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IP市场的格局思维

2018-05-05 02:11张萌
新阅读 2018年1期
关键词:张萌表现力职场

文/张萌

一、知识IP基本要素:成功渴望+表现力+持续输出

通过个人品牌实现变现,知识IP的基础构成是什么?

首先,一个人需要对成功有一定的追求和渴望。当你进入这个领域,你就要立刻投入到一种紧张的排名状态中,榜上有名需要你的动力与决心。

其次,表现力,包括文字表现力,语言表达力,直播表现力,现场表现力等,这些都要有相应的功底。作为一个知识IP,今年公众演讲数量预计超过400次。笔者曾经也出版过两本关于演讲方面的书籍:《告别演讲恐惧》《主宰演讲台》,以及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的《实用演讲与口才》课,这些都是表现力的基础。

再次,拥有持续输出内容的能力,这一点相当关键。如果你要谋求长期发展,必须培养这个能力。

二、运营的理论基础:换位思考+渠道+表现力+模式

在运营方面,知识IP需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依托相应平台,实现变现。

如何通过个人品牌达到变现?知识IP的孵化过程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运营规则。首先,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站在用户角度,要知道他们真正的痛点和需求是什么,同时还要考虑渠道利益的问题,不同平台分成和推广模式都是有所不同。

随后,要为自己打造一套闭环生态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型。可复制的成功才是成功,否则只是一次幸运抽奖活动。任何平台实现变现,都有相应的红利期。每个创业者都要思考,自己是不是具有抓住平台红利期的能力。

三、知识付费时代用户真正在期待的是什么?

通过一系列数据调查显示,用户在这个知识付费时代的心态有以下几种。

(1)我不想比别人差。

(2)自身角色的转化。

(3)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笔者在喜马拉雅上有两档付费节目,第一季叫做《张萌人生效率手册:时间管理50课》,第二季叫《张萌:人生管理课》。很多人听过课程的前几节,就开始跟随课程内容进行实践操作。比如早起意识,有些人过去都属于懒癌患者,不珍惜时间,但通过课程他开始改变自己,成为了早起的践行者。一档知识付费栏目如果具备一个让人能够产生行动力改变的话,口碑效益自然产生。

四、知识付费潮流才刚刚开始

知识付费解决了用户的焦虑感,但是一门好的课程才是解决焦虑的真正方法。很多人说,现在的红利期已经过了,而笔者认为潮流才刚刚开始。

去年年底,知识付费的战争刚刚打响,职场人的互联网大学——下班加油站也夺得了职场榜单的第一名。通过一年的沉淀,拥有了相当规模的用户,且被持续的喜爱。

不可否认的是,教育产品本身自带难点,很少有用户有复购欲望。比如你所购买的课程有关于你升值加薪的技巧,那些处于竞争关系的朋友,同事也有同样需求。但你难免有怕被超越的心态,也不会把它推荐给他们购买。

五、如何实现个人品牌从零到一的突破

谈到知识付费市场可以不断扩大的问题,在市场背后一定有一大批人受益。如何让一个完全没有自带流量的人物,在知识付费市场存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早在2015年录《非你莫属》栏目的时候,一系列的企业老板送他们的企业高管到这个平台。而这些高管拥有一定粉丝基础之后纷纷从公司离职,这个时候他们个人品牌已经完成了第一层的加固。之后一些原公司又会以3-5倍,甚至高达8倍薪金把他们重新反聘回公司。这个事例反映了建立个人品牌的关键作用。

一个人如果想实现个人品牌从零到一的突破,就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自己到底在哪个领域中有专长?第二个问题是我的专长具备哪些可推广的模式?

个人爱好不等于你的IP方向,即使你有特长,运营能力也不错,但是你还得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能让用户跟你直接产生一对一的接触。是通过声音,还是图文、视频,还是直播讲座,还是写书?如果你是全能型选手,很可能会一家通吃,但是很多人的能力跟不上野心,胸怀跟不上格局,人脉跟不上圈子。

此外,卡位这件事非常关键,比如凉茶市场已经被王老吉、加多宝所占据,你要通过什么被其他人认知?这个市场并不饱和,根据历史潮流表明,每当市场被搅乱,新机遇往往就来了,你需要重新卡位。

六、大家共同做一个市场才叫做真正的市场

职场人的互联网大学——下班加油站希望在职场技能这个垂直领域完成细致的深耕,就是知识付费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今年的职场教育市场是6000亿元的市场,明年是10000亿元的市场,谁能掌握未来的头部资源,谁就能跑赢市场。

孵化知识IP事业虽然刚起步,但增长迅猛。目前已经助力30位知识IP孵化成长,包括思维训练、时间管理、演讲口才、沟通表达、情绪管理、心理调适、英语沟通、青少年成长、职业规划、潜能开发等领域。如果你也希望打造个人品牌,我愿意助力前行。

猜你喜欢
张萌表现力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燕云十六州地区辽代纪年墓研究
奇妙的汉字兄弟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纤变墨画
张萌 “还好”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