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媛”计划:女人别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2018-05-05 02:57马名扬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陈斌程序员编程

马名扬

我们总能听到一些偏见:女孩子天生不擅长理科、程序员工作太累不适合女性、女性就应该做清闲的能照顾家庭的工作……

一部分女性被这些偏见束缚,以至于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017年5月22日,微博上有个名叫“陈斌儿童编程”的账号发布了这样的信息:“我想开一个‘程序媛班,让14岁以上的女性,两个月时间能写H5程序。程序员这行业女性太少了,而这个高薪职位对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有帮助。”这条微博发出之后,迅速获得了大量转发、点赞和上千条评论。

很多女性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不懂编程的纷纷提前报名,懂编程的表示愿意无偿教大家。

在这样的氛围中,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之下,这个完全免费的教女性编程的公益项目“程序媛”计划于2017年7月正式上线了。简单概括,它是一个“为了提升女性在科技行业从业比例的公益项目”。

截止到2017年7月1日,也就是项目正式开始的前夕,已经有3万名女性报名参加。

那些针对女性的偏见,都是无稽之谈

项目的发起人陈斌,是一名从业20年的程序员。在工作过程中,他发现这个行业的女性从业者虽然很少,但是都很优秀。而且他也听到了很多关于女性的偏见,这些偏见一方面使得很多女性远离了这样的高薪行业,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对女性的就业歧视。

“现在立法不能性别歧视,但还是会发现很多单位有性别歧视问题,包括大公司。”陈斌说。

有感于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以及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女性从事这个高薪行业,陈斌开始了“程序媛”计划。

当陈斌在网上发起这个项目之后,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有人质疑说:“程序员的工作太累太苦,加班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女性无法照顾家庭,很多女程序员都转行了!”

但是,首先我们不能默认照顾家庭就完全是女性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从其他方面来看,陈斌也觉得这种论调很可笑。

“就我所见,我周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从这个行业转行的都特别少。原因很简单,现在IT行业的工资还是比其他行业要高好多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会放弃这个工作去从事工资只有以前1/3的工作吗?IT行业压力大不大呢?我认为,比着那些事情相对比较少的单位,肯定是累点儿,但绝对不是累到那种完全无法承受的状况,没有那么夸张。有时候加加班,还算是比较正常的行业。不可能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经常熬夜。程序员的工作要思考,熬夜的话第二天还能思考吗?那不是工作效率更低了吗?”

如果说女性要照顾家庭,那在陈斌看来就更适合IT行业了。“从事程序员这个行业,反而会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因为很多工作都可以在家完成。你可以向公司申请,比如说,我今天要带孩子,我想在家里工作,远程连接。自由度还是挺高的,我曾经半年时间都没有去公司,在家里远程工作,开会可以开视频会议、打电话、QQ。”

诸如像“女性天生不适合学理科”“ 女性不适合做程序员”这种论调,明显是偏见,却被很多人视为真理,以至于很多女性受着此种论调的压迫。

在项目开始之前,陈斌就收到很多女性网友的私信,说她们总是被要求按照父母的意思去生活,关于职业这方面,父母大都希望她们当公務员、教师。

陈斌在为自己的公司招聘时,就曾经遇到过两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应聘者,本来已经打算录用,最后却都没有入职,因为她们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要回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即使项目开始之后,在陈斌的微博里,随处可见这样的倾诉:

“斌叔,我是高三女生,我想学计算机,可是家人很反对,他们说女孩子学计算机不好就业。说到时候让我按他们说的填专业,我现在不知道怎么说服他们了,很难受。他们让我不要意气用事,说不能凭我的兴趣来……”

“斌叔,我高中报理科,家人就反对,现在选专业,我要选计算机类,家人又反对,说这是男性的工作!”

什么是男性该做的工作,什么又是女性该做的工作呢?

“世界上第一名程序员就是女性,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女性编程员。”陈斌现在从事的就是教7~16岁的孩子学编程的工作,“男生和女生在学编程方面没有区别,我可以百分百拍胸脯保证。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发言权的。”

那些针对女性的学科偏见和就业偏见,通通都是无稽之谈。

“程序媛”计划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扭转这种偏见,但最起码是一颗闪亮的火种,它点燃了很多女性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打破偏见束缚的勇气。从项目开始到如今,不断攀升的报名人数就印证了这一点。现在已经有14万学员在线参与编程学习。女性不是对理科不感兴趣,也不是没有能力去学习编程,而且她们都无比渴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勤劳和努力,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自己的经济也能独立。

让我们一起传递力量的火把

很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和陈斌讲述自己的情况。

有的学员本身就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她们专门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帮助其他的女性初学者。

有的学员是大学在读,但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所以想掌握这门技能。

有的学员出生在观念比较落后的农村,当地甚至可能还存在着女性10多岁就要结婚的风俗,但是她们希望通过线上学习走出困境。

有的学员是家庭主妇,生了孩子之后,本来每天在家带孩子,但看到这个项目后点燃了自己的事业心,又有了重新出来工作的打算。“我觉得一个人真的不要随便丧失工作能力。做家庭主妇当然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但我见过一些家庭主妇,本来是个很优秀的女性,后来就失去了一定的自由和人生志向。除非男方特别好、特别善良,那你有可能一生很幸福。如果你丧失了工作能力,你可能就会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你做10年家庭主妇,孩子上小学了再出来,就没有竞争力了。所以,我建议不要轻易去做家庭主妇,要做独立的个体。”陈斌这样说。

