砂壶。

宜兴紫砂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泥原料的蕴藏占尽地利;成型技法以泥片镶接及拍打身筒为主要的成型方法,区别于其它陶瓷行业的各种成型法则。并联系到装饰上的文化层次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宜兴紫砂工艺所已具备的审美因素。

从传统的造型来分析,在每件器形的结构中,使对象(器皿或壶)蕴含着丰富的美感。紫砂壶所用的原料统称为紫砂泥,其原泥分为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地质特征及成因基本与甲泥一致。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好,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与它同类的还有大红泥、乌泥、白泥、本山绿泥和黑绿泥。这些陶土都深藏与岩石层下,杂于夹泥之中,出矿时呈岩石质块状,金国摊场风化,成为豆粒颗状,再经过细磨,通过200多孔眼没平方厘米的罗绢钢丝筛筛下粉末,加15%的水拌成生泥块,再经多次垂打,使泥料压韧,就可以用来制作紫砂壶。

纵观紫砂辉煌的历史,我们可能看到,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从世传鼻祖到各个大师的开宗立派,一条主线始终饱含着东方文明的意蕴和特色,形成了丰富的紫砂文化,耸立于世界陶艺之林。这种文人与艺人的结合现象是独一无二的。紫砂艺人在文化艺术的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之学。在结交文人雅士之后,耳濡目染,专题切磋,交流合作,碰撞出文化艺术之花,结出文化艺术之果。许多著名艺人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尤其在书法方面往往具有极深的功底。

宜兴紫砂还与民间工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茗壶翰宇,广袤无际。宜兴紫砂从它一面世开始,就同印章、石刻、玉器、竹编、木雕、漆器、青铜器、以及秦砖汉瓦等工艺形式结缘,并从其中探索其创作题材,吸取其精华,熔古铸今。

实践证明,宜兴紫砂的提炼、借鉴、应用、装饰,就更能反映出紫砂独有的敦厚、典雅、端庄的民族文化特色,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这一类题材的紫砂作品数不胜数,这里并不一一举例,因为民间工艺文化形式融入紫砂的精品力作实在是太多了。紫砂壶入窑烧炼耐火度较高,不易变型而易变色,紫砂壶烧成后的颜色,本来是一种黯紫色。这是一种古雅幽静的色调,所谓“栗色黯黯,如古金铁”。以后,经过历代名匠的调制配合,增加了许多颜色,主要的有海棠红、朱砂紫、葵黄、墨绿、白砂、淡黑、沉香、小碧、冷金、闪色等,此外还有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橘柚黄、新桐绿、琅翠等名称。这些多种多样的色彩,有的是泥料的天然本色,有的是古人们利用不同的泥料调制配合,并在烧炼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形成的。

紫砂茶壶式样多种,各有特色,不仅富于民族风格,而且具有:用开水沏茶,冬不易冷,夏不灸手和泡不走味,贮不变色,盛夏不易发馊等特殊功能。所以博得人们“一壶在手,爱不忍释”,高士名儒更视为“拱璧”。紫砂茗壶经历代艺人的创造和文士的推崇,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工艺特殊、装饰多变、风格高雅、技艺精湛,集工艺和实用于一体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一枝奇葩。当今的紫砂茗壶,造型千姿百态,品种丰富多彩,真可谓一个洋洋大观的壶艺世界。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壶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紫砂陶艺发展轨迹,无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不继承民族文化的精髓,无不融汇文人文化的气息,在长期的历史磨合中,在紫砂文化的表达中获取了生命的永恒。它充盈着文化味和书卷气,它挖掘出历史文化富矿中的精华,并在弘扬继承中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超越了实用功能的束缚,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物化了的精神艺术品。

猜你喜欢
内涵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挖掘习题的内涵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