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耳后部大面积原位鳞癌一例

2018-05-07 08:18徐慧青孙文彪何维薇吴文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光敏鳞状浅层

徐慧青 孙文彪 何维薇 吴文育,2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左耳后皮疹5年,初起为一米粒大暗红色丘疹,偶有微痒,后皮疹渐扩大成片,多次在当地拟“湿疹”治疗无效,近2年皮损扩展明显,出现脱屑、结痂,局部皮损有刺痛感。外院组织病理检查示原位鳞癌(图1)。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光敏史和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耳后及颈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耳廓后由多个红色斑丘疹融合成一6.8 cm×7.0 cm斑片,边界清楚,部分糜烂面上黄色结痂(图2a)。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愿意接受光动力治疗。一共治疗3次,每次间隔7~10天,三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患者左耳后皮损已消退(图2b),半年后再次行组织病理检查示:鳞状上皮增生,真皮浅层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原位鳞癌样细胞(图3),目前患者继续随访中。

图1 表皮呈芽蕾状增宽,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核分裂相增多,浅层血管周围较多炎细胞浸润(HE,×200)图2 2a:患者治疗前;2b:患者治疗后图3 鳞状上皮增生,真皮浅层炎性细胞浸润(HE,×200)

·病例报告·

讨论原位鳞癌(SCC in situ)通常被称为鲍恩病(Bowen’s disease)[1],是一种表皮内鳞状细胞癌,因其病变能长期局限于表皮内又称为原位鳞状细胞癌或皮肤原位癌及表皮内鳞癌,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或黏膜,多见于头面部和四肢[2]。典型皮损呈逐渐增大的单发性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色斑片或斑块,界清,表面多有鳞屑和结痂。少部分会逐渐演变成侵袭性鳞癌。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新型的非手术肿瘤消融技术。PDT治疗肿瘤和非肿瘤疾病的基本原理是:肿瘤组织摄取光敏物质的能力显著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当光敏物质在肿瘤区聚集时,适当波长的可见光照射可诱导产生单线态氧,引起肿瘤细胞氧化坏死,而周围组织受损很小或几乎不受损伤[3]

该患者皮损部位在耳廓后一片状区域,手术治疗因创面较大会影响患者耳部的美观,而PDT的治疗弥补了这一不足。经过三次治疗,患者皮损消退,经半年随访未见复发,目前还在继续随访中。光动力具有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和对身体几乎无副作用这一优势,现在越来越多被用于作为治疗浅表皮肤肿瘤的方法之一。

[1] 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主译.皮肤病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2016-2019.

[2]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9.1523-1525.

[3] Svanberg K, Andersson T, Killander D, et al.Photodynamic therapy of non-melanoma malignant tumours of the skin using topical delta-amino levulinic acid sensitization and laser irradiation[J].Br J Dermatol,1994,130(6):743-751.

猜你喜欢
光敏鳞状浅层
晋西黄土区极端降雨后浅层滑坡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光敏色素A参与苜蓿秋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Fe修饰石墨烯的结构及其析氢性能调控研究
锂铝硅系光敏微晶玻璃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探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鸣律
四川盆地太阳背斜浅层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试采评价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