每个女性的情况都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她们都希望可以通过这个项目、通过掌握技能来改变人生。

最开始,陈斌只是打算教几门简单的课程,但是看到每天都在增长的学习人数,收到大家的一条条私信反馈,感受到学员们的热情,就又增加了一些跟找工作相关的课程。同时,这个项目也试图做好学员与行业之间的对接,让学有所成的女性真的可以找到相关的实习或工作机会。完成学业的学员会得到相应的认证,这个认证不是轻易能获得的,而是尽量真实地反映学员的水平。已经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女性,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找到了相关工作。

然而,这只是陈斌创办这个项目的一部分初衷。

在“程序媛”计划还未实施的时候,他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诉说自己的愿望:“大家学会编程后,除了完成自己的愿望,也可帮助我完成我的梦想。一是去不发达地区教小朋友编程;二是帮助抑郁症患者、盲人等群体,为他们开发软件;三是让更多的女性参与进来。”

也就是说,这个教女性学编程的公益项目不是孤立的。每个学员在项目中受益之后,还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曾经有个微博博主在网络上做了一个调查,是关于成年人小时候遭受性侵的情况。从这个调查来看,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实在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多而且严重。陈斌和项目中的一些学员,就萌生了做一个性教育相关网站的念头。随着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女性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技能,于是有600多名学员共同参与了这个儿童性教育网站的开发和资料收集工作。最终,这个网站于2017年12月22日上线。

这是“程序媛”计划的第一个子项目,第一个成果。

但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爱心起点。

“接下来还要做和抑郁症相关的项目。我想,交给学员们做吧,我做一些支持工作就好。”陈斌曾经了解过,女性的抑郁症患者很多,比例比男性高,而且我国女性的自杀率也高于男性。

也正是因为这样,陈斌说:“‘程序媛计划不是一个单纯的帮助计划,而是一个给你能力的计划。”

这个项目,把帮助他人的能力交给女性学员们,之后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把这种助人的力量传递下去,改变更多人的人生,给更多人力量。

在每一個人的努力下,未来会越来越好

虽然,现在社会上的确还存在着一些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但陈斌对男女平等问题持乐观态度。

陈斌的主业是教孩子编程。来报名的还是男孩子多一些,但是女孩子也能占到4成。据他观察,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有所转变,至少不会像以前一样觉得女孩子就应该相夫教子。

在做程序员和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陈斌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某些公司招聘程序员,可能要求写得比较高,但是会有很多男性愿意去尝试,而女性的应聘者一看要求就觉得自己不行,干脆连试都不试一下。他也试图思考其中的原因。

“我觉得是因为男性和女性从小受的教育不一样。我发现,父母对男孩子更容易宽容,男孩子可以调皮捣蛋,做很多出格的事,父母只会说男孩子就是这么调皮。但是女孩子,父母就觉得很多事情是你不应该做的,你不应该拆家里的电器,不应该登梯爬高、弄坏东西,不能做冒险的事情。但是,在做编程还有其他很多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是需要冒险精神的。你不冒险,就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父母和社会鼓励男孩子去冒险去犯错误,却不鼓励女孩子这样。父母从小对孩子教育的思维方式是有很大影响的。”

除了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之外,还是有些人认为女孩子不适合学理工科。陈斌经常会给周围的人、给朋友们讲述自己的观念,希望能尽量改变或者减少偏见。

参加项目的一名家庭主妇说,她身边有一些做主妇的朋友,经常抱怨家务繁重、老公不够体贴、生活不美好。但是她们的情况是没有其他选择,必须自己带孩子,所以虽然抱怨不断,却也不能外出工作。

陈斌对此也抱着美好的希望:“社会进步了,以后社会分工会越来越专业和细致。很可能以后带孩子的专业机构会很普及,可以把女性从带孩子中解放出来,去追求自己的事业。所以,那些单位招女性的时候,担心女性要生育要带孩子,社会分工细致了之后,对女性歧视的源头就会慢慢消失。不管是性别歧视,还是年龄歧视,都会减弱,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好。”

陈斌也坦言,“程序媛”计划的课程安排是比较简单的,可能并不能让学员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因为它主要还是起到一个普及的、入门的作用,先从简单的东西入门之后,对编程感兴趣的女性就会觉得“这个东西也不是很难啊”,随后就可以进行更加专业的学习,阅读更专业的书籍。

“我们不是要取代专业的书籍,而是搭建一个从零基础到专业书籍之间的阶梯。这个阶梯很轻松,人人都可以上来,9岁的小朋友都可以学。”

很多女性对自己是否真的能学编程没有信心,留言或者私信陈斌“自己零基础,能不能学会”,他都会耐心地回复她们“没有问题”。

“程序媛”计划的初衷虽然是希望更多的女性可以打破偏见与束缚,投入到科技行业中去,但它的意义不止于此。

它可以让女性明白,没有什么事是女性天生不能做的,无论是在理工科,还是在具体的编程学习中,女性都绝对不弱于男性。

自己的命运应该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上,如果你愿意,可以去做程序员,可以去研究数学物理,可以去涉足更多传统意义上认为“女性不擅长做的事情”。

那些怀揣着梦想的女性学员,在键盘上飞舞着灵活的手指所编写的,不是一行行枯燥的代码,而是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别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的能力无关性别。

猜你喜欢
陈斌程序员编程
2020年程序员依然很吃香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谁是赢家?当你爱上了“假结婚”的男人
学编程,先画画
程序员之子
加班
相亲节目催生速食爱情:男嘉宾强奸女嘉宾
第五个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